第1章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343.50 KB
- 文档页数:36
第一章 数字通信概述第一节 数字通信的基本知识一、通信系统的组成1. 通信:通信是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
2. 通信系统的组成:3. 信源:产生和发出信息的人或机器。
4. 变换器:把信源发出的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
5.反变换器:把信道送来的电信号按相反过程变换成原始信息,最后由信宿接收。
6. 信宿:信息最后的归宿,它是最后接收信息的处所,可以是人和各种终端设备。
7. 信道:传递信号的通道,按传输媒介有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之分。
8. 噪声源:因信号传递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噪声或干扰的影响,且干扰会始终存在。
为了便于分析干扰的影响,所以把始端、终端及传输信道中所在干扰都折合到信道中,等效为一个总的噪声源。
9. 模拟通信系统:若信源的信息是一个幅度和时间连续变化着的模拟信号, 则利用模拟信号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称为该系统。
10。
数字通信系统:若信源的信息是一个幅度限制个数值之内,不是连续的而是离散的数字信号,则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传递的通信方式称为该系统。
二.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
1.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把信源产生的信息变换成一定格式的数字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在终端再变成适宜信宿接收的信息形式。
2.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接收器 发送器3.信源编码的主要任务:(1)将信源送出的模拟信号数字化,即对连续信息进行模拟/数字(A/D )变换,用一定的数字脉冲组合来表示信号的一定幅度。
(2)将信源输出的数字信号按实际信息的统计特性进行变换,以提高信号传输的有效性。
4.信道编码(抗干扰编码):是一种代码变换,产要解决数字通信的可靠问题。
5.同步:通信系统的收、发端要有统一的时间标准,使收端和发端步调一致。
6.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图中,若信源是数字信息时,则信源编码或信源解码可以去掉,构成数据通信系统。
若在没有用调制器和解调器,构成的是最单的通信系统称为基带传输系统,该系统实际上是将基带信号直接进行传输的系统。
《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教材课后习题答案《数字通信原理》习题解答第1章概述1-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答:模拟信号的特点是幅度连续;数字信号的特点幅度离散。
1-2 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中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的作⽤是什么?画出话⾳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答:信源编码的作⽤把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即完成模/ 数变换的任务。
信源解码的作⽤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即完成数/ 模变换的任务。
话⾳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为1-3 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答:数字通信的特点是:(1)抗⼲扰性强,⽆噪声积累;(2)便于加密处理;(3)采⽤时分复⽤实现多路通信;(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5)占⽤信道频带较宽。
1-4 为什么说数字通信的抗⼲扰性强,⽆噪声积累?答:对于数字通信,由于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的离散值( 通常取⼆个幅值) ,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扰,当信噪⽐还没有恶化到⼀定程度时,即在适当的距离,采⽤再⽣的⽅法,再⽣成已消除噪声⼲扰的原发送信号,所以说数字通信的抗⼲扰性强,⽆噪声积累。
1-5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1s ,如采⽤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
答:符号速率为N11106 Bd码元时间10 6信息传输速率为R N log2 M 106 log 2 4 2 106 bit / s2Mbit / s1-6 接上例,若传输过程中 2 秒误 1 个⽐特,求误码率。
答:P e 发⽣误码个数 (n)12.5 107传输总码元 ( N ) 2 21061-7 假设数字通信系统的频带宽度为1024 kHz ,可传输 2048kbit / s 的⽐特率,试问其频带利⽤率为多少 bit / s / Hz ?答:频带利⽤率为信息传输速率204810 3( bit / s / Hz)10242bit / s/ Hz频带宽度10 31-8 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数字通信技术⽬前正向着以下⼏个⽅向发展:⼩型化、智能化,数字处理技术的开发应⽤,⽤户数字化和⾼速⼤容量等。
第一章通信系统概述1.1 通信系统模型一、通信的定义1.信息:对收信者来说未知的、待传送、交换、存储或提取的内容﹙包括语音、图象、文字等﹚人与人之间要互通情报,交换消息,这就需要消息的传递。
古代的烽火台、金鼓、旌旗,现代的书信、电报、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可视图文等,都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2.信号:与消息一一对应的电量。
它是消息的物质载体,即消息是寄托在电信号的某一参量上。
3.通信就是由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
二、电通信1.定义利用“电”来传递信息,是一种最有效的传输方式,这种通信方式称为电通信。
2.特点电通信方式能使消息几乎在任意的通信距离上实现既迅速、有效,而又准确、可靠的传递。
电通信一般指电信,即指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和其它电磁系统,对于消息、情报、指令、文字、图象、声音或任何性质的消息进行传输。
(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按信号随时间分布的特性信号可分为模拟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信号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信号的取值是离散的。
(2)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按信号随频率分布的特性信号可分为基带和频带信号。
基带信号:发信源发出的信号。
频带信号:通过调制将基带信号变换为频带信号。
基带传输:在信道中直接传输的信号 (如直流电报、实线电话和有线广播等)。
频带传输:通过调制将基带信号变换为更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形式。
(FM、AM、MODEM)三、通信系统的模型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1)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指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全部设备和传输媒介。
(2)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发信源:是消息的产生来源,其作用是将消息变换成原始电信号。
变换:将非电物理量转换为掂量。
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离散信源。
模拟信源(如电话机、电视摄像机)输出幅度连续的信号;离散信源(如电传机、计算机)输出离散的数字信号。
●发送设备:作用是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它要完成调制、放大、滤波、发射等。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还要包括编码和加密。
数字通信原理第一章概述一、通信及通信系统的构成1、概念2、构成二、信息、信号及分类1、信息:用来排除不定性的东西。
2、信号:是用来携带信息的载体。
3、信号分类:模拟信号:强度的取值随时刻连续变化,取值个数无限。
数字信号:强度参量的取值是离散变化的,取值个数有限。
PAM信号是模拟信号。
(时刻上离散,但幅度取值不是有限个。
)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四、数字通信的特点及性能指标1、特点:(1)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存(2)便于加密处理(3)利于采纳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4)设备便于集成化、小型化(5)占用频带宽2、性能指标:信息传输速率(bit/s):每秒钟传输的信息量。
有效性指标符号传输速率(Bd):单位时刻内传输码元的数目。
频带利用率: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率。
误码率: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误码的码元个数与传输的总码元数之比。
可靠性指标抖动:是指数字信号码相关于标准位置的随机偏移。
M进制信号与二进制信号码元数n的关系为:M = 2n因此,信息传输速率与符号传输速率的关系是:Rb = NB·M2log式中:Rb 为信息传输速率。
NB为符号传输速率。
M为码元(或符号)的进制数。
例如:四进制码元序列符号传输速率2000Bd,其信息传输速率为多少?Rb = NB· log2M= 2000×log24= 4000 bit/s用来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效率(有效性)的指标应当是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率。
误码率(平均误码率)P e = ∞→N lim Nn传输总码数发生误码个数第二章 语声信号数字化编码第一节 差不多概念A/D 变换 抽样:是将模拟信号在时刻上离散化的过程。
量化:是将信号在幅度上离散化的过程。
编码:是将每个量化后的样值用一定的二进制代码来表示。
D/A 变换:译码、滤波(低通)第二节 PCM 编码一、抽样1、抽样定义及实现的电路模型)(t f s = )(t f ×)(t S T2、抽样定理(能判定信号的类型,确定抽样频率的大小,画出频谱图)(1) 低通型信号:是指低端频率从0或某一频率0f 到某一高限频率M f 的带限信号,并有0f 〈M f -0f 的限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