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突发性重金属污染胁迫下斑马鱼的行为反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30.34 KB
- 文档页数:5
养殖水中重金属对斑马鱼的生物富集性试验伍爱梅;卫晋波;苏文焯;袁峰;刘颖云【摘要】在静态的条件下,利用斑马鱼作为受试物,测试铊、钒、镍、锑、硒五种金属对斑马鱼的生物富集系数.铊、钒、镍、锑、硒五种金属分别选择两个浓度进行生物富集.铊的浓度是8.0×10-4 mg·L-1,8.0×10-3 mg·L-1;钒的浓度是2.7×10-2 mg·L-1,2.7×10-1 mg·L-1;镍的浓度是6.3×10-2 mg·L-1,6.3×10-1 mg·L-1;锑的浓度是9.3×10-2 mg·L-1,9.3×10-1 mg·L-1;硒的浓度是1.2×10-2 mg·L-1,1.2×10-1 mg·L-1.在以上的浓度连续暴露8 d,斑马鱼对铊、钒、镍、锑、硒的生物富集系数(BCF8d)分别为73.2,75.2,264.5,265.8,1523.1,1542.2,234.7,247.7,1073.0,1124.9.【期刊名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4)004【总页数】9页(P85-93)【关键词】重金属;生物富集;斑马鱼【作者】伍爱梅;卫晋波;苏文焯;袁峰;刘颖云【作者单位】佛山英拜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佛山英拜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佛山市环境健康与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广东佛山528000;广东微生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70;佛山市禅城区粮油检测中心,广东佛山528000;佛山市禅城区粮油检测中心,广东佛山528000;中山市三乡镇畜牧兽医站,广东中山5284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5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造成的水体污染严重威胁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有害物质的生物富集作用反过来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影响。
斑马鱼毒性暴露时间实验的总结
斑马鱼毒性暴露时间实验的总结是,在该实验中,我们使用斑马鱼作为实验模型,在一定浓度的毒物溶液中进行暴露。
通过观察实验组斑马鱼的生理和行为变化,以及对照组的正常表现,我们可以评估毒物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和暴露时间的影响。
总结该实验的主要结果如下:
1. 随着毒物暴露时间的延长,斑马鱼体内可能出现一系列异常反应,如活动性减弱、鳞片脱落、呼吸困难等。
2. 暴露时间较短的斑马鱼可能表现出较轻微的生理变化,如行为活跃度略有增加、食欲减弱等。
3. 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毒物的斑马鱼可能出现较严重的损伤,如器官损害、生长发育异常、生存率下降等。
4. 部分斑马鱼可能对毒物的暴露时间更为敏感,短暂暴露即可导致明显的异常反应,而另一些个体则较为耐受。
5. 暴露时间与毒物浓度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即较长时间的暴露可能增加斑马鱼对毒物的敏感性。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斑马鱼毒性暴露时间实验结果可能因实验设计、毒物种类和实验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研究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得出准确结论。
另外,在进行任何实验前,请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伦理规定,并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基于斑马鱼行为变化的水质预警研究在水环境整体质量下降的同时,各地频繁发生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更是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风险。
利用快速、实时的监测手段在水质突发污染初期及时做出预警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斑马鱼群体行为变化为基础,采用视频追踪技术记录鱼群的运动行为规律,实现模拟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在线监测和预警,并结合类似仪器在使用中存在的误报警率高、稳定性差等问题进行研究,为基于鱼类行为变化的水质预警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在确定水质监测设备的最佳运行环境和监测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典型重金属(Cd2+、Cr6+、Hg2+和Cu2+)和农药(敌敌畏、乐果、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突发暴露下斑马鱼行为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斑马鱼在0.1TU(Toxic Unit)暴露下即表现出反应明显的行为反应。
各项行为指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时序和层次性,即行为强度过度活跃和鱼群集群是第一反应,随着暴露时间的增长,行为强度不断下降,鱼群失去原有通讯和群体性的同时,运动高度和分形维数才开始发生变化。
行为强度的变化根据暴露浓度的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1)0.01TU,无调节;(2)0.01~1TU,刚接触到污染物时行为强度急剧增大,维持一定时间以后开始下降,最终稳定在暴露前或者低于暴露前水平;(3)2TU,行为强度直接下降。
除有明显颜色和气味的污染物(如Cr6+和乐果)暴露外,其他污染物暴露下斑马鱼过度活跃的持续时间(T1),高度开始变化时间(T2)和浓度呈显著的对数相关,且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大,T1和T2的时间差距越来越小。
在几种典型农药暴露下,斑马鱼通过调节脑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而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与其刺激暴露导致行为强度的变化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p<0.01,r2=0.7103),而重金属暴露下并没有(p>0.05,r2=0.0646)。
抗氧化防御酶(CAT和GSH)活性和脂质化水平(MDA)在不同组织的1h附近达到最大值,而同一毒性浓度的行为强度开始下降的时间基本在50~80min,基本发生在同一时段。
第47卷第5期2019年3月广州化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47No.5Mar.2019重金属锌、铬、汞离子对斑马鱼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陈上风,周倩倩,高孙聪,刘欣然,黄帝俊,杨华云(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近年来,重金属被大量应用于生产生活中,造成水体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论文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测定Zn 2+、Cr 6+、Hg +对斑马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暴露1d 和5d 时Zn 2+、Cr 6+、Hg +对斑马鱼SOD 和CAT 具有明显的诱导效应,且Cr 6+的诱导效应最强,Hg +的诱导效应最弱,随着暴露时间持续增加后,SOD 和CAT 活性受到显著抑制,SOD 和CAT 酶活性可作为研究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毒性影响的依据。
关键词:锌;铬;汞;斑马鱼;SOD ;CAT 中图分类号:X5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19)05-0117-03*基金项目:杭州市社会发展科研自主申报项目(20180533B03)。
通讯作者:杨华云(198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污染研究。
Effects of Heavy Metal Zn 2+,Cr 6+and Hg +on Anti -oxidativeEnzyme Activities in Zebrafish *CHEN Shang -feng ,ZHOU Qian -qian ,GAO Sun -cong ,LIU Xin -ran ,HUANG Di -jun ,YANG Hua -yun(Qianjiang College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ejiang Hangzhou 310018,China )Abstract :Heavy met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and life in recent years.This results in seriousl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water which i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aquatic organisms.Zebrafish was viewed as model organism ,Zebrafish were exposed to thei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heave metal solution ,and then the effects of heavy metal Zn 2+,Cr 6+,Hg +on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catalase (CAT )Enzyme Activities in Zebrafish were observ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avy metal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activities of anti -oxidative enzyme at the time of 1 5d ,Cr 6+had stronger effect than Zn 2+and Hg +.After a long time exposed ,the effects of heavy metal Zn 2+,Cr 6+and Hg +on SOD and CAT were all inhiation effected ,SOD and CAT enzyme activities can be used as heavy metal pollution on the aquatic organism toxicity mechanism.Key words :Zn ;Cr ;Hg ;Zebrafish ;SOD ;CAT随着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各类污染物被大量排放进入水体环境,重金属作为一类重要的污染物质,由于其本身的隐蔽性,潜伏性,不可逆性,长期性,难以恢复性是这些重金属的主要特性,甚至被环境学界喻为“化学定时炸弹”[1-2]。
基于斑马鱼行为变化的水质预警研究基于斑马鱼行为变化的水质预警研究一、引言水是维持生命和人类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然而,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水质成为保障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以斑马鱼行为变化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斑马鱼行为变化的水质预警方法。
二、斑马鱼行为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斑马鱼是一种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模式生物,其行为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斑马鱼的行为可以作为水质污染的敏感指标。
例如,当水质受到污染时,斑马鱼会出现食欲减退、游动迟缓、孤立行为增加等行为异常。
因此,监测斑马鱼的行为变化可以及早发现水质问题,以提前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
三、斑马鱼行为变化与水质指标的关联性斑马鱼行为变化与水质指标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通过观察和记录斑马鱼的行为,可以间接反映水质状况。
例如,当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斑马鱼的摄食行为明显下降,游动活跃度减弱,甚至出现身体颜色变淡等。
此外,斑马鱼对不同污染物的敏感程度也有所差异,通过观察斑马鱼的行为,可以初步判断水质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类型。
四、基于斑马鱼行为变化的水质预警方法1. 斑马鱼行为监测系统为了实现基于斑马鱼行为变化的水质预警,需要建立斑马鱼行为监测系统。
该系统由摄像设备、图像处理软件和行为分析算法组成。
摄像设备用于实时记录斑马鱼活动轨迹与行为,图像处理软件用于提取斑马鱼的相关特征,行为分析算法用于对斑马鱼行为进行分类和判定。
2. 斑马鱼行为数据分析通过斑马鱼行为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取出与水质相关的特征指标。
例如,摄食行为的频率和时长可以反映水中营养物质的状况,游动活跃度可以和水中污染物浓度相关联等。
结合经验调查和实验数据,可以建立斑马鱼行为与水质指标之间的关联模型。
3. 水质预警模型基于斑马鱼行为变化和水质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建立水质预警模型。
该模型通过对斑马鱼行为数据的监测和分析,预测水质状况是否存在异常。
镉胁迫下斑马鱼(Danio rerio)的行为响应研究刘琪;任宗明【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年(卷),期】2024(55)3【摘要】在线生物监测技术可有效评估水质变化,研究基于实验室研发的鱼类行为在线监测系统,探究0.001 mg/L和0.01 mg/L镉胁迫下15 d内斑马鱼(Danio rerio)的行为响应,分析环境污染物胁迫下斑马鱼的行为响应规律。
实验采用斑马鱼综合行为强度来反映镉胁迫下的行为变化,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自相关分析(Autocorrelation)和自组织神经网络(SOM)分析,研究结果:(1)对照组斑马鱼行为强度平均值为0.68±0.14,0.001和0.01 mg/L镉胁迫下斑马鱼行为强度平均值分别为0.65±0.15和0.56±0.13,说明镉胁迫会导致斑马鱼行为抑制,且抑制程度随浓度升高而显著提升(P<0.001);(2)对照组光周期行为强度(0.75±0.14)显著高于暗周期(0.61±0.13;P<0.001);镉胁迫下0.001和0.01 mg/L的光周期行为强度(0.69±0.15和0.60±0.13)分别高于暗周期(0.56±0.16和0.48±0.13;P<0.001),说明斑马鱼具有昼夜节律性;(3)通过SOM分析,行为响应表现出明显的24 h节律。
研究表明镉胁迫会导致斑马鱼行为抑制,且抑制程度随浓度升高而显著提升;斑马鱼行为响应表现出明显的24 h节律,光周期行为强度高于暗周期。
研究通过鱼类行为在线监测系统分析斑马鱼镉胁迫下的行为响应规律,实现在线监测水质和评估污染状况的目标,为生物在线监测系统在水质监测和评估污染状况方面提供数据支持。
【总页数】11页(P566-576)【作者】刘琪;任宗明【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11;Q957;S965【相关文献】1.斑马鱼(Danio rerio)早期胚胎发育分子调节机制研究进展2.整体原位杂交法研究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发育过程中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3.斑马鱼(Danio rerio)mapk1基因对tp53基因调控研究4.化合物萘对斑马鱼(Danio rerio)发育毒性及基因组DNA甲基化影响的研究5.氨基脲急性暴露对雄性斑马鱼(Danio rerio)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斑马鱼对水源特定污染物的水质监测预警马中雨;陈家全;陈兴厅;宋武昌;逯南南;孙韶华;贾瑞宝【摘要】选取浑浊度、石油类、亚硝酸盐、苯、砷化物、锰等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物,研究了斑马鱼在不同污染物压力下行为强度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斑马鱼的活性及在线系统报警特征.结果表明:斑马鱼的行为生态学变化与环境污染物压力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物下,斑马鱼行为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对砷和锰等剧毒物质更加敏感;在高浓度环境污染物压力下,斑马鱼的行为生态学特征出现剧烈变化;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斑马鱼的行为生态学变化会逐渐降低.斑马鱼的行为强度变化可以快速评判水质污染程度,但应结合当地的水质特征设定具体的报警阈值.【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监测》【年(卷),期】2015(031)001【总页数】6页(P146-151)【关键词】水源;生物预警;斑马鱼;行为强度【作者】马中雨;陈家全;陈兴厅;宋武昌;逯南南;孙韶华;贾瑞宝【作者单位】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山东济南2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0.7生物监测预警是一种利用鱼类、发光菌、水蚤等受试生物作为生物传感器监测水质变化、判断其是否受到污染并对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的方法。
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在外部环境压力下,鱼类的行为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通过监测鱼类的行为变化可以实现水质污染事件的在线报警。
目前,鱼类行为生态学是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焦点之一[1-5],国内外已经有多种生物鱼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应用于水质在线监测[6-9],但是斑马鱼在水质生物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
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熟悉和掌握一种鱼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方法2、了解不同浓度污染物对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影响二、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CAT)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内的抗氧化防御性功能酶。
它能催化分解细胞代谢产生的H2O2和其它过氧化物,在参与活性氧的清除及机体的保护性防御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过氧化氢酶含有丰富的巯基,重金属可与该酶的巯基或其活性基团相互作用,从而改变酶的活性,呈现致毒作用。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化学滴定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本实验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
其测定原理如下:过氧化氢酶2 H2O2——————→O2↑+2H2O过氧化氢酶分解H2O2的反应可通过加入钼酸铵而迅速终止,剩余的H2O2与钼酸铵作用产生一种淡黄色的络合物,在波长405nm处测定其生成量,可计算出CAT活力。
三、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CAT测定试剂盒、0.86%的生理盐水、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移液枪等四、实验步骤1、粗酶液的制备分别随机选取各重铬酸钾处理浓度下的斑马鱼3条,用预冷的生理盐水漂洗后,吸水纸吸干,称重,按照1∶9(w/v)加预冷的0.86%的生理盐水,用研钵在冰浴下充分匀浆,0-4℃条件下3500r/min离心20分钟,上清液在4℃下保存待测。
五、实验结果1、粗酶液中过氧化氢酶活力的计算:(1)定义:以每ml粗酶液每秒钟分解1umol的H2O2的量为一个活力单位(用U表示)。
(2)计算公式:粗酶液中CAT活力(U/ml)=(对照管吸光度值—测定管吸光度值)×271 ÷(60 ×取样量)2、比较不同浓度污染物对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影响。
斑马鱼LD50鱼类(斑马鱼)急性毒性(重铬酸钾)实验报告鱼类(斑马鱼)急性毒性(重铬酸钾)实验报告⼀、实验⽬的与实验要求1、通过本实验,熟悉和掌握急性毒性试验的设计、条件、操作步骤,以及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和报告等全过程。
2、掌握常⽤的动物染毒途径和⽅法。
掌握急性毒性实验设计,操作⽅法,结果判定。
3、了解⼀次或24⼩时内多次给予受试化学物后,动物所产⽣的急性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中毒死亡的特征以及可能的死亡原因,观察受试物毒性反应与剂量的关系,求出半数致死量。
能较熟练地计算出LC50及毒性判定。
4、对⽐观察毒物对斑马鱼的作⽤。
5、体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物实验意识,提⾼学习的主动性、获取实验知识的能⼒和撰写实验报告⽔平。
⼆、实验⽅案1、实验仪器天平、⼿套、50mL烧杯、量筒、培养⽫、鱼缸、曝⽓装置2、实验药品斑马鱼100条、重铬酸钾、鱼⾷3、实验原理(1)⽅法的设置鱼类毒性实验⽅法可以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类。
本实验采⽤静态法,以96⼩时为⼀试验周期,在24、48、72、96⼩时记录斑马鱼的死亡率,确定斑马鱼死亡50%时的受试物浓度。
半数致死浓度⽤24h LC50、48h LC50、72h LC50和96h LC50表⽰,并记录⽆死亡的最⼤浓度和导致鱼类全部死亡的最⼩实验浓度。
(2)受试药物受试毒物要为常见毒物,并在⽔体中会存在,对鱼类养殖的影响较为严重。
另外受试毒物在⽔中应要稳定,不易分解,易溶解等。
(3)受试鱼类实验鱼类⼀般选择对污染物敏感,在⽣态类群中具有代表性,经济价值⽐较⾼,来源丰富、取材⽅便、遗传稳定,⽣物学背景资料丰富,⼤⼩适中,在室内条件下易于饲养和繁殖的种类。
斑马鱼是国际上通⽤的鱼类急性毒性实验鱼种。
建议的实验温度21-25℃,建议实验鱼的全长2.0?1cm。
(4)研究意义鱼类是⽔⽣⾷物链的顶级⽣物,也是⽔体中最为重要的经济动物。
在污染⽔体中,当污染物达到⼀定浓度时,就会引起鱼类各种中毒反应,例如⾏为失常,组织器官病变,⽣理功能紊乱乃⾄死亡。
水生生物学研究中重金属对鱼类行为与生理的影响水是生命之源。
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水体污染现象愈演愈烈。
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是其中一大问题。
重金属是指相对原子质量较大、密度较大、特殊化学性质、具有生物毒性的金属元素。
不少家具、汽车、手机等所用的材料中往往含有重金属。
这些产品的使用或丢弃,都会加重水体的污染程度。
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一直是水生生物学研究中的焦点问题。
其中,重金属对鱼类行为与生理的影响尤其重要。
人们不仅关心重金属污染对鱼类的生存状况,更关心它们在受到污染水体环境中的行为变化与生理反应。
接下来,本文将从行为与生理两方面,探讨重金属对鱼类的影响,并简要提及解决方案。
行为变化对于鱼类的行为研究,孟德尔生物学家庭鱼(Danio rerio)是广为接受的实验对象。
在受到不同浓度的汞(Hg)污染后,庭鱼的行为表现出了许多明显的变化。
例如,鱼儿不再喜欢游向光源,并出现了一些“兴奋”、“抑制”和“恐惧”的行为表现。
重金属污染还会对鱼类的社交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李敬东等人在2016年的研究中发现,斑马鱼在长时间的铜(Cu)污染环境中容易出现社交行为异常。
例如,斑马鱼会变得羞怯,减少与同属个体的互动时间,而这些行为改变也可能会对群体的层次结构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生活在污染水环境中的斑马鱼,其繁殖率也极低,很难保证种群的可持续性。
生理反应实验也证明了重金属污染对鱼类的生理反应的持续性与累计效应。
重金属进入鱼体后,会在鱼体内大量蓄积。
这样的积累过程,将使鱼体受到严重的毒性影响。
恶劣的水质会导致鱼类的氧摄入带来风险。
重金属的聚集将占据鱼腥红素的附着位,使红细胞的氧极易脱落,破坏了鱼体的氧运输系统。
因此,重金属引起的中毒,往往会出现呼吸困难、氧摄入、贫血等症状。
同时,实验研究证明,重金属污染的长期威胁会破坏鱼体的神经、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功能等多个方面。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慢性中毒会导致鱼类生长减缓,脱鳞、溃烂和免疫抑制等一系列症状。
重金属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一、概述重金属,如铅、汞、镉、铬等,是环境污染物中的一类重要成分,其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汽车尾气、农药使用等环境中。
这些重金属具有不易降解、生物累积性强等特性,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斑马鱼作为一种重要的水生生物模型,因其繁殖周期短、基因组小、易于饲养和观察等特点,在环境毒理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重金属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成为了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
重金属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主要表现在生长发育、繁殖、行为、生理机能等多个方面。
研究表明,重金属暴露会导致斑马鱼生长迟缓、体长减小、繁殖力下降等现象。
同时,重金属还会影响斑马鱼的行为,如游泳速度、逃避反应等。
在生理机能方面,重金属会导致斑马鱼氧化应激、免疫抑制、基因表达异常等。
重金属对斑马鱼的毒性作用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涉及重金属在斑马鱼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等过程。
重金属进入斑马鱼体内后,会通过食物链、水体等途径进入体内,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合,导致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重金属还会干扰斑马鱼体内的信号传导、基因表达等生物学过程,进而引发一系列毒性效应。
深入研究重金属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对于评估重金属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推动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重金属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斑马鱼作为生物毒性测试模型的优势斑马鱼(Danio rerio)作为生物毒性测试模型,在环境毒理学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
斑马鱼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便于进行大规模实验。
成年斑马鱼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每日产卵,每对成年斑马鱼每周可产卵数百枚,这为毒性测试提供了充足的研究材料。
斑马鱼胚胎透明,便于观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毒性效应。
在重金属暴露实验中,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胚胎发育异常,如心率变化、脊柱弯曲等,这些直观的观察结果有助于评估重金属的毒性。
中国环境科学1998,18(4):349~352 China Enviro nmental Science 砷与镉、锌离子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实验修瑞琴 许永香 高世荣 任改英 付迎春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50)文 摘 联合毒性实验在水环境污染评价中极为重要,为了研究砷、镉、锌混合污染的联合毒性,以斑马鱼为实验生物,采用相加指数法进行了联合毒性实验。
结果表明,As3+与Cd2+,以及As3+与Zn2+共存时的联合毒性均为拮抗作用,而Cd2+与Zn2+的联合毒性主要为毒性剧增的协同作用。
但当As3+,Cd2+,Zn2+3种毒物联合时其毒性为拮抗作用。
关键词 砷 联合毒性 镉 锌 斑马鱼Joint toxicity test of arsenic with cadmium and zinc ions to zebraf ish,brachynanio rerio.Xiu Ruiqin,X u Yongxiang,Gao Shirong,R en Gaiying,Fu Yingchun(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Eng ineering,Chinese Academy of Preventive M edicine,Beijing100050).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1998,18(4):349~352Abstract T he joint tox icity is very impor tant in env ironmental evaluation of water pollution.T he joint tox icity of arsenic w ith cadmium and zinc to zebrafish,Br achydanio rerio w as deter mined.Additive index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joint tox ic effect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jo int toxicities of As3+w ith Cd2+and As3+w ith Zn2+were antagonist ic ac tion;w hile the joint tox icity of Cd2+w ith Zn2+was synergistic.T he joint toxicity was antagonistic action of As3+w ith Cd2+and Zn2+.Key words:arsenic joint toxicity cadmium zinc zebrafish目前人们对于许多外源性化学物的单一毒性已有了较多的了解,但是,对于人类环境中实际存在的多种污染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及其机理则认识的还不够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