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38.82 KB
- 文档页数:11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学习目标】1.结合甲烷的结构认识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取决于原子间的连接顺序、成键方式和空间排布。
2.结合戊烷、丁烯认识到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核心素养】1.能从碳原子的结构、化学键等角度认识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能采用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认识“同分异构现象”。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形成书写和判断同分异构体的思维模型,并运用模型书写和判断同分异构体。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碳原子形成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分析(1)碳原子的结构及成键特点(2)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决定了含有原子种类和数目均相同的分子,其原子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结合方式,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的分子。
2.甲烷的分子结构(1)表示方法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CH4结构简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CH4(2)立体结构:以碳原子为中心,4个氢原子位于四个顶点的正四面体立体结构。
在CH4分子中4个C—H键完全等同,两个碳氢键间的夹角均为109°28'。
【教材二次开发】教材中给出了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示意图,怎样可以证明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结构?提示:甲烷分子中键角(碳氢键的夹角)是109°28'而不是90°,可证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若CH4分子为平面结构,则CH2Cl2可有两种结构,而CH2Cl2分子的空间结构只有一种,证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
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1.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2.实例: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如下表所示。
物质名称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分子式C5H12结构简式CH3CH2CH2CH2CH3C(CH3)4相同点分子式相同,都属于烷烃不同点碳原子间的连接顺序不同3.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异构方式特点示例碳链异构碳链骨架不同CH3CH2CH2CH3与位置异构官能团位置不同CH2=CH—CH2—CH3与CH3—CH=CH—CH3官能团异构官能团种类不同CH3CH2OH与CH3—O—CH3【微思考】(1)CH3COOH与HCOOCH3是否属于同分异构体?若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同分异构体?提示:是,属于官能团异构。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组成,认识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5: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6: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某些烃、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解读为2课时第一课时:1、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的分子结构特点;2、能从有机化合物分子组成和结构角度来认识有机化合物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3、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认识取代、加成等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掌握烷烃、烯烃和炔烃的重要化学反应,如:取代、加成、加聚反应及反应时量的相互关系;4、了解并掌握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
第二课时:1、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认识有机化合物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空间构型。
2、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会判断并能写出烯烃的顺反异构。
3、了解脂肪烃的来源,认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芳香烃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5: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6: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某些烃、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解读为1课时1、了解芳香烃的概念;2、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来认识苯的空间结构;3、通过比较苯及其同系物在组成和结构上的差异来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如:氧化、加成和取代反应的差异;4、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组成与结构的差异对化学性质的影响;5、了解芳香烃的主要来源,认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碳的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如 CH3CH2CH2CH 3、CH3CH=CH2、HC≡CH等(1)有机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环状化合物芳香化合物(含有苯环的化合物)按照组成元素分类烃(只由碳氢元素组成)烃的衍生物(碳氢和其他元素组成)3.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碳碳单键和苯环不是官能团).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碳原子的结构特点碳原子最外层有 4 个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 4 个共价键. (2)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碳原子不仅可以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短不一的碳链和碳环,碳链和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所以有机物种类纷繁,数量庞大.2、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书写键线式时注意事项:() 、一般表示 2 个以上碳原子的有机物;() 、只忽略 C-H 键、其余的化学键不能忽略。
必须表示出 C=C 、C≡ C 键和其它官能团。
(3)、除碳氢原子不标注,其余原子必须标注(含羟基、醛基和羧基等官能团中氢原子)。
(4)、计算分子式时不能忘记顶端的碳原子。
共用电子对省略短线总结:电子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短线替换双、三键保留省去碳氢元素符号键线式3、“四同”比较同系物的判断规律一差(分子组成差若干个 CH2)、两同(同通式,同结构)三注意:(1)必为同一类物质;(2)结构相似(即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或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3)同系物间物性不同化性相似。
4、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概念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特别提示(1)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相同,因此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如NO 和C2H6。
(2)同分异构体的类别碳链异构:碳链骨架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
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我们在学习高中的化学时,经常护忽略选修五的化学内容,你还记得选修五第一章讲了哪些化学知识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 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 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 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高中化学选修5必备知识一、一些典型有机反应的比较1.反应机理的比较(1)醇去氢:脱去与羟基相连接碳原子上的氢和羟基中的氢,形成。
(直打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化合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2、按官能团分类表l-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烷烃的命名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烃基.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就叫烷基,以英文缩写字母R 表示。
例如,甲烷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CH 3”叫做甲基,乙烷(CH 3CH 3)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CH 2CH 3”叫做乙基。
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
碳原子数在十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
例如,CH 4叫甲烷,C 5H 12叫戊烷。
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
例如,C 17H 36叫十七烷。
前面提到的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可用“正”“异"“新”来区别,这种命名方法叫习惯命名法。
由于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越复杂,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越多,习惯命名法在实际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有机化学中广泛采用系统命名法。
下面以带支链的烷烃为例,初步介绍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步骤。
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化合物特性的1按碳的骨架分类琏状化合物(如有机化合物{I环状化合物•2、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典型的名称和结构简式烷炷甲烷CH4\ //C—G、双键乙烯CH2—CH2—C^C—三键乙焕HCs^CM芳百炷o卤代蛭X (X表示卤素原子》溪乙烷CHjCHiBr醇—OH 轻基乙醉CH J CH J OH—OH 轻基苯酚O OH\ /—C—O^C—醴键乙醛CH3CH(OCH^CH3醛OF—C—H 醛基乙醋C)HH3C—c—H OII—C—撰基o1H^C—C—CH*OII —C—OH 拔基乙酸O1H a c—c—OH酉旨OII—C—O-R 萌基乙酸乙酯o \ 也c—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认识有机化合物)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脂环化合物(如苦香化合物{如)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烷烃的命名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烃基。
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就叫烷基,以英文 缩写字母R 表示。
例如,甲烷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一 CH 3”叫做甲基,乙烷(CH 3CH 3)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一CH 2CH 3 ”叫做乙基。
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
碳原子数在十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来表示。
例如,CH 4叫甲烷,C 5H 12叫戊烷。
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
例如,C 17H 36叫十七烷。
前面提到的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可用“正” “异” “新”来区别,这种命名方法叫习惯命名法。
由于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越复杂,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越多,习惯命名法在实际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在有机化学中广泛采用系统命名法。
下面以带支链的烷烃为例,初步介绍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步骤。
(1) 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
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重要概念总结
本文档将总结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的重要概念,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
1. 物质的组成和形态
-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 分子、离子、原子的概念及其组成物质的方式
- 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
2. 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
- 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离能等
3. 化学式和化合价
- 电子的价层和电子构型
- 化合价的概念及其求法
-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4. 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方式
-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
- 化学反应的理论基础: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原子组合定律
5. 酸碱理论
- 酸和碱的概念及其性质
- 酸碱中的电离、电离程度和离子浓度
- 酸碱反应的判定和平衡
6. 电化学
-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 电容和电阻的概念及计算
- 电化学反应:电池和电解池
以上是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的重要概念总结。
希望能对学生们复和掌握这一章节的内容有所帮助。
《认识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碳的骨架分类:(1)链状化合物:如C H3CH2CH2CH 3、CH3CH=CH2、HC≡CH等。
(2)环状化合物:如脂环化合物(),芳香化合物()。
2.按照元素组成分类:(1)烃(只含C和H):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
(2)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H原子被其他非烃基的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形成的化合物,如醇、酚、醛、羧酸、酯、卤代烃。
辨析:烃的衍生物分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烃的衍生物的元素组成一定含有除C、H两种元素外的其他元素(√)。
3.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常见的官能团有:--C=C--,-C≡C-, -OH,-CHO,-COOH,-COOR,-X(X=Cl、Br、I)等。
注意:a.碳碳单键和苯环不是官能团。
b.辨析:烃的衍生物一定含有官能团(√);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一定是烃的衍生物(×)。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形成4个共价键。
(2)将化学键全为单键的碳原子称为饱和碳原子(如甲烷),将化学键为双键或叁键的碳原子称为不饱和碳原子(如乙烯,乙炔)。
(3)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短不一的碳链,碳链也可以带有支链,所以有机物种类纷繁,数量庞大。
2.有机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1)结构式:将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一个不省地全部表示出来。
如乙酸的结构式为_____。
(2)结构简式:将有机物结构式中C-C、C-H、C-X等省略不写的一种表示方法,其中,C-C、C-X可省可不省,C-H要省略不写,如1-氯丙烷的结构简式可以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C=C,C≡C不能省写。
一些官能团有约定俗成的简写习惯,如醛基简写为-CHO,羧基简写为-COOH,酯简写为-COOR等。
(3)键线式:如果将C、H原子省写,只表示分子中键的连接情况,每个拐点或终点均表示一个碳原子,称为键线式,如丙烯的键线式为___________。
⾼中化学选修五第⼀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有机物分⼦结构是⾼中化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也是⾼中化学各⼤型考试中必考的知识点之⼀。
下⾯店铺给你分享化学选修五第⼀章知识点,欢迎阅读。
化学选修五第⼀章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说明】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是由官能团决定的,因此必须掌握官能团的结构。
化学选修五第⼀章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碳原⼦的成键特点 ①碳原⼦价键为四个; ②碳原⼦间的成键⽅式:C—C、C=C、C≡C; ③碳链:直线型、⽀链型、环状型等; ④甲烷分⼦中,以碳原⼦为中⼼,4个氢原⼦位于四个顶点的正⾯体⽴体结构。
2、常见有机分⼦的空间构型: 甲烷:正四⾯体型 ⼄烯:平⾯型 苯:平⾯正六边型 ⼄炔:直线型 3、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主要种类 ①碳链异构:因碳原⼦的结合顺序不同⽽引起的异构现象。
②位置异构:因官能团或取代基在碳链或碳环上的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现象。
CH3—CH2—C≡CH和CH3—C≡C—CH3 ③官能团异构(⼜称类别异构):因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同分异构现象。
CH3CH2OH CH3-O-CH3 ④其他类型(如顺反异构和旋光异构,会以信息给予题的形式出现)。
对映异构:(D—⽢油醛)和 (L—⽢油醛) 4、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法规律: ①判断类别:根据有机物的分⼦组成判定其可能的类别异构(⼀般⽤通式判断)。
②写出碳链:根据有机物的类别异构写出各类异构的可能的碳链结构(先写最长的碳链,依次写出少⼀个碳原⼦的碳链,把余下的碳原⼦挂到相应的碳链上去)。
③移动官能团位置:⼀般是先写出不带官能团的烃的同分异构体,然后在各条碳链上依次移动官能团的位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团时,先上⼀个官能团,依次上第⼆个官能团,依此类推。
④氢原⼦饱和:按“碳四键”的原理,碳原⼦剩余的价键⽤氢原⼦去饱和,就可得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化学选修五第⼀章知识点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烷烃的命名是烃类命名的基础) 1、习惯命名法: 碳原⼦数在⼗以下的,依次⽤甲、⼄、丙、丁、戊、⼰、庚、⾟、壬、癸来表⽰。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碳的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 3、CH3CH=CH2、HC≡CH等〔1〕有机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环状化合物芳香化合物〔含有苯环的化合物〕按照组成元素分类烃〔只由碳氢元素组成〕烃的衍生物〔碳氢和其他元素组成〕3.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碳碳单键和苯环不是官能团〕二、有机化合物的构造特点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碳原子的构造特点碳原子最外层有4 个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 个共价键. (2)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碳原子不仅可以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短不一的碳链和碳环,碳链和碳环也可以互相结合,所以有机物种类纷繁,数量庞大.书写键线式时考前须知: 〔1〕、一般表示 2 个以上碳原子的有机物; 〔2〕、只忽略 C-H 键、其余的化学键不能忽略。
必须表示出 C=C 、C ≡ C 键和其它官能团。
(3)、除碳氢原子不标注,其余原子必须标注〔含羟基、醛基和羧基等官能团中氢原子〕。
(4)、计算分子式时不能忘记顶端的碳原子。
共用电子对省略短线总结:电子式构造式 构造简式短线交换双、三键保存 省去碳氢元素符号键线式3、“四同〞比拟同系物的判断规律一差〔分子组成差假设干个 CH2〕、两同〔同通式,同构造〕三注意:〔1〕必为同一类物质;〔2〕构造相似〔即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或一样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3〕同系物间物性不同化性相似。
4、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概念化合物具有一样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构造的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特别提示(1)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一样,因此其相对分子质量一样,但相对分子质量一样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如NO 和C2H6。
〔2〕同分异构体的类别碳链异构:碳链骨架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知识点(附练习)一、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性质和反应有机物无机物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个别特殊除外(如乙醇、乙酸)部分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耐热性多数不耐热,熔点低,一般在400℃以下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较高可燃性多数可燃烧,个别除外(如CCl4)多数不可燃烧电离性多数是非电解质,个别除外(如有机酸)多数是电解质(如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多副反应,反应速率较慢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速率较快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按照组成元素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按碳的骨架分类和按官能团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3有机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环状化合物芳香化合物:如2、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的概念: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官能团和根、基的区别:基是有机物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或原子团,呈电中性,不稳定且不能独立存在,显然官能团属于基的一种;根是电解质电离后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荷,稳定可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熔化状态。
基和根可相互转化,如-OH和OH-。
具体分类情况见表.脂肪烃注意: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为酚,羟基与非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为醇!练习:1、迄今为止,以下各族元素中生成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的是(C )A.II A族B.III A族C.IV A族D.V A族2、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A)A.Cl-B.-COOHC.-OHD.-CO-3、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D )A.CH3CH2CH2OHB.CH3CH(OH)CH3C.D.4、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1)维生素C 的分子式为:C6H8O6(2)维生素C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酯基、碳碳双键(名称)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价电子,每个价电子都能与其他原子形成1个共价键,因此碳原子能且一般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碳与碳之间既能形成单键,又能形成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
多个碳原子之间可以相互形成长短不一的碳链,碳链可带有支链,也可以结合形成环。
因此,含有原子种类相同、每种原子数目也相同的分子,其原子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结合方式,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的分子。
2、有机物的表示方法(四式)结构表示方法具体表示方法举例电子式用小黑点或“×”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CH:4结构式原子间的一对共用电子用一根短线“—”表示CH4:结构简式结构式中省略碳碳单键和碳氢单键如乙醇:CH3CH2OH等短线如CH3CH2CH2OH:键线式结构式中省略碳、氢元素符号,只表示分子中键的连接方式,每个拐点或终点表示一个碳原子3、同分异构现象(1)概念: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在性质上产生了差异,这种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即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2) 分类:类别 描述举例碳链异构由于碳链骨架不同产生的异构位置异构 由于官能团在碳链中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异构CH 3-CH=CH-CH 3和CH 2=CH-CH 2-CH 3官能团异构 由于具有不同的官能团而产生的异构CH 3-CH 2-OH 和CH 3-O-CH 3(3)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区别:概念 比较 定义 举例 性质 结构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H 11H 21 H 31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电子排布相同,原子核结构不同,但原子核电荷数相同同素异形体 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石墨和金刚石,红磷和白磷,氧气和臭氧等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或相似单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同系物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有机物...CH 4和CH 3CH 3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相似 同分异构体 化学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CH 3-CH 2-OH 和CH 3-O-CH 3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不同练习:1、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B ) A.甲苯 B.一氯代苯 C.丙烷 D.乙醇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忽略立体异构)判断错误的是( B )正戊烷:异戊烷:A.分子式为C2H4Cl2的有机物共有2种B.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C.分子式为C5HCl11的同分异构体共有8种D.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B.同系物之间有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C.两个相邻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D.同分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肯定都不同4、有一种新合成的烷叫棱晶烷,如图所示。
(1)棱晶烷的分子式为C6H6,它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2)棱晶烷的二氯取代物有 4 种。
四、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烷烃的命名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烃基。
其中,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就叫烷基,以英文缩写字母-R表示。
例如,“—CH3”叫做甲基,“—CH2CH3”叫做乙基。
烷烃中碳原子数在十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
例如,CH4叫甲烷,C6H14叫己烷。
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称为“某烷”。
例如,C17H36叫十七烷。
并且用“正”“异”“新”来区别同分异构体,这种命名方法叫习惯命名法,适用于简单的烷烃。
但是,由于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越复杂,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越多,习惯命名法在实际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在有机化学中广泛采用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步骤:(1)选主链: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2)编号位: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l,2,3等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在主链中的位置。
例如:如果主链上有多个支链,且两端距离支链相同,则应该令支链编号之和最小。
(3)写名称: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
例如,用系统命名法对异戊烷命名:2—甲基丁烷(4)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
两个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需用“,”隔开。
下面以2,3—二甲基己烷为例,对一般烷烃的命名可图示如下:如果主链上有几个不同的支链,把简单的写在前面,把复杂的写在后面................。
例如:2—甲基—4—乙基庚烷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1)选主链:将含有..碳碳.....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
..三键的最长..碳碳..双.键或注意:如果官能团含有碳原子,则主链必须尽可能地包含这些官能团上的碳原子!(2)编号位:从距离..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碳碳..双键或..碳碳(3)写名称:用阿拉伯数字标明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位置(只需标明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碳原子编号较小的数字)。
用“二”“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个数。
例如:1—丁烯2—戊炔2—甲基—2,4—己二烯3、苯的同系物的命名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苯的同系物,其通式为C n H 2n-6(n≥6)。
苯的同系物的命名是以苯作母体的。
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生成甲基苯,简称甲苯,被乙基取代后生成乙基苯,简称乙苯。
如果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取代后,以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为1号,选取最小位次号给另一甲基编号。
如:1,2—二甲(基)苯 1,3—二甲(基)苯 1,4—二甲(基)苯则生成的是二甲苯。
由于取代基位置不同,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两个甲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别用“邻”“间”和“对”来表示,依次为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练习: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1)2,4,5-三甲基-3乙基辛烷 (2)邻甲基苯乙烯 (3)4-甲基-2-乙基-1-戊烯2、(CH 3CH 2)2CHCH 3的正确命名是( D )A.2-乙基丁烷B.3-乙基丁烷C.2-甲基戊烷D.3-甲基戊烷 3、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B )A.辛烯和3-甲基-1-丁烯B.苯和乙炔C.1-氯丙烷和2氯丙烷D.甲苯和乙苯四、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分离、提纯(1).蒸馏分离 提纯 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 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蒸馏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适用条件:液态有机物含少量杂质;该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该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约大于30℃)。
例子:工业酒精制备无水酒精。
(2).重结晶重结晶是分离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溶剂,要求该溶剂:(1)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溶解度很大,易于除去;(2)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该有机物在热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冷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冷却后易于结晶析出。
举例:苯甲酸的重结晶。
(3).萃取常见有机物的提纯方法见表,括号内为杂质。
练习:1、乙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的试剂是(C )A.澄清石灰水和浓硫酸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硫酸C.溴水、烧碱溶液、浓硫酸D.浓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为了提纯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BC)编号被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 己烷(己烯)溴水分液B 淀粉溶液(NaCl)水渗析C CH3CH2OH(CH3COOH) CaO 蒸馏D CO2(SO2) Na2CO3溶液洗气2、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1).元素分析元素分析即用化学方法测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以及分子内各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
原理是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并作定量测定,通过无机物的质量推算出组成该有机物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然后计算出该有机物分子所含元素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确定其实验式。
【例题】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该未知物碳的质量分数为52.16%,氢的质量分数为13.14%,试求该未知物A的实验式。
元素分析只能确定组成分子的各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
有了实验式,还必须知道该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才能确定它的分子式。
目前有许多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质谱法是最精确、快捷的方法。
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质谱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快速、微量、精确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通常看谱图最右边的分子离子峰,由图中最右边的分子离子峰表示的是上面例题中未知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