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 平年闰年
- 格式:ppt
- 大小:3.66 MB
- 文档页数:17
6.2 平年、闰年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这个教案,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6.2节——平年、闰年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教材第页的内容,了解平年和闰年的定义,学会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并理解平年、闰年对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2. 学会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3. 了解平年、闰年对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有闰年,以及闰年对时间计算和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的教具和学具,包括PPT、年份卡片、日历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月吗?一个月有多少天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我会使用PPT,详细讲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我还会结合年份卡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个问题。
3. 练习:我会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日历,找出一周内的平年和闰年,并让他们尝试解释自己的答案。
4. 应用:我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平年、闰年对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例如,为什么农民伯伯在闰年会多种一些庄稼?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平年和闰年的定义,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七、作业设计1. 2016年;2. 2017年;3. 2018年;4. 2019年;5. 2020年。
答案:1. 闰年;2. 平年;3. 平年;4. 平年;5. 闰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以及他们对这个问题是否感兴趣。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 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38人教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 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案,课题是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第六章的第一节。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并且能够运用判断方法,准确地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有闰年存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年份的卡片,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和笔,用来记录重要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例如:“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闰年存在吗?”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讲解:我会使用PPT来展示平年和闰年的概念,并且解释为什么会有闰年存在。
我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3. 实践: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年份的卡片,让他们试着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来判断这些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互相交流和讨论。
4.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判断方法。
5.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的错误。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以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1999年2. 2000年3. 2001年答案:1. 1999年是平年,因为1999不能被4整除。
2. 2000年是闰年,因为2000能被400整除。
3. 2001年是平年,因为2001不能被4整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判断方法。
平年和闰年(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平年和闰年》这一章节,属于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
2. 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平年和闰年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
3. 案例分析:展示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总结规律。
4.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平年和闰年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板书设计1. 平年和闰年的概念2. 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3. 应用举例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判断给定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 提高题:编写一个程序,输入年份,输出判断结果。
3. 拓展题:查阅资料,了解平年和闰年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4.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大、小月口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分别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平年闰年歌
1.四年一闰、百年不全闰、四百年又闰。
平年、闰年好判断, 个位是奇(ji)(单数)不用除,一看就是有余数; 一般年份后两位,整百年份两0前,分别除以4来判, 有余数是平年,干干净净是闰年。
2.年号除以四,没余是闰年。
天数三六六,二月二九天。
年号除以四,有余一二三。
平年三六五,二月二八天。
二零零零年,特殊不好算。
除数是四百,没余是闰年。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认识平年和闰年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
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
3、能积极参与寻找、发现平年与闰年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12岁生日那天种下了第3棵“生日树”。
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不做评价。
2、揭题: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2。
(1)课件分别出示xxxx~xxxx年的年历,将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块提炼并排列起来。
引导:这是xxxx~xxxx年2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年份(年)xxxx (xxxxxxxxxxxx)2月的天数(天)(2)组织交流。
①反馈填写结果。
(学生说,教师板书)年份(年)xxxx (xxxxxxxxxxxx)2月的天数(天)28 (282829)②引导观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20xx、20xx、xxxx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③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根据2月天数的不同,我们把年份分为两种,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板书)(3)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提问:仔细观察表格,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是随意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共同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再让大家将表格中的'闰年圈出来。
平年、闰年-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知道闰年和平年的概念;
2.会根据给定年份判断该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帮助学生区分平年和闰年;
2.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根据已知规律判断未知结果。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闰年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在多种条件下完成判断和推理。
教学过程
导入
1.翻译“闰年”和“平年”,请学生回答;
2.显示两张图片,一张是有闰年和平年的闹钟,另一张是只显示“平年”的日历,请让学生观察区别。
教学
1.讲解闰年和平年的概念,告诉学生规定闰年是4的倍数,且不是100的倍数,或者是400的倍数;
2.举例将闰年和平年的年份数字分别提取出来,数学计算判断该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
练习
1.分发练习问卷,让学生完成判断题和填空题;
2.教师抽问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印象;
3.鼓励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多做思考和分析,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课堂小结
1.回顾“闰年”和“平年”的概念,检查学生对概念掌握情况;
2.总结规律,让学生明确怎样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3.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所得结果。
课后作业
1.提供一组数字,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区分闰年和平年;
2.回答什么年份不是闰年,“闰月”和“闰日”的概念以及其区别。
参考资料
1.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2.学生练习题集。
闰年平年知识点总结一、闰年和平年的基本概念。
1. 平年。
- 平年一年有365天。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实际上约为365.2422天,平年是按照365天来计算的。
- 在公历纪年中,非整百年份,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平年。
例如,2019年,因为2019÷4 = 504……3,不能被4整除,所以2019年是平年。
2. 闰年。
- 闰年一年有366天,比平年多一天。
这多出来的一天加在2月,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 在公历纪年中,普通年份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
例如,2020年,2020÷4 = 505,能被4整除,所以2020年是闰年。
- 世纪年(整百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
例如,1900年不是闰年,因为1900÷400 = 4……300;而2000年是闰年,因为2000÷400 = 5。
二、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
1. 非整百年份。
- 直接用年份除以4,如果没有余数,就是闰年;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
例如,判断2023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023÷4 = 505……3,有余数,所以2023年是平年。
2. 整百年份(世纪年)- 用年份除以400,如果没有余数,就是闰年;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
如判断1800年,1800÷400 = 4……200,所以1800年是平年。
三、闰年和平年相关的数学计算。
1. 计算某几年中有多少个闰年和平年。
- 例如,计算2001 - 2010年这10年中有多少个闰年和平年。
- 按照闰年判断方法,2004、2008能被4整除,是闰年,共2个闰年。
- 那么平年就有10 - 2 = 8个。
2. 根据平年、闰年天数计算总天数。
- 例如,计算2019 - 2022年这4年的总天数。
- 2019、2021、2022是平年,每年365天;2020是闰年,366天。
- 总天数为365×3 + 366 =1095 + 366 =146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