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平年和闰年
- 格式:ppt
- 大小:229.00 KB
- 文档页数:8
三年级数学小作文我眼中的闰年和平年闰年和平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概念,它们与时间相关,也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谈谈我眼中的闰年和平年。
首先,我想告诉大家什么是闰年和平年。
所谓闰年指的是在一年中增加一个闰日的年份,即在该年的2月份多一天,即29天。
而平年则是一年中没有增加闰日的年份,即2月份只有28天。
平年和闰年的交替出现,正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间与人类历法的规定不太完全吻合所致。
这些知识点也是我们数学课上学习的内容。
那么,从数学的角度来看,闰年和平年有什么特点呢?在数学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规则来判断一个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
闰年有一个简单的特点,那就是能够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或者可以被400整除的年份。
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年的时间并不是365天,而是365.24天。
因此,需要通过闰年的方式来弥补这个差距,以确保我们的历法和地球运动的规律保持一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用到闰年和平年的概念。
比如,每隔4年就会有一个闰年,这对我们来说,就意味着有一年多一天的时间,我们也就多了一天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而平年则是正常的一年,我们熟悉的寒假、暑假也都是按照平年来规划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闰年和平年也承载着许多文化和历史的积淀。
比如在古代的中国,闰年也被称为“润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句古话叫“润兮岁之利也”。
这说明了古人对闰年的重视和喜爱。
而在欧洲的历史中,闰年也与许多宗教节日和传统婚俗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都是闰年和平年在历史上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闰年和平年不仅仅是数学上的概念,更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它们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时间安排,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了解闰年和平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时间,也可以加深我们对历法和文化的认识。
希望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理解这两个概念。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年和闰年》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平年和闰年的概念可能还是初次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平年和闰年的特点,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平年和闰年之间的区别,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平年和闰年的概念。
2.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讨平年和闰年的特点。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平年和闰年的相关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关于平年和闰年的故事,用于导入新课。
3.准备判断平年和闰年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准备PPT,用于教学呈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平年和闰年的有趣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如:有一天,小兔子和小松鼠争论起平年和闰年的区别,它们谁能说清楚呢?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平年和闰年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平年和闰年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特点。
同时,教师讲解平年和闰年的定义,以及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探讨平年和闰年的特点。
然后,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如何判断平年和闰年,并让学生互相评价。
第2课时认识平年和闰年教学目标: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
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
3.能积极参与寻找、发现平年与闰年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12岁生日那天种下了第3棵“生日树”。
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不做评价。
2.揭题: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2。
(1)课件分别出示2005~2016年的年历,将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块提炼并排列起来。
引导:这是2015~2016年2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2)组织交流。
①反馈填写结果。
(学生说,教师板书)②引导观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2008、2012、2016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③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根据2月天数的不同,我们把年份分为两种,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板书)(3)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提问:仔细观察表格,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是随意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共同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再让大家将表格中的闰年圈出来。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
(4)提问:现在大家知道小华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了吗?学生根据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回答:2月29日。
2.数学文化。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年一闰”的规律吗?这里面包含很多的天文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第48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三年级下册数学】
平年和闰年判断方法
一、可根据2月份的天数判断:
2月份28天的是(平年)2月份29天的是(闰年)
二、根据全年的天数判断。
全年365天是(平年)全年366天是(闰年)
三、根据公历年份计算判断(重点牢记)
1、一般公历年份÷4,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
例:1924年是(闰年)2006年是(平年)1924÷4没有余数2006÷5有余数
2、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
例:18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1800÷400有余数2000÷400没有余数
习题:1974年是平年
2024年是闰年1500年是平年2100年是闰年
口诀:末尾只要是单数,平年一定不失误;
双数要看后两位,四的倍数才作数;
如果年份是零零,看前两位行不行。
注意: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教学环节起止时间(’”’”)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引入环节3’14”4 ’40”直接揭示课题,学生通过对课题思考,提出平闰年的有关疑问并在探究环节针对提出疑问进行讨论思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问:关于平年与闰年你有什么疑问,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新授环节4’40”5’45”探究一:1、了解何为平年、闰年。
学生以“小老师”身份分享对平、闰年的认识。
知道“2月有28天的这一年为平年,2月有29天的这一年为闰年”5’46”7’30”探究二(1);2、会通过看”2月天数”判断平闰年。
出示2013年2月月历以及2016年年历。
学生观察两个年份的2月天数判断平年、闰年。
【放大镜】在出示2016年年历时利用放大镜功能聚焦2月份并通过关灯效果进行强调,只需看2月份天数便可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7’31”20’15”探究二(2)3、初步了解“四年一判断20002011各年份的平4人小组讨论并探究【拍照上传】闰”的由来,为推算和计算方法的出示打好基础。
闰年情况并探寻平闰年之间的规律。
利用seewo自带的拍照上传功能,根据2000年2011年2月月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平闰年的判断,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任务单通过拍照第一时间进行上传。
【多媒体动画】利用动画效果让学生直观感知四年一闰。
【拖拽】利用seewo中的拖拽技术,通过学生自主拖动方块,感知任意四年中都会有一个闰年,强化对“四年一闰”的了解。
20’16”26’46”探究三4.了解“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观看视频解决为何有平年和闰年问题。
同时思考为何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观看视频,收集信息,解决疑问。
【视频播放功能】由于这个知识点较抽象,通过视频辅助学生理解平闰年知识。
练习环节26’47”38’22”巩固平年、闰年知识通过判断、选择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移动终端】在练习巩固环节,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借助数字化学习终端进行大数据收集,在试题练习中同步反馈学生练习完成准确率,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讲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认识平年和闰年》苏教版教案:认识平年和闰年一、教学内容1. 学习平年和闰年的定义及特点。
2. 学习如何通过判断一个年份是否是4的倍数以及是否是100的倍数来确定它是平年还是闰年。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并能够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例子来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理解和掌握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够解释判断的依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来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我会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2月有时候有28天,有时候有29天吗?”然后我会让学生们猜测一下,引发他们对平年和闰年的好奇心。
3. 练习: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
我会让学生们判断一些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平年和闰年的定义及特点。
2. 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是4的倍数且不是100的倍数为闰年,否则是平年。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列举一些平年和闰年的例子,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2. 请学生们找一些年份,判断它们是平年还是闰年,并写出判断的过程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我也会鼓励学生们进行拓展延伸,自主学习更多关于平年和闰年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导入环节,我选择了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平年和闰年的好奇心。
这个问题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年份概念的基本认识。
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年份,让学生们观察并尝试找出规律,从而自然地引入平年和闰年的概念。
平年和闰年知识要点
1、通常每4年一个闰年,规定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年是闰年。
但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才闰)
2、平年和闰年在2月份相差1天,平年2月份有28天,闰年2月份有29天。
因此,平年共有365天,闰年共有366天。
例:妈妈36岁只过了9个生日,她是2月29日出生。
3、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如果知道某一年是闰年,那么和它前后相邻的三年都是平年。
4、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
5、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1)末尾不是两个0的年份,用末尾两位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就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
如:2016年,16÷4=4,没有余数,则2016年是闰年;
如:1914年,14÷4=3……2,有余数,则1914年是平年。
(2)末尾是两个0的年份,用前面两位数(三位数的年份就用前一位数)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如:2000年,20÷4=5,没有余数,则2000年是闰年;
如:900年,9除4=2……1,有余数,则900年不是闰年。
(3)末尾个位是单数的一定是平年。
如:2017、1999、2011年
百年表(历史事件、家人出生年份)。
5.2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平年和闰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的第五章第二节。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平年和闰年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平年、闰年的区别以及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难点:理解平年、闰年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如“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学生回答: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
(3)教师继续提问:“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月吗?一个月有多少天呢?”(4)学生回答: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或31天。
2. 闰年的概念:(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闰年吗?”(2)学生回答:闰年就是一年有366天。
(3)教师讲解:闰年是指公历年份除以4可整除,且除以100不可整除,或者除以400可整除的年份。
闰年的2月有29天,而平年的2月只有28天。
3. 平年的概念:(1)教师提问:“那么什么是平年呢?”(2)学生回答:平年就是一年有365天。
(3)教师讲解:平年就是指不符合闰年条件的年份,一年有12个月,其中2月有28天。
4. 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吗?”(2)学生回答:如果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就是平年。
Step 1: 判断年份是否能被4整除;Step 2: 如果能被4整除,再判断是否能被100整除;Step 3: 如果能被100整除,再判断是否能被400整除;Step 4: 如果能被400整除,那么这一年就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三年级数学教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平年和闰年这两个词,但是在数学知识上,我们又该如何来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呢?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一下关于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一、什么是平年和闰年?在我们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平年和闰年的概念。
平年:指一年中有365天的年份,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月都有30或31天,但2月只有28天(闰年例外),这是因为平均每年都少了0.2425天,四年少了1天,所以每四年会再加上一个闰年,就能补上这1天,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365天的年份。
闰年:指一年中有366天的年份,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月都有30或31天,但是2月有29天,比平年多了1天。
闰年是指符合下面两个条件之一的年份:(1)能够被4整除,但是不能被100整除;(2)能够被400整除。
例如:2000年是闰年,虽然它能被100整除,但是同样它也能被400整除,因此它还是闰年。
但是1900年不是闰年,因为它被100整除了,并且不能被400整除。
二、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我们知道,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另一种则是通过口诀来记忆。
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内容。
(一)通过数学公式进行计算我们可以通过余数来进行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具体步骤如下:1、判断这一年能否被4整除;2、判断这一年能否被100整除;3、如果这一年能够同时被4和100整除,再判断它能否被400整除;4、如果能被400整除,则为闰年,否则为平年。
例如:我们以2021年为例1、用2021 ÷ 4 = 505余12、用2021 ÷ 100 = 20余213、可知2021年不能被400整除4、因此2021年是平年(二)通过口诀来记忆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确定一些口诀,来帮助我们记忆。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口诀教给大家:1、闰年判定,得3除尽,又不能整百或整四百。
2、四百能闰,百不闰;四年一闰,百年再修。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年和闰年》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闰年的概念。
•学生学会判断平年和闰年。
•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闰年和平年的计算。
教学内容
闰年的概念
•学生了解闰年的基本概念,即闰年是指公历年份中能够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或者能够被400整除的年份。
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学生通过对比平年和闰年的定义,学会区分平年和闰年的不同特点。
闰年和平年的计算
•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练习计算闰年和平年的方法,并学会应用这些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教师可以用《闰年的故事》这个小故事引入本堂课的主题。
老年人说:每四年,多一个二月嘛。
但是,对于具体年份的判断还不清楚,我听说你们小学生都知道,那就不如你们把闰年和平年的规律告诉我吧。
第二步:阐述闰年的规律
1.当年份能够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时,即是闰年。
2.当年份能够被400整除时,也是闰年。
第三步:阐述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平年是指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或者可以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且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第四步:练习计算闰年和平年
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掌握闰年和平年的计算方法,并学会应用这些方法。
第五步: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本课的掌握程度。
总结
本课主要介绍了闰年和平年的基本概念、判别原则和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判断闰年和平年,消除对于历法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