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新
- 格式:ppt
- 大小:3.24 MB
- 文档页数:94
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一.填空1.代谢是推动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它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由于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耗能反应,因此,能量代谢就成了代谢中的核心问题。
2.在有机物为基质的生物氧化反应中,以氧为电子传递最终受体的方式称有氧呼吸;以无机氧化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无氧呼吸;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发酵。
3.糖酵解是生物体内将G氧化降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主要有EMP途径、HMP途径、ED 途径、和磷酸解酮酶途径四种途径。
4.EMP途径大致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释放的准备阶段,只生成两分子甘油醛-3-磷酸的主要中间产物,第二阶段为氧化还原阶段,合成ATP并形成两分子丙酮酸,EMP途径可为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提供ATP和NADH,其中间产物又可为微生物的合成代谢提供碳骨架,并在一定条件下可逆转合成多糖。
5.HMP途径的一个循环结果是一分子葡萄糖转变成一分子甘油醛-3-磷酸,三分子CO2六分子NADPH;且一般认为HMP途径不是产能途径,而是为生物合成提供大量的还原力和间代谢产物。
6.ED途径一分子葡萄糖最后生成两分子丙酮酸、ATP,一分子NADH和NADPH。
7.电子传递系统中的氧化还原酶包括NADH脱氢酶、黄素蛋白、铁硫蛋白、细胞色素和醌及其化合物。
8.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受体不同。
9.乳酸菌进行同型乳酸发酵时通过EMP途径,产物为乳酸,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异型乳酸发酵时通过ED途径,产物为乳酸、酒精和CO2。
10.异养微生物的能量ATP和还原力均来自有机物的生物氧化,而化能自养微生物在无机能源氧化过程中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ATP。
11.乳酸细菌可利用葡萄糖产生乳酸,根据产物不同,乳酸发酵可分为同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和双歧发酵三种类型。
12.硝化细菌和硫细菌是通过电子逆呼吸链传递来生成还原力。
13.光合色素可分为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三种类型,光合色素中的类胡萝卜在光合作用中有两种作用是作为叶绿素所催化的光氧化反应的猝灭剂以保护光和机构不受光氧化损伤和在细胞能量代谢方面起辅助作用。
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发酵2.呼吸作用3.有氧呼吸4.无氧呼吸5.异型乳酸发酵6.生物固氮7.硝化细菌8.光合细菌9.生物氧化10.初级代谢产物:11.次级代谢产物:12.巴斯德效应:13.Stickland反应:14.氧化磷酸化二、填空题1.微生物的4种糖酵解途径中, 是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 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 是产生4碳、5碳等中间产物,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前体物质的途径。
2.同型乳酸发酵是指葡萄糖经 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被NADH 还原为乳酸。
异型乳酸发酵经 、 和 途径分解葡萄糖。
代谢终产物除乳酸外,还有 。
3.微生物在糖酵解生成丙酮酸基础上进行的其他种类的发酵有丁二醇发酵、混合酸发酵、发酵和 发酵等。
丁二醇发酵的主要产物是 , 发酵的主要产物是乳酸、乙酸、甲酸、乙醇。
4.产能代谢中,微生物通过 磷酸化和 磷酸化将某种物质氧化而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 等高能分子中;光合微生物则通过 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储存在ATP 中。
磷酸化既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也存在于呼吸作用过程中。
5.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是呼吸作用中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 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 。
6.巴斯德效应是发生在很多微生物中的现象,当微生物从 转换到 下,糖代谢速率 ,这是因为 比发酵作用更加有效地获得能量。
7.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外源电子受体,像22322423、CO O 、S、SO 、NO NO ----等无机化合物,或 等有机化合物。
8.化能自养微生物氧化而获得能量和还原力。
能量的产生是通过磷酸化形式,电子受体通常是O2。
电子供体是、、和,还原力的获得是逆呼吸链的方向进行传递,能量。
9.微生物将空气中的N2还原为NH3的过程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