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七年级上册有理数专题练习(解析版)

最新七年级上册有理数专题练习(解析版)

最新七年级上册有理数专题练习(解析版)
最新七年级上册有理数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2③,读作“2的圈3次方”,(﹣3)÷(﹣3)÷(﹣3)÷(﹣3)记作(﹣3)④,读作

“﹣3的圈4次方”,一般地,把(a≠0)记作a?,读作“a的圈n次方”.

(1)(【初步探究】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③=________,(- )⑤=________;

(2)【深入思考】

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Ⅰ.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

(﹣3)④=________;5⑥=________;(- ) ⑩=________.

Ⅱ.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的圈n次方写成幂的形式等于________;

Ⅲ.算一算:

122÷(- )④×(-2)⑤-(- )⑥÷33.________

【答案】(1);-8

(2);;;;解:

【解析】【解答】解:(1)【初步探究】

故答案为:,-8;

( 2 )【深入思考】

Ⅰ.

故答案为:;;;

Ⅱ.

【分析】

(1)①按除方法则进行计算即可;②按除方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2)①把除法化为乘法,第一个数不变,从第二个数开始依次变为倒数,由此分别得出结果;

②结果前两个数相除为1,第三个数及后面的数变为,则a?=a×()n?1= ;

③将第二问的规律代入计算,注意运算顺序.

2.如图,已知A、B两地在数轴上相距20米,A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为-8,小乌龟从A地出发沿数轴往B地方向前进,第一次前进1米,第二次后退2米,第三次再前进3米,第四次又后退4米,……,按此规律行进,(数轴的一个单位长度等于1米)

(1)求B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若B地在原点的左侧,经过第五次行进后小乌龟到达点P,第六次行进后到达点Q,则点P和点Q到点A的距离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3)若B地在原点的右侧,那么经过30次行进后,小乌龟到达的点与点B之间的距离是

多少米?

【答案】(1)解:, .

答: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或

(2)解:令小乌龟从A地出发,前进为“+”,后退为“-”,则:

第五次行进后相对A的位置为:,

第六次行进后相对A的位置为:,

因为点、与点的距离都是3米,

所以点、点到地的距离相等

(3)解:若地在原点的右侧,前进为“+”,后退为“-”,

则当为100时,它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B点表示的为12.

∴AB的距离为(米 .

答:小乌龟到达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70米

【解析】【分析】(1)由已知A,B两地在数轴上的距离为20米,且A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8,可得到B地可能在A地的左边,也可能在A地的右边,然后列式可求出B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根据题意分别列式求出第5次和第6次行进后相对A的位置,由此可得到第P和点Q到A的距离,即可作出判断。

(3)根据点B在原点的右侧,列式可求出n=100时,可得到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再根据点B表示的数,就可求出AB的距离。

3.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到点B停止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P、Q两点的距离为d(d≥0)个单位长度.

(1)当t=1时,d=________;

(2)当P、Q两点中有一个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求d的值;

(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直接写出d的值;

(4)当d=5时,直接写出t的值.

【答案】(1)3

(2)解: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是:=1.

①如果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AP=AB=3,t==3,

BQ=2×3=6,即Q运动到A点,

此时d=PQ=PA=3;

②如果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BQ=AB=3,t=,

AP=1× =,

则d=PQ=AB﹣AP﹣BQ=6﹣﹣3=.

故d的值为3或

(3)解: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两种情况:

①如果AP=AB=2,那么t==2,

此时BQ=2×2=4,P、Q重合于原点,

则d=PQ=0;

②如果AP=AB=4,那么t==4,

∵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

∴此时BQ=6,即Q运动到A点,

∴d=PQ=AP=4.

故所求d的值为0或4

(4)解:当d=5时,分两种情况:

①P与Q相遇之前,

∵PQ=AB﹣AP﹣BQ,

∴6﹣t﹣2t=5,

解得t=;

②P与Q相遇之后,

∵P点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t=3,此时Q运动到A点,停止运动,

∴d=AP=t=5.

故所求t的值为或5.

【解析】【分析】(1)当t=1时,求出AP=1,BQ=2,根据PQ=AB﹣AP﹣BQ即可求解;(2)分①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②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两种情

况进行讨论;(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①AP=AB;②AP=AB两种情况进行讨论;(4)当d=5时,分①P与Q相遇之前;②P与Q相遇之后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4.已知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是,点B对应的数是一只小虫甲从点A出发,沿着数轴由A向B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爬行,到B点运动停止;另一只小虫乙从点B出发,沿着数轴由B向A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爬行,到A点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1)若小虫乙到达A点后在数轴上继续作如下运动:第1次向左爬行2个单位,第2次向右爬行4个单位,第3次向左爬行6个单位,第4次向右爬行8个单位,,依此规律爬下去,求它第10次爬行后,所停点对应的数:

(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甲、乙的距离S;

(3)当甲、乙相距40个单位长度时,求运动时间t;

(4)若点Q是线段BA延长线上一点,QB的中点为M,QA的三等分点为N,当点Q运动

时,探究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第10次爬行所对应的数为

(2)解:当甲、乙相遇时,秒时,甲、乙相遇;

当甲到达B点是,秒;当乙到达A点时,秒;

①当时,甲、乙距离;

②当时,甲、乙距离;

③当时,乙到达A点,此时甲、乙距离 .

(3)解:①当时,,;

②当时,,;

③当时,,;

综上,运动时间t为,或20.

(4)解:设点Q对应的数是a,则M表示的数是,

①当N为靠近Q点三等分点时,N表示的数是,

故当N为靠近Q点三等分点时,是定值,定值为20;

②当N为靠近A点三等分点时,N表示的数是,

故当N为靠近A点三等分点时,不是定值.

【解析】【分析】(1)向左爬行用减法,向右爬行用加法,列出式子求出结果即可;(2)分三种情况,相遇前、相遇后和乙到达A点后,分别在数轴上找出数量关系列出式子即可;(3)借助第二问的结论,令求出t的值即可;(4)设点Q表示的数为a,用a的代数式表示出M和N表示的数,进而用t的式子表示出BN和QM的长,求出

的值,如果结果中不含有a,则式子为定值;反之则不是定值.

5.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数分别为-2和5,P为数轴上一点,对应数为x.

(1)若P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相等的三部分的两个点),求P点对应的数.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点到A点,B点距离和为10?若存在,求出x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A,点B和点P(P点在原点)同时向左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1,6,3个长度单位/分,则第几分钟时,A,B,P三点中,其中一点是另外两点连成的线段的中点?【答案】(1)解:因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2和5,所以AB=7,又因P为线

段AB的三等分点,所以 AP=7÷3= 或AP=7÷3×2= ,所以P点对应的数为或

(2)解:若P在A点左侧,则﹣2﹣x+5﹣x=10,解得:x=﹣;

若P在A点、B中间.

∵AB=7,∴不存在这样的点P;

若P在B点右侧,则x﹣5+x+2=10,解得:x=

(3)解:设第x分钟时,点A的位置为:﹣2﹣x,点B的位置为:5﹣6x,点P的位置为:﹣3x,①当P为AB的中点,则

5﹣6x+(﹣2﹣x)=2×(﹣3x),解得:x=3;

②当A为BP中点时,则

2×(﹣2﹣x)=5﹣6x﹣3x,解得:x= ;

③当B为AP中点时,则

2×(5﹣6x)=﹣2﹣x﹣3x,解得:x= .

答:第分钟时,A为BP的中点;第分钟时,B为AP的中点;第3分钟时,P为AB的中点.

【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出AB=7,又因P为线段AB的三等分

点,所以 AP 或,进而再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点P所表示的数;(2)分类讨论:若P在A点左侧,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由PA+PB=10列出方程,求解算出x的值;若P在A点、B中间,由于PA+PB=AB=7,故不存在这样的点P;若P在B点右侧,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由PA+PB=10列出方程,求解算出x的值,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

(3)设第x分钟时,点A的位置为:﹣2﹣x,点B的位置为:5﹣6x,点P的位置为:﹣3x ,然后分类讨论:①当P为AB的中点,②当A为BP中点时,③当B为AP中点时三种情况根据线段的中点性质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6.已知数轴上顺次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数a、b、c,并且满足(a+12)2+|b+5|=0,b与c互为相反数。一只电子小蜗牛从A点向正方向移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

(1)请求出A、B、C三点分别表示的数;

(2)运动多少秒时,小蜗牛到点B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

(3)设点P在数轴上点A的右边,且点P分别到点A、点B、点C的距离之和是20,那么点P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

【答案】(1)解:由题意得:a+12=0, b+5=0,

则a=-12, b=-5,

c=-b=5,

∴A、B、C分别表示的数为-12,-5和5.

(2)解:设小蜗牛到点B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时表示的数为x,

则 ,

解得:x=-4或-6,

∴小蜗牛运动的距离为:-4-(-12)=8, 或-6-(-12)=6.

∴小蜗牛运动6秒或8秒时,小蜗牛到点B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

(3)8或2

【解析】【解答】解:(3)设P点表示的数为x, 则

1)当P在AB之间时,即-12≤x<-5时,

PA+PB+PC=x-(-12)+(-5)-x+5-x=20,

解得x=-8.

2)当P在BC之间时,即-5≤x<5时,

PA+PB+PC=x-(-12)+x-(-5)+5-x=20,

解得x=-2.

3)当P在C的右边时,即x≥5时,

PA+PB+PC=x-(-12)+x-(-5)+x-5=20,

解得x=(舍去).

【分析】(1)根据非负数之和等于0,列式求得a、b值,再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定义求得c;

(2)设小蜗牛到点B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时表示的数为x, 根据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列式去绝对值求得x即可;

(3)设P点表示的数为x, 分三种情况,1)当P在AB之间时,即-12≤x<-5时; 2)当P在BC 之间时,即-5≤x<5时; 3)当P在C的右边时,即x≥5时,根据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分别列式求出x, 再检验即可.

7.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位于点A左侧一点,且AB=20,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________;

(2)|5-3|表示5与3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3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如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

①:若,则=________.②:的最小值为________.

(3)动点P从O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0)秒.

①:当 =1时,A,P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②:当 =________时,A,P之间的距离为2.

(4)动点P,Q分别从O,B两点,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Q点以P点速度的两倍,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当t=________,P,Q之间的距离为4.

【答案】(1)-12

(2)6或10;20

(3)6;3或5

(4)2或4

【解析】【解答】解:(1)∵AB=20,点A表示的数是8,B是数轴上位于点A左侧一点,

∴点B表示的数是8-20=-12.

故答案为:-12.

(2)∵|x-8|=2

∴x-8=±2

解之:x=10或x=6;

|x-(-12)|+|x-8|的最小值为8-(-12)=20.

故答案为:6或10;20.

(3)动点P从O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

∴OP=2t

∴AP=8-2t

当t=1时,AP=8-2×1=6;

当AP=2时,则|8-2t|=2,

解之:t=5或t=3.

故答案为:6;3或5.

(4)∵点P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Q点以P点速度的两倍,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

∴点Q的速度为每秒8个单位长度,

设运动时间为t(t>0)秒时,P,Q之间的距离为4.

∴8t-4t-12=4或12+4t-8t=4

解之:t=4或t=2

故答案为:2或4.

【分析】(1)根据点A表示的数和点B的位置关系,就可得到点B所表示的数。

(2)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可知x-8=±2,求出方程的解即可;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解。

(3)抓住题中关键的已知条件:可得到AP=8-2t,再将t=1代入计算可求出点A、P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A、P之间的距离为2建立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

(4)由题意可得到点Q的运动速度,再分情况讨论:当点P在点Q的右边和点P在点Q 左边,由点P和点Q之间的距离等于4,分别建立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即可。

8.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

利用数轴,根据数形结合思想,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x|=3,则x的值是________.

(2)数轴上表示2和6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3)数轴上表示x和1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数轴上表示x和﹣3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4)若x表示一个实数,且﹣5<x<3,化简|x﹣3|+|x+5|=________;

(5)|x+3|+|x﹣4|的最小值为________,|x﹣1|+|x﹣2|+|x﹣3|+|x﹣4|+|x﹣5|的最小值为________.

(6)|x+1|﹣|x﹣3|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1)

(2)4;3

(3)|x﹣1|

;|x+3|

(4)8

(5)7;6

(6)4

【解析】【解答】解:(1)∵,则;

故答案为:;(2),,

故答案为:4,3;(3)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知:数轴上表示x和1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数轴上表示x和-3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4)x对应点在点-5和3之间时的任意一点时|x-3|+|x+5|的值都是8;

故答案为:8;(5)x对应点在点-4和3之间时的任意一点,|x-3|+|x+4|的值最小是7;当x对应点是3时,|x-1|+|x-2|+|x-3|+|x-4|+|x-5|的最小值为6;

故答案为:7,6;(6)当x对应点不在-1和3对应点所在的线段上,即x<-1或x>3时,

|x+1|-|x-3|的最大值为4;

故答案为:4.

【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即可得到答案;(2)(3)直接代入公式即可;(4)实质是在表示3和-5的点之间取一点,计算该点到点3和-5的距离和;(5)可知x对应点在对应-3和4的点之间时|x+3|+|x-4|的值最小;x对应点在3时,|x-1|+|x-2|+|x-3|+|x-4|+|x-5|值最小;(6)可知x对应点在表示-1和3的点所形成的线段外时,|x+1|-|x-3|的值最大.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数轴是学习有理数的一种重要工具,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这样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例如,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这

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表示;

在数轴上,有理数3与1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1|=2;

在数轴上,有理数5与?2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2)|=7;

在数轴上,有理数?2与3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3|=5;

在数轴上,有理数?8与?5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5)|=3;……

如图1,在数轴上有理数a对应的点为点A,有理数b对应的点为点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或|b?a|,记为|AB|=|a?b|=|b?a|.

(1)数轴上有理数?10与?5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____;数轴上有理数x与?5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用含x的式子表示为________;若数轴上有理数x与?1对应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AB|=2,则x等于________;

(2)如图2,点M,N,P是数轴上的三点,点M表示的数为4,点N表示的数为?2,动点P表示的数为x.

①若点P在点M,N之间,则|x+2|+|x?4|=________;若|x+2|+|x?4|═10,则x=________;

②根据阅读材料及上述各题的解答方法,|x+2|+|x|+|x?2|+|x?4|的最小值等于________ .【答案】(1)5;x+5;1或?3

(2)6;6或?4;8

【解析】【解答】(1)根据绝对值的定义:

数轴上有理数?10与?5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5;

数轴上有理数x与?5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用含x的式子表示为|x+5|;

A,B之间的距离|AB|=2,则x等于1或?3,(2)①若点P在点M,N之间,则|x+2|+|x?4|=6;

若|x+2|+|x?4|═10,则x=6或?4;

②|x+2|+|x|+|x?2|+|x?4|的最小值,

即x与4,2,0,?4之间距离和最小,这个最小值=4?(?4)=8.

故答案为:5,|x+5|,1或?3;6,6或?4,8.

【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数轴上有理数-10与-5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5;数轴上有理数x与-5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用含x的式子表示为|x+5|;若数轴上有理数x 与-1对应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AB|=2,则x等于1或-3;(2)①若点P在点M,N之间,则|x+2|+|x-4|=6;若|x+2|+|x-4|═10,则x=6或-4;

②|x+2|+|x|+|x-2|+|x-4|的最小值,这个最小值=4-(-2)=6.

10.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相应两数差的绝对值,即: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a、b,这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AB= ,如:表示数1与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表示数-2与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 .

(借助数轴,画出图形,写出过程)

(1)数轴上表示2和7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3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2)数轴上表示x和-2的两点M和N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如果|MN|,则x为________;

(3)当式子: |x+2|+|x-3|+|x-4| 取最小值时,x的值为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1)|2-7|=5;|3-(-6)|=9

(2)|x+2|;-8或4

(3)3;6

【解析】【解答】解:(1)数轴上表示2和7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7|=5;

数轴上表示-3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6)| =9;

故答案为:5,9;

(2)数轴上表示x和-2的两点M和N之间的距离是:|x+2|,

如果|MN|=6,则|x+2|=6,

∴x+2=±6,

解得:x=4或x=-8,

故答案为:|x+2|,4或-8;

(3)|x+2|+|x-3|+|x-4|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x的点到表示-2、3、4的三

点的距离之和,

显然只有当x=3时,取到最小值;

∴当x=3时,

最小值为:;

【分析】(1)和(2)主要是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相对应两数差的绝对值或直接让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进行计算;(3)结合数轴和两点间的距离进行分析.

11.如图,已知点A、B、C是数轴上三点,O为原点,点A表示的数为-12,点B表示的数为8,点C为线段AB的中点.

(1)数轴上点C表示的数是________;

(2)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

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当P、Q相遇时,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①当t为何值时,点O恰好是PQ的中点;

②当t为何值时,点P、Q、C三个点中恰好有一个点是以另外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三等分点(三等分点是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三等分的点).(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1)-2

(2)解:①设t秒后点O恰好是PQ的中点.

根据题意t秒后,点

由题意,得-12+2t=-(8-t)

解得,t=4;

即4秒时,点O恰好是PQ的中点.

②当点C为PQ的三等分点时PC=2QC或QC=2PC,

∵PC=10-2t,QC=10-t,

所以10-2t=2(10-t)或10-t=2(10-2t)

解得t= ;

当点P为CQ的三等分点时(t>4)PC=2QP或QP=2PC

∵PC=-10+2t,PQ=20-3t

∴-10+2t=2(20-3t)或20-3t=2(-10+2t)

解得t= 或t= ;

当点Q为CP的三等分点时PQ=2CQ或QC=2PQ

∵当P、Q相遇时,两点都停止运动

∴此情况不成立.

综上,t= 秒时,三个点中恰好有一个点是以另外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三等分点【解析】【解答】(1)解:∵点A表示的数为-12,点B表示的数为8,点C为线段AB 的中点.

∴点C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2

【分析】(1)利用中点公式计算即可;(2)①用t表示OP,OQ,根据OP=OQ列方程求解;②分别以P、Q、C为三等分点,分类讨论.

12.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数a,b.其中a<0,b>0.

(1)当a=﹣2,b=6时,求a-b=________,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________;(直接填结果)

(2)若该数轴上另有一点M对应着数m.

①当a=﹣4,b=8,点M在A,B之间,且AM=3BM时,求m的值.

②当m=2,b>2,且AM=2BM时,求代数式a+2b+20的值.

【答案】(1)-8;2

(2)解:①∵AM=3BM

②∵AM=2BM

整理得

【解析】【解答】(1)

,所以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2

故答案为-8,2

【分析】(1)直接利用有理数的减法即可求出的值;即为中点对应的

数;(2)①根据AM=3BM,可得出 ,利用a,b两点可求出AB之间的距离,进而可求AM的长度,则m的值可求.②可根据AM=2BM之间的关系式,找到a,b之间的一个等式,然后整体代入a+2b+20中即可求值.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概念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相反数的和为0Ûa+b=0Û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

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一)的倒数是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一);若ab=1Ûa、b互为倒数;若ab=-1Ûa、b互为负倒数. 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有理数的运算 知识点整理

有理数的运算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有理数的运算和我们小学学习的四则运算很相似,运算规律也一样,不同的是有理数运算中有负数参与,所以相对要复杂一些,本节要多加练习。 二、知识要点 1、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加法计算步骤: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① 加法的交换律:a+b=b+a; ②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4)、为了计算简便 ,往往会采取以下方法: ①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 ②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③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④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可以先相加。 2、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

(-b)。(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注意两“变”:①减法变加法;②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注:有理数的减法实质就是把减法变加法。 3、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2)、一个数同1相乘,结果是原数;一个数同-1相乘,结果是原数的相反数。 (3)、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若ab=1<====>a、b互为倒数。 (4)、几个不是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是,积是负数。 (5)、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① 乘法的交换律:ab=ba; ② 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③ 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4、有理数的除法 (1)、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有理数除法符号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3)、乘除混合运算的步骤:①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②确定积的符号; ③运用乘法运算律和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5、有理数的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中,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知识框图 如升高3米与下除2米;盈利3万与亏损5万;收入4万与支出8万等 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与之意义相反 的量规定为负 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数轴 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数轴比较法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法则比较法 自然数 1 ! 分数 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计数 测量 标号或排序 可以看做两个整数相除。所有的分数都可以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但 并不是所有的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如圆周率 n 绝对值 J 绝对值的法则 绝对值的概念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 相反数

将考点与相应习题联系起来 考点一、关于“……说法正确的是……”的题型( 只可能是选择题) 1、下列语句:① 带“-”号的数是负数;② 如果a 为正数,则-a 一定是负数;③ 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 数的数;④0°C 表示没有温度,正确的有( )个 A.0 B.1 C.2 D.3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5、 若| a + b| =—( a + b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 + b < 0 B.a + b<0 C.a + b=0 D.a + b>0 6、 下列说法:① 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② 只有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③ 正数和零的绝 对值都等于它本身;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错误的个数是 () A.3 个 B.2个 C.1 个 D.0 个 7、 如果a 表示有理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与-(-a )互为相反数 B. +a 与-a 一定不相等 C.-a 一定是负数 D. -(+a ) 与+(-a ) —定相等 8、 已知字母a 、b 表示有理数,如果 a + b =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中一定有一个是负数 B. a 、b 都为0 C. a 与b 不可能相等 D. a 与b 的绝对值相等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定是负数 B.只有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绝对值才相等 C.若|a|=|b|,则a 与b 互为相反数 D.若一个数小于它的绝对值,则这个数为负数 10、 给出下面说法:①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②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不是负数; ③若|m|>m ,贝U m<0 :④若|a|>|b|,贝U a>b ,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分类等概念的直接考题 1、 某项科学研究,以 45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每天上午 10时为0, 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 例如9: 15记为-1 , 10: 45记为1等等,以此类推,上午 7: 45应记为 __________ 1 2、 在时钟上,把时针从钟面数字“ 12”按顺时针方向拨到“ 6”,计做拨了“ +— ”周,那么,把时针从“ 12” 2 1 开始,拨了“ 一”周后,该时针所指的钟面数字是 ______________ 4 3、 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式子:① a+b=0;②a=-b :③|a|=|-b| :④a=b ,其中一定成立的序号为 _________ 4、 数轴上到数-1所表示的点的距离为 5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5、 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 ________ ;绝对值最小的整数是 ____________ ; | 3.14 —n |= ________ A.数轴是一条直线; B.表示-1的点,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 C.数轴上表示-3的点与表示-1的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 D.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一3或3。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5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5; C. 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不是负数; 4、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比b 大 B.b 比a 大 C.a B. 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一定相等. b 一样大 D.a 、b 的大小无法确定 b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 有理数周周测7(全章)

第一章 有理数周周测7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把 记作( ) A. Na B. n+a C. a n D. n a 2. (-1)2017的值是( ) A. 1 B. -1 C. 2017 D. -2017 3. 化简-(-1)100的结果是( ) A. -100 B. 100 C. -1 D. 1 4. 计算|-1|+(-1)2的结果是( ) A. -2 B. -1 C. 0 D. 2 5. 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8.8×102,下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精确到十分位 B. 精确到个位 C. 精确到百位 D. 精确到千位 6. 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34)32 (2=- B. 23=2×3=6 C. -32=-3×(-3)=9 D. -23=-8 7. 小刚学习了有理数运算法则后,编了一个计算程序,当他编入任意一个有理数时,显示屏上出现的结果总等于所输入的有理数的平方与1的和. 当他第一次输入-2,然后又将所得的结果再次输入后,显示屏上出现的结果应是( ) A. -8 B. 5 C. -24 D. 26 8. 下列各组数中:①-22与(-2)2;②(-3)2与-33;③-(-32)与-32;④02016与02017;⑤(-1)2017与-(-1)2. 其中结果相等的数据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9. 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 ) A. )21 (2米 B. )21 (5米 C. )21 (6米 D. )2 1 (12米 10. 若0

初一数学上册 有理数知识点归纳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知识点归纳 一.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 (3)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 -a-b;(3)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

(4)|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二.有理数法则及运算规律。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4.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5.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6.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 7.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三.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点,,,是数轴上的四个点,其中点,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 (1)请在数轴上确定原点“O”的位置,并用点表示; (2)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 (3)将点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在数轴上距离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 【答案】(1)解:距离A点和B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即AB的中点,点 .如图所示,点即为所求. (2);5;9 (3);或1 【解析】【解答】解:(2)点表示的数是,点表示的数是5,所以,两点间的距离是 . 故答案为9. ( 3 )如图,将点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是0,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 得点表示的数是 . 到点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2-3= 或-2+3=1. 故答案为,或1. 【分析】(1)由点A和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因此原点到点A和点B的距离相等,可得到原点的位置。 (2)先再数轴上标出数,可得到点M和点N表示的数,再求出点M,N之间的距离。(3)利用数轴上点的平移规律:左减右加,可得到点C表示的数,与点C距离3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为-2±3,计算可求解。 2.列方程解应用题 如图,在数轴上的点A表示,点B表示5,若有两只电子蜗牛甲、乙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保持匀速运动,甲的平均速度为2单位长度秒,乙的平均速度为1单位长度秒请问: (1)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________秒相遇,此时对应点上的数是_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2课时) 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正负数表示的量的意义;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重点 正、负数的意义. 难点 1.负数的意义.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新课导入 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展示教材第2页图片,让学生体验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离不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感想. 二、推进新课 活动2:体验负数的引入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温度计: 安排三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研究手中的温度计上刻度的确切含义,一名同学手持温度计,一名同学说出其中三个刻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 教师根据活动情况,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也可参与活动,逐步引入负数.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活动3:分组活动,感受正负数的意义 各组派一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按老师的指令表演,看哪一组获胜. 1.老师说出指令:向前2步,向后3步,向前-2步,向后-3步,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表演. 2.各小组互相监督,派一名同学汇报完成的情况. 活动4:深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投影展示问题,讲解课本例题.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千克,小华体重减少1千克,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学生讨论后解决. 活动5:练习与小结 练习:教材第3页练习. 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活动6:作业 习题1.1第4,5,6,8题 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课时,引入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 第2课时正数、负数以及0的意义 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0的意义,熟练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 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0表示的量的意义. 难点 理解负数及0表示的量的意义.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 一、全章概况: 本章主要分两部分:有理数的认识,有理数的运算。 二、本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分类。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3)理解有理数运算的意义和有理数运算律,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4)能运用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的引入,认识到数学的发展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并自学地学习数学的习惯。 (2)通过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作业的态度,提高运算能力,逐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有理数有关概念的理解,使学生了解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的辩证关系,初步感受数学的分类思想。 (2)通过师生互动,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抽象、归纳的数学思想品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的运算。 2、难点: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混合运算中符号的确定)。 四、本章教学要求 认识有理数,首先是引入负数,必须从学生熟知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资源,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然后才引出用正负数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理解有理数的意义时,注意运算数轴这个直观模型。 无论是有理数的认识,还是有理数运算的教学,都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等数学活动中来,并适时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力求让学生自己建立个性化的认识结构。 在有理数的运算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并通过适量的练习巩固,提倡算法多样化,反对做繁难的笔算,遇到较为复杂的计算应指导使用计算器。 注意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促进师生共同改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全章概念汇总

有理数 全章概念汇总 考点、热点回顾 一、学习目标 1、有理数的灵活运用。 2、有理数的概念及巧算。 3、有理数的绝对值、奇、偶数的规律的掌握。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是无限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0,-2,-4,-6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0也是整数,它可以看成分母是1,分子是0的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 1、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向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向下)为负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数轴三要素:原点、方向、单位长度。 2、数轴的画法

3.相反数: (1)只要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且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大小相等,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举例,向东向西走,绝对值则表示距离。 绝对值的意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2)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绝对值的性质: 1、0的绝对值是0,绝对值是0的数是0.即:;00=?=a a 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即:;0||≥a 3、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原数。即:;a a ≥ 4、绝对值是相同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即:若),0(>=a a x 则;a x ±= 5、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 a =-或若,0=+b a 则;b a = 6、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b a =则b a =或;b a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学设计

第一章有理数 镇中教案 1.1.1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会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理解数0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章有理数.1.1.1正数和负数(教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会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理解数0的意义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3练习前面) ①理解正数的概念,会仿照正数的概念,解释负数的含义; ②理解正数、负数和0表示的实际含义,注意黄色书签的内容; ③回答P3“思考”中的问题。如有疑部问,可以小声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3:1、2、 3、4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改集错误解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四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 评第1题:(教师要强调解题格式) ①正数找的对吗?为什么对? 师引导生回答:比0大的数是正数(师板书)(如对,教师打√) ②你还举一些正数的例子吗? ③负数找的对吗?为什么? 师引导生回答:在正数前加“一”的数是负数 ④你能仿照正数的定义来说说负数的吗?师引导生回答:比0小的数是负数。 (师板书) (如对,教师打√) 评2、3、4题 答案正确吗?为什么? 师引导生回答: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线。(师板书)强调“0”的意义不仅是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温度读报00C(表示标准),山脚的高度0米等(表示起点)。 (三)归纳: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数、负数,你能说一说今天的收获吗?(指名说)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5 第1题2题 选做题P5第3题、第6题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汇总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有理数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有理数是由数学网整理的,供大家参考,下面来看一下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有理数吧!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重点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 一、目标与要求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4.了解倒数概念,会求给定有理数的倒数; 5.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转化的思想;通过有理数的除法 二、重点 正、负数的概念;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除法法则和除法运算。 三、难点 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归纳出除法法则及商的符号的确定。 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正数:比0大的数叫正数。 2.负数:比0小的数叫负数。 3.有理数: (1)凡能写成q/p(p,q为整数且p不等于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4.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5.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等价于a+b=0等价于a、b互为相反数。 6.绝对值: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测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999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11377亿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的近似值为( )亿元 (A )4101.1? (B )5101.1? (C )3104.11? (D )3103.11? 2、大于–3.5,小于2.5的整数共有( )个。 (A )6 (B )5 (C )4 (D )3 3、已知数b a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在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位置相等;数y x ,是互为倒数,那么xy b a 2||2-+的值等于( ) (A )2 (B )–2 (C )1 (D )–1 4、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数,和也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 )同号,且均为负数 (B )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比负数的绝对值大 (C )同号,且均为正数 (D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比正数的绝对值大 5、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⑵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 ⑶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可能是负数 ⑷每个有理数都有相反数 A 、1 B 、2 C 、3 D 、4 6、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比它本身大,那么这个数为( ) A 、正数 B 、负数 C 、整数 D 、不等于零的有理数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B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正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C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D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积为负数时,负因数有奇数个; 8、在有理数中,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 A.1个 B.2个 C. 3个 D.无穷多个 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2=-4 B.-(-2)2=4 C.(-3)2=6 D.(-1)3=1 10、如果a <0,那么a 和它的相反数的差的绝对值等于( ) A.a B.0 C.-a D.-2a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42分) 1、()642=。 2、小明与小刚规定了一种新运算*:若a 、b 是有理数,则a*b = b a 23-。小明计算出2*5=-4,请你帮小刚计算2*(-5)= 。 3、若056=++-y x ,则y x -=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吧 斗 Assistant teacher 为 梦 想 奋

2.1有理数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负数、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3.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一、情境导入 学校组织足球比赛,猛虎队和蛟龙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豆豆所在的猛虎队踢进4个球,失3个球,你能用数学的方式帮助豆豆表示他们队的进失球情况吗?学了有理数的有关知识后,问题不难解决.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类型一】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果某河的水位升高0.8m时水位变化记作+0.8m,那么水位下降0.5m时水位变化记作() A.0m B.0.5m C.-0.8m D.-0.5m 解析:由水位升高0.8m时水位变化记作+0.8m,根据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则水位下降0.5m时水位变化就记作-0.5m,故选D. 方法总结: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要抓住基准,比基准量多多少记为“+”的多少,少多少记为“-”的多少.另外通常把“零上、上升、前进、收入、运进、增产”等规定为正,与它们意义相反的量表示为负. 【类型二】用正、负数表示误差的范围 某饮料公司的一种瓶装饮料外包装上有“500±30(mL)”字样,请问“500±30(mL)”是什么含义?质检部门对该产品抽查5瓶,容量分别为503mL,511mL,489mL,473mL,527mL,问抽查的产品是否合格? 解析:+30mL表示比标准容量多30mL,-30mL表示比标准容量少30mL.则合格范围是指容量在470~530(mL)之间. 解:“500±30(mL)”表示470~530(mL)是合格范围,503mL,511mL,489mL,473mL,527mL都在合格范围内,故抽查的产品都是合格的. 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500±30(mL)”的含义,即500是标准,“+”表示比标准多,“-”表示比标准少. 探究点二:有理数的分类 【类型一】有理数的分类 把下列各数填到相应的大括号里.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练习题

2.3 数轴(1) 一、选择 1.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4<0 B.-4.7 5>-41 2 C.-5>8 D. 1 5 < 1 3 2.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表示如图,现比较a,b,-a,-b的大小,正确的是( ) A.-a<-b”或“<”填空: (1) -1.2 0;(2) -3.1-3;(3) 3 -4;(4)3 5 -1. 10.在数轴上,到点A的距离是5的点有2个,它们表示的数是2和-8,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11.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1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2个整点;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 盖住个整点;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011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个整点. 12.如图,A点的初始位置位于数轴上的原点,现对A点做如下移动:第1次从原点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至B 点,第2次从B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C点,第3次从C点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至D点,第4次从D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至E点……以此类推,这样至少移动次后该点到原点的距离不小于4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检测题带答案

第一章有理数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0 分) 1.在下列有理数中,、、、、,正分数的个数为() A. 4 B. 3 C. 2 D. 1 2.下列四组数中,其中每组三个都不是负数的是() ①,,;②,,;③,,;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点,,和原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对应的有理数为,,(对应顺序暂不确定).如果,,,那么表示数的点为() A. 点M B. 点N C. 点P D. 点O 4.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精确到十分位是() A. 24 B. 24.00 C. 23.9 D. 24.0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④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⑤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⑥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 A. 1 B. 2 C. 3 D. 4 6.如果向右走步记作,那么向左走步记作() A. + B. - C. +2 D. -2 7.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式:①;②;③;④;⑤,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的绝对值是() A. 9 B. -9 C. 1/9 D. -1/9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是负数 B. 没有最小的正整数 C. 有最大的负整数 D. 有最大的正整数 10.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5)-(-3)=-8 B. (+5)-(-3)=2 C. (-5)-(+3)=-8 D. (-5)-(+3)=2 二、填空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0 分) 11.在数轴上,3和-5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到3和—5所对应的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是_________,它的倒数是_____. 12.计算________,________. 13.我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那么当天的日温差是________. 14.温度比低________,海拔比海拔________要低. 15.在数、、、、…、、的每个数字前添上“+”或“-”,使得算出的结果是一个最小的非负数,请写出符合条件的式子:________. 16.的倒数是________;的相反数是________;的倒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 17.若有理数,满足条件:,,,则________. 18.的倒数是________;的相反数是________. 19.计算:________. 20.计算: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60 分) 21.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②; ③; ④. 2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我国陆地面积大约为; 全球每小时约有污水排人江河湖海;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 一、正数和负数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强调:带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带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习惯把“前进、上升、收入、零上温度”等规定为正,“后退、下降、支出、零下温度”等规定为负. 二、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2)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3)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数轴 (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正方向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负方向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有相反数 (2)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和为0,即: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3)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得到了这个数的相反数。a的相反数是-a。 (4)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重符号的化简规律:“+”号的个数不影响化简的结果,可以直接省略;“-”号的个数决定最后化简结果;即:“-”的个数是奇数时,结果为负,“-”的个数是偶数时,结果为正。 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定义: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新编知识点例题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新编知识点例题习题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习题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负数也不是偶数 练习:电梯上升到四楼记为+4,下降到负二楼记为 二.有理数 能够写成分数的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三.数轴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为0,这个点叫做原点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向下)为正反向 四.相反数 2的相反数为—2,—2的相反数为2 五.绝对值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当a是正数(大于0)时,|a|=a (2)当a是负数(小于0)时,|a|=﹣a (3)当a=0时, |a|=0 练习:写出下面各数的绝对值 —8 5 0 2.(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练习: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 (1)—8和—5 (2)和|—2.15| 六.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位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个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得数为这个数 计算:①—8+(—10)= ②—+7= 2.(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位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练习:计算:16+(—8)+24+(—12) 七.有理数的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计算:①—3—(—13)②0—(—4)③—(—) 一.选择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强化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强化练习 概念一:相反意义的量 1、相反意义:即意义相反的词语,如“长胖和变瘦”、“升高和降低”、“增加和减少”等。 2、量:用数值与单位共同组成的整体,叫做量。如“5斤”、“100米”、“3.9元”等。 3、由两组表示相反意义的词语加上相应的量组成的两个一定意义的量。“长胖3斤”和“变瘦3斤”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升高100米”和“降低10米”,“增加300元”和“减少1元”等,都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意义的量只要求意 义相反,量可以不相同。 练一练,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1)向上看() (2)向前走200米() (3)电梯上升10层() 概念二: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用正数表示;那 么 与它相反意义的量就可以用负数表示。如“前进100米”用“+100米”表示,则“后退10米”用“-10米”表示。如果“后退10米”用“+10米”表示,则“前进100米”用“”表示 注意:正负数必须表示的是相反意义的量,不是相反的意义不能用正负数分别来表示。如“向北10米”与“向东19米”不是相反意义的量,不能用正负数来表示。 练一练: 1.填空 (1)如果前进30m记作+30m,那么后退10m记作(),-20m表示()。 (2)如果上升60m记作+60m,那么下降50m记作(),-60m表示()。 (3)如果+120m表示向东行120m,那么-70m表示(),向西行50m表示()。 和“数字”组成的新的数字叫做正数,分别读作“正30”、“正60”、“正 总结:(1)像+30、+60、+120这样由“+” 120”; 和“数字”组成的新的数字叫做负数,分别读作“负20”、“负60”、“负70”。 (2)像-20、-60、-70这样由“-”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教案

1.2.1有理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②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③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观点和能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在的数集的图里. 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讨论交流 现在,同学们都已经知道除了我们小学里所学的数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列举:3,5.7,-7,-9,-10,0, 13,25,-356 , -7.4,5.2… 议一议 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 说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 试一试 你能对以上各种类型的数作出一张分类表吗? 有理数????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 说明:以上分类,若学生思考有困难,可加以引导:因为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所以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那么整数又包含那些数?分数呢? 做一做 以上按整数和分数来分,那可不可以按性质(正数、负数)来分呢,试一试.

有理数??????????????? 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零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 (3)数的集合:把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 试一试 试着归纳总结,什么是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有理数集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127,3.1416,0,2004,-85 ,-0.23456,10%,10.l ,0.67,-89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例2 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分类方法,你认为他们的分类的结果正确吗?为什么? 有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 有理数?????????正数整数分数负数零 【讲解答案】 两者都错,前者丢掉了零,后者把正负数、整数、分数混为一谈. 【点评】以上是对各类有理数的特点及有理数的分类进行的训练,基础性强,需要重视 (B) ①0是最小的正整数 ②0是最小的有理数 ③0不是负数 ④0既是非正数,也是非负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3 如果用字母表示一个数,那a 可能是什么样的数,一定为正数吗?与你的伙伴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答案】 不一定,a 可能是正数,可能是负数,也可能是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