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认定创新学分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9
南昌大学部门函件南大教函〔2016〕20号关于印发《南昌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学院: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经学校讨论,制定了《南昌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实施管理办法(试行)》。
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教务处 2016年5月4日南昌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5〕49号)及《南昌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南大教字〔2015〕8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全面修订创新学分实施管理办法,并制定本科生“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学分实施管理办法。
一、实施主体学院是双创的实施主体,各学院根据本学院学生情况,大力拓展、建设双创学分项目,加强双创项目的过程管理、成绩考核与学分认定等工作。
教务处等有关部门负责政策制定、运行保障、检查评价等工作。
二、选修途径及实施学生可通过选修双创课程、参与科研训练、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加国(境)外研修项目、文艺类演出及体育类竞赛、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创业实践、创业培训等获得学分。
(一)双创课程1.课程类别:学科竞赛类课程、实验模块类课程、创业实践类课程。
2.课程要求:申报开设的双创课程,旨在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活动由实践环节和课堂讲授组成,其中以实践环节(原则上占总学时比率>3/4)为主,以讲授为辅。
鼓励课程考核多样化,如设计、论文、实验、作业等。
课程可多班次、多门次开设,每个班学生人数原则上应超过30人。
(1)学科竞赛类双创学分课程是围绕学科竞赛开展的训练课程;实验模块类双创学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管理办法(试行)通知文章发表时间:2011-11-26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落实创新学分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创新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超出本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科研和实践活动而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经教务处组织相关指导教师评审认定后给予奖励的学分。
一、认定范围及内容(一)校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励。
(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三)公开发表的作品和成果(科研成果、发明创造)。
二、认定对象和有效时间创新学分获得的对象是在校本科生,创新学分的获取有效时间为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
三、认定程序和学分登记(一)学校每学期末受理创新学分的申报工作,由学生本人填写长春理工大学创新学分申请表,经指导教师同意,学生所在学院审核公示,报教务处审批。
经批准可获得创新学分,并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二)创新学分的登记统一在每学期末进行,具体实施程序为:每学期第十八周为学生申请(并附上必要的证明材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时间,第十九周为学院审核公示时间,第二十周为教务处审批、反馈学院记载学分时间。
(三)如遇特殊情况,学校可以举行临时性创新学分评审会议,以及时评定学生的成果。
(四)根据学生获得的奖项及其创新学分的不同级别,获奖者可向所在学院或直接向教务处申请把创新学分列入相应的教学评价:A:取代专业教学的部分实验或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B:申请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一部分,并继续完成;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可到学院专业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答辩,亦可经学校教务处批准,由教务处聘请相关专业的教师组成答辩小组予以评定;C:取代某一门任选课学分。
(五)成绩登记表上的记载应明确创新学分的项目内容、获得学分、可代替科目(任选课程或实践环节)的类别(原则上代替同学科类的学分)。
四、评定的标准(一)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主要包括: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的各类竞赛。
学科竞赛成绩统计表→ 学科竞赛成绩汇
总表
学科竞赛成绩汇总表
学科竞赛成绩统计
数据解读
通过对学科竞赛成绩的统计,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 数学科目平均成绩为90分,最高成绩为95分,最低成绩为80分。
- 物理科目平均成绩为85分,最高成绩为90分,最低成绩为80分。
- 化学科目平均成绩为88分,最高成绩为92分,最低成绩为84分。
- 英语科目平均成绩为92分,最高成绩为98分,最低成绩为89分。
- 历史科目平均成绩为78分,最高成绩为84分,最低成绩为72分。
可以看出,英语科目的平均成绩最高,历史科目的平均成绩最低。
结论
根据学科竞赛成绩的汇总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学生在数学科目上整体表现一般,最高分为95分,但最低分为80分。
2. 物理和化学科目的表现相近,成绩都在85分左右。
3. 英语科目是所有科目中表现最好的,成绩平均为92分,最高分为98分。
4. 历史科目的平均成绩最低,仅为78分。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数学和历史科目上提高成绩,同时给予英语科目的优秀学生应有的肯定。
2012年度本科生申请创新学分和素质学分信息汇总表序号学院学号姓名成果名称获奖等级及时间拟申请创新学分数1 资环201000811 刘如意“磐石杯”基础学科英语竞赛校级二等奖2012年2月12 水利200901603王付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一等奖2011年11月33 水利200801812孙晗含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2011年7月7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一级协会一等奖2011年5月2论文《生态径流Tennant法的改进和应用》《人民黄河》核心期刊第三作者2011年4月26 水利200902507白慎行河南省大学生“华光”体育活动第十九届篮球锦标赛河南省一等奖(集体奖)2011年10月27 水利200901625 赵国河南省大学生“华光”体育活动第十九届篮球锦标赛河南省一等奖(集体奖)2011年10月28 水利200901620 肖晨光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赛河南省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三等奖2011年9月39 水利200901620 肖晨光论文《小区水景观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人民长江》杂志增刊2011年10月410 水利200902613 李凌琪第十四届“磐石杯”数学知识竞赛校级二等奖2011年3月11112 水利200902222 胥维坤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2011年7月7第十四届“磐石杯”英语竞赛校级二等奖2011年3月113 水利200913703 王会杰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011年7月614 水利200902807 刘子涵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011年7月615 水利200902804 王冬冬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011年7月616 水利200902814 宋宏亮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011年7月617 水利200901703 尹航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2011年7月71819 水利201001828 黄丹璐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011年7月6储水箱式钢构坝实用新型专利2011年11月42021 水利201001926 高阳秋晔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011年7月10储水箱式钢构坝实用新型专利2011年11月22 土木201003725 袁鹏聪《自制重锤夯实机在墓穴回填工程中的应用》《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年4月223 土木201003810 刘阳第四届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全国二等奖2011年10月4 ?24 建筑200804405 王海“节能减排”导向的豫北地区农村住宅调查研究校级二等奖2011年6月125 建筑200804414 张杰“节能减排”导向的豫北地区农村住宅调查研究校级二等奖2011年6月126 建筑200804413 岑棒“节能减排”导向的豫北地区农村住宅调查研究校级二等奖2011年6月127 建筑200804404 王永强“节能减排”导向的豫北地区农村住宅调查研究校级二等奖2011年6月128 建筑200804426 郝然“节能减排”导向的豫北地区农村住宅调查研究校级二等奖2011年6月129 建筑201005512 吴小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河南省三等奖2011年11月130 机械200905706 王钦瑞第十五届“磐石杯”理论力学知识竞赛校级一等奖2012年2月231 电力200914205 石杰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一级协会二等奖2011年5月132 电力200909016 严奋河南省第十届排球锦标赛河南省第五名(集体奖)2011年10月233 电力200907703 王超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一级协会二等奖2011年5月134 电力200909004 王光第十五届校级“磐石杯”知识竞赛校级二等奖2012年2月135 电力200908605 王玥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一级协会二等奖2011年5月136 电力200907623 耿直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一级协会二等奖2011年5月137 电力201009331 韩晓菲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类节目两个省级一等奖2012年1月439 河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类节目省级三等奖2012年1月34041 电力201009104 包涵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类节目国家级一等奖2012年2月3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类节目省级一等奖2012年1月242 电力201010122 郜冬林第十五届校级“磐石杯”知识竞赛校级二等奖2012年2月143 电力201110013 张艺博《紫外成像技术在高压电晕放电中的应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年10月244 环工200910207 孙丹阳第十五届校级“磐石杯”知识竞赛校级一等奖2012年2月2 环工200909521 李康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二等奖2012年2月2环工200910216 林昊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家级一等奖2012年02月5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河南省一等奖2011年01月45 环工201010709 安居生第十五届校“磐石杯”英语竞赛校级一等奖2012年2月246 环工201010920 单晓芳第十五届校“磐石杯”英语竞赛校级一等奖2012年2月247 环工201011324 黄劲第十五届校“磐石杯”英语竞赛校级一等奖2012年2月248 环工201010717 陈若男第十五届校“磐石杯”英语竞赛校级二等奖2012年2月15152 经管2011011731 魏峥河南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省级一等奖2012.102河南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省级二等奖2011.1053 信息200811211 张旭辉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赛河南省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二等奖2011年9月454 信息200811012 张洁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赛河南省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二等奖2011年9月455 信息200811030 檀超男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赛河南省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二等奖2011年9月456 信息200811109 关海伟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赛河南省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二等奖2011年9月457 数学200912901 门乐飞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一等奖2012年2月358 数学200912902 马兴波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一等奖2012年2月35960 数学200912905 毛官卫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一等奖2012年2月4校级第八届创新杯数学建模竞赛校级二等奖2011年9月数学200912906 牛志奎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二等奖2012年2月2 数学200912908 王美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二等奖2012年2月2 数学200912912 孙向东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二等奖2012年2月2学2012年2月200912922 肖亚玲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河南省三等奖2011年11月1200912922 肖亚玲校第八届创新杯数学建模竞赛校级二等奖2011年9月1数学200912925 陈先强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二等奖2012年2月2数学200912931 郭伟峰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一等奖2012年2月3 基于交通冲突技术与ppc模型在城市交通道路研究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认证2012.126 校第八届创新杯数学建模竞赛(无证书)校级特等奖2011年9月3 200913118 孟雷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二等奖2012年2月2 200912611 李帆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三等奖2012年2月1 200912612 李萧芳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三等奖2012年2月1 200912609 李木萍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二等奖2012年2月2 200912024 赵海南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012年2月4 200912806 王朋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012年2月4 200912811 邢德焕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012年2月4 200912626 郭可可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012年2月4 200913122 赵军厂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一等奖2012年2月3 200913124 赵家晓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三等奖2012年2月1 200913109 张九红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二等奖2012年2月2 200913119 郅鸣扬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二等奖2012年2月2 200812018 陈华华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一等奖2012年2月3 200811709 李军杰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012年2月4 200912606 刘帅君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三等奖2012年2月12012年2月200912629 高洁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一等奖2012年2月3200912621 岳学红2012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一等奖2012年2月3200912631 赫亚运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一等奖2012年2月3200912616 苏帅召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一等奖2012年2月7 校第八届创新杯数学建模竞赛校级二等奖2011年9月200912615 花正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一等奖2012年2月3200811726 楚龙辉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一等奖2012年2月6200811805 邓金红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三等奖2012年2月5 校第八届创新杯数学建模竞赛校级二等奖2011年9月200912831 魏华波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012年2月4 第八届创新杯数学建模竞赛校级二等奖2011年9月1 基于交通冲突技术与ppc模型在城市交通道路研究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认证2012.127200912807 王恩朋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二等奖2012年2月2200912824 赵岩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一等奖2012年2月3200912830 裴杰才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二等奖2012年2月2200912811 邢德焕校第八届创新杯数学建模竞赛校级二等奖2011年9月1200912708 李甲佳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三等奖2012年2月1200912712 李晓会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二等奖2012年2月2 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赛河南省三等奖2011年9月3200912818 李言明20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二等奖2012年2月2200913229 魏波清第十四届“磐石杯”英语知识竞赛校级一等奖2011年3月2200913310 阮玲玉第十五届“磐石杯”英语知识竞赛校级二等奖2012年2月1200913430 陈婧涵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级协会一等奖2011年5月2200913407 朱瑞月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级协会二等奖2011年5月1200913405 兰梦果第十四届“磐石杯”英语知识竞赛校级二等奖2011年3月1200913506 王微笑第十五届“磐石杯”英语知识竞赛校级二等奖2012年2月1201015419 胡锦逸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省一等奖两个,省二等奖两个201015507 刘莉莉第十五届“磐石杯”英语知识竞赛校级二等奖2012年2月1201015623 赵菲“世界读书日”征文二等奖011年6月 3200812 825黄涛《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矫正制度问题探究》《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5期3 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赛河南省三等奖2011年9月1200812 933张冰《基于需要满足的企业经理激励制度安排》《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3《我国地方行政立法质量评价——以河南省为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2年2月3 第九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河南省一等奖2012年2月200813520胡长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河南赛区三等奖2011年11月20081 3522秦瑶《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思路研究》《大观周刊》2011年4月3 《对目前我国机构养老现状的思考》《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7月3 《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商品与质量》2011年7月3200914004王召群《基于无缝隙政府理论对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进行分析》国家级2011年12月3200914 027郭松渊《基于以人为本原则的行政管理创新思维分析》《管理观察》2011年7月3《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食品安全问题》《中国市场》2011年12月3。
辽东学院本科学生创新与技能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实施创新、创造、创业教育,加强学生课外创新与实践活动的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根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与技能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技能竞赛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创新和技能的智力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认定后所取得的学分。
第三条为加强创新与技能学分的管理,学校将课外创新与实践活动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创新与技能学分的评定原则和认定标准,根据学生在创新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不同的学分,并记载其成绩。
第四条创新与技能学分的构成范围包括:(一)学术论文类: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文学作品、书评、读书心得等。
(二)发明创造类:包括科技发明与发现、实用设计、商标设计、专利技术、科技奖励等。
(三)科研活动类:包括承担科研课题、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承担大学生创新性实践基金计划项目以及参加学术交流、学术报告活动等。
(四)学科技能竞赛类:包括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活动;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学科和各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比赛和竞赛活动。
(五)等级资格证书类:包括省级以上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有关行业协会通过统一考试而取得的外语类等级证书、计算机类等级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从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
(六)社会实践活动类:包括学校统一组织的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考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等活动。
第五条创新与技能学分按以下基本原则予以认定:1.学术论文以公开出版的刊物或学术会议出版的论文集为依据。
2.技术成果以校(市)级以上部门或单位组织专家鉴定会形成的科技成果鉴定文件为依据;技术转让以双方签订的技术成果转让合同为依据;技术成果开发与推广以学校或个人应收到的相应经费为依据;发明专利以正式的专利证书为依据。
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管理办法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加快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成才,保障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工作的有序开展,促进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学分类型及认定部门创新创业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创新创业训练、人文素质提高和职业技能培训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认定后确认的学分。
根据创新创业学分的性质不同,分为科技创新类学分、人文素质类学分和职业技能类学分。
1.科技创新类学分。
包括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省新苗人才计划)、学术论文、专利、科研助手、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等,均可根据结题情况和取得的成绩认定科技创新类学分,该学分由教务处和学生处负责认定。
2.人文素质类学分。
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的相关社团活动、理论与人文类竞赛活动、群众性(非专业)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可根据活动过程或取得的成果获得人文素质类学分,该学分由学生处、团委、体军部负责认定.3.职业技能类学分。
学生参加学校或学校认可的机构组织的技能测试或各类职业资格、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证等活动,取得相应成绩或证书,可获得职业技能类学分,该学分由继续教育学院、教务处负责认定。
二、学分认定的基本规则1.学生参加各类项目取得立项的级别和等级,是认定学分高低的重要依据。
项目的级别由组织单位级别决定,且必须以结题为认定学分的依据。
2.集体奖项中,每一位参与学生获得的学分均计满分。
论文、项目、作品、专利类等集体成果,参与学生根据项目不同分别计分。
3.同一项目成果在学分认定时,遵循就高成果原则,不重复认定.4. 创新创业学分的成绩按获得的总学分进行转换来记载。
学生获得创新创业学分多于或等于10学分的,成绩记载为“100",学分记载为4学分;多于4学分而少于10学分的,成绩记载为“90",学分记载为4学分;等于4学分的,成绩记载为“85",学分记载为4学分;少于4学分的,成绩记载为“0",学分记载为实际获得的学分.三、学分认定的程序1。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创新人才产生的根本内在条件,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目标。
为了发掘大学生自身知识潜能,激发我院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浓郁我院的创新氛围,根据中北大学2006年1月修订后的《中北大学创新学分培养方案》文件,结合我院的学生创新教育工作实际,现制定《中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创新教育学分评分实施细则(试行)》。
创新能力学分具体是指:学生接受创新教育课程学习、参加教师课题研究;在知识、技能竞赛中获奖;开展发明创造活动,获得专利授权在一定级别刊物上发表文章;在实验、实践中取得有价值的发现等按规定获得的学分。
创新学分评分实施细则如下。
院校级及市级赛事:赛事级别赛事名称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其它院级创星杯比赛负责人2学分负责人1.5学分负责人1学分无0.1 排名第二1.5学分排名第二1.0学分其它参与者0.5学分排名第三1.0学分排名第三0.8学分院科普知识竞赛0.5 0.4 0.3 0.2 0.1 核心学科知识竞赛0.5 0.4 0.3 0.2 0.1 院学生讲堂主讲者1学分/次辅讲者0.5学分/次(限2人)校级中北大学挑战杯比赛 1.0 0.5 0.4 0.3 0.2 刘鼎杯比赛 1.0 0.5 0.4 0.3 0.2 三维设计大赛 1.0 0.5 0.4 0.3 0.2 ACM程序设计大赛 1.0 0.5 0.4 0.3 0.2 飞行器设计大赛 1.0 0.5 0.4 0.3 0.2 兵器设计大赛 1.0 0.5 0.4 0.3 0.2 中北大学电子设计校级选拔赛1.0 0.5 0.4 0.3 0.2国防知识竞赛 1.0 0.5 0.4 0.3 0.2 机械创新设计 1.0 0.5 0.4 0.3 0.2 中北大学数学建模校级选拔赛1.0 0.5 0.4 0.3 0.2 周培源力学竞赛校级选拔赛1.0 0.5 0.4 0.3 0.2三维设计大赛 1.0 0.5 0.4 0.3 0.2 CAD大赛 1.0 0.5 0.4 0.3 0.2 2011/2012创新学分评分表校级育才杯立项负责人4学分参与者2学分0.2 校学生讲堂主讲者2学分/次辅讲者1学分/次(限5人)发表非学术性文章(校报,省新闻网级)独立完成1分第一作者1分/ 合作者0.5分论文高校校报独立完成2分第一作者2分合作者0.5分市级太原市青少年创造发明大赛1.5 1.0 0.5 无0.4 太原市数学建模比赛 1.5 1.0 0.5 无0.4 “众成”科技立项 1.5 1.0 0.5 无0.4省级及其以上赛事:赛事级别赛事名称一等奖及其以上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参加者省级兴晋挑战杯 3.0 2.0 1.5 1.0 0.5 数学建模大赛山西选拔赛 3.0 2.0 1.5 1.0 0.5 电子设计大赛山西选拔赛 3.0 2.0 1.5 1.0 0.5 论文在省级期刊发表独立完成3分负责人3分合作者1分发表非学术性文章独立完成2分负责人2分合作者1分国家级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6.0 4.0 3.0 2.0 1.0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6.0 4.0 3.0 2.0 1.0 汽车节能设计大赛 6.0 4.0 3.0 2.0 1.0 全国工程综合能力训练大赛6.0 4.0 3.0 2.0 1.0全国电子设计大赛 6.0 4.0 3.0 2.0 1.0 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6.0 4.0 3.0 2.0 1.0 周培源力学竞赛 6.0 4.0 3.0 2.0 1.0 全国挑战杯 6.0 4.0 3.0 2.0 1.0 全国机器人大赛 6.0 4.0 3.0 2.0 1.0 国家级报纸、杂志独立完成6分负责人6分合作者3分论文国家级(或一级、甲级等)期刊独立完成6分负责人6分合作者3分发表非学术性文章独立完成4分负责人4分合作者2分其它加分项目:加分项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他参加者全国或国际文体比赛 3.0 2.0 1.5 1 省级文体比赛 2.0 1.5 1.0 0.5论文发表SCI、SSCI 独立完成6分第一作者6分合作者3分论文发表EI、ISTP 独立完成6分第一作者6分合作者3分论文在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独立完成3学分第一作者记3学分合作者记1学分校级文体比赛获奖1.0学分参加0.5学分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被批准负责人6学分合作者3学分申请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并被批准负责人3学分合作者1学分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健美操、跆拳道、钢琴电子琴等各类全国等级考试每个证书记1学分英语等级考试非英语专业通过六级、英语专业通过八级者,每个证书记1学分;通过雅思、托福、GRE等考试者,每个证书记2学分职业资格证书获国家劳动和人事部门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含驾驶证和教室资格证)者,每个证书记1学分校春季大学生运动会从始到终参与各种项目训练者和组织者均可记0.5学分,院功勋运动员加2分,杰出运动员加1.5分,优秀运动员加1.0分,院体育部负责记录省部级及其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负责人记6学分,参与者记4学分地市级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负责人记4学分,参与者记2学分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参与教师立项的校级科研课题记6学分地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参与教师立项的校级科研课题记4学分校级科研课题研究参与教师立项的校级科研课题记2学分参加开放实验室活动每周1学分(限3学分)学院学术导师制完成学期学习报告者记1学分合唱比赛、走方阵、太极拳、健美操0.5分被评委优秀科委者另加0.2学分最佳组织奖系级分科协各成员均记0.5学分学术讲座(院级)0.1分/一次学术讲座(校级)0. 2分/一次关于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创新学分的补充:科技兴趣小组成员一学年加一个创新学分,人数定位每班6人(包括科委)科技兴趣小组成员参加科技兴趣小组必须参加的活动获奖加分情况如下:奖项创新学分一等奖0.3分二等奖0.2分获得三等奖不加分。
项 目 内 容竞赛全国竞赛全国竞赛全国竞赛省级竞赛省级竞赛省级竞赛校级论文核心期刊论文一般期刊英语及计算机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英语及计算机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英语及计算机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英语及计算机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英语及计算机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及计算机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及计算机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及计算机考试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英语及计算机考试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英语及计算机考试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奖优秀调研报告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奖优秀个人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奖优秀集体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奖优秀调研报告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奖优秀个人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奖优秀集体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奖优秀调研报告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奖优秀个人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奖优秀集体社会实践-志愿者社会实践-志愿者社会实践-志愿者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职业资格证书初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职业资格证书高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职业资格证书中级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活动提交社会实践或科学研究报告,通过答辩者其他由教务处认定批准4.以小组名义参赛的团体项目,每位参赛者均可获得相应学分。
5.多人合作项目,按相应项目学分乘位次系数计算,位次系数为1/N(N:位学分二等奖4三等奖2一等奖5二等奖2三等奖1一等奖4一等奖131获六级证书2 A3 B2 C1二级1三级1四级1程序员证书1高级程序员证书3系统分析员证书5国家级4国家级4国家级4省级2省级2省级2校(市)级1校(市)级1校(市)级1国家级3省级2校(市)级1良好2一般1优秀3132411~21/N(N:位次),低于0.5学分者按0.5学分计。
附件1
创新素质学分认定表
初评□复审□
学院 20 -20 学年第学期
注:1、学生将相关复印件附后;
2、多人共同获得的,每人均须填写此表;
3、创新成果类型、项目、形式、成果简介填写要求及支撑材料要求详见《创新成果分类及填表要求一览表》。
附件2
创新素质学分评定表(个人)
注:1、学生将成果支撑材料附后;
2、创新成果类型、项目、形式、成果简介填写要求及支撑材料要求详见《创新成果分类及填表要求一览表》;
3、素质学分评定栏中其他项根据创新成果类型的评分标准评分。
附件3 创新素质学分评定表(团队)
注:1、学生将成果支撑材料附后;
2、团队负责人填写此表,与申报材料一起提交给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
3、团队成员素质学分分配权重比例自行商议确定,合计应达到100%;
4、创新成果类型、项目、形式、成果简介填写要求及支撑材料要求详见《创新成果分类及填表要求一览表》;
5、素质学分评定栏中其他项根据创新成果类型的评分标准评分。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项目列表及认定标准一、学科竞赛注:1.按照名次奖励的项目,A类竞赛:第1-2名参照一等奖,第3-5名参照二等奖,第6-8名参照三等奖;B类竞赛:第1-2名参照一等奖,第3-4名参照二等奖,第5-6名参照三等奖;C类竞赛:第1名参照一等奖,第2名参照二等奖,第3名参照三等奖。
2.C类竞赛:由学校教学单位或职能部门组织参加的可获得上述学分;学生个人自行参赛的,需经学校审批,视赛事情况给予学分认定,否则不予认可。
3.同一项目获得不同级别奖项的,按可认可学分最高值计。
二、课题研究注:申报对象为以学生个人或团队申请的课题。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四、学术作品(一)专著注:1.申报对象为以学生个人或团队撰写的专著。
2.著作类成果应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的正规出版单位公开出版发行,且有统一书号。
3.“学术著作”由著作所属学科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定,不符合条件的视为“与专业相关的其他著作”。
4.著作仅对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予以计分。
5.工具书以索引形式出现的,均只计1学分。
6.若著作出版社虽未列入国家百佳出版社,但属于受业内认可的具有高学术影响力的出版社,由科研工作部依据相应办法核定计分。
(二)论文注:1.申报对象为以学生个人或团队撰写的论文。
2.权威刊物:被《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工程索引》(EI)收录的刊物,还包括厦门大学公布的最优刊物、一类核心刊物和《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CHINA DAILY(理论版)。
3.核心刊物:除了权威刊物之外,还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刊物和厦门大学公布的二类核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