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土地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293.00 KB
- 文档页数:11
英国棕地定义文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棕地的定义与分类:棕地是指过去已开发且现为闲置的土地,包括旧工业区、旧商业区、加油站、港口、码头、机场等工业化过程中遗留下来,已不再使用的设备、建筑、工厂等。
根据棕地的特征和成因,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棕地的特征与成因:棕地具有如下特征,过去已开发且现为闲置;闲置建筑物;被遗弃的用地与建筑;其他当前仍在使用的土地,在适当规划及建筑许可下进行开发;其他当前仍在使用但还有再开发潜能的土地。
棕地的成因在于工业区衰退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所导致的城市土地价值改变。
棕地的相关政策与管理措施: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管理措施,以促进棕地的再开发利用。
例如,制定棕地再开发计划,提供棕地再开发资金支持,建立棕地再开发合作机制等。
英国棕地定义文件的启示与借鉴:英国棕地定义文件对于我国棕地研究、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更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加强棕地的认定和分类研究,制定适合国情的棕地再开发政策和管理措施,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更新。
1 2653.The table below is intended as general guidance only. Reference needs to be made toth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Use Classes) Order 1987 (as amended) and the Townand Country Planning (General Permitted Development) Order 1995 (as amended).Any building in any use class 1 can be used as a state-funded school (use class D1) for a period of up to 1 academic year.* Where uses do not fall within the four main use classes, they are classified as sui-generis. Some examples have been provided but this list is not exhaustive.1. Subject to prior approvals received from the Local Planning Authority to state that the proposed change of use is acceptable in terms of highways impact, contamination and flood risk (and noise impact for changes to D1 (state-fundedschools and nurseries)). The building must have been in use for the purpose from which it is changing from on March 20th, 2013 (May 30th, 2013 for B1(a) to C3).It does not apply to listed buildings, scheduled monuments, or buildings within an SSI, safety hazard area or military explosives area.2. Subject to prior approvals received from the Local Planning Authority to state that the proposed change of use is not undesirable due to it causing an inadequate provision of A1 or A2 services or, where the building is located in a keyshopping area,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at shopping area. The area of floorspace changing use cannot exceed 150 sqm.3. Subject to prior approvals received from the Local Planning Authority to state that the proposed change of use is acceptable in terms of noise impact and that the location/ siting of the building is not impractical or undesirable for thechange of use. It does not apply to buildings occupied under an agricultural tenancy, or where the tenancy was terminated less than 12 months prior to the development unless the express consent of the tenant has been obtained.4. It does not apply to listed buildings, scheduled monuments, or buildings within a safety hazard area or military explosives area. Where the floorspace to be changed is over 150 sqm but under 500 sqm, prior approval will be required fromthe Local Planning Authority to state that the proposed change of use is acceptable in terms of highways and noise impact, contamination and flood risk.5. It does not apply to listed buildings, scheduled monuments, or buildings within a safety hazard area or military explosives area. Development is restricted to a single continuous period of up to 2 years. The area of floorspace changing usecannot exceed 150 sqm.。
国外土地制度国外的土地制度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下面将对几个国家的土地制度进行介绍。
首先是英国的土地制度。
英国的土地制度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封建制度。
过去,英国的土地大部分由贵族和教会拥有,称为庄园地主。
他们租借土地给佃农种植农作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庄园地主逐渐流失土地,土地的拥有者变得更加多样化。
英国现在有很多的农民、私人地主和企业拥有土地。
然而,英国的土地制度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土地价格的上涨使得年轻人难以购买房屋。
其次是美国的土地制度。
美国的土地制度在殖民时期开始形成,最早是以个体农场为基础。
后来,随着西部拓荒运动的兴起,政府开始通过土地分配法将大量土地拨给拓荒者。
这一政策促进了西部的快速发展和农田的开垦。
现在,美国的土地所有权多样化,有私人土地拥有者、农场主、企业等。
此外,美国的公共土地也占有一定比例,用于公园、保护区等公共用途。
再次是日本的土地制度。
日本的土地制度在历史上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过去,日本的封建制度下,土地所有权集中在贵族和寺庙等大地主手中。
但在明治维新以后,土地改革成为日本政府的重要政策之一。
政府通过实施土地法律,将大量土地分配给农民,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现在,日本的土地所有权更为多元化,除了农田和私人住宅,还有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
最后是中国的土地制度。
中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农村土地改革和城市土地制度改革两个重要阶段。
农村土地改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实施,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并得到了相应的土地承包合同。
而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使得土地可以买卖和租赁,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发展。
此外,中国的土地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村集体土地的退出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的土地制度各有特点。
英国的土地制度以私人土地拥有为主,美国的土地制度体现了一定的公共土地和私人土地的平衡,日本的土地制度在明治维新后经历了土地改革,中国的土地制度则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化改革的双重作用下逐步形成。
英格斯兰结构-回复英格斯兰(英格兰)结构英格斯兰(英格兰)位于英国的中南部,是英国的最大分区,也是唯一拥有行政权力的国家地区。
它的行政中心是伦敦,并包括九个地区。
英格兰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多元文化和多样化的经济体系,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英格斯兰的结构。
1. 英格兰的地理区划英格兰总面积为130,410平方公里,是英国国家地区之一。
它按照行政区划可分为九个地区,包括东北英格兰、西北英格兰、约克郡和亨伯、东密德兰兹、西密德兰兹、东南英格兰、西南英格兰、伦敦和东英格兰。
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
2. 英格兰的政治组织结构英格兰的政治组织结构由英国政府控制,英格兰内部没有自己的政府,但拥有自治地区的权力,如伦敦。
英格兰的行政区划是由英国政府下属的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包括区、郡和市。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议会负责地方事务的治理。
3. 伦敦的地位伦敦是英格兰的行政中心和最大城市,也是英国的金融、文化和旅游中心。
伦敦有自己的特别地位,拥有独立的市政府和市长。
伦敦的发展和规划是由伦敦市政府负责,而不是由英格兰的其他地区管理。
4. 英格兰的历史遗产英格兰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包括古老的城堡、教堂和庄园。
例如,约克郡的约克大教堂是英格兰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莎士比亚的出生地斯特拉特福德-阿那维是著名的文化遗产地。
这些历史建筑和遗迹为英格兰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5. 英格兰的自然风光英格兰拥有各种自然风光,包括湖区、峡谷、海滩和乡村。
湖区国家公园是英格兰最大的国家公园之一,拥有壮丽的湖泊和山脉,适合徒步旅行和户外活动。
康沃尔郡的海滩和多塞特郡的乡村风景吸引着许多游客。
6. 英格兰的经济体系英格兰的经济体系是多元化和发达的,包括金融、教育、旅游、服务业和制造业等。
伦敦是英格兰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
其他城市和地区也有各自的产业发展,如曼彻斯特的制造业和剑桥的教育产业。
英国土地制度英国的土地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中世纪以来就形成了独特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方式。
以下是关于英国土地制度的一些重要内容。
首先,英国的土地制度基于私有制。
土地所有权归于个人或法人,他们有权自由买卖、租赁以及遗赠土地。
这意味着土地的所有者有权决定如何使用和开发土地。
其次,英国土地制度分为自由持有和租赁两种方式。
自由持有意味着土地所有者直接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并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和开发土地。
租赁意味着土地所有者将土地出租给他人使用,在一定时间内收取租金。
第三,英国土地制度注重土地的合理使用和保护。
英国有严格的土地使用规划制度,土地拥有者必须依法履行土地的规划和开发过程,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英国也有一系列法律法规保护农田、自然资源和环境等,以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第四,英国土地制度与传统的封建土地制度有着重要的联系。
虽然封建土地制度已经在英国的历史中逐渐消失,但是一些封建土地所有权和权益的传统在英国的土地制度中仍然存在。
例如,皇家领地和教会地等特殊土地所有制形式仍然存在,虽然其作用已经大大减弱。
第五,英国土地制度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英国的土地所有权集中在少数大土地所有者手中,而大部分人无法拥有土地,这引发了财富不平等和社会不公平的争议。
此外,由于土地价格上涨和租金的增加,许多人无法负担得起自住房,导致住房危机。
这些问题促使政府采取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包括通过土地税改革来调整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方式。
总结而言,英国的土地制度是一个基于私有制的体系,注重土地的合理使用和保护。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但不断改革的努力使得英国的土地制度逐渐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英国法简介三:英国的⼟地制度英国⼟地制度的主要权属形态地产权:地产权:英国⼟地制度的主要权属形态英国的不动产法以其复杂性著称。
多层次的权属制度以及信托制度造成了英国不动产法的复杂性。
不动产法历来被认为最具有“属地特征”,因此国内研究英国不动产法的⼈⾮常少。
我的研究⽣同学吴⼀鸣博⼠多年来专注于英美不动产法律制度的研究,其与我导师的合著《英美不动产法:兼与⼤陆法⽐较》于2007由清华⼤学出版社出版,他也成为我们研究⽣同学中出版学术著作的第⼀⼈。
在这样⼀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尤其是在浮躁喧哗的上海,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70后的读书⼈或多或少都有些理想主义情结,但真正付诸⾏动并坚持不懈的却并不多。
英国不动产法的早期渊源主要表现为普通法和衡平法,⽽后制定法在不动产领域的作⽤逐渐增强,特别是1925年的⼀系列不动产⽴法,以及2002年的《⼟地登记法》(Land Registration Act 2002)和《共有及租赁改⾰法》(Commonhold and Leasehold Reform Act 2002)。
《共有及租赁改⾰法》创设了⼀种新的不动产权属形式,即共有(Commonhold),但实践中很少应⽤,可见共有的理念并不受英国⼈欢迎。
1990年12⽉1⽇开始的在英格兰及威尔⼠的⼟地强制登记制度已经取代了早期的繁琐的权利契据的检索制度,英格兰及威尔⼠的⼤部分⼟地现已在⼟地登记处(Land Registry)登记。
⽽1925年的不动产⽴法则是包括了⼀系列的⽴法,这些⽴法先后经历了多次修改,但其构成了英国不动产制定法的基础,主要包括:《1925限制授予⼟地法》(The Settled Land Act 1925),《1925受托⼈法》(The trustee Act 1925),《1925不动产法》(The La6w of Property Act 1925),《1925⼟地登记法》(The Land Registration Act 1925),《1925⼟地担保法》(The Land Charges Act 1925),《1925房地产管理法》(The Administration of Estates Act 1925),以及未被废弃的1922年《不动产法》和1924年《不动产法》的相关内容。
英国的土地所有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1066年以来,英国的所有土地在法律上都归英国国王或女王所有。
所有的个人、企业、各种团体机构和政府仅拥有对土地的使用权。
英国土地的使用权分为两种:能继承或终身保有的土地产权称为永久产业权,限期保有的称为租赁业权。
其中,90%左右的土地所有者对土地享有永久产业权,即意味着在不违反土地法、土地规划和不侵犯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土地永久产业权的拥有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占有、使用和处分土地,甚至对地下矿藏享有所有权。
在生活中,这些土地永久产业权的持有者常常被人称为地主。
英国也因此被认为是典型的土地私有制国家。
当然,土地所有权受到法律充分保护并可以自由交易并不意味着个人可以随意开发土地,因为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对耕地的保护显得相当重要。
1947年的《城乡规划法》中规定,英国所有土地的发展权均归国家所有,任何人如果想开发土地,必须向国家机构提出申请开发许可。
土地的所有者或开发者有时甚至需要缴纳因允许开发而获得发展价值的税金。
自法律实施后,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通过立法限制土地开发的国家。
此后,该法律被多次修改和补充,大量的相关法规相继颁布,完整的规划立法体系也日渐形成。
除了开发土地受限制外,英国土地的永久产业权拥有者有时还需为公共利益作出牺牲。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政府可以为满足公共利益而行使强制购买权来征用土地。
一旦用地功能被议会以立法形式定义为公共利益的范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速公路局、自来水或者电力公司均有资格在受到一系列严格的监管程序后取得强制征用权。
不过,为了保护土地所有人的利益,所有被征地人都会被给予合理的补偿。
1845年《土地条款统一法》的颁布使强制购买土地的程序和补偿有了相应的依据。
之后,1965年的《强制购买法》、1981年的《土地取得法》和经过三次修改并最终成形的1991年的《土地补偿法》,都从一定的程度上完善了土地强制购买的立法工作。
英国乡土地理知识点总结英国位于欧洲西部,是一个由四个国家组成的联合王国,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
英国的乡村地理是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英国乡土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地貌、土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等方面。
地貌英国的地貌特点主要是由冰川时代留下的冰川地貌塑造而成的。
英国许多地方都有冰川时期留下的山地、溪谷和湖泊等景观。
比如,坎布里亚湖区和苏格兰高地就是冰川地貌的典型代表。
此外,英国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地貌,比如平原、丘陵和海岸线。
英格兰东部和南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区,适合农业和人口聚居。
而丘陵地区则分布在英格兰中部和南部,以及威尔士地区,这些地方通常适合养牛、种植农作物和葡萄等农业活动。
至于英国的海岸线,由于受到了海洋侵蚀,形成了许多壮丽的海岸景观,如白崖、海蚀柱、海蚀洞等。
土地利用英国的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农业、林业和城市建设等。
农业是英国乡村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尤其是畜牧业和种植业。
英国适合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其温和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
在英国的农村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广阔的麦田、牧场和果园,这些都是英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英国的林业资源也很丰富。
林业在英国乡村地区占据很大比例,林木资源主要包括松树、橡树、榉树等。
英国的森林和湿地也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乐园,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
城市建设在英国乡村地区也占据一定比例。
英国的城市大部分集中在南部和东部地区,如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等。
这些城市在工业、商业和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业英国的农业主要包括畜牧业和种植业。
畜牧业以养牛、养羊、养猪和养禽为主,而种植业以小麦、大麦、玉米、马铃薯、水果和蔬菜等为主。
在英国的畜牧业中,养牛和养羊是主要形式。
英国的草地资源丰富,适合放牧。
英国的牛肉和羊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此外,英国还是世界上重要的乳制品生产国之一,奶制品是英国的主要农产品之一。
英国的土地产权制度2011-01-18 16:51:26 华声在线902名网友正在讨论字体:【大中小】英国的土地制度历史悠久,体系完整。
在英国、英联邦国家和地区,全部的土地从法律上都归英王或国家所有。
也就是说英王是唯一的绝对的土地所有人,个人、企业和各种机构团体仅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英国、英联邦国家和地区的土地虽然在法律上都属于英王(国家)所有,但拥有永业权的土地持有人实际上就是该土地的拥有者。
因此,英国是一个土地私有制国家,绝大部分土地为私人或法人所有,政府和公共部门所有的土地仅占很小的一部分。
在法律中,土地保有权的拥有者称为土地持有人或租借人。
土地持有人所保有的土地权利的总和,叫做地产权。
地产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由保有的地产权,即为永业权,主要有三类。
即无限制的单纯地产权、限制继承的地产权和终身地产权。
自由保有权为保有权人永久所有,一般以契约或居住、耕作使用等形式为基础确定,在他人土地上居住或使用12年,土地视为使用者保有。
另一种是租用保有地产权。
也称为租业权,它是有一定期限的地产权,大部分依协议而产生。
租用保有权有125年、40年、20年、10年等,并通过合同或协议确定土地权利和内容.而且在租赁期内,确定的土地权利和内容不能随意更改.自由保有权人不能随意干涉。
最重要的租借地产权是有期限的地产权和定期地产权。
虽然英国实行土地私有制,但因公共利益需要,如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行使强制购买权来征用土地。
享有这项权力的有政府和其他机构,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地方政府、高速公路局、城市发展公司,以及自来水和电力公司等。
而何种用地功能属于公共利益范畴则由议会决定,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征地机构在取得强制征用权后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步骤并对被征地人做出最合理的补偿。
被征地人如对公开质询的结果仍有异议,还可向最高法院上诉,对于收入在一定范围内的被征地人,还可在法律费用方面获得经济资助。
英国复杂的土地强制购买程序保证了强制购买权的慎重使用,土地征用中的平等协商和合理补偿保障了被征地人的合法权益,完备的争议解决机制有效地缓解了征地纠纷的升级和蔓延。
英国棕地定义文件1. 引言英国棕地定义文件是一份文件,旨在对英国的棕地进行明确定义和分类。
棕地是指已经开垦过的土地,经过人类活动后变得不再适合农业或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的土壤。
本文将介绍英国对棕地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
2. 棕地定义英国对棕地的定义基于土壤质量、植被恢复能力和农业适宜性等因素。
根据英国环境署(Environment Agency)的《土壤质量评价手册》,棕地被定义为“已经开垦并且无法再用于农业或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的土地”。
具体而言,以下情况可能被认定为棕地:•土壤质量低下:包括土壤酸化、盐碱化、污染等问题;•植被恢复困难: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原有植被破坏,无法自然恢复;•农业适宜性差:由于土壤条件不适合农作物种植或畜牧等农业活动。
3. 棕地分类根据英国政府的《棕地分类指南》,棕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类别一:受限棕地受限棕地是指有一定限制条件下可进行农业活动的土地。
这些条件可能包括土壤改良、水资源管理等。
受限棕地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治理措施,恢复为适合农业使用的土地。
3.2 类别二:永久棕地永久棕地是指无法恢复为农业用途的土地。
这些土地通常存在严重的土壤污染、酸化或其他不可逆转的问题。
对于永久棕地,需要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以防止进一步扩大化学物质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4. 棕地管理与政策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棕地,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4.1 棕地保护计划英国环境署负责制定并执行棕地保护计划,旨在减少人类活动对土壤质量和植被恢复能力的破坏,并促进可持续土地利用。
该计划包括监测和评估棕地的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要求和标准等。
4.2 棕地复垦项目为了改善棕地的状况,英国政府开展了棕地复垦项目。
这些项目旨在通过土壤改良、植被恢复和水资源管理等措施,使棕地逐渐恢复为可持续利用的土地。
政府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和土地所有者积极参与棕地复垦工作。
4.3 棕地规划限制为避免进一步开垦棕地,英国政府设立了棕地规划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