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 格式:doc
- 大小:229.00 KB
- 文档页数:6
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二○○一年一月十七日国土资源部文件国土资发[2001]255号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十条、第十四条的规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需要,有效实施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在1984年制订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和1989年制订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的“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制定的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已经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自2002年1月1日起试行。
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的“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同时停止使用。
请各地将《土地分类》试行中的情况、经验和问题,及时报部地籍管理司。
附件:土地分类体系说明二○○一年八月二十一日附件:土地分类体系说明我国在1984年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制订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在1989年9月发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制订了《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这两个土地分类自发布实施以来,基本上满足了土地管理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但是,随着新的《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实施,需要依照法律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范围及与土地分类的衔接。
同时,根据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土地有偿使用以及第三产业用地的发展,也要求对原有城市土地分类进行适当调整。
并且,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学实施全国土地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已提到议事日程,实施统一管理的基本条件亦已基本具备,普遍要求在原有两个土地分类和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城乡土地统一分类,汇总出全国城乡统一的土地数据成果和其它调查成果,以利于全国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和调查成果的扩大应用。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1年8月21日国土资发[2001]255号印发,2002年1月1日起试行。
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含义编号三大类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 农用地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的农业用地11 耕地指种植农作物、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整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还包括南方〈1。
0米,北方〈2。
0米的沟、渠、路和田埂。
111 灌溉水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
112 望天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土地的耕地,包括无灌溉的水旱轮作地。
113 水浇地指水田、菜地以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
114 旱地指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水种植旱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115 菜地指常年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大棚用地。
12 园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含其苗圃),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有收益的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70%的土地。
121 果园指种植果树的园地121K 可调整果园指由耕地改为果园,但耕地层未被破坏的土地*122 桑园指种植桑树的园地。
122K 可调整桑园指由耕地改为桑园,但耕地层未被破坏的土地*123 茶园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123K 可调整茶园指由耕地改为茶园,但耕地层未被破坏的土地*124 橡胶园指种植橡胶树的园地。
124K 可调整橡胶园指由耕地改为橡胶园,但耕地层未被破坏的土地*125 其他园地指种植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花卉、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125K 可调整其他园地指由耕地改为其他园地,但耕地层未被破坏的土地*13 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点绿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岸林131 有林地指树木郁闭度》=20%的天然、人工林地。
国土资发〔2001〕255号-《全国土地分类》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1年8月21日国土资发[2001]255号印发,2002年1月1日起试行。
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含义编号三大类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的农业用地指种植农作物、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整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还包括南方〈1。
0米,北方〈2。
0米的沟、渠、路和田埂。
111 灌溉水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
112 望天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土地的耕地,包括无灌溉的水旱轮作地。
113 水浇地指水田、菜地以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
114 旱地指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水种植旱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115 菜地指常年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大棚用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含其苗圃),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有收益的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70%的土地。
121 果园指种植果树的园地121K 可调整果园指由耕地改为果园,但耕地层未被破坏的土地*122 桑园指种植桑树的园地。
122K 可调整桑园指由耕地改为桑园,但耕地层未被破坏的土地*123 茶园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123K 可调整茶园指由耕地改为茶园,但耕地层未被破坏的土地*124 橡胶园指种植橡胶树的园地。
124K 可调整橡胶园指由耕地改为橡胶园,但耕地层未被破坏的土地*125 其他园地指种植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花卉、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125K 可调整其他园地指由耕地改为其他园地,但耕地层未被破坏的土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点绿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岸林131 有林地指树木郁闭度》=20%的天然、人工林地。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三大地类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三大含义名编编编名称类号号称号名称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
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1.0米,北方宽<2.0米的沟、渠、路和田埂。
灌指有水源保证和汇集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下常溉灌溉,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111水旱轮作地。
田耕11望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于种植水天112生作物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
农田1用水指水田、菜地以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地浇113一般年景能下常灌溉的耕地。
地指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种植旱作物的耕地,包旱114地括没有灌溉设施,公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菜115指常年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大棚用地。
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
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含其亩圃),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有收益的株数达到合理株数70%的土地。
园12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地果指由耕地改121园为果园,但121K可调整果园作层未被破.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三大地类(续上表)指用于水库、水工建筑的土地水利指人工修建总库容≥万立方米,正常蓄水库水面271设水位以下的面积施27指除农田水利用地以外的人工修建的沟用水工建筑渠(包括渠槽、渠堤、护堤林)、闸、272地坝、堤路林、水电站、扬水站等常水位用地岸线以上的水工建筑用地指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墓葬特等用地殊28 用指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用地,包括军事设施281地军事指挥机关和营房等用地.。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类分类表(试行)以下为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类分类表(试行)的相关参考内容:一、农用地1、耕地:经验重复利用、有地覆盖物(如任何植被、秸秆、麻花等)且不包含园林绿地、广场等。
2、园地:经验维护可有可无地培植果树、蔬菜、花卉等。
3、林地:含有森林植被的地域,包括天然林、人工林和林果林。
4、草地:包括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
5、水田:指水稻以及其他水生植被的种植及其设施的土地。
6、河滩地:包括黄河滩地、长江滩地、各类江河的滩地。
7、盐碱地:适合耕种、畜牧、草业及其他用途的盐碱土地。
8、其他农用地:用于农业生产的其他类别的土地。
二、建设用地1、城市居住用地:主要是为城市住宅和附属设施供给生长用的土地。
2、城市工业用地:主要是为城市工矿业生产需要的土地。
3、城市公共设施用地:主要是为城市用水、用电、公共交通、通讯、文化、卫生、清洁、社区等方面的公共设施所需的土地。
4、城市商业服务业用地:主要是为城市商业、服务业使用而需要的土地。
5、其他建设用地:用于城市建设的其他类别的土地。
三、绿地与设施用地1、公园与广场用地:主要是为市民休闲、游览、娱乐等需要的土地。
2、文体用地:主要是为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演艺等活动所需的土地。
3、风景名胜区用地:主要是为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史迹等旅游业的需要而规划的土地。
4、墓地:主要是为埋葬死者的尸体而规划的土地。
5、设施用地:主要是为各类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隧道、塘坝等)所需的土地。
四、未利用土地1、沙地:沙漠地区的沙丘、沙堆以及沙滩等。
2、裸地:缺乏植被、无经验利用价值的土地。
3、裸岩:石质地表露出,缺乏植被、无经验利用价值的土地。
4、沼泽:水经常性上升、靠海岸线的泥洼地、地势较低的永久水域等。
5、盐渍地:沿海、沿江边缘和内陆盐湖、干海洋湾等地带的高盐土地。
6、冰雪覆盖土地:寒带的冰川和积雪等。
7、荒漠化土地:因自然和人类因素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劣而难以利用的土地。
《土地分类》(国土资发[2001]255号)全文
《土地分类》(国土资发[2001]255号)全文
2009-07-27 15:14:01| 分类:法律法规 |字号订阅
关于印发《土地分类》(试行)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1]2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士资源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十条、第十四条的规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需要,有效实施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在1984年制订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和1989年制订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的“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制定的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已经部务会讨论通过,规予印发,自2002年1月1日起试行。
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的“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同时停止使用。
请各地将《土地分类》试行中情况、经验和问题,及时报部地籍管理司。
附件:土地分类体系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二○○一年八月二十一日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