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毛笔楷书间架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11.19 MB
- 文档页数:30
楷书间架结构72法1. 水平结构法2. 垂直结构法3. 对称结构法4. 镜像结构法5. 径向结构法6. 交叉结构法7. 四方结构法8. 环状结构法9. 上下结构法10. 左右结构法11. 中心对称结构法12. 轴线对称结构法13. 比例对称结构法14. 摆线对称结构法15. 重叠结构法16. 分层结构法17. 平行结构法18. 交错结构法19. 扭曲结构法20. 复合结构法21. 组合结构法23. 纵向结构法24. 对角线结构法25. 弧形结构法26. 波浪结构法27. 螺旋结构法28. 螺线结构法29. 花卉结构法30. 树叶结构法31. 云雾结构法32. 风景结构法33. 桥梁结构法34. 廊柱结构法35. 拍子结构法36. 鼓点结构法37. 对比结构法38. 切割结构法39. 连接结构法40. 融合结构法41. 层次结构法42. 色彩结构法43. 空白结构法45. 视觉平衡结构法46. 齐整结构法47. 简约结构法48. 透视结构法49. 立体结构法50. 立体立体结构法51. 投影结构法52. 逆投影结构法53. 立体光影结构法54. 透镜结构法55. 容器结构法56. 钥匙结构法57. 缩放结构法58. 拼贴结构法59. 拉伸结构法60. 压缩结构法61. 扩散结构法62. 集束结构法63. 重申结构法64. 重复结构法65. 对称重复结构法67. 叠加结构法68. 分形结构法69. 点线面结构法70. 多点线面结构法71. 多面结构法72. 杂交结构法。
田英章间架结构28法1、首点居正(居全字中心之上,龙睛凤眼之势,高山坠石之态)底享亮交亦亡毫2、通便顾盼(点点之间,各有形制,首位意连,彼此呼应)聪溪慈薄公蛟翊3、点竖直对(直对思考点位,重心垂直相对)室宙宰唐主住塞店4、中直对正(上下两中竖,应垂直对正)幸堂圭墨5、中直偏右(中直垂直劲挺,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才年是堑足不坚奉丰6、底竖斜位(竖在下方,偏右居多,笔锋所指,必有所向,以全局定其位,字势择其态)斥屋左希斧届楚7、横笔等距具青噩量驻催8、竖笔等距册困琳南世川而9、上收下展(上下结构,必选其一。
上收含蓄避让,下展阳刚丰满)忌艾界克己昌10、上展下收(上下结构,必选其一。
上展飘扬洒脱,下收凝重稳健端庄,行笔先急后缓)袋昏宝会畜霍11、上正下斜(上下结构,注意斜正。
斜而不倒,正而不僵,正中求动势,斜中取稳健)歹莓意易楚茂足毒12、上斜下正(上下结构,此者居多。
上以斜势呼于下,下以收缩程于上)君名芳奄台矣13、下方迎就(撇捺开张,下方迎就)奏岱冬令象各14、左收右放(左右结构,左收右放居多)林姚枚败伐纪15、左斜右正(左右结构,左斜右正居多。
左呼以斜而取势,右应以平而安神。
呈左动右稳,书呼快应迟。
)旅叶好列敏效烟殊16、对等平分(左右结构,高低对等,宽窄平分,以求平实。
)酷般贻被斯辅17、左右对等(左有撇右有捺,顾盼呼应,笔意相连。
)靓非奄材狂钵骏银18、主笔脊柱(主笔担脊梁,树重心;宾笔附其血肉,辅其装饰)咸池善昂沐手19、中宫收紧(以字中(紧收)为核心,余笔外拓,分领纵展)故熟兢媛徽城20、收缩纵展(一展一收,神采飞动,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情意真挚)炭鼓藏派浪港相21、牵丝粘连(不能断笔,要一笔写完)滚藤猿吸牧22、斜抱穿插(两部合一最忌远离,斜抱穿插,形虽斜而体势不到,虽偏而重心不移)幼吟沙冷瞻媛墉佐23、大小独具(笔画多者字身宜大,笔画少者字身宜小。
)24、联撇参差(一字多撇,应发笔不同,指向不一,或纵或收,或轻或重)像苑城茗勿俢侈舞25、三部呼应(朝揖顾盼,避就相迎。
楷书间架结构法则
楷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书法字体,而楷书间架结构法则是指在写楷书时,对其字形的结构和构造的规则和要求。
楷书的间架结构法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立足平行:楷书字形大致以平行线条构成,要求字的各个笔画平行且对称。
每个字的上下、左右、左下角和右下角的构造要互相对称合理。
2. 隶变楷:楷书的构造要受到隶书的影响,借鉴了隶书的笔画线条特点。
因此,楷书的字形和隶书的字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楷书相对要更加规范和简练。
楷书的结构要遵循隶书的基本构造方式,并加以规范和整理。
3. 守备结构:楷书的结构要守备严密,不可随意变动。
每个字的构造与横平竖直的线条有关,字的整体结构要清晰可见。
各个笔画之间的关系也要符合规则,不能出现断裂或拔断的情况。
4. 勾连结构:楷书的构造要求字与字之间的连接和衔接要流畅自然。
字与字之间的间隔和空间要均匀一致,不能出现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同时,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大小的协调。
总的来说,楷书间架结构法则是指在写楷书时,要遵循字形的结构和构造的规则,保持每个字形的整体结构的规范和统一,使字体显得工整、美观,同时又保留了隶书的柔美和流畅。
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
(让左者左昂右低)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
(让右者右伸左缩)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横担者中画宜长)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
(直卓者中竖宜正)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
(勾拏法其身不宜曲短)8、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
(不可直长勾衂法其势)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画短撇长)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画长撇短)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
(画短直长)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
如:乐、集。
(画长直短撇捺宜缩)13、横长竖短。
如:十、上、下、士。
(横长竖短)14、横短竖长。
如:才、斗、丰、井。
(横短直长)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
(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自、因、固。
(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如:川、升、邦。
(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
如:伊、侈、修。
(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
如:亦、赤、然。
(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
如:三、冉。
(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极)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
如:颜、顾。
(两平者左右宜均)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
如:御、谢、树。
(三合者中间务正)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
楷书间架结构
楷书间架结构是指正楷书中的字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和结构,使得
整篇文章更加美观和易于阅读。
具体来说,楷书间架结构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 行间距离:正楷书中的字之间通常要留有一定的行间距离,
使得相邻行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方便阅读。
行间距离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约为字高的1.2倍左右。
2. 字间距离:正楷书中的字之间也要留有一定的字间距离,使
得每个字都能够独立存在,不会与相邻的字重叠在一起。
字间距离过
大或过小都会影响阅读体验,一般约为字宽的0.5至0.8倍左右。
3. 字形结构:正楷书中的字形结构也要符合一定的规律。
例如,每个字在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留有一定的边距,使得整个字看起来更
加舒适;字形中的各个部分也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和比例关系,使得整
个字形看起来更加协调。
4. 段落结构:正楷书中的段落之间也要留有一定的空白,使得
整篇文章看起来更加清晰。
段落之间的间距一般约为行间距的1.5倍
左右。
同时,每个段落也要有清晰的开头和结尾,使得整个段落看起
来更加有条理。
总之,楷书间架结构对于人们阅读楷书文字非常重要,它可以让
整篇文章看起来更加美观、清晰、易读。
田英章间架结构28法图文版作者:书法欣赏来源: 查看:5659第1法首点居正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通变顾盼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
”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
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点竖直对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
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
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
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第4法中直对正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
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
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田英章间架结构28法图文版作者:书法欣赏来源: 查看:5660第5法中直偏右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
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
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
”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
”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
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
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横笔等距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第8法竖笔等距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
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
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田英章间架结构28法图文版作者:书法欣赏来源: 查看:5661第9法上收下展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
楷书间架结构歌诀
楷书间架结构歌诀
楷书间架结构歌诀
结构均匀写满框,满而不塞穿插让;
多笔要收少笔放,靠边直画往里让;
重复笔画有偃仰,有长有短有露藏;
画长要瘦短宜胖,有缩有放不走样;
纵腕曲劲横腕圆,卧勾要弯戈勾长;
三撇起笔对上腹,三点似弧紧连上;
笔画之间要呼应,虽断似连莫要忘。
左右相等双胞胎,平分秋色礼相让;
右小下齐左靠上,左右若瘦突中央;
上下对正有收放,上下三部扁缩放;
斜中取正靠主笔,相同部件弟与长;
右耳宜肥在右下,左耳瘦小靠左上;
覆托之笔要伸展,其余笔画须相让;
左竖要垂末竖悬,同是直画不一样;
横长撇短亦相反,横竖交叉法同上;
堆叠宜为正三角,内叠匀密外叠方;
虽是中国方块字,有斜有正有扁长;
牢记例字触类通,举一反三细思量。
笔画形态歌诀
写好笔画很重要,笔笔能显字风貌;
横像拱桥中微弯,平衡一字要记牢;
竖如立柱顶千钧,挑向右上似尖刀;
折若关节连两骨,点如空中落冰雹;
钩像鹅头喙有力,撇似刀来捺如扫。
楷书技巧间架结构
楷书的间架结构十分重要,它决定了字形的好坏和整体章法的和谐。
以下是一些楷书间架结构的技巧:
1. 平衡对称:在楷书的间架结构中,平衡对称是首要原则。
一个字的各部分应该在平衡中对称,给人一种稳定和匀称的感觉。
2. 主笔突出:一个字中总会有一个或几个笔画是主笔,主笔通常较长或较粗,能够统领整个字,使字显得更有气势。
书写时,应将主笔写得更加有力、突出。
3. 间距适当:在楷书的间架结构中,各部分之间的距离要适当。
例如,在写“口”字时,应避免过近或过远;在写“月”字时,应使内部笔画间的距离相等。
4. 笔画呼应:在楷书的间架结构中,各笔画之间要相互呼应。
例如,在写“人”字时,撇和捺应该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5. 重心稳定:一个字的重心应该稳定,给人一种稳定和舒适的感觉。
例如,“中”字应以竖画为重心,“安”字应以横画为重心。
6. 比例协调:在楷书的间架结构中,各部分的比例应该协调。
例如,“半”字的上半部分应该与下半部分等宽,“未”字的左半部分应该与右半部分等高。
7. 向背分明:在楷书的间架结构中,各部分之间的向背关系应该分明。
例如,“里”字应以竖画为主轴,“皮”字的横撇应该与竖钩相互呼应。
以上是楷书间架结构的一些技巧,掌握这些技巧能够帮助书写者更好地掌握楷书的结构和美感,提高书写水平。
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前言《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是在唐初四大書家之一歐陽詢《結字三十六法》及明代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基礎上系統、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漢字結構組合規律,歸納總結出九十二種漢字結體書寫的方法,並各有典型例字。
《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較為完整、實用的法帖,更對後世書者影響巨大,不僅適於初學書者臨習,也可供書法愛好者參考欣賞。
九十二法對初學者瞭解間架結構有指導意義,是初學者的啟蒙導師。
在清末及民國初年達到了家喻戶曉、人手一冊、學書之人案頭必備的程度。
本書版本以黃自元《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為藍本,增加了註釋,調整了部分範字。
本書沒有版權,歡迎翻印。
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1,天覆者凡畫皆冒於其下上面是寶蓋的字,其餘筆畫應帽於其下。
如:寅宙守宿寅宙守宿2,地載者有畫皆托於其上下面有底托狀的字,其餘筆畫應托於其上。
如:至盎盤鹽盔盎盅盥3,讓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為主的字,左邊要高,右邊要低。
如:勵勸即勤勘勐即勤4,讓右者右伸左縮以右半部為主的字,右邊要長,左邊要短。
如:績議讀蝀缫缗缟缛娶娑5,橫擔者中畫宜長有橫擔的字,中橫應該寫得長些;如:喜吾安婁安婆甲平6,直卓者中豎宜正有豎筆貫中的字,中豎應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干午7,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橫折鉤為主筆,且被包圍部分筆畫較多的字,橫折鉤宜長直而挺,折角正方。
特別要注意的是,被包圍部分要左置上靠。
如:葡萄蜀胸葡萄蜀胸8,勾衂法,不可直長其勢以橫折鉤為主筆,且被包圍部分筆畫較少的字,橫折鉤宜稍短而右傾,折角內收。
如:勿匆忽曷勿匆忽曷左在9,畫短撇長橫短撇長,先寫橫後寫撇;如:左在尤存尤存右有10,畫長撇短橫長撇短,先寫撇後寫橫;如:右有布希布希11,畫短直長橫畫短、豎畫長的字,上部筆畫收縮,撇捺伸張。
如:木本朱東木来朱未12,畫長直短,撇捺宜縮橫畫長豎畫短的字,撇捺應縮短為相背的點,兩相呼應。
如:樂集築欒棻集蘖檠13,橫長直短在一個字中,橫長則豎宜短,橫長而細挺,豎短而粗健。
欧楷名帖及间架结构详析!书法爱好者的珍品!欧颜柳赵,被公认为楷书的四大家。
其中“欧”指的是欧阳询的欧楷。
其流派风格“运笔讲究法度、字体险峻秀美”,在四大家排首位。
笔画讲究运笔,字体讲究笔画的分布艺术。
田英章老师归纳并总结出欧楷的一些特征,非常精炼及易学。
一、首点居正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二、通变顾盼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
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三、点竖直对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再思点笔位置。
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
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制。
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四、中直对正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
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
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五、中直偏右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
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
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六、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
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
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七、竖笔等距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
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
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八、横笔等距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九、上收下展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
上收者,阴柔华丽,含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
楷书间架结构歌诀: 上点居中点要正两点上开要对仗三点上点向右靠四点变化形各异两横平行下横长长横腰细顿笔重短横写法多上仰短横微斜看时平横多距离需相等长横担在字腰中多横突出一长横中竖出头下悬针竖遇撇捺莫出峰旁竖短竖多弯斜竖画端头莫齐平多竖间隔宜相等三撇胸下接下撇撇在顶部斜度小多撇斜度要变化直撇四十五度妙弯撇多在右下角撇捺配用下端齐平起斜出勿翘起多捺用时变反捺交叉要在竖中心竖弯钩取包揽式竖弯钩取包揽式卧钩弯曲向心挑斜钩太曲力度小多钩有时要省掉弯钩弧度莫太大横钩似鸟把胸瞧钩在左边谦让妙挑画出峰短促快左上包体宜内靠合体要把比例找品字结构有大小全包外缩内宜满左旁短小中偏上右旁短小中偏下右上包体稍外露下包上体内出高上下相同下要大长体紧缩字稍长多画相交在一处框内有横右留空单人竖笔顶撇腰双人上撇略短小人下有字接点高人小无字接点低左右两点对称妙横细竖粗很融洽附:楷书结构原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讲座)形态要准确——字都有一定的形态,有三角形、梯形、棱形、圆形等,掌握好了有利于抓住字的基本特征,便于理解突出比划(主笔)和规划布局比例要适当——高宽比要依字形本身的特点写,横躺竖立斜卧都要成比例主次分明——主笔一定要写好(一般从右从下为主笔区)分布匀称——均匀:重复的笔画间距应该均匀;对称:笔画关于中心线对称重心平稳——要求字关于中心线对齐,左右结构右画为主,右边形体长则上下齐平,形体短则居中偏下;左旁短小则偏上一些;撇捺基本上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穿插呼应——笔画的穿插留位互相交叉呼应,体势上偏斜参差变化——相同笔画,相同部分求变化个人拙见:楷书是一种很讲究体态端庄的书体,我们一定得求其稳健;再者注意谦让——字本为画,一字书写就在于安排好各个笔画的位置笔画少者谦让繁多者:或背紧贴,或向其倾斜,或上或下排体,只有一部分的让才可以突出主要笔画;然后求变,要让自己行书自然,每字不同每一个重复的笔画、部分都要有变化;书法的美不就在于其变化及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写作者的感情,所以不同情感下的书作也就有了差异。
楷书间架结构第十二讲楷书间架结构是书法中的基本构成形式之一,而在古代书法当中,楷书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
楷书间架结构第十二讲则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此种书法形式的技巧、特点和用法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围绕着此主题展开更加详细的描述和讨论。
首先,所谓的楷书间架结构,其实就是指在楷书字体构成的基础上,对其间隔的横、竖、撇、捺等部分进行规整和统一的处理方式。
因此,在对楷书的练习和应用当中,规范化的结构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而楷书间架结构第十二讲则是又细分出了更多具体的技巧和方法,以便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
其中,最为基本的技巧便是梳理结构。
在书法练习中,笔画的质量和连贯性是至关重要的,而此时能够有效地利用楷书间架结构能够更好地弥补一些小错误和不足。
例如,当我们在书写“乃”或者“以”等字时,如果自行借用了一些额外的笔画,常常会导致结构模糊,并且不易让人识别。
而在运用楷书间架结构时,则能在不失笔画质量的前提下,更好地达到规范化的结构统一。
同时,在具体应用中,一些“奇笔”和“穿框”等技巧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在书写中最为常见的“奇笔”,是指利用一些特殊的笔画技巧,以制造出一些更为标志性的线条或形状。
比如在“口”或者“鹏”等字当中,我们可以运用“突刃”、“钩挑”等技巧,让笔画更锋利、分明,以达到更高的书写效果。
同时,在书写的过程当中,也要注重“穿框”的技巧。
所谓“穿框”,就是指在书写中注意字形结构的完整性和连通性,避免出现“空岛”、“大单孤山”等问题,让字形更加完整且符合规范结构。
无论是何种具体的技巧和方法,实际上在书法创作中它们的作用是相似的,都是通过对结构、对笔画细节的规范统一,去推动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同时,在传统书法文化的背景下,楷书就更为重要了。
在楷书的帮助,我们可以不但更好地研究字形,也能更好地创作和传承书法艺术,用笔的风格和手法实现与时代共鸣。
总的来说,楷书间架结构的意义和影响不容小觑。
楷书间架结构92法详解楷书间架结构92法是一种书法练习方法,通过92个结构的创作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楷书的基本结构和构图技巧。
以下将详细介绍该方法,并从不同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楷书是中国传统书法的重要门类之一,它以端庄、稳重的形态示人,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然而,学习楷书并非易事,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基本结构和构图技巧常常成为他们的难点。
而楷书间架结构92法就是为了帮助学习者解决这些问题而设计的。
首先,楷书间架结构92法的核心是92个基本结构。
这些基本结构是指构成字形的基本要素,包括横、竖、撇、捺、点等。
通过练习这些基本结构,学习者可以逐渐掌握字形的结构规律,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不仅要准确地书写每个结构,还要注意结构之间的连贯和协调。
其次,楷书间架结构92法还注重构图技巧的培养。
在书写楷书时,布局和整体的构图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者可以通过92法中的构图要素来探索不同的构图方式,如头重脚轻、左疏右密、内圆外方等。
这些构图技巧可以帮助学习者使字形更加美观、协调,增加作品的艺术感。
此外,楷书间架结构92法还强调形体的运用。
字形的形体是指字体的协调和谐程度。
在练习中,学习者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和观察,不断调整和改进字体的形体,使之更符合楷书的特点。
形体的运用是书写的关键,只有形体得当,才能使作品更有力度和灵动感。
最后,为了充分发挥楷书间架结构92法的效果,学习者还需要坚持练习和积累。
书法乃是一门艺术,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和不断的积累才能取得进步。
学习者应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同时,还可以通过参观书法展览和学习其他书法家的作品来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
总结起来,楷书间架结构92法是一种全面而有指导意义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初学者掌握楷书的基本结构和构图技巧。
学习者在练习中应注意基本结构、构图技巧和形体的运用,并坚持不懈,不断积累,才能在楷书书写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田英章老师欧楷结构28法(高清文字说明)第1法首点居正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通变顾盼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
”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
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点竖直对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臵。
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
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
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臵~手后随之。
第4法中直对正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
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
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法中直偏右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
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
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
”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
”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
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
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臵~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横笔等距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第8法竖笔等距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
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
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第9法上收下展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
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
阴阳顿挫~妍美遒劲~错落而生奇势~对应而求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