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上册5.1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计算精讲精练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5.1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计算精讲精练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5.1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计算精讲精练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5.1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计算精讲精练新版教科版

欧姆定律的计算

【考点精讲】

1. 注意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①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②适用于从电源正极到电极负极之间的整个电路或其中某一部分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 “I、U 、R 一一对应”。运用欧姆定律公式计算时,要注意定律中物理量的“同一性”和“同时性”。“同一性”是指“三位(电流、电压、电阻)一体”;“同时性”是指定律中的各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时刻。因此,在运用欧姆定律时,应先弄清在不同时刻电路有哪些变化,然后找准对应于同一时刻的I 、U 、R 。为了避免不同情况下的量值代入公式出现的错误,可用相同的脚标来标出同一段电路中的有关量,如I 1、U 1、R 1。

【典例精析】

例题1 在研究电路问题时,使用的电源电压为3V ,学生实验使用的常规电流表电阻为0.3Ω,若将

电流表和电源直接相连,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_______A ,这样操作的后果是______。

思路导航:知道电压和电阻,利用欧姆定律求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和电流表的量程比较得出答案。显

然,I =U R =3V 0.3Ω

=10A>3A ,因此若将电流表和电源直接相连,则超出了电流表的量程,电流表会被烧坏。 答案:10;电流表会被烧坏

例题2 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 ,对人体来说,一般情况下36V 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通过人体的电

流等于1mA 时会引起麻的感觉,通过人体的电流等于30mA 时有生命危险。根据以上数据,估计普通人体电阻最接近于( )

A . 1×102Ω

B . 1×103Ω

C . 4×104Ω

D . 2×105Ω

思路导航:计算电阻,需利用公式R =U I

进行计算,36V 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而30mA 以下的电流是安全的,所以取U =36V 、I =30mA 进行计算。R =U I =36V 0.03A

=1.2×103Ω,与R 最接近的阻值为选项B 。 答案:B

例题3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是电压为6V 的蓄电池组,R 1=20Ω,R 2=10Ω,通过R 1的电流I 1为0.2A ,求通过R 2的电流I 2和干路电流I 各是多少?

错解:由欧姆定律得:I 2=U/R 2=6V/10Ω=0.6A

由并联电路电流的关系:I =I 1+I 2=0.2A +0.6A =0.8A

错解分析:此解法错在运用欧姆定律求I 2时,忽视了欧姆定律中I =U/R ,指的是同一段电路中的电

流、电压和电阻的相互关系,而U =6V 不是R 2两端的电压而是电源电压,又因为R 1、R 2不是直接并联在电

源两极上,而是还串联了一只滑动变阻器R ,这是一个混联电路,所以I 2=0.6A 是错的。

正解:因为R 1与R 2并联,所以U 2=U 1=I 1 R 1=0.2A×20Ω=4V

则I 2=U 2/R 2=4V/10Ω=0.4A

I =I 1+I 2=0.2A +0.4A =0.6A

答案:I 2为0.4A ,I 为0.6A

例题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1、S 2,电压表示数为6V ,电流表示数为0.6A ,断开S 2后,电压表示数变为2V ,则R 2的电阻和电源电压分别是( )

A. 10Ω、9V

B. 20Ω、6V

C. 20Ω、9V

D. 10Ω、6V

思路导航: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电阻R 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 1,此时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故

可知R 1=U I1=6V 0.6A

=10Ω;当断开S 2时,电阻R 1与电阻R 2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 1两端电压,此时电路中电流为I 2=U1R1=2V 10Ω=0.2A ,电阻R 2两端电压为U 2=U -U 1=6V -2V =4V ,则R 2=U2I2=4V 0.2A

=20Ω。 答案:B

【总结提升】

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是同一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在同一时刻的三个物理量,使用欧姆定律时,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要一一对应,千万不要“张冠李戴”。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题型大汇总(超全)

九年级欧姆定律章节考点题型汇总 类型一: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 我们进行过“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 (l)请在右边方框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2)①由于电路图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即采用了_______法。 ②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深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__图;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__图。(选填“甲”或“乙”) (3)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________和_________。 (4)实验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欧姆定律的理解 由欧姆定律公式,对同一段电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与U成正比 B、当U为0时,R为零 C、U与I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类型三: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一个电阻的两端加上3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导体的电阻是_____Ω,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的电阻为____Ω。 变式训练 (1)一只电阻当其两端电压从2V增加到2.8V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A,那么该电阻阻值为() A、8Ω B、20Ω C、28Ω D、18Ω (2)一段导体的电阻值增加4Ω时,接到原来的电源上,发现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变为原来的3/4,则该导体原来的电阻为() A、16Ω B、12Ω C、8Ω D、20Ω

类型四:利用图像法解决欧姆定律的相关问题 通过导体a、b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导体a、b的电阻相比较()A、R a>R b B、R a<R b C、Ra=R b D、无法确定 变式训练 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元件A的电阻为____Ω;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0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流是_____A 类型五:导体的串联 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A、U AB>U BC,I AB<I BC B、U AB<U BC,I AB=I BC C、U AB>U BC,I AB=I BC D、U AB=U BC,I AB<I BC 类型六:串联电路比例的计算 长短粗细都相同的铁丝和银铝合金丝,它们的电阻之比是1:10,当它们由联在同一电路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_______,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______。 类型七:变化电路中的比例问题 如图所示,电压U保持不变,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R1的3倍,当滑片P从b端滑到a 端时,电压表的示数() A、由U变为U, B、由U变为U C、由U变为U, D、由U变为U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分类汇编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分类题型汇编》 题型一: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 1的示数为9伏,电压表V 2的示数为3伏,那么R 1与R 2的阻值之比为( ) A .2:1 B .1:2 C .3:1 D .1:3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10Ω,R 2=20Ω.闭合开关S 后,电压表V 1与V 2示数之比为( ) A .3:1 B .3:2 C .2:1 D .1:1 3、如图所示,V 1和V 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压表,都有最大测量值是3V 和15V 两个量程,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度相同,则( ) A .R 1∶R 2=1∶4 B .R 1∶R 2=4:l C .R 1∶R 2=1∶5 D .R 1∶R 2=5∶l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只电流表的规格相同,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 6A 以及0~3A).闭合开关S,电阻R 1与R 2均有电流流 过,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R 1与R 2的比值为( ) A. 1∶5 ∶1 ∶4 ∶1 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S 1闭合、S 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 ;当S 1断开、S 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9 V ,则R 1︰R 2为( ) A. 1︰2 B. 2︰1 C. 1︰3 D. 3︰1 。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2V ;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6V ,那么电阻R 1:R 2= 。 7、如图电路,若甲、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两电流表读数为I甲︰I乙=2︰3,若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 ,则两电压表的读数U甲︰U乙= 。 8、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①若现在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V 的电源两端,则甲电阻两端的电压多大 ②若现在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 的电源两端,则干路中电流多大 《 (第8题) [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教科版_九年级_物理_下册_教学计划

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尚志市三阳学校和发财

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尚志市三阳学校和发财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为为本,坚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教学根本目标,以常规教研工作和教学常规的落实为主要工作,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素质;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精神并落到实处,按照学校教务处指导要求,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学习,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使更多的学生提高物理科成绩而不懈努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在上学期所学电学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知识。如,家庭电路,以及核能等。这些知识是上学期电学知识的延续。再通过本学期知识的学习学生才会对电学和能量相关知识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这些知识既是基础,又是桥梁,作用非常重要。另外,本学期教材中渗透的某些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很有指导意义。 物理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物理学习需要的潜在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意向,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这就需要创造问题情境,特别是要注意每个课开始的课题引入。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或简炼的具有强烈启发性的语言,在上课的开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住,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2)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练习题【最新最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练习题 分子动理论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3.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磁铁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原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5.在“爱生活,爱物理”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细心观察,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吸油烟机的风扇和照明灯泡是串联的 B.打开冰箱门能闻到冰箱中榴放进冷水中,工件的温度会________,冷水的内能会________,冷水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的. 17.“钻木”能“取火”,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8.同学们过春节都喜欢放鞭炮,其中有一种“甩炮”,不需用火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摔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炸响.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它的内能增加,这是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19.如图,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交警会强制一些重型汽车在降温池里停留一会,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________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轮胎停在水中,通过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A V R=10Ω 《欧姆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形成规范解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难点: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 教 具:干电池2节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变阻箱1个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演示法、巩固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知识和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那么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大家根据“让小灯泡变亮”猜想它们的关系怎样?引入:欧姆定律(板书) 二、新课探究 1、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板书) (1)讨论交流:研究方法?电路图? 电路设计:(如右图) (2)实验研究(演示实验) (3)R 一定(R=5Ω)I 跟U 的关系。记录,分析数据,作出曲线图。 电压(V ) 1 2 3 电流(A ) 0.2 0.4 0.6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板书) 2、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1)U 一定(U=2V ),I 跟R 的关系。记录,分析数据,作出曲线图。 电阻(Ω) 5 10 20 电流(A ) 0.4 0.2 0.1 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板书) 我们把以上两个实验的结论综合起来即是欧姆定律。 3、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板书) (2)公式: I = U/R 。 公式中I 、U 、R 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 (板书) (3)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 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 一。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公式I=U/R 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 说明: 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课后阅读信息窗关于欧姆研究欧姆定律的介绍) 4、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计算题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典型题 一、串联电路 1.如图所示,电阻R1=12欧。电键SA断开时,通过的电流为安;电键SA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2的阻值为多大 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安,电压表读数为伏,求: (1)电阻R1和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Ω 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电流表示数为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2连入电路的阻值; 二、并联电路 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特,总电阻为欧姆,灯泡L1的电阻为10欧姆,求: 1)泡L2的电阻 2)灯泡L1和L2中通过的电流 3)干路电流 三、取值范围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1=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A、20Ω”,电源电压为并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求:①为保护电表,则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范围为多少 ②当滑动变阻器R2为8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四、电路变化题 1、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2V且保持不变,R1=R3=4Ω, R2=6Ω.试求: (1)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2)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图2 2.如图甲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1=40Ω,电源电压及灯L的电阻保持不变。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滑到b端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如图23乙、丙所示;当S1、S2均断开且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 求:(1)电源的电压; (2)R2的电阻;(3)灯L的电阻; 滑动变阻器专项 1、如右图,电源电压为18V,R2是0~50Ω的变阻器,合上S后,A表示数为0.5A,V表示数为5V,求 ⑴、R1和变阻器接入电路中部分的电阻是多少。 ⑵、如果A表的量程是0~0.6A,V表的量程是0~15V,为了使电表 不致被损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多少 2.如图5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伏特且保持不变,已知电阻的阻值为200欧姆,电阻的阻值为300欧姆。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端移到端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6伏特至0伏特 B、伏特至6伏特 C、6伏特至伏特 D、6伏特至伏特 练习2 1.如图104所示,电源电压为8伏特,电阻R1=4R2,安培表的示数为安培;求电阻R1和R2的电阻值各为多少欧姆 2.如图105所示,电源电压为36伏特,灯泡L1电阻为10欧姆,闭合电键后,通过L2灯泡的电流是安培,求干路中的电流和电路的总电阻。 3.如图108所示,电源电压为15伏特,电阻R1=R2=10欧姆,求下列情况安培表和伏特表的示数。(1)当K接通时;(2)当K断开时。 4 .如图114所示电路,已知R1=2欧姆,R2=4欧姆,U1=2伏特,求(1)通过R1的电流强度I1; (2)R2两端的电压U2。 5.在图115的电路里,安培表的示数是安培,如果小灯泡L的电阻是10欧姆,整个电路里的电阻是30欧姆。求:(1)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3)伏特表的示数。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热机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1. 热机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物理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准备器材:仪器:铁架台、试管、胶塞、酒精灯、水。汽油机实物模型软件: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课件、 二、预习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 了解汽车的一些常识。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的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1. 三、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通过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大致了解内燃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情况;了解内燃机在现代生活,特别是交通方面的应用。通过具体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利用燃料内能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内能转化和转移到其他方面,因此要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并与机械效率作联系和类比。“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表现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教学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教学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的效率。 教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热机》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热机的课件,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等

最新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1、分子运动论的初步内容为: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就越大。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少。 3、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温度差。 4、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 J/(kg·℃)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形状、大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相同。 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5、热量的计算:Q吸=cm(t-t0) =cm△t(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 J ;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t0是初温;t 是末温 . Q放=cm(t0-t),其中to-t=Δt指物质降低的温度。 6、热值(q ):单位质量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 J/kg 。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mq;(Q是放出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kg。 7、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运动两次,曲轴转动 2周,对外做功 1 次。 在热机中,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跟完全燃烧所获得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总小于 1。 8、电源:能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的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是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使用电能进行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9、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10、串联:把用电器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并联: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1、物理学中用电流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μA)。1安培= 103毫安= 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九年级物理上册3.1电现象学案新版教科版

3.1电现象 一、知识梳理 (一)静电现象 1.摩擦起电:用______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2.带电体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电荷:(1)正电荷:用______摩擦过的______所带的电荷.(2)负电荷:用______摩擦过的______所带的电荷. 4.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是由______与______组成的,原子核带______电,电子带______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目______,原子呈______性.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两种不同物质互相摩擦时,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弱的______电子,带______电.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强的______电子,带______电. 5.摩擦起电的本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______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______.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验电器:(1)主要结构: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______. (3)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电流 1.电流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物理学规定,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金属导体只有负电荷能定向移动,故电流的方向与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______. 3.电池: (1)发明者:______. (2)种类:普通干电池,______,______,______,锂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太阳能电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I=U/R。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A、V、Ω; ③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正比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④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 温度等因素决定。 R=U/I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二、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如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新版教科版

2013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新版教科 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基础复习 一、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内能的大小与所有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分子间距离有关,表现为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和物体体积有关。(2)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热值: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用q表示。单位J/kg。公式:q=Q/m。 3、比热容: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1)比热容是表示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和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3)比热容的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 J/(kg℃)。

(4)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可用水做冷却剂和取暖剂调节气候等。 4、热量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其中c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t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t-t0表示物体升 高的温度,用△t表示t-t0,则Q吸=cm△t。 (2)放热公式:Q放=cm(t0-t)其中t0-t表示物体 降低的温度,用△t表示t0-t, 则Q放=cm△t。 二、改变世界的热机 (1)内燃机在汽缸内燃烧汽油或柴油。大多数汽车里的内燃机是燃烧汽油的,也叫汽油机。 (2)汽油机的构造:排气门、进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杠、曲轴。 (3)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外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内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分类汇编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分类题型汇编》题型一: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 1的示数为9伏,电压表V 2 的示数为3伏,那么R 1 与R 2 的阻值之 比为() A.2:1 B.1:2 C.3:1 D.1:3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10Ω,R 2 =20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 1 与V 2 示数之比为() A.3:1 B.3:2C.2:1 D.1:1 3、如图所示,V 1 和V 2 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压表,都有最大测量值是3V和15V两个量程,闭合开 关后,发现两个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度相同,则() A.R 1 ∶R 2 =1∶4 B.R 1 ∶R 2 =4:l C.R 1 ∶R 2 =1∶5 D.R 1 ∶R 2 =5∶l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只电流表的规格相同,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 6A以及0~3A).闭 合开关S,电阻R 1 与R 2 均有电流流过,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R 1 与R 2 的比值为() A. 1∶5 B.5∶1 C.1∶4 D.4∶1 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S 1 闭合、S 2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当S 1 断开、 S 2 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9 V,则R1︰R2为() A. 1︰2 B. 2︰1 C. 1︰3 D. 3︰1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2V;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 数为6V,那么电阻R 1 :R 2 = 。 7、如图电路,若甲、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两电流表读数为I 甲 ︰I 乙 =2︰3,若甲、 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则两电压表的读数U 甲 ︰U 乙 =。 8、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①若现在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则甲电阻两端的电压多大? ②若现在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则干路中电流多大? (第8题) 第1题第2题第3题 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

欧姆定律知识框架 R一定时,I与U成正比 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U一定时,I与U成反比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公式:(变形式,)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成立条件:I、U、R是对应同一个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上的物理量 原理: 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 应用实验步骤: 串联电路:R=R1+R2+R3+……+R n 串、并联电路的电阻 并联电路: = = …… = 欧姆定律的规律: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 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人体的安全电压≤36V 安全用电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注意防雷 (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目的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实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 的电压成整倍数变化 ③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读出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与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验电路图 分析论证 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有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成正比关系。 图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目的 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 验电路图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n 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闭合开关后,换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倍变化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定值电阻的两端电压不变 ④把对应着不同阻值的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论证 电流和电阻有关,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流随 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图 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作用: 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改变R 两端的电压大小;保护电路,使电路中的电流不至于过高。 注意事项: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压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解析共66套)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解析 共66套)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解析共66套) 热机的原理及其分类初中物理热机的原理及其分类 【考点精讲】 1. 内能的应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加热物体,二是对物体做功。利用内能做功的过程,是内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热机就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现代的交通工具要使用热机,现代的火电站和热电站也要靠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带动发电机发电。 2. 蒸汽机是最早的热机,1769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发明了冷凝器、蒸汽汽缸等部件,设计了将活塞直线运动转化成飞轮的动力机器。 3. 形形色色的热机:蒸汽轮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等。 【典例精析】例题1 下列例子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 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B.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温度升高 C. 冬天在室外跑步或跺脚使脚的温度升高 D. 冬天时,房间内用暖气取暖思路导航: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爆竹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A项正确;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温度升高、冬天在室外跑步或跺脚使脚的温度升高都是利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增大,不属于内能的利用,B、C两项错误;冬天时,房间内用暖气取暖是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故D错误。答案:A 例题2 我国“长征”系列火箭成功地把多颗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火箭点火后,高温高压燃气迅速膨胀向外喷出,燃气的温度下降,火箭则获得推力高速上升,并达到一定速度,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燃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箭身的机械能 B. 燃气的全部内能转化为箭身的机械能 C. 燃气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燃气的全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思路导航: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但燃气的内能除了转化为内能外,还有一部分直接向外散热,一部分克服火箭与大气的摩擦做功,所以燃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箭身的机械能,选A。答案:A 【总结提升】火箭发动机①火箭本身就是一部热机,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②火箭的工作过程: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内混合、燃烧,产生高温燃气,燃气通过喷管向后高速喷

九年级物理上册 2.1-2.2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第一节热机 第二节内燃机 【学习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了解热机是利用内能来作功。了解热机的概念及热机的能量转化 (2)了解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3)了解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了解内能做功的两种主要方式----做功、热传递。【学习重难点】 (1)重点: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难点:能量的转化情况,飞轮在内燃机的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阅读教材,课前自主完成以下内容) 1、(热机的定义)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并转化为的装置。能量的转化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 )--- ( ). 2、(蒸汽机)是最早的热机, 改进、完善了蒸汽机,并使蒸汽机成为带动其他机器运转的机器. 3、(内燃机)内燃机是一种是用最广泛的 .内燃机工作时,燃料在气缸内,产生燃气直接推动活塞 .最常见的活塞式内燃机是和 . 4、(汽油机的冲程)汽油机的4个冲程依次是:吸气冲程、、、。其中内能转会为机械能的是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冲程。 5、(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有个冲程,活塞往复个运动次,飞轮转圈,对外做功次

6、(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区别)在汽油机和柴油机构造中,汽缸顶部是______,柴油机顶部是______。汽油机主要应用在____________等方面,柴油机主要应用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模块二合作探究 一、观察:能利用内能做功吗? 1.进行实验:参见书P18 2.实验现象: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后,试管内产生的水蒸气会使得叶轮 3.实验现象的分析:(从能量转化角度来进行分析)能转化为能 4.实验结论: 二、汽油机构造及工作过程 1.叫活动塞式内燃机,常见的活塞式内燃机有机和机。从能量的转化来说,内燃机是把能转化成能。 2、让我们来共同研究汽油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结合图2-2-3,观察汽油机的模型,了解汽油机的构造。 有、、、等等。 (2)工作原理: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经历了四个冲程,依次为冲程、冲程、冲程和冲程。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表 进气门开 关排气门开 关 活塞的运 动 曲轴的运 动 能量的转化 吸气冲程开关向下半周 压缩冲程向周能→能做功冲程向周能→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欧姆定律计算专项

word版初中物理 1 / 2 欧姆定律计算专项 1.如图,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是3V,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电阻R的阻值. 2.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0Ω,当滑片P移到R的最左端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当滑片P移到R的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3.如图所示,把10Ω的电阻R1和15Ω的电阻R2并联起来.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 (1)电源电压; (2)通过电阻R1的电流.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1 R的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不变。当 1 S、 2 S断开, 3 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 1 S断开, 2 S、 3 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求: (1)电源电压; (2)2R的阻值。 5.如图所示电路,S闭合,当滑动变阻的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 (1)电阻R2的最大阻值; (2)电源的电压; (3)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 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的阻值为20Ω,R2的阻值为10Ω。当S闭合,S1、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5 A:当S、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4 A。求: (1)电源两端电压U; (2)定值电阻R3的阻值。 7.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 = 30 Ω,R2 = 60 Ω。当开关S3闭合,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 A。求:(1)电源电压;(2)开关S3断开,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总结

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担任了九年级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开学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出如下总结: 一、备课方面 开学初我结合课本和教参,完善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其重新进行审视、拓展,做到精通教材、驾奴教材,为上课这个环节做最好的准备。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一个不了解学生的老师肯定不是一个成功的老师,我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小的功夫。了解学生一方面是要记住学生的名字,这是对学生最起码的尊重。另一方面是除了在课堂上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外,还应注重和学生沟通。我经常利用课间休息或两饭时间去和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聊天,侧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等,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所以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并且要备好、备精,只有这样才能上好课。 二、上课方面 备教材,备学生,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的上课。如果说备课是“纸上谈兵”,那么上课就是“真枪实弹”了。备课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上课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以静致动”,这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素质。这学期,我着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质,与上学期相比有一定的进步。在教学内容上,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力求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在教学方法上,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同一班级,仍需根据课堂情况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做到随机应变,适时调整,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十分必要。我改变了以往板着脸孔给学生上课的做法,带着微笑教学,它能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带来求知的动力,调节和活跃课堂气氛。除此之外,每上完一节课我都要进行反思,记录下每堂课的感受和感觉遗憾的环节,注意下次上课时修正和补救。总体上看,这学期我在上课方面的收获很大,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改善和提高。 三、作业方面 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上网搜集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考查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课后辅导工作 在课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又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艰难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对自己有用的事。从而使他们自觉的把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后进生的转化,由原来的简单粗暴的强制

最新教科版初中物理目录大全

教科版8年级物理上下册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3.活动:降落伞比赛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1.认识运动 2.运动的描述 3.运动的速度 4.能量 第三章声 1.什么是声音 2.乐音的三个特征 3.奇异的声现象 4.噪声 5.声与现代技术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1.光的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 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4.光的折射定律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6.神奇的眼睛 7.通过透镜看世界 8.走进彩色世界 第五章物态变化 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 3.汽化和液化 4、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1.质量 2.物体的密度 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下册 第七章力 1.力 2.力的描述 3.弹力力的测量 4.重力 5.摩擦力 第八章力与运动 1.力的合成 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3.力的平衡 4.力与运动 第九章压强 1.压强 2.液体的压强 3.连通器和液压技术 4.大气压强 第十章流体的压强 1.在流体中运动 2.认识浮力 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4.沉与浮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 1.功 2.杠杆 3.滑轮 4.功的原理及应用 5.机械效率 6.改变世界的机械 第十二章机械能 1.机械能 2.机械能的转化 3.水能和风能

教科版9年级物理上下册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 2.内能和热量 3.比热容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1.热机 2.内燃机 3.热机效率 第三章磁与电 1.磁现象 2.电现象 3.电与磁 第四章认识电路 1.电路 2.电路的连接 3.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第五章探究电流 1.电流 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 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第六章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2.测量电阻 3.等效电路 第七章电功率 1.电功 2.电功率 3.灯泡的电功率 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1.电磁铁 2.电磁继电器 3.电磁感应 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5.电话和传感器 九下册 第九章家庭用电 1.家用电器 2.家庭电路 3.安全用电与保护 4.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 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1.神奇的电磁波 2.电磁波的应用 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第十一章物理学的发展与能源技术创. 1.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原子核、核能 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家用电器 课程教学设计

9.1 家用电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家用电器,通过实例知道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装置。 (2)知道家庭电路的接法,知道插座和插头的接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分类。 (2)通过观察和联系实际来认识常用的各种电源和用电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的作用。 (3)增强节约用电意识。 教学重点:各种电源的能量转化,各种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及短路的危害和防止。 教学难点: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法、科学猜想、实验探索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演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1、认识家用电器;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家用电器应运而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问1:我们的家里都有哪些电器?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问2:这些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和交流各自家庭中用到的电器和它们的用途。 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家用电器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各种形式的能 问3:使这些家用电器工作的电源各是什么?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电源的作用:将其它各种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电源分类: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分类? 2、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 插座有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之分。 家庭电路中的导线有三根: 一根是相线(L)俗称火线,带电 一根是中性线(N)俗称零线,不带电 一根是接地线(PE)起保护作用 墙壁上两孔插座的左孔一般是中性线,右孔是相线,三孔插座的左孔一般是中性线,右孔是相线,上孔是保护接地线,简称,左零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