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名师指导——四幅图教你学习知觉的基本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2
知觉的特性是心理学知识点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但是也是一个理解的难点。
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知觉的特性具体怎么区分。
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一、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区分出来,从而对它们作出清晰的反映。
知觉的选择性强调知觉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差异。
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写粉笔字,学生就会将白色的粉笔字知觉为对象,而将黑板知觉为背景,从而选择出粉笔字。
生活中也有知觉的选择性的反面应用,比如军人的迷彩服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丛林中做好掩饰,避免被敌人发现,这就是对象和背景的差别不大,所以不能不容易选择出对象。
二、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的,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知觉的组织性。
知觉的整体性与知觉对象本身的特性及其各个部分间的构成关系有关。
更强调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主要涉及到几组定律:1.接近律空间、时间上接近的客体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如图1所示,我们会把他知觉为三组正方形。
2.相似律物理属性(强度、颜色、大小、形状等)相似的客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如图2所示,我们会把白色或黑色正方形知觉为三组。
3.连续律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易被知觉为同一整体。
如图3所示,我们会把左边的图形知觉为一个整体,右边的图形知觉为两个部分。
4.封闭律在知觉一个熟悉或者连贯性的模式时,如果其中某个部分没有了,我们的知觉会自动把它补上去,并以最简单和最好的形式知觉它。
如图4,我们倾向于把它知觉为一个正方体和8个圆形。
三、理解性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语词来标志它,知觉的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知觉的一般概念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是人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与感觉的区别与联系感觉反映个别属性;知觉反映整体属性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
知觉不仅依赖于它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如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心理状态、个性特征。
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 ,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感知觉才会产生,事物消失了感知觉也就消失了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知觉以感觉作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刺激驱动或数据驱动加工)知觉的产生是基于大量的感觉信息,由刺激直接引起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加工)指知觉依赖于已经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信息进行的加工知觉中,已有的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的感觉信息就越少,从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就越占优势反之,非感觉信息越少,就只能更多依赖感觉信息,从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触摸知觉等正确知觉和错误知觉阈上知觉和阈下知觉知觉的特性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现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对整体的知觉优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理解还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形状、大小、明度、颜色形状恒常性: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大小恒常性: 对物体大小的知觉经验不因物体距离的远近所构成的网膜大小而所变化的现象。
教师资格考试常考点讲解-知觉的基本特性通过最新吉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8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时间、招聘条件,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为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在教师资格的考试中,知觉的基本特性是一个常考点,多以单选题形式出现,关于知觉的基本特性这部分,经常有一些考生容易将知识点混淆,中公讲师带领大家梳理一下这部分的知识点。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例如:老师用红笔批改作业利用的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红色的部分和其他的部分形成了对比。
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首先,整体性强调的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例如:窥一斑而知全豹利用的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我们利用的一个小的斑点这个部分认识到了它是豹子。
另外,整体性还强调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只需要掌握关键特征即可,细节可以发生变化。
例如:一个人换了衣服我们还能认出来是谁,是因为这个人的关键特征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变化了衣服这种细节。
3.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性强调的是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例如: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就体现了理解性。
因为内行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要更丰富。
4.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就叫知觉的恒常性。
构成视知觉恒常性的主要成分有四种,即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知觉是指我们感知外界环境的过程,通过感官接收和处理来自现实世界的各种信息。
在心理学中,知觉被认为是主观体验和客观刺激之间的关系。
知觉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其中最基本的包括选择、组织、辨别和反应。
第一个基本特征是选择。
选择是指我们通过感官系统对外部刺激进行筛选和过滤的过程。
我们的感官系统接收到大量的刺激,但我们不能同时将它们全部处理和记忆,因此我们必须选择性地关注和处理一些刺激。
选择也可以受到注意力和意识的影响。
例如,当我们专注于一项任务时,我们可能会忽略其他不相关的刺激。
第二个基本特征是组织。
组织是指我们对感官刺激进行整合和归类的过程。
我们将不同的刺激元素组合成有意义的整体,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它们。
组织与感知的上下文有关。
我们往往根据前后关系和相似性来组织刺激。
例如,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我们根据句子的连贯性和段落的逻辑关系来组织信息。
第三个基本特征是辨别。
辨别是指我们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的感官刺激的能力。
我们的感官系统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到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然后我们的大脑将这些感觉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
辨别涉及到对物体、形状、颜色、声音、味道等特征的识别和区分。
例如,我们通过视觉系统辨别出不同的颜色,通过听觉系统辨别出不同的声音。
第四个基本特征是反应。
反应是指我们对感官刺激作出的行为或情感上的回应。
感觉和知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适应和应对外界环境。
我们的反应可以是主动的,如向刺激物靠近或远离,也可以是情感上的,如感到愉快或恐惧。
反应还可以受到我们个人经验、价值观和动机的影响。
例如,当我们感到恐惧时,我们可能会选择避开与该刺激相关的环境。
总之,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包括选择、组织、辨别和反应。
选择是对外部刺激进行筛选和过滤的过程,组织是将刺激整合和归类的过程,辨别是识别和区分不同刺激的能力,反应是对刺激作出的行为或情感上的回应。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我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知觉的基本特性2016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不管是教师资格还是教师招聘考试知觉的基本特性都是常考知识之一,下面中公资深讲师为大家详细介绍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所以知觉的选择性主要强调的就是背景与对象的关系,就像我们在网上经常会看到的一些两可图。
例如左图,如果我们看成是一个杯子,那么杯子就是对象,其它就是背景;如果看成是两个人脸,那人脸就是对象,其余就是背景。
而右图中我们可以看成是一个美女像或者一个吹小号的人。
除了这些有趣的图片以外,对于知觉的基本特性分类要注意寻找对象和背景。
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
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这个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常见的例子。
例如左图,我们看这个图片的时候就是从整体上去观察的,是一个正方体的形状,而不是分成很多不完整的小圆圈来看。
而右图,挡住A和C,我们就会认为中间那个是数字13,挡住12和14,中间那个我们就会把它知觉成B,我们都是从整体上来知觉,而不是把它们分成一个一个的单独的个体,掌握这一点,考生基本就能分辨出知觉的基本特性中整体性了。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例如我们曾经考过一道真题:“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就是我们知觉的选择性。
故此,在知识的基本特性中“知觉的选择性”更多地强调的是经验的作用。
4.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知觉是人类通过感官获得外界信息并对其进行理解和认知的过程。
它涉及到一系列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基本特征:
1. 感知对象:知觉对象可以是来自外部环境的物体、声音、气味等感官刺激,也可以是来自内部的心理过程、情绪等。
2. 感知过程:知觉过程包括感觉、感知和认知三个阶段。
感觉是指感官对刺激的直接接收和转换,感知是指对感觉经验的组织和加工,认知是指对感知经验的理解和解释。
3. 感官通道:人类有多个感官通道,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每个感官通道对不同的刺激类型有不同的敏感度和解码方式。
4. 感知特征:知觉特征包括感觉的形状、颜色、大小、位置、运动等方面的特点。
这些特征通过不同的感官通道进行感知和辨别。
分类:
1. 外部感知与内部感知:外部感知是指人们对外界客观存在的物体、事件等的感知,如看到一辆汽车或听到一首歌。
内部感知是指人们对自身内部心理过程、感受等的感知,如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或者感知到自己的呼吸。
2. 感知的对象分类:感知的对象可以分为客观对象和主观对象。
客观对象是指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事件,主观对象是指个体对客观对象的主观经验和感受。
3. 感知的层次分类:感知可以分为底层感知和高层感知。
底层感知指的是感知过程中对感觉刺激的直接感知和加工,如感觉
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高层感知是指对感觉刺激进一步加工、分析、整合和解释,如认知对象的身份和功能。
总之,知觉的基本特征涉及感知对象、感知过程、感官通道和感知特征等方面,而其分类包括外部感知与内部感知、感知的对象分类和感知的层次分类。
2019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关于知觉的特性,你知道哪些?关于知觉的特性,你知道哪些?知觉的特性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较为重要的知识点,主要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考查概念或是事例。
下面给大家举例讲解知觉的四个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利用知觉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时间内,人们只能感受到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而其他事物则退到“后面”。
在一定条件下,对象和背景可以相互转换。
如下图表1所示:左上角的图片中,若把白色部分当做对象,黑色部分为背景,那么我们知觉到的是花瓶;相反,若选择黑色为对象,白色为背景,则知觉到的是两张人脸。
这体现的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当我们知觉一个熟悉的对象时,只要感觉了它的个别属性或主要特征,就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而对它进行识别,把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反应。
因此,做题时大家可以看题干中的事例在知觉过程中,是否利用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如下图表2所示:图表2中我们能够把它知觉成两个三角形,虽然图中只是由不同的线条组合而成的,但我们根据这些线条的特征,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来知觉,构成熟悉的三角形。
这体现了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人对任何事物都是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领会的。
人们在知觉某一事物时,通常要对它进行命名,即将感知对象用词来概括,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因此,言语的指导能够唤起我们过去的经验,理解感知对象的意义。
如下图表3所示:如果给学生提示,图片中是一只斑点狗,则学生能越看越像斑点狗。
4.知觉的恒常性当我们对事物知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我们清晰地知道结果是不变的,此时利用的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包括: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
如下图表4所示:学过了知觉都有哪些特性,下面考查一下同学们有没有学会呢。
我们来看两道练习题:1.人的知觉具有以下特性(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特性。
感觉的规律和知觉的基本特征通过最新吉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8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时间、招聘条件,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为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感觉的规律和知觉的基本特征这部分知识在教师资格考试的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属于常考点,比较重要而且容易混淆。
我们在备考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不仅要进行准确识记,更要结合例子去理解知识点,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部分知识点一般以单选题为主。
下面我们就对这两部分知识点进行辨析。
知识点一:感觉的规律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一个感觉器官对应一种感觉能力。
要想产生感觉,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感觉能力,另一个是外界的刺激。
例如,产生听觉,一方面听力要好,就是我们说的感觉能力;另一方面要有足够大的音量,就是我们说的客观刺激。
在心理学上把感觉能力称之为感受性,把客观刺激的大小\量值或范围称之为感觉阈限。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是反比的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则越差;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则越好。
用例子来理解:我们在体检测视力的时候,视力越好的人,对于越小的字符看的越清楚,而视力差的人只能看清楚大的字符。
视力就是感受性,测视力字符的大小就是感觉阈限,所以两者之间是反比的关系。
绝对感受性是感觉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是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例如,某人在一杯水中添加2g糖刚刚能尝出甜味,那么刚刚尝出甜味的能力是绝对感受性,而2g糖则是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是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例如,10人的合唱团加进去4个人后,刚刚感觉到合唱音量变大,刚刚感觉出音量变大的感觉能力是差别感受性,音量变大的量值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2016年云南教招笔试备考:知觉的基本特性及浅谈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云南特岗教师考试请访问云南教师考试网,为了更好的协助大家备考云南教师招聘考试,中公云南教师考试网为大家准备了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的相关考试题型,大家可以参考学习,云南教师考试网祝大家早日成功。
不管是教师资格还是教师招聘考试知觉的基本特性都是常考知识之一,下面中公资深讲师为大家详细介绍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所以知觉的选择性主要强调的就是背景与对象的关系,就像我们在网上经常会看到的一些两可图。
例如左图,如果我们看成是一个杯子,那么杯子就是对象,其它就是背景;如果看成是两个人脸,那人脸就是对象,其余就是背景。
而右图中我们可以看成是一个美女像或者一个吹小号的人。
除了这些有趣的图片以外,对于知觉的基本特性分类要注意寻找对象和背景。
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
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这个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常见的例子。
例如左图,我们看这个图片的时候就是从整体上去观察的,是一个正方体的形状,而不是分成很多不完整的小圆圈来看。
而右图,挡住A和C,我们就会认为中间那个是数字13,挡住12和14,中间那个我们就会把它知觉成B,我们都是从整体上来知觉,而不是把它们分成一个一个的单独的个体,掌握这一点,考生基本就能分辨出知觉的基本特性中整体性了。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例如我们曾经考过一道真题:“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就是我们知觉的选择性。
故此,在知识的基本特性中“知觉的选择性”更多地强调的是经验的作用。
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知觉的基本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
离开了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既不能产生感觉,也不能产生知觉。
通过感觉,我们只知道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知觉,我们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映象,从而知道它的意义。
1、知觉的选择性在众多刺激物中挑选少数刺激物做为无意识对象,就是无意识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形成的事物无意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就是无意识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在无意识过程中,个体根据尚无的科学知识经验去表述当前无意识的对象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用概念或名称的形式把它标注出,并使它具备一定的意义。
4、知觉的恒常性当无意识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无意识的蓝光仍维持相对维持不变,这就是无意识的同理性。
拓展资料:与感觉相比较,无意识又具备不同于感觉的特征。
第一,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意义,知觉的目的是解释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事物是什么,尝试用词去标志它,因此知觉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
第二,无意识就是对感觉属性的归纳,就是对相同感觉地下通道的信息展开综合加工的结果,所以无意识就是一种归纳的过程。
第三,知觉包含有思维的因素。
知觉要根据感觉信息和个体主观状态所提供的补充经验来共同决定反映的结果,因而知觉是人主动地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和理解的过程。
可以说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影响知觉的其它因素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极大的依赖于一个人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个人的兴趣、需要、动机、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中公名师指导——四幅图教你学习知觉的基本特征
中公资深讲师用四幅图教你学习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选择性
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都发生反应,而只是选择其中少数刺激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刺激作为知觉的背景。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很多,强度大、色彩鲜明、具有活动性的刺激容易成为选择对象。
二、知觉整体性
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征,叫做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与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都有密切关系。
理解有助于知觉者把对象整合成一个整体,能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并还可以使我们的知觉更清晰、准确、迅速。
因此,理解性对于准确概括的知觉具有重要意义。
四、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知觉的这种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