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一〕把以下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哀吗?

2、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的局面吗?

4、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5、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与出售时装呢?

6、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7、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8、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9、那一次次的别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

10、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

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1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1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16、我们怎能忘记教师的谆谆教诲?

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18、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19、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20、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2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2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2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24、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25、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2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2、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

3、顽强拼搏的运发动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4、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5、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6、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7、这件事大家会同意。

8、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9、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11、你不能这样蛮横无理。

1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

13、听了教师的一席话,小刚脸红了。

14、我不会忘记我俩的友谊。

15、这场报告会使听众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反问句、陈述句变换答案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答案〔供参考〕

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也悲哀。

2、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就不能有今天的局面。

4、我们吃的穿的,没有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5、我应该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与出售时装。

6、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没有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7、这世界上糟糕的诗已经够多的了。

8、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9、那一次次的别离,岸英都是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的。

10、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不顶什么用。

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不会惧怕反动军阀。

12、你都是老头子了,不要订这些东西了。

13、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15、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16、我们不能忘记教师的谆谆教诲。

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都可以解决了。

18、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19、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都会向四面八方望一望。

20、海边上还泛着白色的浪花。

2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

22、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23、说出的话不可以不算数。

24、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25、不是自家人,也应该互相关心。

26、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是真理。

27、当农民,也需要文化知识。

二、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答案〔供参考〕

1、难道这活泼的小孩不是我的好朋友吗?

2、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难道不好看吗?

3、难道顽强拼搏的运发动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吗?

4、现在的条件这么好,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

5、难道这件事大家都不同意吗?

6、别人能做到的事,难道我们不能做到?

7、难道这件事大家会不同意?

8、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呢?

9、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10、不劳动,连棵花叶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11、你怎能这样蛮横无理呢?

12、难道孙悟空的本领不大吗?

13、听了教师的一席话,小刚脸怎能不红呢?

14、我怎能会忘记我俩的友谊呢?

15、这场报告会怎能不使听众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呢?

(完整版)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及答案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我能不高声赞美白杨树吗?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人们不是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吗? 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 3.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这么重的东西,我不可能拎得动。 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5.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就是这样的野花。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没有办法睡。 6.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这么远,箭不可能射得到。 7.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吗? 这些树叶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8.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9.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10.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11.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又短又软的淤泥不能承受这样重的老象。12.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是个伟大的奇观。 1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15.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 这本书是你的。 1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1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就像海边上的浪花。 18.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 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几个省市的建设都与兴安岭有关系。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 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1、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2、那条街很不热闹。 3、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3、打仗不是为了多杀人。

陈述句反问句互改练习及答案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例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例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难忘. 13、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14、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15、巍峨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和句尾疑问助词“呢、吗”. (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例1】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例2】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 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练习】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6.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7.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8.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10、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1、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1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含答案

一、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陈述:我这次语文考试得一百分,我的语文很好。.陈述:通过自己来干活攒够2000元是困难的。 .陈述:他忘记了家里的电话号码。 .陈述: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 .陈述句:他不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 陈述句:你不用蜡烛也行。/你可以不用蜡烛。 .陈述:他就是在讽刺你。 我这次语文考试得一百分,我的语文很好。 通过自己来干活攒够2000元是困难的。 他忘记了家里的电话号码。 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 他不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 你不用蜡烛也行。/你可以不用蜡烛。 二、把下列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难道这件事我会不知道?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 .你不觉得这样做不对吗? 4 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难道你不能自己回家吗?

.这难道不是你的?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朝这个方向走,不是越走越远吗? 三、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 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 晓彬是我的好朋友.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看到你有苦难,我必须帮助. 毒性拷打不算什么. 听了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感动得流泪. 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爬不上这样的陡坡. 我们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 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喜欢. 四、把下列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陈述:我这次语文考试得一百分,我的语文很好。 2.陈述:通过自己来干活攒够2000元是困难的。反问:通过自己来干活攒够2000元能不困难吗? 3.陈述:他忘记了家里的电话号码。 反问:他能不忘记家里的电话号码吗? 4.陈述: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 反问:我们的做法能不对吗? 5.陈述句:他不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 反问: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6.陈述句:你不用蜡烛也行。/你可以不用蜡烛。 反问: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一〕把以下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哀吗? 2、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的局面吗? 4、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5、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与出售时装呢? 6、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7、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8、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9、那一次次的别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 10、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 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1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1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16、我们怎能忘记教师的谆谆教诲? 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18、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19、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20、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2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2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2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24、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25、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2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2、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 3、顽强拼搏的运发动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4、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5、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6、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7、这件事大家会同意。 8、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9、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11、你不能这样蛮横无理。 1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 13、听了教师的一席话,小刚脸红了。 14、我不会忘记我俩的友谊。 15、这场报告会使听众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句式变换之陈述句与反问句练习及答案

句式变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陈述句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内容,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进一步强调原来陈述的意思。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相同,但是语气有所不同。根据不同表达的需要,在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进行转换。(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删去反问词(难道、怎能、怎么、哪里等),根据句子的意思可适当加上“很”、“都”、“要”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观察句子里的是否有否定词“不”,有就删去,没有就加上“不能”、“没有”、“没能”等。 反问句删去“呢”、“吗”,把“?”变成“。”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根据情况删去句子中出现的“很”“都”等,在适当的位置加上“难道”、“怎么”“怎能”“哪里”等反问词,保持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 观察句子里是否有否定词“不”、“没”等,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陈述句加上“呢”、“吗”,把“。”变“??。 练习题: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难道我能不高声赞美白杨树吗? 人们不是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吗? 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吗?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反问句与陈述句练习(含答案)

反问句与陈述句练习(含答案)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删去反问语气词(吗、呢等等),“?”变“。”。 练习:(反问改陈述)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呢?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答案: 1.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忘返。 4.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看了比赛。 7.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加上反问语气词(吗、呢等等),“。”变“?”。 练习:(陈述改反问)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答案: 1.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难道我们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吗?) 2.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难道能伤他们的心吗?)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对于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陈述句改反问句练习题及答案

陈述句改反问句练习题及答案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1、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蔡颖画的吗?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2、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

呢?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4、难道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5、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7、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不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吗?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0、我们怎能被困难吓倒呢? 11、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1、难道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12、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2、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怎么能忍受呢?

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及答案

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及答案 语文学习需要通过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累自己语文学习素材,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提高自己做题的速度,掌握必要的做题技巧,所以做语文试题也很重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1、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2、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3、难道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吗?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4、作为少先队员怎能不讲文明,有礼貌呢? 作为少先队员不能不讲文明,有礼貌。 5、我们是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呢? 我们是学生,不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 6、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7、难道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你们应该见过这样的总理。 8、这本书真好看,怎么不叫人喜欢呢? 这本书真好看,真叫人喜欢。 9、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 天上的星星不能数得清。 10、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不就看到不同的形状了吗? 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就看到不同的形状。 1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1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13、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 把羊圈修好,就不会再丢羊了。 14、它一听到弦响,心里怎么能不害怕呢?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不能不害怕。 15、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16、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春天一到,冰就化开了。 17、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应该能办到。 18、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 生活富裕了,我们应该不能铺张浪费。 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 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这么…… 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吗…… 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且通常都要把句子(判断句)的意思倒过来后,再加上反问词。 反问和设问的区别: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加强语气,更明显的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 经常使用反问句的人语言攻击性较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烈。这可能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在与异性的交流中显得尤为突出。这在择偶过程中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频繁使用反问句。 反问就是通过思考使自己的思想更确定。

小学语文陈述句反问句互改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陈述句反问句互改练习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我能不高声赞美白杨树吗?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人们不是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吗? 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 3.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这么重的东西,我不可能拎得动。 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5.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就是这样的野花。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没有办法睡。 7、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这么远,箭不可能射得到。 8、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吗? 这些树叶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9、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10、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 我开口。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1、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 伟大历史任务吗?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12、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 的老象呢? 又短又软的淤泥不能承受这样重的老象。 13、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 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14、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是个伟大的奇观。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 真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16、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 这本书是你的。 17、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 感到亲切、舒服呢?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18、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 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就像海边上的浪花。 19、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 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 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几个省市的建设都与兴安岭有关系。 二、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 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那条街很不热闹。

小学语文陈述句反问句互改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陈述句反问句互改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陈述句反问句互改练习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我能不高声赞美白杨树吗?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人们不是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吗? 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 3.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这么重的东西,我不可能拎得动。 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5.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就是这样的野花。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没有办法睡。 7、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这么远,箭不可能射得到。 8、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吗? 这些树叶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9、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10、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 我开口。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1、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 伟大历史任务吗?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12、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

的老象呢? 又短又软的淤泥不能承受这样重的老象。 13、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 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14、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是个伟大的奇观。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 真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16、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 这本书是你的。 17、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 感到亲切、舒服呢?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18、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 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就像海边上的浪花。 19、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 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 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几个省市的建设都与兴安岭有关系。 二、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 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那条街很不热闹。 3、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反问句改陈述句及答案

反问句改陈述句及答案LT

16、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17、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18、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 答案 1、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2、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3、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4、作为少先队员不能不讲文明,有礼貌。 5、我们是学生,不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 6、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7、你们应该见过这样的总理。 8、这本书真好看,真叫人喜欢。 9、天上的星星不能数得清。 10、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就看到不同的形状。 11、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1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13、把羊圈修好,就不会再丢羊了。 14、它一听到弦响,心里不能不害怕。 15、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16、春天一到,冰就化开了。 17、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应该能办到。 18、生活富裕了,我们应该不能铺张浪费。

修改病句 1、课外活动时,操场上表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色. 2、市少年宫举办了科技成绩展览会. 3、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4、小红在会议室里各抒己见. 5、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6、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 7、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 8、看了电视连续剧《英雄无悔》,得到很大的收获. 9、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10、如果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11、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 12、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3、我们积极响应学习赖宁. 14、清明时节,我们怀着崇高的心情去扫烈士墓. 15、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16、他的爷爷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17、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8、张明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2)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2、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的局面吗? 4、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5、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 6、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7、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8、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9、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 10、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 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1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1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1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18、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19、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20、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21、人及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及舒服呢? 2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2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24、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25、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2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2、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 3、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5、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6、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7、这件事大家会同意。 8、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9、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11、你不能这样蛮横无理。 1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 13、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小刚脸红了。 14、我不会忘记我俩的友谊。 15、这场报告会使听众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反问句、陈述句变换答案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答案(供参考) 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也悲痛。 2、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就不能有今天的局面。

反问句改陈述句及答案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 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 号()【例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例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和句尾疑问助词“呢、吗”. (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例1】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例2】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练习 1、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2、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3、难道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吗 4、作为少先队员怎能不讲文明,有礼貌呢 5、我们是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呢 6、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7、难道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8、这本书真好看,怎么不叫人喜欢呢 9、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活吗 10、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不就看到不同的形状了吗 1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1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13、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 14、它一听到弦响,心里怎么能不害怕呢 15、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16、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17、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18、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 答案 1、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2、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3、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4、作为少先队员不能不讲文明,有礼貌。 5、我们是学生,不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 6、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7、你们应该见过这样的总理。 8、这本书真好看,真叫人喜欢。 9、天上的星星不能数得活。 10、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就看到不同的形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