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36 KB
- 文档页数:6
中学生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怎么写?透过禁毒宣传班队教育活动,使学生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坚决做到不与吸毒的人交朋友,真正从行动上拒绝毒品。
一起来看看中学生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欢迎查阅!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的:1、透过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提高抵御毒品的自制潜力。
3、使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信念。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主题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你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你们的生命灿烂,前途广阔,但是你们明白吗,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一种东西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令人谈之色变,现如今,它也成为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它不仅仅危害人民群众个性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也许在座的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此事与我无关,殊不知,近几年来,毒品已进入到了中小学生中间,并且每年都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为了增强你们抵御毒品的自制潜力,这天,老师特意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
二、了解毒品,认清危害(一)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构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二)认识毒品常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止咳水,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容易感染疾病,服用过量,还会导致夭折。
(二)认清毒品的危害1、毒品会毁人健康,一些中小学生,对毒品的危害一无所知,透过一些“有经验”的人的介绍对毒品产生好奇心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吸食毒品,从而走上不归路。
有一名初三年级的学生,身体很健康,学习也很好,为了能够考上一所好的高中,每一天学习、复习到很晚,身体感觉很疲倦,就在这时,有人给他拿来了一点“白粉”,告诉他说,这是一种灵丹妙药,只要稍稍吸一点,就会精神百倍,让他试试,过后他的愿望会实现的。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1. 的概念:什么是,的种类。
2. 的危害: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
3. 防范:如何识别,如何拒绝。
4. 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何依法举报犯罪。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概念、种类、危害以及法律法规。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识别、拒绝的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危害。
4. 视频教学法:观看禁毒教育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的危害,引起学生关注。
2. 讲解的概念、种类,让学生了解的基本知识。
3. 分析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禁毒的重要性。
4. 讲解如何识别,教授学生拒绝的方法。
5. 讲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学生依法举报犯罪。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检验防范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禁毒安全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内容1. 的传播途径:了解传播的常见途径,提高防范意识。
2. 的诱惑:分析诱惑的原因,学会拒绝诱惑。
3. 吸毒者的心理特点:了解吸毒者的心理变化,关爱吸毒者。
4. 预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侵害。
七、教学方法1. 讨论法:分组讨论的传播途径,提高防范意识。
2. 角色扮演法:模拟吸毒者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感同身受。
3. 小组分享法:分享预防的方法,互相学习。
4. 实践活动法:开展禁毒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八、教学步骤1. 讲解的传播途径,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2. 分析诱惑的原因,教授学生拒绝诱惑的方法。
3. 模拟吸毒者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感同身受。
4. 分享预防的方法,让学生互相学习。
5. 开展禁毒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初中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_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
而且,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
特别是随着“_”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
如果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易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
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_、_苯丙_(_)、吗啡、_、_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_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_、_、_、_、止咳水、_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组织观看禁毒教育_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初中生物禁毒教案
一、目标:
1. 了解毒品的危害和影响。
2. 掌握常见毒品的种类和特征。
3. 培养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定义和分类。
2. 毒品的危害和影响。
3. 常见毒品的种类和特征。
4. 如何拒绝毒品?禁毒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过程:
1. 毒品概念的讲解:介绍毒品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意识到毒品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
2. 毒品危害的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和图表展示,讲解毒品的危害和影响,引导学生远离毒品。
3. 常见毒品的了解:详细介绍常见毒品的种类、特征和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险性。
4. 拒绝毒品的方法:讨论拒绝毒品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强调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的重
要性。
5. 禁毒宣传:组织学生参加禁毒宣传活动,让学生通过行动传播禁毒理念,营造健康和谐
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评价:
1. 定期组织禁毒知识测试,检查学生对禁毒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检查学生的禁毒意识和行为表现。
3. 常规班会和心理辅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思想。
五、总结:
禁毒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禁毒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毒品的能力,预防毒品侵害,努力营造一个清朗的校园环境。
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青春,远离毒品,健康成长。
初中禁毒教育教案篇一:初中学生安全禁毒教育禁毒安全教案13第十三周课题十三:初中生禁毒安全教育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贩毒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假冒伪劣做为作斗争。
4、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5、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精神病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6、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能力二、重点、难点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三、教学方法观看VCD谈观后感上网查找资料及讨论总结四、教具禁毒教育宣传片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学生的观看VCD禁毒教育广告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阐述毒品的危害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一、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 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冰毒罪的有关条款。
三、进行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1、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自杀未遂?2、学生讨论后教师结语:3、中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遭到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胁迫。
(2)、树立实事求是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蛊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可卡因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能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初中生禁毒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积极参与禁毒工作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与涉毒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认识毒品的危害2. 学会抵制毒品的方法3. 理解法律法规,与涉毒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毒品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引发学生对毒品的好奇心。
2. 毒品危害:(1)毒品的危害人体的身心健康,导致身体机能受损,精神失常。
(2)毒品会导致家庭破裂,财产损失。
(3)毒品会诱发刑事犯罪,破坏社会治安。
3. 抵制毒品的方法:(1)提高防范意识,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香烟、饮料等。
(2)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3)遇到毒品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勇于举报。
4. 法律法规:(1)让学生了解我国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2)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毒品。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积极参与禁毒工作的能力。
(3)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与涉毒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毒品危害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抵制毒品的能力。
3. 学生遵守法律法规,与涉毒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毒品的危害、法律法规等内容。
2. 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毒品问题,提高防范意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抵制毒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毒品案例,让学生深刻了解毒品的危害。
六、教学资源1. 毒品图片:展示各种毒品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毒品。
2. 禁毒宣传片:播放禁毒宣传片,让学生从视觉上了解毒品的危害。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七、教学建议1.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生动的案例进行教学。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抵制毒品。
2023远离毒品主题教案七篇2023远离毒品主题教案(精选篇1)一、教育目标:1、了解毒品知识,增强学生禁毒意识,提高学生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2、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从而自觉远离毒品,自觉抵制毒品,学会自我保护;3、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重点: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安全、法制、禁毒的重要意义,增强安全、法制、禁毒意识。
教育难点:1、充分认识安全、法制的重要意义。
2、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二、活动方式: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 学生讨论; 创设情景;老师小结归纳。
准备工作:1、观看有关法制教育、安全事故等专题教育的vcd,并让学生查找资料并准备发言稿。
2、准备学习资料《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3、开展“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禁毒教育五个一系列活动,即读一本关于禁毒教育的书,听一场禁毒禁烟教育讲座,看一部禁毒教育片,参观一次禁毒教育图片展览,书写一篇法制禁毒教育心得体会。
4.准备“远离毒品,关爱生命”禁毒签名横幅、小品等。
教学理念:1、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始终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不断地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不断地提高创造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评价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2、以问题教学模式为主,以学定教。
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探究、发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3、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资料由教师学生共同准备,教学尽量活动化、趣味化和直观化,以求完成“目标高,立意新,内容实,形式活,效果佳”的教学优化效果。
三、教学过程:一、教师开场白导入课题:注重安全法制教育,杜绝毒品危害(一)禁毒教育同学们知道6月26日是什么日子 ? 学生回答:国际禁毒日1、以聊天的形式引入,然后展示一系列精美的图片,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放松心情,活跃课堂气氛,为下面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打下基础。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1. 的危害。
2. 如何抵制。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危害、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危害。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抵制,分享心得体会。
五、教学内容1. 的定义和种类讲解的概念、种类,让学生了解的多样性。
2. 的危害详细讲解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严重性。
3. 法律法规讲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4. 抵制的方法教授学生识别、拒绝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5. 禁毒宣传引导学生关注禁毒宣传,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禁毒宣传片,引发学生对禁毒话题的兴趣。
2. 讲解危害:详细阐述的危害,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严重性。
3. 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危害。
4. 讨论抵制方法:分组讨论如何抵制,分享心得体会。
七、课堂互动1. 问答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加深对危害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抵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八、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危害的短文,加深对危害的认识。
2. 绘制一幅禁毒宣传画,提高禁毒意识。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认知程度。
2. 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3. 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
十、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禁毒教育的实效性。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远离,健康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涵盖的危害、抵制方法及法律法规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健康成长能力。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1. 的定义和种类2. 的危害3. 防范的方法4. 法律法规三、教学重点1. 的危害2. 防范的方法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2. 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意识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定义、种类、危害以及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如何防范。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会拒绝。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短片、图片等形式展示的危害,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的定义、种类,让学生了解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如何防范。
5.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会拒绝。
6. 总结提升:强调的危害,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危害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是否掌握了的知识,提高了防范意识。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危害的认识。
3. 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生在禁毒安全教育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戒毒所,了解戒毒人员的真实经历。
2. 开展禁毒主题班会,强化学生的禁毒意识。
3. 邀请专家讲座,深入讲解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十、教学资源1. 危害宣传资料:包括图片、视频、案例等。
2. 禁毒法律法规资料:包括相关法律条文、戒毒所介绍等。
3. 教学课件:涵盖知识、危害、防范等内容。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精选5篇)中同学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篇1)活动班级:初一(1)班活动主题: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了解有关毒品的学问。
2、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
3、通过小故事,教育和引导学校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远离毒品,塑造美妙人生。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小伴侣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不知道也没什么关系,今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毒品,它有哪些危害。
板书:(毒品)2、看了毒品这两个字后,你有什么想法吗?二、课题绽开1、什么叫毒品?毒品是我国的习惯性讲法,这里指的毒品,不包括砒霜、敌敌畏、氰化物等可直接致人于死亡的剧毒药品,是特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靠性(即成瘾性)的药品。
而国际上习惯称之为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__ 从上面这段话中,你们感觉毒品是一个怎样的东西?2、毒品的种类: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毒品的危害成瘾性——吸毒成瘾者,对毒品产生生理和心理上依靠,从今沉溺而不能自拔。
摧残性——毒品专家告知我们:吸毒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生命透支”。
吸毒严峻损害人的脑、心、肺、肝、胃、肾等器官,抑制各种内分泌,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破坏性——吸毒者为了支付昂贵的毒品费用,将家产卖光,导致家庭四分五裂,妻离子散。
诱发犯罪——吸毒普遍导致心理变态、道德沦丧、自私冷漠,人性泯灭,为了能购买毒品,吸毒者不惜一切手段铤而走险、盗窃、杀人、贩毒,无恶不作,严峻危害社会安静。
传染疾病——吸毒者传染疾病的途径主要是共用注射器和卖__。
吸毒者体弱反抗力差,静脉注射消毒不严,传播的除细菌性内膜炎、急性肾炎、病毒性肝炎、一般的性病外,最可怕的是艾滋病。
4、毒品的成瘾性有一个初三班级的同学,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惫。
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知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高二(1)班班主任:刘俊国
一、活动时间:2015.10.26
二、活动主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三、活动目标:
1、知识:毒患,正以迅疾的发展速度,威胁着人类社会,吞噬着人类文明。
通过活动,再次呼吁每一位同学,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禁毒的号召,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广泛宣传毒品的危害性,真正认清毒品的危害,从内心深处憎恶毒品,拒绝毒品;自觉学习、宣传禁毒的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积极配合、协助公安政法机关打击惩治毒品违法犯罪。
2、情感: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3、技能: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四、活动过程:
1. 认清毒品形势,增强禁毒工作必要性的认识。
毒品泛滥已构成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毒品犯罪成蔓延之势,我国的吸毒人员的主要群体是青少年和青壮年,他们的年龄在15~30岁之间。
南方某城市有两个班集体吸毒,全部进了青少年戒毒所,面对
空旷的教室,触目惊心。
经静脉吸毒者中约有40%因共用注射器而感染艾滋病,我国艾滋病患者中约有80%为吸毒者。
毒品是令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公害,禁毒是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共同责任,是中国人们的根本利益所在。
2. 认清毒品及其危害性: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以“冰毒”、“摇头丸”为代表的新型毒品自上世纪中叶开始在全球泛滥,并已经开始替代了传统的鸦片,海洛因,可卡因等成为21世纪流行最广,危害更大的毒品。
“冰毒”--甲基苯丙胺,为兴奋剂。
“摇头丸”--亚甲氧基具有生理依赖性和心理成癖性。
毒品会引起肝脏病变,心脏肥大,肺萎缩,血管损伤,传染性疾病,皮肤伤害,肾损伤,性功能丧失,精神症状等。
吸毒易引起极度兴奋,心力衰竭而死亡。
毒品,具有强烈的成瘾性,摧残肉体,销蚀灵魂,践踏文明。
毒品,残害人类生命,破坏社会秩序,危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毒品:害己,毁家,祸国。
吸毒是违法行为。
3.青少年学生如何做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青少年是毒品的主要受害者。
青少年活泼好奇,涉世不深,易受毒贩子的诱惑,成为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的主要受害者。
拒绝毒品,重在预防。
我们青少年要坚决抵制毒品的侵袭,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