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4
高三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开源软件是指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即代码创作者在遵循相关开源协议的基础上,将自己开发的软件源代码向全世界公开,允许其他开发者进行自主学习、测试、修改、二次开发和传播等,以协同方式改善软件产品的质量和优化软件功能等。
开源软件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都有许多流行的软件产品,如Linux电脑操作系统、安卓手机操作系统、MySQL和PostgreSQL开源数据库等。
在软件世界中,开源软件已成为数字企业的流行趋势,也成为数字企业的战略方向和商业模式,开源战略对于数字企业具有重要作用。
开源战略有利于数字企业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数字产品质量。
数字产品开发具有典型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企业初始进入市场时往往需要较大的研发资本投入,一般企业难以承受,而通过开源战略,数字企业可以有效分摊巨额开发成本。
另外,数字企业的产品往往使用很多其他公司的专利,需要支付大量的专利费用,而开源战略可以大幅减少数字企业使用专利的授权费用。
开源战略通过将开源产品向开发者、合作伙伴等开放,通过众多参与者的力量对产品进行测试、改进和优化,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完善产品,从而使开源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越来越好。
开源战略有利于降低数字经济的技术风险水平。
作为数字经济的技术基础,ABC等信息技术的风险对数字经济的风险水平有重要的影响。
相比于闭源软件等,开源软件在技术上更具有自主可控的优势。
闭源软件是一个黑箱,用户难以清楚认识内部情况,因此闭源软件等产品存在较大的被监控、被劫持、被攻击、被禁售、密钥和证书失控、无法打补丁等安全风险,而开源产品由于源代码开放,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并且可以修改和优化代码,因此技术风险水平较低。
2019-2020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
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李星在专业理论方面具有很不一般的修养,无论对重大理论问题还是对一般的艺术观点,都力求认真钻研以至透彻理解,而不是那种号称▲其实常常▲,最终只能用“模糊语言”写评论的评论“家”。
李星的评论文章条理清晰,论断力求准确,且也不乏惊人之见;一旦灵性突发,甚至诗情如潮而涌,字里行间时有▲飞溅。
A.博古通今一知半解真知灼见B.博览群书一知半解电光火石C.博览群书一孔之见电光火石D.博古通今一孔之见真知灼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
形容知识丰富。
一知半解:很贫乏的知识,很肤浅的理解。
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真知灼见:形容正确而透彻的认识和见解。
博览群书: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
形容狭隘片面的见解。
电光火石: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也比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
结合句意,第二空处应指理解认识的不全面,因此只能用“模糊语言”,所以应填写“一知半解”。
故排除C、D项。
第三空处词语应和“灵性”“诗情”搭配,故应为“电光火石”。
故选B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专家表示,财政补贴比重过大,带来了财政可否支撑的危险,未来应逐步改变目前个人与财政筹资责任失衡的局面,建立财政补贴与个人缴费的合理分担机制。
B.由于中国大量的旅游需求被释放到国外,使出境旅游年均近20%的增长速度,产生了远高于入境游的消费额。
C.被爱好者捧为英剧神作的《神探夏洛克》,一些原著迷表示,不但电影的翻译质量不高,而且一些有双关含义和伏笔的翻译不到位,还有翻译硬伤。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届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面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完善和加强全球治理,切实保障和增进全球共同利益,当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疫情不仅是对一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大考,也是对全球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检验。
近年来发生的数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不需要各国发扬合作精神,携手共同应对。
这次疫情再次提醒人们,在全球化时代,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并不符合全球利益,只顾自已、不顾他人的做法并不能完全自保,惟有团结合作、并肩向前,才是最大可能保护各方利益、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
休戚相关,命运与共,各国理当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举国行动,上下一心,全力应对,吹响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冲锋号,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中国政府采取积极、高效、公开、透明的举措,也为维护全球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疫情面前,中国展现的不仅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更是以人类共同利益为重的价值追求。
正如来自世卫组织的评价,中国努力控制病毒源头,限制疫情传播,为世界其他地区防控工作争取到宝贵时间,“如果没有中国努力,全球病例会远高于此”。
顺应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势,采取为全球负责的行动,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呈现的全球普遍现象。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日无衣,与子同袍”这样的温暖,不仅体现在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中国提供捐款和大量医疗防疫物资,体现在“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呼声在全球共鸣,还体现在当出现歧视和污名化现象时及时发出正义之声、当出现不实信息时及时澄清事实。
绝密★启用前2022届高考冲刺模拟(新未来5月联考)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技伦理是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需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是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明确科技活动应该遵循的科技伦理原则,规定科技伦理治理要求;构建国家科技伦理治理的基本体制,对政府、各类创新主体、科技社团以及科技人员在科技伦理治理当中的职责进行明确分工;从规范标准、监管制度、法律法规等不同层面对科技伦理治理的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提出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的措施……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作为我国国家层面科技伦理治理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意见》首次对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填补了我国科技伦理治理的制度空白。
人工智能、基因编辑、辅助生殖技术……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前沿领域闯入"无人区",面临的科技伦理挑战也日益增多。
当前,科技伦理治理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领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难以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
《意见》的出台正当其时、很有必要,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科技伦理体系,提升科技伦理治理能力,有效防控科技伦理风险,不断推动科技向善、造福人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
特别是近代以来,一轮又一轮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给人类带来了难以计数的惊喜和便利。
平顶山、许昌、济源2020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相对于西方文化强调主体自我价值的特点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从不同主体的相互性视角思考和处理问题,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而又一脉相承的价值观,也是当今世界实现合作共赢、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互性价值观突出表现为对五种相互性关系的不懈追求。
强调不同主体间的互敬互爱,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点。
儒家创始人孔子说“修已以敬”“仁者爱人”,其中“敬”和“"爱”的对象都是“人”,即“他人”。
这里的“人”,不仅包含社会中有地位的上层人,也包含庶民百姓。
如何做到敬人爱人?从个体层面,孔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将心比心,从自己的喜好和厌恶考虑到他人的喜好和厌恶,“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从国家层面,孔子强调“为国以礼”。
“礼”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从相互性的角度规定了君臣、上下、长幼,男女、父子、兄弟之间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成为维护国家秩序、保证国家安定的基本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不同主体间相互的“和”。
在中国古人看来,“和”是天地化生万物的方式。
孟子认为,天地间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胜过“人和”。
董仲舒认为,“和”是天地间最美的德。
中国古人讲“和”,讲“同一”,然而,并不等于千篇一律,并不等于没有原则地与对方苟同。
孔子就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追求不同主体间的平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的价值取向。
老子认为“天道无亲”,天道自然地调节着人与人地位的高低和财富的占有。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郑州市第二次质量预测(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于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卫风·氓》中用来表现因思念而痛苦,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一句写出了南朝宋文帝的惨败,和前面写其父刘裕如虹气势的诗句“”形成鲜明对比,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的批判。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两句,既是自况,又借以勉励同乡晚生马生只要精神充实,生活条件的艰苦是微不足道的。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
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重点字:泣、涕、涟)2)赢得仓皇北顾气吞万里如虎(重点字:赢、皇)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重点字:奉、若)点评】《氓》名句辑录: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焦作市普通高中2020 届高三第四次模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自古以来,大爱情怀和自我牺牲是中华民族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共有的精神特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两句,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特质。
(2)《劝学》中用雕刻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的语言简洁凝练,开篇仅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就已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______________ ”一句则点明了季节特征,并渲染了萧瑟、落寞的氛围。
河南省三市(许昌、济源、平顶山)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许多文学作品忠实地记录了时代发生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路遥,其文学创作同样显示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人民性特点,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文学的人民性视野中,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小说更具典型性。
虽然他的作品曾经被淹没于当代文学繁杂思潮的更迭发展中,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书写苦难的情感基调、传统道德的审美理想等,从多个层面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人民性书写的审美追求。
正是路遥创作的人民性视野,使其作品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中最终取得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路遥创作的人民性视野,首先表现在关注中国大变革时期的“三农”问题。
路遥曾经说,“对于作家来说,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仅要接受当代眼光的评估,还要经受历史眼光的审视”。
基于这样的自我要求,路遥的小说创作重视书写“城乡交叉地带”人民的生存与生活。
他的作品不仅从整体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而且相当规模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变革的时代情绪及民众的精神心理动向,充满强烈的时代感,具有前瞻意识。
路遥创作的人民性视野,也充分地体现在对于人民的生存状态的悲悯情怀。
正是具有一种大悲悯、大同情的精神境界,路遥才能把广大民众的苦难写得深切、厚实,写得撼人心魄。
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一系列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普通人苦难的奋斗史。
他们的历史沉郁、悲壮而崇高。
在这种苦难的奋斗史中,蕴含着他们对历史社会、生活坚定不移的信念追求和牺牲精神,充满着积极进取的乐观态度。
用《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的话来讲,他通过“血火般的洗礼”,已经很“热爱”自己的苦难,并把自己从生活中得到的人生启示提升为“关于苦难的学说”。
这一思想基调构成了路遥“苦难意识”的主旋律,以审美的形式回旋在平凡人的世界中。
河南2020届高三阶段性考试(五)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度河南省高三阶段性考试(五)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认同的基础和核心,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的标志性名片,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在潜移默化中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有效方式。
仅就文学作品的对外传播而言,我们的起步并不算太晚。
就翻译作品的种类和数量而言,我们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但从结果来看,其影响力并未超出传统汉学家或相关专业群体,没有在全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为此,有必要从顶层设计出发,依据时代变化积极调整相关策略,将重点放在认真培养翻译人才、深入探讨外国读者的兴趣、改善传统传播途径等方面。
当前,“学贯中西”的翻译人才依然十分紧缺,导致大部分作品内容的翻译水平有待提升。
特别是就译介行为而言,国内译者对外翻译属于译出,由于是非母语状态,难免对国外文化的理解和外语表达存在一些障碍;国外译者的翻译属于译入,对我国作品的理解也会存在很多差异。
因此,从非严肃的流行文化切入,对国内外翻译群体来说可能更为友好。
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学作品输出以经典或严肃文学为主,这些作品即便在国内也存在束之高阁者众多、实际阅读者稀少的窘境。
美国和日本的文化输出模式,均是从民间和商业开始,流行在前,经典在后。
比如,美国好莱坞影视,日本动漫作品,无不是从流行文化开始敲开国际市场大门的。
我们有必要加以借鉴,按照这一传播的客观规律对现行策略做出调整,走由浅入深、从猎奇到流行再到经典的文化传播之路。
要给予非官方渠道更多的施展空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成对外传播。
以我国网络文学发展为例,它有别于传统自上而下的推广,而主要是自下向上成长的,经由民间力量自发性实现了对外传播的目的。
2020年河南省许昌市平顶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遥远的葵花地李娟⑴我们这里的河流全靠积雪融汇,而农民种地,又全靠从河里引水灌溉。
因此在我们这里,一遇到降雪量少的暖冬,第二年肯定大旱。
⑵这一年正是罕有的旱年。
除了旱灾,风突、蝗灾及其他严重的病虫害肯定也会全集中到这一年。
谁叫去年暖冬呢?虫卵没法冻死。
⑶尽管如此,我妈还是决定种两百亩向日葵。
地是头一年就包好的,如果不种,荒着心里更难受。
⑷那块土地我们承包了三年,位于新疆阿克哈拉河下游六十公里处的高潮村南面的荒野中。
地势赶阔,一马平川。
那一带一共开垦有一万多亩土地,除了少量的打瓜,全都被承包者种上了向日葵。
不夹丰收时那里会是怎样的一幕情景。
⑸—万亩啊,金灿灿的葵花地!⑹因为离家太远,葵花从播种到收成的三四个月期间,我妈得一直守在地边。
这三四个月里就没法照顾九十多岁的外婆和几只小狗及满院子的鸡鸭兔子鹅了。
于是,妈妈雇了一辆大卡车,把整个家都搬到了地边。
妈妈在荒野中挖了一个大坑,坑的南侧掏了一条斜下去的通道。
坑沿上横搁几根木头算是檩条,檩条上横担一些木棍,铺几只撕开的纸箱子,最上面蒙一大块塑料棚布,最后再盖上一层泥土压住棚布。
在新疆,这叫“地窝子”。
这就是我们的家。
'⑺搬家时我也跟着去了,在那里生活了非常短暂的一些日子。
只目睹了种子进入大地的过程,却秄知它们如何在大地里苏醒,渐渐长成。
那些日子里,我总是站在地窝子旁,长时间望着眼前一望无垠纪大地,想到下面一行行齐整沉睡的种子,总觉得它们可能会永远这么沉睡下去了。
大地永远荒凉空荡。
⑻搬家的那一天好冷。
虽然已入四月,但冬天的气息仍然强大坚固,残雪皑皑,寒风凛冽。
第二天,外婆就想回家了。
她拄杖从地窝子里艰难地走上大地,转身四望,快要哭了。
而我妈始终忙忙碌碌。
她马不停蹄,立刻雇人犁地,第三天就开始播种。
眼下只能人工点播,为了快快播完,她跑到附近的杜热小镇上雇了二十多个人。
河南省三市(许昌、济源、平顶山)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许多文学作品忠实地记录了时代发生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路遥,其文学创作同样显示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人民性特点,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文学的人民性视野中,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小说更具典型性。
虽然他的作品曾经被淹没于当代文学繁杂思潮的更迭发展中,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书写苦难的情感基调、传统道德的审美理想等,从多个层面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人民性书写的审美追求。
正是路遥创作的人民性视野,使其作品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中最终取得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路遥创作的人民性视野,首先表现在关注中国大变革时期的“三农”问题。
路遥曾经说,“对于作家来说,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仅要接受当代眼光的评估,还要经受历史眼光的审视”。
基于这样的自我要求,路遥的小说创作重视书写“城乡交叉地带”人民的生存与生活。
他的作品不仅从整体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而且相当规模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变革的时代情绪及民众的精神心理动向,充满强烈的时代感,具有前瞻意识。
路遥创作的人民性视野,也充分地体现在对于人民的生存状态的悲悯情怀。
正是具有一种大悲悯、大同情的精神境界,路遥才能把广大民众的苦难写得深切、厚实,写得撼人心魄。
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一系列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普通人苦难的奋斗史。
他们的历史沉郁、悲壮而崇高。
在这种苦难的奋斗史中,蕴含着他们对历史社会、生活坚定不移的信念追求和牺牲精神,充满着积极进取的乐观态度。
用《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的话来讲,他通过“血火般的洗礼”,已经很“热爱”自己的苦难,并把自己从生活中得到的人生启示提升为“关于苦难的学说”。
这一思想基调构成了路遥“苦难意识”的主旋律,以审美的形式回旋在平凡人的世界中。
它让每一位读者从这苦难的奋斗史中,从达观进取、催人奋进的人生态度中感受到厚重、刚健,得到永葆昂扬激情的精神动力。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面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完善和加强全球治理,切实保障和增进全球共同利益,当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疫情不仅是对一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大考,也是对全球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检验。
近年来发生的数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不需要各国发扬合作精神,携手共同应对。
这次疫情再次提醒人们,在全球化时代,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并不符合全球利益,只顾自已、不顾他人的做法并不能完全自保,惟有团结合作、并肩向前,才是最大可能保护各方利益、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
休戚相关,命运与共,各国理当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举国行动,上下一心,全力应对,吹响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冲锋号,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中国政府采取积极、高效、公开、透明的举措,也为维护全球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疫情面前,中国展现的不仅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更是以人类共同利益为重的价值追求。
正如来自世卫组织的评价,中国努力控制病毒源头,限制疫情传播,为世界其他地区防控工作争取到宝贵时间,“如果没有中国努力,全球病例会远高于此”。
顺应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势,采取为全球负责的行动,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呈现的全球普遍现象。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日无衣,与子同袍”这样的温暖,不仅体现在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中国提供捐款和大量医疗防疫物资,体现在“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呼声在全球共鸣,还体现在当出现歧视和污名化现象时及时发出正义之声、当出现不实信息时及时澄清事实。
暖心的行动,无论大小,展现的都是为人类共同利益负责的价值追求,汇聚的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能量。
“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唯一方法,就是所有国家本着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
”来自世界顶级医学科学家的忠告已是世界上很多国家人民的自觉行动,相信在庆祝抗击疫情胜利的那一天,世界可以为这样的团结合作精神而自豪。
当然,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治理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
如个别国家对我国的防疫措施隔岸观火,袖手旁观;甚至说三道四,甚至污名化。
一些人还陷入了针对全球化的焦虑、迷惘甚至怯懦。
这说明,个别国家和一些人的思维还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全球治理还有需要加强和完善的地方。
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指出,传染病控制一直就是一种时足时乏的事情——当疾病暴发和政府担忧时,各国会投入大量资源;当传染病结束后,资源又变得相当匮乏。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这场疫情再次提出了值得全世界共同思考的国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难题:如何持续做好传染病监控和控制,如何以充足的医学准备和供应以备不时之需。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人们需要总结经验,珍视抗击疫情中凝聚的全球力量,也需要检视不足,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都是人类历史长河淬炼的文明之光。
命运与共,并肩前行,携手抗击疫情,必将为人类文明之光增添新动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能量。
(选自《共同担当使命淬炼文明之光》,《人民日报》2020年2月12日,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冠肺炎疫情是一起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疫情,中国的各项举措,为维护全球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B.全球化时代,面对公共卫生事件,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如果团结合作,守望相助,就能保护好各方利益,很快战胜疫情。
C.采取为全球负责的行动,这是疫情以来全球普遍现象,本着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国家人民的自觉行动。
D.由于一些人陷人了针对全球化的焦虑、迷惘甚至怯懦,因此造成了这些人的思维缺乏全球治理意识,跟不上时代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即亮明中心论点,接着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证,最后重申观点,表达了坚定的信念。
B.文章第三段以事实为依据并引用世卫组织的评价,论述了中国在疫情面前的有力举措,凸显了制度优势,更体现了大国担当。
C.文章第四段综合运用举例、对比、引用论证,通过国际上的暖心行动,进一步论证为人类共同利益负责的价值追求的重要性。
D.文章的论述全面、客观,既阐明全球治理,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正能量,也客观地指出全球治理暴露出的一些薄弱环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次疫情告诉人们,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是大势所趋,需要各国发扬合作精神,并肩前行。
B.我国疫情发生以来,国际上出现了歪曲和污名化现象,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再度泛滥,值得关切。
C.面对国际公共安全卫生事件,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检视不足,共同协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D.我国疫情蔓延之际,一些国家的政客一味指责中国,这无益于抗疫,只会让自己的国家自食苦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规划所指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节能汽车是指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系统,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优于下一阶段目标值的汽车。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促进汽车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
近年来,汽车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也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的财税政策等措施,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整车优化设计以及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推广,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明显降低;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基本成熟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
但总体.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产品成本高,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受到制约;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燃料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节能型小排量汽车市场占有率偏低。
(摘编自《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态势分析与投资战略调研报告》材料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五大趋势分析与价值链定位模式和战略思考框架解读》指出,新能源车正处在由“政策拉动”向“市场需求”过渡时期,2019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车展上,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绝对主角。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趋势之一,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共同主导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2019年政策上有一些好消息。
除了新能源补贴政策外,引导车企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还有我们熟知的双积分政策。
在2020年,双积分政策也将进一步推进,在供给侧进行改革,激励传统汽车厂商加大新能源车的推出力度。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中外汽车厂商的重要领域,随着外资合资以及本土造车势力的加速发展,2020年后中国将进入全面竞争的新能源市场时代,市场格局被重新塑造,新能源汽车产业价值链及利润结构都会被调整。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新科技会成为重要利润。
本土的传统汽车厂商会快速发展占据市场,领先企业会快速拓展全链条能力,各方面落后的本土汽车厂商会成为“代工厂”,传统外资品牌如果不能牢牢占据终端市场很有可能遭遇出局。
(摘编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将会很好》,“快资讯”2020年1月7日)材料三:一直以来,业内的一致共识是,尽管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双重认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但相较于传统汽油车而言,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真正崛起仍须突破产业技术的关卡。
需要认清的是,由于客观环境压力倒逼,也因社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高度热情所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路径是适度超前的,即政府公务车、公共交通和民用三方面在共同发力。
当然,之所以能形成三方齐发力的局面,与政策的推动关系密切。
但是,真正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仍是需要尽快形成产业自主发展。
其中,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言必不可少。
毕竟,实现技术进步、提升竞争力,才是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问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高昂的维修和养护成本。
根据现有的推行大型公交车换用电动车存在的客观问题不难发现,过高的维修和养护成本已经让很多大型车的运营方望而却步,这些还要通过技术的进步以及政策手段提升其积极性。
不同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动力蓄电池,本身对生态环境极易造成破坏。
因此,越早明确解决潜在问题,就越有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既然其已经往既定的发展方向发展,就应该尽可能地围绕新能源汽车自身可能出现的阻碍,提早布局解决。
即,应该尽早通过政策实施加速形成产业闭环,遵循“生产-销售-使用-再利用”的良性轨道,寻求规范、有序的发展。
(摘编自《新能源汽车急需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中国经济时报公众号》2019年12月20日) [注]①双积分:指乘用车企业平均油耗积分和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能源汽车能缓解燃油供求矛盾,改善大气环境;我国新能源汽车虽然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已取得重大进步,但仍有些关键技术尚未突破。
B.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推广,但也存在产品成本高,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C.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双积分政策都有利于传统车企向生产新能源汽车和节能车方面转型,能激发乘用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节能车的热情。
D.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路径明确,在政府公务车、公共交通和民用三方面共同发力,这与政策的推动有密切的关联。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目前,我国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基本成熟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为中外汽车厂商的重要领域。
B.由材料二可知,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共同主导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这意味着传统燃油动力车型的发展空间会不断被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