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人教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 第6单元 世界经济的球化趋势
- 格式:ppt
- 大小:834.50 KB
- 文档页数:8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程标准】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认识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2、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和影响。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1、原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根本原因);(2)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民用客机、超级运输机、集装箱运输)和通讯方式(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3)两极格局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4)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体制条件);(5)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推动者。
2、经济全球化进程(1)15、16世纪之交,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增多,世界市场初具雏形;(2)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二战后初期,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建立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3、主要表现(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2)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3)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4、本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5、评价:即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1)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3)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4)发展中国家:1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2挑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3对策——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