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固耦合方程的建立及耦合数据传递
- 格式:pdf
- 大小:179.39 KB
- 文档页数:7
流固耦合过程_教程流固耦合是指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过程。
在这种过程中,流体对固体施加的力会导致固体变形,而固体的变形又会对流体流动产生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在流固耦合中,流体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固体可以是土壤、岩石、建筑物等。
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几个参数来描述,包括流体的压力、速度、密度以及固体的应力、变形等。
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基本物理定律来描述,如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弹性方程等。
在流固耦合过程模拟中,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种是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数值模拟,另一种是基于解析解的解析模拟。
有限元方法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对物体进行离散化处理的方法,将物体分割成许多小元素,并通过求解这些小元素上的方程来获得模拟结果。
解析模拟则是基于已知的解析解进行计算,通常适用于简单的流固耦合问题。
在进行流固耦合过程的数值模拟时,需要先建立数学模型。
例如,在处理地下水流动与土壤变形耦合问题时,可以使用Darcy定律描述地下水的渗流行为,再结合土壤的弹性方程来描述土壤的变形。
然后,通过数值方法对这些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并采用迭代求解的方式求解模拟结果。
在模拟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流体与固体之间的边界条件。
例如,在考虑建筑物受风力作用时,建筑物表面的压力分布可以作为边界条件输入模型中,以模拟风力对建筑物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注意模型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等参数的选择,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在模拟结果的分析中,可以通过观察固体变形、流体速度分布等来判断流固耦合过程的行为。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模型参数、边界条件等来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这些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总结起来,流固耦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涉及到流体和固体的相互作用。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对这种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
通过理解流固耦合过程的基本概念和模拟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流固耦合的研究与发展综述流固耦合是指流体与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
在许多工程领域,流固耦合现象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航空航天、汽车工程、能源系统和生物医学领域等。
本文将对流固耦合的研究与发展进行综述,包括其基本原理、数值模拟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一、流固耦合的基本原理流固耦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数学模型描述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和固体运动的基本学科,它们提供了描述流固耦合现象的基本理论基础。
在流体力学中,流体的运动可以通过Navier-Stokes方程组来描述,而在固体力学中,固体的运动可以通过弹性力学或塑性力学方程来描述。
通过将这两个方程组耦合起来,可以得到描述流固耦合现象的数学模型。
二、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为了研究流固耦合现象,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手段。
常见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和边界元法等。
在流固耦合问题中,有限元法是最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之一。
有限元法将流体和固体分别离散化为有限个单元,并通过求解代数方程组来得到流体和固体的运动状态。
此外,还可以使用流体-结构相互作用软件来模拟流固耦合问题,例如ANSYS、FLUENT等。
三、流固耦合的应用领域流固耦合现象在许多工程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航空航天工程中,流固耦合现象的研究可以帮助改善飞机的气动性能,提高飞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汽车工程中,流固耦合现象的研究可以用于改善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降低燃油消耗和减少排放。
在能源系统中,流固耦合现象的研究可以用于优化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在生物医学领域,流固耦合现象的研究可以用于模拟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的流动,帮助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综上所述,流固耦合的研究与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流固耦合现象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未来,随着数值模拟方法的不断发展和计算能力的提高,流固耦合的研究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拓展。
workbench流固耦合控制方程
在流固耦合问题中,可以使用强度假设来刻画流体和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假设流体是可压缩的、不可旋转的、具有牛顿流体性质的连续介质,固体是线性弹性的、各向同性的、具有线弹性行为的材料。
流固耦合控制方程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
质量守恒方程:
∂ρ/∂t + ∇·(ρv) = 0
动量守恒方程:
ρ(∂v/∂t + v·∇v) = ∇·σ + f
其中,ρ是流体的密度,v是流体的速度,σ是固体的应力张量,f是外部施加在固体上的体力密度。
流体在固体表面施加的力可以通过应力张量的边界条件获得。
弹性固体的应力张量可以通过胡克定律获得:
σ = λ·Tr(ε)·I + 2·μ·ε
其中,λ和μ是固体的弹性参数,Tr(ε)是应变张量的迹,I是单位张量,ε是固体的应变张量,可以通过速度梯度来计算:ε = (∇v + ∇v^T)/2
流体的速度和压力之间存在一个Poisson方程来建立联系:∇·v = 0
通过以上方程组,可以求解流固耦合问题,确定流体和固体的
耦合行为。
具体求解方法可以采用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或其他数值方法进行离散化和求解。
CFX_流固双向耦合的实现实现流固双向耦合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网格生成:首先需要生成流体和固体模型的网格。
对于流体,可以使用常规的CFD网格生成软件(如Ansys ICEM-CFD)生成适当的流体网格。
对于固体,可以使用CAD软件生成固体模型,并通过网格生成软件(如Ansys Meshing)将其转换为固体网格。
2. 物理模型设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流体和固体模型进行设定。
对于流体,可以选择使用Navier-Stokes方程来描述流体的运动。
对于固体,可以选择使用弹性力学方程进行模拟。
3.边界条件设定:对于流体和固体的边界条件进行设定。
对于流体,包括入口流速、出口压力、壁面摩擦等边界条件。
对于固体,包括固体的位移、力或者应力等边界条件。
4. 数值求解:根据设定的物理模型和边界条件,使用CFX软件进行数值求解。
CFX使用有限体积法对Navier-Stokes方程进行离散化,同时使用显式或隐式方法求解弹性力学方程。
5.耦合求解:在流固双向耦合中,流体和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通过迭代的方式求解。
首先,在给定流体的边界条件下,使用CFX求解流体部分的问题。
然后,在给定固体的边界条件下,使用CFX求解固体部分的问题。
接着,将固体的变形信息传递给流体,影响流体的边界条件。
再次使用CFX求解流体的问题,得到新的流场分布。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流体和固体的解收敛。
6.结果分析:对求解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后处理。
可以通过CFX提供的后处理工具,如应力和变形分布、速度和压力分布等来评估流固耦合模拟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流固双向耦合模拟的实现通常需要较高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同时,由于流固耦合问题的复杂性,对物理模型的设定以及边界条件的设定也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
综上所述,CFX流固双向耦合的实现可以分为网格生成、物理模型设定、边界条件设定、数值求解、耦合求解和结果分析等几个步骤。
通过迭代的方式求解流固双向耦合问题,可以模拟流体和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工程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流固耦合数值方法研究概述与浅析流固耦合数值方法是研究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是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流固耦合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如风对建筑物的作用、水力冲击和爆炸冲击对船舶和汽车的影响等。
流固耦合数值方法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特性,为工程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在流固耦合数值方法的研究中,首先需要建立流体和固体的数学模型。
对于流体来说,其通常是基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方程,如Navier-Stokes方程、能量守恒方程等。
对于固体来说,其模型可以是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等。
在建立流体和固体的模型之后,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界面上的力和热交换等。
界面上的相互作用通常可以通过明确定义边界条件来实现。
然后,针对建立的数学模型,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值方法进行计算。
对于流体和固体分别采用不同的数值方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界面上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流固耦合的计算。
对于流体的数值方法来说,通常选择基于有限体积法或有限元法的方法来离散化流体方程。
对于固体的数值方法来说,可以选择基于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的方法来求解固体力学方程。
在流固耦合问题中,界面上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关键问题,一般采用界面追踪技术或体积区域法来处理。
最后,流固耦合数值方法的研究还需要进行数值模拟和验证。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得到流体和固体的场量分布,如速度场、压力场、位移场等,进一步分析流固耦合过程的特性。
同时,还需要通过实验或现有解析解进行验证,对数值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然而,流固耦合数值方法的研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计算效率、数值稳定性和精度等。
流固耦合问题通常涉及到多个尺度和多个物理场的耦合,导致计算量较大。
数值稳定性是保证计算结果可靠性的基础,需要在数值方法的选择和参数设定上进行合理把握。
同时,流固耦合问题通常具有非线性和复杂的特性,使得数值方法的精度和收敛性成为一个难点。
双向流固耦合实例(Fluent与structure)说明:本例只应用于FLUENT14.0以上版本。
ANSYS 14.0是2011年底新推出的版本,在该版本中,加入了一个新的模块System Coupling,目前只能用于fluent与ansys mechanical的双向流固耦合计算。
官方文档中有介绍说以后会逐渐添加对其它求解器的支持,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FLUENT终于可以不用借助第三方软件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了,个人认为这是新版本一个不小的改进。
模块及数据传递方式如下图所示。
一、几何准备流固耦合计算的模型准备与单独的流体计算不同,它需要同时创建流体模型与固体模型。
在geometry模块中同时创建流体模型与固体模型。
到后面流体模型或固体模块中再进行模型禁用处理。
模型中的尺寸:v1:32mm,h2:120mm,h5:60mm,h3:3mm,v4:15mm。
由于流体计算中需要进行动网格设置,因此推荐使用四面体网格。
当然如果挡板刚度很大网格变形很小时,可以使用六面体网格,划分六面体网格可以先将几何进行slice切割。
这里对流体区域网格划分六面体网格,固体域同样划分六面体网格。
二、流体部分设置1、网格划分双击B3单元格,进入meshing模块进行网格划分。
禁用固体部分几何。
设定各相关部分的尺寸,由于固体区域几何较为整齐,因此在切割后只需设定一个全局尺寸即可划分全六面体网格。
这里设定全局尺寸为1mm。
划分网格后如下图所示。
2、进行边界命名,以方便在fluent中进行边界条件设置设置左侧面为速度进口velocity inlet,右侧面为自由出流outflow,上侧面为壁面边界wall_top,正对的两侧面为壁面边界wall_side1与wall_side2(这两个边界在动网格设定中为变形域),设定与固体交界面为壁面边界(该边界在动网格中设定为system coupling类型)。
操作方式:选择对应的表面,点击右键,选择菜单create named selection,然后输入相应的边界名称。
流固耦合分析(FSI)流固耦合分析(FSI)是涉及流体和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研究,其理论包括了几个主要方面:流体力学、固体力学、耦合边界条件、求解器等。
以下是流固耦合分析的详细理论讲解,带有相关公式和尽量详细的说明。
一、流体力学1.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frac{\partial \rho}{\partial t} + \nabla \cdot (\rho \mathbf{u}) = 0 $$动量守恒定律:$$ \rho \frac{\partial \mathbf{u}}{\partial t} + \rho (\mathbf{u} \cdot \nabla) \mathbf{u} = \nabla \cdot \tau + \mathbf{f} $$其中,$\rho$是流体密度,$\mathbf{u}$是流体速度,$\tau$是应力张量,$\mathbf{f}$是体力。
2.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rho \frac{\partial \mathbf{u}}{\partial t} + \rho (\mathbf{u} \cdot \nabla) \mathbf{u} = \nabla \cdot (-p\mathbf{I} + \tau) + \mathbf{f} $$其中,$p$是静压力,$\mathbf{I}$是单位张量。
3. 边界条件(1)速度边界条件:$\mathbf{u} = \mathbf{u}_b$,其中$\mathbf{u}_b$是边界上的速度。
(2)压力边界条件:$p = p_b$,其中$p_b$是边界上的压力。
4. 流体力学求解器常用的流体力学求解器有OpenFOAM、ANSYS Fluent等。
二、固体力学1. 力学基本方程$$ \tau = \sigma\cdot \mathbf{n} $$其中,$\tau$是表面上的接触力,$\sigma$是固体的应力张量,$\mathbf{n}$是表面的单位法向量。
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
流固耦合是指流体和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它涉及了流体
动力学和固体力学两个领域。
建立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
在数学上,建立流固耦合的模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首先,我
们可以使用偏微分方程描述流体的运动,如Navier-Stokes方程,
同时使用弹性力学方程描述固体的变形。
然后,通过适当的边界条
件和相互作用条件,将这两个方程耦合在一起。
这种耦合可以通过
将流体和固体的速度、压力、位移等物理量在流固界面上进行匹配
来实现。
另一种建立流固耦合模型的方法是使用有限元法或有限体积法。
这些方法可以将流体和固体的运动方程离散化,然后通过相互作用
界面将它们耦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它可以处理复杂的流固耦合问题,并且可以考虑到材料的非线性、大变形和接触等现象。
除了数值模拟方法,还有一些解析方法可以用于建立流固耦合
的数学模型,如边界元法和格林函数法。
这些方法在特定情况下可
以给出精确的解,但通常适用于简单的流固耦合问题。
总之,建立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涉及到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的基本方程,以及适当的边界条件和相互作用条件。
通过合理地耦合这些方程和条件,我们可以得到描述流固耦合行为的数学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流体和固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 轴流泵的流固耦合5-1 流固耦合概论流固耦合问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流‐固单向耦合,一类是流‐固双向耦合。
单向耦合应用于流场对固体作用后,固体变形不大,即流场的边界形貌改变很小,不影响流场分布的,可以使用流固单向耦合。
先计算出流场分布,然后将其中的关键参数作为载荷加载到固体结构上。
典型应用比如小型飞机按刚性体设计的机翼,机翼有明显的应力受载,但是形变很小,对绕流不产生影响。
当固体结构变形比较大,导致流场的边界形貌发生改变后,流场分布会有明显变化时,单向耦合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需要考虑固体变形对流场的影响,即双向耦合。
比如大型客机的机翼,上下跳动量可以达到5 米,以及一切机翼的气动弹性问题,都是因为两者相互影响产生的。
因此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进行流固双向耦合计算。
下面简单介绍其理论基础。
连续流体介质运动是由经典力学和动力学控制的,在固定产考坐标系下,它们可以被表达为质量、动量守恒形式:()0v tρρ∂+∇⋅=∂ (1) ()B v vv f tρρτ∂+∇⋅-=∂ (2) 式中,ρ为流体密度;v 为速度向量;Bf 流体介质的体力向量;τ为应力张量;在旋转的参考坐标系下,控制方程变为: ()0r v v tρρ∂+∇⋅=∂ (3) (-)+B r r c v v v f f tρρτ∂+∇⋅=∂ (4) 形式和固定坐标系下基本相同,只是速度变成了相对速度,另外就是增加了附加力项c f 。
固体有限元动力控制方程为:[]{}[]{}{}...[]{}M u C u K u F ++= (5)式中,[]M ,[]C ,[]K 分别是质量矩阵,阻尼矩阵以及刚度矩阵,{}F 为载荷矩阵。
流固耦合遵循最基本的守恒原则,所以在流固耦合交界面处,应满足流体与固体应力、位移、热流量、温度等变量的相等或守恒,即满足如下四方程:f f s s n n ττ⋅=⋅ (6)f s d d = (7)f s q q = (8)f s T T = (9)5-2 单向流固耦合思路分析:轴流泵的单向流固耦合仅仅考虑流场对结构的影响,并不考虑结构变形对流场的影响,所以其数据的传递是单向的,流场和结构的分开计算,完成流场计算之后将其作为结构的边界条件加载到结构域上。
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流-固耦合是指流体与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这种耦合关系在自然界和工程应用中都是非常普遍的。
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现象,并且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
在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连续介质力学来描述流体和固体的运动。
在这种模型中,流体和固体都被看作是连续的介质,其运动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方程来描述。
流体的运动可以通过Navier-Stokes方程或者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描述,而固体的运动可以通过弹性力学方程进行描述。
在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描述流-固界面的相互作用。
在这个界面上,流体传递动量和能量给固体,而固体则施加力和扭矩给流体。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边界条件来描述,其中包括速度、压力和剪切力等物理量。
为了解决这种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通常需要进行数值计算来求解。
在数值计算中,将流体和固体的运动方程离散化,然后通过一些数值方法来求解。
常用的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元方法、有限差分方法和有限体积方法等。
除了数值方法,还可以通过一些解析方法来求解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
在这种方法中,可以采用分离变量法或者格林函数法来求解。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简单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对于复杂的情况则需要借助数值方法来求解。
第二篇示例:流-固耦合是指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现象。
在许多实际应用中,流体和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这种耦合关系。
本文将介绍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为了建立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我们首先需要考虑流体的运动方程和固体的弹性方程。
流体的运动可以通过Navier-Stokes方程组来描述,而固体的弹性性质可以通过弹性方程来描述。
在流-固耦合问题中,流体的运动会受到固体的变形影响,同时固体的变形也会受到流体的作用力影响。
流固耦合力学概述流固耦合力学概述流固耦合力学是研究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流体流动对固体的作用以及固体形变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流固耦合力学的研究为许多工程领域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例如地下水流动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飞行器在超音速飞行时的气动热力问题等。
流固耦合力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液固耦合和气固耦合两种情况。
液固耦合研究的是流体对固体的作用,主要考虑物质的不可压缩性和流体与固体表面的接触力。
气固耦合研究的是气体在固体上的作用,主要考虑气动力、气体与固体的热传导和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液固耦合力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流体对固体的力学作用。
流体的应力与速度梯度有关,通常使用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来描述流体流动。
当流体与固体表面发生接触时,需要考虑边界条件和接触力。
边界条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以是固定表面、自由表面或者剪切流动。
接触力通常根据动量守恒原理得到,在接触面上的法向力和切向力与流体的压力和剪切应力相关。
气固耦合力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固体形变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固体的形变会引起流体中的压力和速度分布变化,进而影响流体的流动状态。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用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的耦合模型来描述。
通过建立流固耦合模型,可以研究不同形状的固体对流体流动的影响,例如翼型在空气中的气动力学特性。
流固耦合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通过建立流固耦合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固体力学方法求解模型方程,得到流体流动和固体形变的数值解。
数值模拟方法具有高精度、低成本和易于实施的优点,逐渐成为流固耦合问题研究的主要手段。
实验研究通过设计合适的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获取流体流动和固体形变的实验数据,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流固耦合力学在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在地下工程中,研究地下水流动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可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在航空航天领域,研究飞行器在超音速飞行时的气动热力问题可以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和性能。
流固耦合问题的数值模拟与优化流固耦合问题是指在流体流动中,流体与固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现象。
这种问题在工程领域中非常常见,例如风洞试验、水下结构物的设计等。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数值模拟和优化方法被广泛应用。
数值模拟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仿真技术,可以对流固耦合问题进行模拟和分析。
数值模拟方法通常基于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的基本方程,通过数值离散和迭代计算来求解。
其中,流体力学方程主要包括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而固体力学方程则包括力平衡和应变-应力关系等。
通过将这些方程进行离散化,并采用适当的数值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可以得到流体流动和固体变形的数值解。
在流固耦合问题的数值模拟中,一般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建立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的数学模型。
这包括确定边界条件、材料参数和几何形状等。
2. 离散化:将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将连续的物理过程转化为离散的计算问题。
这一步通常采用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方法。
3. 数值求解:通过迭代计算,求解离散化后的数学模型。
这一步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值方法和求解算法,并进行计算。
4. 后处理:对求解结果进行分析和可视化,评估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一步通常包括绘制流场和应力场的分布图、计算力学指标等。
数值模拟方法在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流体流动和固体变形的行为。
然而,由于流固耦合问题的复杂性,数值模拟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计算精度受到网格尺寸和时间步长的限制、计算成本较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优化方法被引入到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中。
优化方法是一种通过改变设计参数以达到最优解的技术。
在流固耦合问题中,优化方法可以应用于优化流体流动和固体结构的设计,以满足特定的性能指标,如最小阻力、最大承载能力等。
优化方法在流固耦合问题中的应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变量的选择: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计变量。
流固耦合模型流固耦合模型是一种重要的数值模拟方法,它能够有效地模拟流体和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许多工程领域,如航空、汽车、船舶、建筑等,都需要进行流固耦合模拟,以评估设计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流固耦合模型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一、基本原理流固耦合模型是基于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它将流体和固体的运动方程耦合在一起,构建一个综合的数值模型。
在流固耦合模型中,流体和固体之间存在几种相互作用方式,包括:1. 流体对固体的作用力:当流体流动时,会对固体表面产生压力和剪切力,这些力会影响固体的运动状态。
2. 固体对流体的作用力:当固体移动时,会对流体产生阻力和扰动,这些作用力会影响流体的运动状态。
3. 流体和固体的热传递:在流体和固体之间存在热传递,如果不考虑这种作用,会导致模拟结果的偏差。
基于上述相互作用方式,流固耦合模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和拉格朗日-欧拉方法。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是以流体为欧拉网格,以固体为拉格朗日网格,通过网格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模拟流体和固体的相互作用。
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则是以固体为拉格朗日网格,以流体为欧拉网格,通过将固体作为运动物体来模拟流体和固体的相互作用。
二、应用领域流固耦合模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航空、汽车、船舶、建筑、医疗、能源等诸多领域。
下面将以航空和汽车领域为例,介绍流固耦合模型的应用情况。
1. 航空领域在航空领域,流固耦合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气动力学和结构力学分析。
例如,研究飞机在高速飞行时的气动弹性特性,评估飞机的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等。
此外,流固耦合模型还可以用于分析飞机的燃油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
2. 汽车领域在汽车领域,流固耦合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车辆的空气动力学和车身结构分析。
例如,研究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气动力学特性,优化车身结构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
此外,流固耦合模型还可以用于分析车辆的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动力系统等。
第27卷第5期 V ol.27 No.5 工 程 力 学 2010年 5 月 May 2010 ENGINEERING MECHANICS83———————————————收稿日期:2008-11-14;修改日期:2009-12-30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8024800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8111)作者简介:*周 岱(1963―),男,浙江人,教授,博士,从事大跨空间结构及其风工程研究(E-mail: zhoudai@);李 磊(1984―),男,山东枣庄人,硕士,从事大跨空间结构及其风工程研究(E-mail: lennyli52@); 邓麟勇(1983―),男,湖南娄底人,硕士生,从事大跨空间结构及其风工程研究(E-mail: iloveyecong@); 张夏萍(1985―),女,安徽合肥人,硕士,从事大跨空间结构及其风工程研究(E-mail: zxp5527@).文章编号:1000-4750(2010)05-0083-08流固耦合问题的网格更新与信息传递新方法*周 岱,李 磊,邓麟勇,张夏萍(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摘 要:研究流固耦合问题中的网格技术。
针对流体域的网格移动,提出基于映射结构化网格的插值更新的新方法,采用映射插值函数计算流体网格节点位移并与初始网格坐标值叠加,以获取流体新的节点坐标。
对二维正方形、梭形及三维立方体流场网格更新开展数值计算。
计算表明,该方法可保持原网格的拓扑关系,且更新速度快,更新质量好。
使用约束反力分配法和投影插值法分别传递流体域到结构域、结构域到流体域的信息,运用基于该方法的自编程序对典型形体的结构流固耦合界面进行信息传递计算模拟。
通过对比传递前后结构与流体的作用,验证了基于该方法的数值传递效果理想。
关键词:结构工程;流固耦合;网格更新;信息传递;插值 中图分类号:TU311.3; TU311.4 文献标识码:ANOVEL METHODS FOR MESH UPDATE AND DATA TRANSFERTECHNIQUE OF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ZHOU Dai , LI Lei , DENG Lin-yong , ZHANG Xia-ping(School of Naval Architecture, Ocean and Civi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Abstract: The mesh technique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motion of flow field mesh, a novel update method based on mapping structured mesh was presented. In present method, the mapping interpolation function was introduced to obtain the computational displacements of the flow field mesh nodes. The update mesh system for flow field is formed by adding computational displacements to the original mesh node coordinates of flow field. Through a group of the mesh update computation for flow fields around a two dimensional square object, a spindle-like object and a cubic body, it was found that the original topology of a fluid mesh system could be kept and the higher mesh quality and faster computational effect for mesh update could be obtained. Furthermore, the constrained counterforce distribution technique and the projection interpolation approach were proposed to transfer the computational data from a flow field to a structural field and reverse, respectively. Finally, with a series of computation,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better effect for data transfer between the interface of a flow field domain and a structural domain was reached.Key word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mesh update; data transfer; interpolation流固耦合方法是研究大跨空间建筑耦合风效应问题的重要方法。
流固耦合方程的建立及耦合数据传递
作者:苏波, 钱若军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1.周岱.马骏.李磊流固耦合问题的网格剖分与更新的新型方法[会议论文]-2008
2.陈进于.钱若军流固耦合问题的数值分析[会议论文]-2008
3.李维.李敏.皮懋宁流固耦合计算中插值方法的研究[会议论文]-2006
4.周炜.李锋.冷文浩流固耦合中的两种网格插值方法[会议论文]-2009
5.苏波流固交互作用理论、方法研究[学位论文]2009
6.江召兵.沈庆.陈徐均.潘小强.Jiang Zhaobing.Shen Qing.Chen Xujun.Pan Xiaoqiang ALE动网格法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应用力学学报2008,25(4)
7.苏波.钱若军.袁行飞.SU Bo.QIAN Ruo-jun.YUAN Xing-fei流固耦合界面信息传递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空间结构2010,16(1)
8.钱若军.董石麟.袁行飞流固耦合理论和应用述评[会议论文]-2008
本文链接:/Conference_680215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