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文化特色——基于俄罗斯文化宗教性

俄罗斯文化特色——基于俄罗斯文化宗教性

俄罗斯文化特色——基于俄罗斯文化宗教性
俄罗斯文化特色——基于俄罗斯文化宗教性

俄罗斯文化特色

——基于俄罗斯文化宗教性俄罗斯文化承自古罗斯国,用一句话来形容俄罗斯文化特征便是“起步晚、进步快、特征明、水平高”。对俄罗斯文化特点的阐述最突出的便是是俄罗斯文化的宗教性在各方面的综合体现,本文将从文化宗教性的表现,本文从其受难意识出发阐述。

“俄罗斯文化的神性意象是以受难意识为基础的。”在俄罗斯眼中,基督是受难的象征,只有经受苦难,从精神与肉体上获得超脱与自我满足。俄罗斯人的道德意识很不同于西方人,这种意识更富有基督教色彩,俄罗斯对待过失和罪行是另一种态度,这就是同情那些堕落的受屈辱的人。“这种受难意识基于宗教信仰之下,在受难之后方可实现自我救赎”,宗教文化在作品占据了主导的绝对的地位。这种受难意识,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好的诠释:如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罪与罚》中,拉斯科尼科夫伏在地上亲吻她的脚说“我不是向你下跪,而是想让人类的一切苦难下跪”这种受难意识用索尼娅的话说是“用苦难实现自我救赎”在其他人的眼里“人有时强烈的爱上苦难,爱到吓人的程度”。而当拉斯科尼科夫在杀死了对他如跳蚤虱子般无用的女房东与他的妹妹后,他也真是靠着这种宗教信仰,让索尼娅为其朗诵《新约全书》以寻求内心的安宁。这种受难意识的出现与耶稣受难为感召有罪的人实现自身的圣洁,赦免除掉我们的罪的宗教意识有着天然的联系。

当然这种受难意识与传统认知的英雄主义相糅杂,形成的便是一种殉道者为信仰而死的无畏姿态,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有了十分明显地体现。十六世纪初,俄罗斯一名东正教的长老曾提出过世界是三个罗马的历史,前两个罗马已灭亡,莫斯科作为“第三罗马”将永世长存。很显然,他们这种东正教的历史传统中,所要做的不是拯救自身,而是拯救世界。这种基于宗教的,主观意识上的论断更促成的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膨胀,他们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不承认自己落后于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洪流中选择固守传统的态度,在彼得大帝一世选择出国向西方学习的时候射击军官兵进行了叛乱,被彼得大帝一世处以绞刑,车裂等残酷刑法之时,而受刑者却无所畏惧,表现出的是愤怒,而以一种殉道者的姿态高举蜡烛,唱着赞美诗从容赴死,为心中所信仰的东正教历史传统:俄罗斯是世界上最伟大

的民族而做出流血牺牲。

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所说的一句话所映射的俄罗斯民族特点:“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是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一个民族若是丧失了这种信念,它就不再是一个民族了”。这是俄罗斯民族的心声,也是东正教宗教信仰贯穿于整个俄罗斯文化发展史的具体体现。

俄罗斯文化魅力

俄罗斯文化魅力 开始选俄罗斯文化魅力这门课是因为室友之前选过,听她们描述很有趣。俄罗斯可以说是我比较喜欢也比较熟悉的一个国家,可能是因为自古以来俄罗斯与中国的联系较多,而且在新闻上常常听到俄罗斯和中国联合军演等消息;最让我佩服的是俄罗斯对主权的强烈态度,任何侵犯国土的争端他们从来不含糊,该强硬就强硬,该武力解决就武力解决;同时让我很感动的是俄罗斯人民的团结一心,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遭到国际社会的经济封锁,但这不仅没有使国民慌乱,反而使俄罗斯人民更加团结一心,国民甚至在国内举行游行活动支持领导人,当时看了报道真的非常感动,先不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干涉是否应该遭到谴责,可是一个国家人民的凝聚力如此,确实不能不然人佩服。 上了俄罗斯文化魅力这门课后,才发现原来之前对俄罗斯的了解不过冰山一角。首先是俄罗斯的美食,记得第一节课时,老师就给我们发俄罗斯的巧克力还教了我们几句俄罗斯语言,这是我第一次觉得离俄罗斯那么近,平时走进俄罗斯无非就是靠看看新闻或者看一些俄罗斯的小说名著,像当时很喜欢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其次,俄罗斯的美食也给我留下很大印象。其中当然不得不说百吃不腻的微咸的“罗宋面包”了,这种用俄罗斯生产的“硬小麦”和“强小麦”做出的面包非常筋道,听说干了也不掉渣。还有一种黑面包,据说不仅顶饱和有营养,还易于消化,这是因为它发酵用的酒母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生物酶,对肠胃极有益。还有俄罗斯人对牛奶的喜爱,据说俄罗斯的牛奶消费量接近人均每人1升,甚至把用白水而不是牛奶熬粥视为赤贫的标志,难怪俄罗斯人都长得那么高大了。那么喜欢牛奶,也难怪喜欢奶酪了,从俄罗斯人把奶酪当作美食的代言词就足以看出他们的地位。 说到俄罗斯,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他们的领导人普金吧,其实本人也是普金的粉丝,当然很多外交政治方面的我是不懂的,但我很佩服普金总统敢说敢做的那份潇洒,执政以来,他整顿经济秩序,打击金融寡头,加强军队建设;对外努力改善国际环境,拓展外交空间,维护本国利益,在对内外政策方面偏强硬,被认为是一位“铁腕总统”,被美国《时代》、《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难怪俄罗斯人对其的信任度那么高了。 看了俄罗斯的建筑,觉得一反中国的古典风,但却不失气势,还给人一种很霸气的感觉。总体特征是轻盈、华丽、精致、细腻。室内装饰造型高耸纤细,不对称,频繁地使用形态方向多变的曲线、弧线,并常用大镜面作装饰,大量运用花环、花束、弓箭及贝壳图案纹样。善用金色和象牙白,色彩明快、柔和、清淡却豪华富丽。室内装修造型优雅,制作工艺、结构、线条具有婉转、柔和等特点,以创造轻松、明朗、亲切的空间环境。 还有俄罗斯的服饰,俄罗斯人都比较高挑,穿起衣服来也别有一番韵味,据说俄罗斯人很注重仪表,所以,在穿着服饰上讲究色彩的和谐、整体的搭配。比如,他们家中的衣橱里起码备有三种不同场合穿着的衣服,即家居服、运动服、西服。在家穿休闲服,外出旅游穿运动服,上班则穿西服。三者不“张冠李戴”,也不马虎凑合,人们穿戴整齐,打扮得体。不难想象俄罗斯那边人们装扮都很整齐,每个场合都不会有违和感,不过也觉得他们会不会很累,一天如果多去几个地方可能要换好几套衣服呢! 最后要说说俄罗斯人的性格,据说俄罗斯人是一个讲究绅士风度的名族,尤其在1998年金融危机卢布持续贬值时,在银行门口排队的人群,仍然是安静整齐,没有任何人插队,当正在排队时,自己的血汗钱正在迅速化为废纸却无一人提出抗议,而是耐心地等待、保持良好的秩序。在文明礼貌方面:俄罗斯人早起一见面要说“早上好”,晚上睡觉时要说“晚安”,无论问路或者让人办完事情时一定不要忘记说声“谢谢”。 通过俄罗斯文化魅力这门课,我了解到了俄罗斯一些衣食住行方面的事情,让我最为敬佩的还是俄罗斯人的凝聚力和绅士风度,让我觉得这是一个真正的大国,不单单是在国土面积上,在先进科技技术上,更是在国民的高素质、高修养上,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到这个大

俄罗斯文化感受

俄罗斯文化感受 一直以来,自己就很喜欢俄罗斯这个国家,更喜欢其多样性的混合型文化。这学期,很高兴选上了“俄罗斯文化”这个课,让我从各个方面了解到了俄罗斯文化的魅力。 俄罗斯,一个地跨亚欧俩大洲的国家,拥有1707.5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1.433亿的人口以及130多个民族,可以真正算得上是地大物博了。从基辅罗斯统治时期(862-1240),俄罗斯这个国家开始形成,其文化也逐渐开始起步。我觉得也许正是由于这俩个重要因素吧,使着俄罗斯文化有着起步晚,进步快,特证明,(地域性,宗教性),水平高的特点。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使其文化既具有东方魅力,又兼容西方的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兼有俩者文化特征的一种独立文化体系。我想,这大概是许多人喜欢俄罗斯文化,愿意研究俄罗斯文化的原因吧。 记得老师在第二节课主要讲的是俄罗斯的宗教,虽然这节课已经隔了很长时间,但有些内容我还是比较感兴趣,并记忆犹新的。俄罗斯的国教是东正教—基督教的三大派系之一。然而它们信仰的方式与其他国家也有一定区别的,比如他们的教堂建筑,画十字的方式都是独特的。他们现在青年人都喜欢在教堂举行婚礼,新生儿一般在教堂接受洗礼,亲属死亡要到教堂举行安魂祈祷,超度亡灵。甚至在军队中,东正教思想也成为对军人进行道德理想教育的重要思想,军人工作委员会中也设立了宗教事务所。东正教的传入,促进了古罗斯文化艺术和民族建筑风格的产生和形成。我想,不论是什么,人们有信仰是好的,这种信仰也是对自己一些行为的约束,信仰得可以使人们德伦理观念发生变化,进而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有了信仰,我们会用更高的水平来要求自己,努力实现目标,从而可以追求到幸福生活。 对于俄罗斯人民,在我的印象中都是有着高大魁梧的身躯,十分豪爽热情,和我们东北人差不多。然而,他们的性格还远远不止这些。用一个词语总结便是---俩面性。他们有宽广豁达的胸怀,慷慨豪爽却又忧郁;有坚韧顽强的毅力,创造力,却又缺乏理性,有依赖性和惰性;极具爆发力,干活儿快,麻利,却又长期耐力不足……这些性格中虽有优缺点之分,但却充分显示出了俄罗斯人民是“立体的人”。在他们性格特点中,最令我佩服的是他们的刚烈,坚韧,有顽强的毅力了。在二战中,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那样猛烈残酷的战争,俄罗斯人民没有畏惧,面对强大的敌军,他们不屈不挠,勇敢顽强,誓死保卫家园,让世人为之感叹。正如著名哲学家别尔杰耶夫所说:“俄罗斯民族始终有能力表现出很强的男子汉气魄,他们的身上有勇士的气质。”我认为,这种品质是每个民族都应该有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让民族更加强大起来。 在俄罗斯文化中,最吸引我的是他的音乐和文学了。从他的音乐和文学中,我能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和力量。 每节课的课间,老师总会给我们放一些以前没听过的流行歌曲,虽然不看字幕并不能明白歌曲的内容,但仍能感受到俄罗斯歌曲的柔美,温暖,抒情等特征。以前,我接触到最多的歌曲主要是俄罗斯为国战争为背景的前苏联名歌。例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三套车》等。这些歌曲虽已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但仍然十分经典,十分悦耳,鼓舞人心。正是肉欲俄罗斯音乐大多来自民间,所以他常常以悠远,深沉曲调来叙述一个故事,让我们在舒缓的音乐中体味到爱情,亲情的甜美与温暖。同时,也有一些音乐能展现出历史的宏大场面,雄伟气势,

俄罗斯宗教建筑

一. 历史上俄罗斯的宗教文化与建筑传统 1.俄罗斯文化发端于前基辅时期东斯拉夫各部落的独特文化,传统的宗教信仰——信奉多神教,在基辅罗斯初期,多神教曾经是国教。 特点:一木质建筑为主 万神殿是古罗斯多神教时期最早的木建筑物。神殿内有很多木雕,木像等。古罗斯在多神教时期已经有了丰富的木建筑传统。 2. 东正教文化的传入与传统建筑样式的演化 公元988年符拉基米尔大公在让罗斯接受基督教,并将之定为国教。自罗斯受洗以后,从拜占庭传入了石建筑技术,开始在古罗斯大规模地修建基督教的祭祀场所——教堂。这对今后的古罗斯的石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特点:建材是石造建筑,形式上则是典雅大方高阔端正,这样的主建筑结构搭配多个矗立上端的半圆形顶盖。 最早一座典型拜占庭形式的建筑位於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它模仿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大教堂设计。其上方有13个圆顶,后来的建筑逐渐将圆顶减少。初期的圆顶通常较大较扁,后来渐渐往上拉长拉尖,也往旁发展趋饱满;诺夫哥罗城(Novgorod)的索菲亚大教堂是俄罗斯第一个洋葱顶的教堂。

诺夫哥罗城(Novgorod)的索菲亚大教堂 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 二. 东正教文化对建筑艺术的影响及宗教建筑教堂的发展 1.十月革命和其后的建筑由于宗教文化的改变和宗教势力影响的减弱甚至消失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艺术取向和建筑特征,以及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和建造的不同性质的建筑物等。 11 世纪,基辅罗斯确立了封建关系,生产力和生产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特点:从拜占庭输入石建筑技术,开始在基辅大规模地修建东正教的祭祀场所,包括崇拜性建筑物,教堂和修道院。 989 年,由希腊建筑师营造的第一批石头建筑的代表——基辅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奠基。基辅的圣索非亚

俄罗斯文化之我

俄罗斯文化之我 关键词:俄罗斯文多余人宗教东正教俄罗斯建筑摘要:在19世纪俄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一条“辉煌灿烂”的“多余人画廊”。在这画廊中耸立着许多具有一定“文化”高度的典型。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传统的国家。东正教的传播带给俄罗斯的不仅仅是宗教的信仰,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诸多方面,并以其强势的姿态给社会和生活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建筑艺术在俄罗斯的繁荣和发展亦是见证了这个铁一样的历史演变进程,并以其各个时期的艺术形式和建筑风格昭示出这种演变的真实。在俄罗斯文化课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伟大的发展历程的俄罗斯。这个领土跨越欧亚两大洲的国家,自然而然地融合着东西方两种文化,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对于文化知识的丰富理解。在俄罗斯文化课上,我们进行了很多关于俄罗斯发展的学习。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关于文学的发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世纪,俄罗斯出现了很多的带有批判和讽刺意味的作品,与此同时,文章中的主角人物大多数都是小人物,但是又极具时代特点,他们是: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这些人在俄罗斯的文学历史上被称为“多余人”。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一半蕴藉着先进的民主革命意识,闪烁着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思想光芒迸发着积极寻求真理和人生崇高目标的火

花;而另一半则被西方利己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消极思想所侵蚀,他们在情感与理智的悖逆中,形成了二重矛盾的性格和杂的生命形态。到头来尽管不甘心沉沦却又无力超出社会的束缚与羁绊。他们只能是否定和怀疑的精灵,是一群生活理想的“迷惘者”,努力寻求自我实现,终因不能在生活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变成了“多余人”俄国评论家赫尔岑给“多余人”下定义说“他们充满高贵的愿望,但羽翼折断,眼睛看到哪里就奔到哪里:他们想隐遁起来,避开生活,这是多余的,没有益处的人。”同创世英雄、寻梦者和毁灭者等类型相比,‘多余人”题材更具绵延性、复杂性和普及性。“多余人”的特征就是他们具有复杂的人生,他们是思想上的“报晓的先觉者”,行动上则是“贫乏的残疾者”。他们是属于精神世界中最鲜活和最忧郁的“精神贵族”。用一句话概括,“多余人”的心理特征是,意识和意志的不相协调。意识上的“巨人”和意志上的“矮子”,这也是“多余人”大起大落的精神历程和悲剧。“多余人”具有忧患意识和民族的整体特征,在民族兴亡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这使俄国“多余人”闪耀着某种灵光,格外动人,而且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或许这也是俄国“多余人”在文学家笔下获得不朽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多余人”来说,他们恰恰处于社会关系网络的最敏感点上,因而他们的性格悲剧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而且较之一般性像,他们更集中、更深刻地反映着社会关系两极的对立和冲突,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社会关系两极尖锐对立和激烈冲突的产物。“多余人”都具有性格缺陷,因而形成其悲剧

论地理环境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

2001年1月第28卷 第1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 )Jan.,2001 V ol.28.N o.1 论地理环境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 宋瑞芝,宋佳红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 要]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其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中,虽不是唯一的因素,但却是一个极 为重要的特殊因素。它铸就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及精神的二律背反:美德与缺点;奴性与集体主义精神;极端与包容;肃穆与感伤。 [关键词]地理环境;民族性格;二律背反 [中图分类号]K 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01)01-0082-04 [收稿日期]1999-12-17 [作者简介]宋瑞芝(1942—  ),女,北京人,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世界历史研究。 世界各个民族的性格,都是由其地理环境与 其长期社会历史的原因铸就的。俄罗斯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的特殊性格。俄罗斯民族的性格,既不同于东方民族,也不同于西方民族,可以说它包容着东、西方民族性格的某些特征,即有着民族性格上的二重性:既是世界上最无国家组织的民族,也是最崇尚专制国家的民族;既是最富有自由、漫游本性的民族,也是最富集体主义的民族;既是勤奋坚强的民族,也是最有依赖性和惰性的民族。这种民族性格上的矛盾性、二律背反,除了社会历史的诸种原因外,地理环境也对它的这种性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一、空间的广延性:利弊双刃 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来自喀尔巴阡山以北、维斯杜拉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沼泽地。公元6世纪以后,东斯拉夫人分布在第聂伯河、伏尔加河上游及德维纳河和伊尔缅湖的广阔土地上,直到16世纪中叶,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仍以伏尔加河以西为其主要的活动舞台。沙皇伊凡四世时期,开始向东征服西伯利亚,到17世纪中叶,不到一个世纪,俄罗斯的疆域迅速扩大到了亚洲的东部。19世纪时,俄罗斯的疆域已北达北冰洋沿岸,西至波罗的海,南到高加索、黑海、里海、中亚,东临太平洋西岸,形成一个东西跨度达15000公里,南北跨度达5000公里的 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第一大国。 辽阔的国土,给了俄罗斯民族一无际涯的空间。这种土地的无界性,给了俄罗斯民族一切美德,同时也给它带来了许多缺点。俄罗斯民族胸怀的宽广性,就来自于这巨大的空间。凡到过俄罗斯的人,都会看到俄罗斯人无论男女,均给人以高大粗壮的感觉,他们的建筑和日用品也像人一样,给人以厚重、宏大的印象。俄罗斯人的温顺与牺牲精神,也是无边的空间造就的。辽阔的大地给俄罗斯人一种安全感。他们身处俄罗斯的中心,周围都是自己的国土,相信俄罗斯大地母亲会帮助他、保护他,不会感到任何的恐惧。他们在俄罗斯妈妈面前,是那么地依赖、那么地温顺,他们像对待圣母那样地对待大地母亲,为她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然而,也正是这个巨大的空间,却又造就了俄罗斯人的惰性,如满不在乎、责任心不强。俄罗斯人生活在这块广袤无垠的沃野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人们无需积极进取、努力创造财富,也无需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然而,辽阔的田地,却需要有序机构的管理,需要建立起一个强而有力的集权国家,这无疑对具有天然自由习性的俄罗斯人来说,是一种难以接受的压抑,从而又造成了俄罗斯人性格上的极其浮躁,个人的、集团的、阶级的首创精神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俄罗斯大地母亲有无限宽广的胸怀,有流淌不尽的乳汁,可以养育和拯救所有的俄罗斯人,因 ? 28?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传统的国家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传统的国家。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无论是最初的多神教还是后来持续久远的东正教,都在俄罗斯的广袤土地上找到了繁殖的土壤。它们的传播带给俄罗斯的不仅仅是宗教的信仰,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诸多方面,并以其强势的姿态给社会和生活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建筑艺术在俄罗斯的繁荣和发展亦是见证了这个铁一样的历史演变进程,并以其各个时期的艺术形式和建筑风格昭示出这种演变的真实风貌。本文正是基于宗教因素介入和指引的思想上,将俄罗斯建筑的辉煌与伟大作一个关联的呈现。重点论述在20世纪之前的俄罗斯建筑发展史及其所受的宗教影响。 关键词:俄罗斯建筑宗教东正教 引言 关于俄罗斯东正教和俄罗斯建筑的书目不胜枚举。其中乐峰先生的《东正教史》是前者比较典型和突出的代表作;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教授的译作《俄罗斯建筑史》,应当是关于后者的文献中比较权威的著作之一。北京大学教授任光宣所著的《俄罗斯艺术史》对俄罗斯的建筑也有专门的论述。而将宗教文化与建筑相联系并将这种联系进行研究的著作尚未发现。本文的初衷在于:俄罗斯的宗教文化传统和建筑艺术传统都是非常优秀的,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巨大的;而这两种文化传统之间的联系是如此显著和强烈,每一个欣赏俄罗斯文化艺术的人都不应忽视,而是应当更加真切地用身心去体验它。我们在看问题的时候强调联系,同样的理论可应用于俄罗斯的宗教与建筑。本文的重点是介绍建筑艺术的发展,而宗教的动力因素被看作建

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为宗教服务的祭祀建筑——教堂,本身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俄罗斯的建筑艺术是伟大的,它有着与生俱来的古朴风格,同时在不断的宗教文化势力的影响下,具有了为宗教服务的浓厚性质。本文在简要讲述俄罗斯的建筑历史发展的同时,着重论述建筑中的主流建筑——宗教建筑,即“教堂”的主要艺术取向,历史特征和发展趋势,力图体现建筑艺术所受宗教的影响之深刻。其中从东正教作为中世纪俄罗斯国教的地位来看,它的影响无疑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应当着重讲述。当然,在例举的同时,不免涉及建筑方面的专业术语。本文举其大概特色,尽量避免枯燥罗列,做到有主有次。对建筑主体的描写可能是不全面的,但却会不遗余力地突出中心。 建筑是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将世界文化划分为21个文明单位,其中俄罗斯文化被称为“俄罗斯东正教”,这非常突出地表现了宗教特别是东正教对俄罗斯文化艺术领域的强烈影响。 特别是在中世纪,宗教文化对建筑起过重大的作用。建筑通常是植根于一定的社会和自然土壤之中的,但是宗教文化的力量将相距数千公里,政治体制并不相同的国家和地区纳入到一个建筑文化圈中。而这时的主要文明国家和地区被几个宗教势力所囊括:一个是欧洲的基督教世界,一个是北非、中亚、西亚、印度和西班牙的伊斯兰教世界,一个是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印度教-婆罗门教世界。其中,基督教世界又可分为东正教和天主教,后来又有新教的世界。宏观的说,

俄罗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赏析

俄罗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赏析Multi-ethnic culture and art appreciation in Russia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电话: 2016 年 6 月 安阳工学院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部

目录 摘要: (2) 引言 (2) 第一章俄罗斯特色美食发展历史 (2) 第二章俄罗斯特色菜肴 (3) 2.1 鱼子酱 (3) 2.2 黑面包 (3) 第三章俄罗斯特色饮料 (4) 3.1 科瓦斯 (4) 3.2 伏特加 (4) 3.3 茶 (5) 结论 (5) 参考文献 (5)

俄罗斯的美食文化 摘要:俄罗斯人在饮食习惯上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反映了俄罗斯民族数代人的集体智慧结晶。本文通过对俄罗斯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俄罗斯的特色菜肴、俄罗斯饮料等方面的论述,给大家展示了俄罗斯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总的来说,主要有两点:第一是食肉,第二是食糖,并且都食之过量。餐中无肉不叫饭,茶里没糖不为茶。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特色风俗习惯美食饮料 引言: 俄罗斯饮食的发展应该是在15世纪莫斯科成为其首都后才开始的,当时俄罗斯文化受到西欧文化的强烈影响,饮食文化方面俄罗斯的贵族比较崇尚法国,所以俄式菜受法式菜的影响比较大,后来俄式菜逐渐也吸收了意大利等国菜式的特点,并且结合自身的饮食习惯,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俄式菜。 第一章俄罗斯特色美食的发展历史 古罗斯烹饪法形成于9世纪,直到15世纪达到兴盛。丰富的河流、湖泊和森林为俄罗斯饮食提供了众多海鲜、野味、和浆果之类的美味菜肴。而粥一直是俄罗斯的民族食品,它伴随了俄罗斯人的一生。俄罗斯人把粥视为面包的“始祖”。有句俄罗斯民间谚语这样讲:“粥——我们的母亲,黑麦面包——我们的父亲”。 在10世纪初的罗斯时期就有了萝卜、洋白菜、豌豆、黄瓜。它们的吃法各异,生吃、煮着吃、蒸着吃、烧制、腌制和泡制。土豆在俄罗斯普及已经是18世纪,西红柿是在19世纪才有。直到19世纪初,在俄罗斯的菜肴中还没有沙拉。最早的沙拉是用某种蔬菜做成的,因此得名洋白菜沙拉、黄瓜沙拉或者土豆沙拉。后来,制作沙拉的配方也复杂起来,用各种蔬菜制作,加上肉类,因而得出一些新名字:“春天”、“健康”、“海珍珠”。 18世纪是俄罗斯社会发展史上的新阶段,彼得大帝不仅将首都迁往靠近西欧,更换历法,还强制性改变许多生活习俗。从那时起便从西方引进厨炉,也引进锅、烧盘和漏勺。俄罗斯人的餐桌上也摆满了各种三明治、沙拉、酥皮馅饼和清汤,炸煎菜肴也逐渐增多,出现了美味的调味汁、肉冻、乳脂、木斯等。外国菜肴传到俄罗斯,自然与俄罗斯传统意义上的烹饪相结合,渐渐俄化,便具有俄式风味了。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姓名:杨长江 院系:文学院广告学 班级:1106班 学号:2011101030645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在许多国人的记忆里是既熟悉又陌生,既遥远又近在咫尺。记忆里的弗拉基米尔列了、保尔柯察金、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以及建国初期的老大哥援助、抗美援朝、50年代的反目为仇、60年代的珍宝岛之战、80年代的政治经济危机,新世纪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切的交集、亲疏、纠葛让人觉得实在是道不清说不明,是既熟悉又陌生! 出于好奇心,我们大概都会想去了解俄罗斯,了解他的种种。对于一般人来,对一个国家的研究,一般局限在经济、政治、地缘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而从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的思维模式等方面来探讨的却不是很多。而真正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首先就要就要去了解他的文化,因为只有当你认真去了解了他的文化,你才能了解他的其他方面,才不至于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它。往往,最大的错误莫过于在无知的情况下去对某一事物作出判断。 俄罗斯文化即----基辅罗斯文化可被称作为一种中世纪文化传统。它具有以下特征:文化发展速度很慢,其受上一代人的经验和传统影响很大。局部性,封闭性。当时在自然经济的条件影响下各地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缺乏经济联系。受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仪式很强的影响,虽然古俄罗斯文化发展模式与西欧各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始终在大体上保持着一致。 一、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 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民族心理,同一民族的人的文化心理往往具有某种相似性。俄罗斯民族也不例外,其典型的文化心理特征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极端性和情绪化 俄罗斯民族是个情绪化严重、非常爱走极端的民族,极端性是其鲜明的民族文化心理特点。俄罗斯人在处理事情时不会选择任何妥协的方案,习惯于从一个极端步入另一个极端。俄国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曾经说过,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他们要么全要,要么什么都不要。俄罗斯著名学者德·谢·利哈乔夫院士也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极端性的,从一端迅速而突然转向另一端的民族,因此,这是一个历史不可预测的民族。” 俄国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写道:“俄罗斯民族是最两极化的民族,它是对立面的融合……在俄罗斯人身上可以发现矛盾的特征:专制主义、国家至上和无政府主义、自由放纵;残忍、倾向暴力和善良、人道、柔顺;信守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无个性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自吹自擂和救世主义、全人类性……奴隶主义和造反行动。” 这种爱走极端的民族心理使得俄罗斯人极易用最珍贵的东西去冒险,在实施自己的意图和想法时充满狂热,为了前进而不惜狠狠打击并摧毁旧的一切。所以,在大家的印象中,

俄罗斯人的性格

简要说明俄罗斯人的性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这句中国谚语,去了解和认识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民族,也是恰如其分的。 大自然对俄罗斯人既慷慨又苛刻。慷慨的是无边无际的平原,肥沃的土地,极为富饶的资源。这有助于在俄罗斯人中培养出一种豪放开朗的性格。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民族的历史,并非只在战场和谈判桌上写就,在政治、饮食和卧具上更能表现一个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喝酒的习惯与他的性格有关,性格温和的人喝酒时不紧不慢,喜欢精酌细饮;直率、开朗的人喜欢痛饮,一醉方休。俄罗斯人喝伏特加酒总是大口杯或者直接拿着酒瓶喝,一口饮尽,颇有梁山好汉的那份豪爽。俄罗斯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复活节那天,能歌善舞的青年人拉起手风琴,弹起七弦吉他,妇女们唱起古老的俄罗斯民歌,小伙子姑娘们跳起节奏强烈的踢踏舞,大家相互邀请,男女老幼同时登场,展现俄罗斯人豪放的性格。 苛刻的是严寒的气候。一年中有半年多是冰天雪地,90%以上地区整个冬季平均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80%地区无霜期不到180天。俄罗斯人在这样严酷的气候条件下,生活劳动是艰难辛苦的,但却培养了俄罗斯人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敢的性格。 这一个特点是世界出名的,彼得大帝为了打开通向欧洲的出海口,与瑞典人打了二十年战争,打败了瑞典几十万大军,建立了新的首都-圣彼得堡。1812年,拿破仑率六十万大军入侵俄罗斯,结果一败涂地,被赶出俄国,并损失了大部分军队,导致以后跨台。拿破仑说:他还从未遇到过如此顽强的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无论是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还是在列宁格勒被围的900个日日夜夜里,俄罗斯人的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精神都让世界为之惊叹。俄罗斯人小事马虎,大事不糊涂。平时大大咧咧,粗心大意,但是到了关键时刻,特别是国家存亡和发展的重要关头,都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这个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不被其他民族所压垮,却要压倒敌人。历史上,俄罗斯是一个军事色彩非常强的国家,他们出过彼得大帝、苏沃洛夫、库图佐夫、朱可夫等世界著名统帅。俄罗斯人有很强的男子汉气概,他们对孩子不娇生惯养,从小就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常可以看到很小的孩子跟大人一起步行,而不像我国背着或抱着。 此外,俄罗斯人还有极强的文明礼貌。 俄罗斯人是一个讲究绅士风度的民族,尤其是圣彼得堡人,在各种场合均可以看到,如上剧院看节目,不论男女都穿的整整齐齐。与俄罗斯姑娘结婚的中国人都会在出门时被嘱咐:注意自己的绅士风度。如在九八年金融危机时,俄罗斯卢布面临每天贬值近一半的时候,在银行门口排队的人群,仍然是安静整齐,没有任何人插队。当我们的留学生回到国内时,能很自然的在上电梯、地铁时让女士优先,能注意自己的风度举止。不少家长曾很高兴的说他们孩子在这方面的巨大变化。在圣彼得堡人的家中,那怕是一般家庭,都布置的极有文化修养。 俄罗斯的这方水土,铸造了俄罗斯人豪放、顽强、勇敢、文明礼貌的性格。 参考文献: https://www.doczj.com/doc/6c17064601.html,/share/248344300/3012982841 https://www.doczj.com/doc/6c17064601.html,/s/blog_4b93de2f010006nw.html https://www.doczj.com/doc/6c17064601.html,/07/0319/17/39VC1PUD00011T1M.html

俄罗斯文化习俗

1·俄罗斯的习俗文化 俄罗斯人接待贵客的方式很特别,当贵客到来,俄罗斯人则端出一个托盘,里面放了一盘切好的切片面包和一小碟盐。客人须拿一片面包,撕开后,蘸盐吃下。在旧时的俄罗斯,盐是十分珍贵的,只有在贵客来的时候才会拿出来享用,而面包又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久而久之,产生了用面包和盐招待贵客的习俗。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大多惯以握手为礼;也习惯以拥抱礼会见客人。人对亲朋好友问的相见,一般惯施亲吻礼:长辈对晚辈,一般以吻额为最亲切;朋友之间,一般都吻面颊;男子对尊敬的妇女,多施吻手礼;夫妇或情侣之间施吻唇礼。 俄罗斯人天生好酒,国酒伏特加的浓烈,与其性格如出一辙,豪爽大方,热情,爱憎分明。能喝与不能喝,随每个人的情况而不同,但俄罗斯人不劝酒,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喝酒时,人们会想出各种理由干杯,从爱情到友谊,什么理由都可以,常常将烈酒一次一杯或半杯地喝下,有时再喝一口果汁,防止醉酒。但是喝酒时一定不要作弊,否则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俄罗斯在社交礼仪上有以下几点禁止做的:1·不要提前祝贺生日。2·不要隔着门握手。3·不要提前祝贺生小孩。4·不要送刀。5不要送手帕6不要送空钱包7不要当别人面吸烟8不要背朝别人往里挤9不要撅屁股捡东西10不要劝酒11不要做不速之客12说话时不要带‘慧’‘混’的音节13不要拒绝跳舞14不要摸人头15妇女不戴头巾不能进教堂16不要热烈祝福40岁生日。 俄罗斯人对盐十分崇拜,认为盐能驱邪除灾,故又对把盐碰撒比较忌讳,认为是不祥的预兆。他们忌讳以黄色的蔷薇花为赠礼,认为这是断绝友谊的象征,是一种令人沮丧的花,在送花时都是单数。他们对“13”数字很讨厌,认为“13”是个凶数,会给人以大祸临头的印象或给人带来灾难。而认为7为幸福数字。他们对以左手搞社交活动的人很反感,认为使用左手为不礼貌的举止。他们忌讳黑色,尤其见到黑猫,更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在家人出远门是不马上扫地。 2·俄英美文化差异 美国自称是民主和自由的“灯塔”,并极力向世界各国推广美式民主。俄则地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区,受欧亚多种文明的影响,其文化传统独具欧亚混合的特色。尽管俄强调自己是欧洲国家,而且按西方模式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美国并不认可,始终认为俄具有专制主义传统,同西方文明有质的差别。俄在国内实行“主权民主”,美国更斥之为“民主的倒退”,是“专制独裁”,而且不断干涉俄的内政。由于俄美价值观的差异,必然导致双方在“民主”、“自由”、“人权”等问题上出现尖锐分歧。这也是俄美双方产生矛盾和纠纷的重要原因。 英美民族特性差异在语言上的反映 1.语法上,英语墨守陈规,美语形式简洁美国人喜欢简单、快捷,正如他们的生活节奏,因此在语言上现代美语对于确立已久的语法规则,一旦有必要就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句型结构尽量简化,遣词造句避繁就简,名词定语的大量出现,介词、冠词、连词的省略等诸多现象是美语句法结构更趋紧凑,言简意赅。2.词汇上,英语坚守“阵地”,美语开拓进取,勇于革新英国比美国历史悠久,所以英国人喜欢使用能表示自己身份或地位的词语,而美语中却没有。 日常用语在英美语言中的差异尽管英美两个国家都是讲英语的,但是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是不相同的。英国人与美国人虽然说的都叫英语,但这两种英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有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两种。英国人的英语,相对而言,发音比较清楚,连读的部分较少,一般听起来相对比较字正腔圆;而美国人说英语,则秉持这能省则省,能连就连的原则,因此,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听英国人的发音相比较下会舒服得多,而如果要习惯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真正做到了。

俄罗斯民族性格浅析

俄罗斯的民族性格浅析 段树伟 20050824033 (海洋学院 05食品) 我的家在黑龙江,可谓是全中国离俄罗斯最近的地方,地域决定文化,文化决定性格,我想我们这里的性格应该有一部分与俄罗斯民族相似。虽然我没去过这个过度,但我父亲在俄罗斯,从和父亲的谈话中,以及和从那里回来的人中,以及再选修课上老师的讲述,应该能看出一些他们民族的特点。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两面性,有时非常懒惰,有时又非常勤奋;有时非常霸道,有时又非常恭顺;有时非常蛮横,有时又非常虔诚;有时非常暴躁,有时又耐性十足。有时正义十足,又有时很迂腐不堪。这就是我总结的他们民族性格特点。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固定的性格,比如人们通常认为中国人委婉含蓄、法国人浪漫多情、英国人绅士、美国人无羁,就是指这个民族的民族个性。而俄罗斯无疑是个例外。是什么原因使得俄民族的性格那么摇摆不定呢?这就要从他们的历史、地理说起了。 在地理方面俄罗斯由于地处欧亚两个大陆之间,既是欧洲又是亚洲,既是东方又是西方。俄罗斯人在面对东方的时候,强调它的西方特性,而当它面对欧洲时强调自己的东方特性。它处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个板块之间,始终摇摆不定于东西文化之问。这种东西兼存的文化色彩深深影响着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个性。所以他们的性格里就有懒惰的一面,这和西方民族的性格是样的,而同时,他们的国土大部分在亚洲,又深受东方民族的影响所以有些方面他们又很勤劳,尤其女性,似乎更受东方的影响。俄的上层社会由于集中在欧洲部分,相对比较发达,西方性格更明显,所以就比较懒,或者说好听一些,更依赖高科技、现代话。而在远东的劳苦大众,他们是很勤劳的。 在历史方面,俄罗斯有悠久的复杂的经历,俄罗斯历史发展的摇摆性,矛盾性,仍然加深了俄罗斯精神的双重性。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天性自由、“不能也不愿意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秩序”的民族,由于东方文化的强行介入,使它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由于这个制度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和集体主义精神,俄罗斯人普遍表现出温顺、驯服的性格特征。但是,俄罗斯人又缺乏理性,经常感情用事,极易走极端。“决斗”便是这种性格特征的产物。19世纪以来有相当一批俄罗斯作家都是由于一时激动,走上了极端的道路——决斗。普希金死于决斗,莱蒙托夫、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都曾参与决斗或走到了决斗的边缘。叶利钦时代的激进改革政策更是俄罗斯人走极端的写照。70年前俄罗斯人曾对社会

俄罗斯文化与民族性

俄罗斯文化与民族性 芦笛 在不列颠空战期间,丘吉尔在国会发表演说,留下了世代传颂的名言:“在人类冲突的战场上,从未有过这么多的人欠了这么少的人这么多的情。”这话是什么意思?不列颠空战是在英国上空争夺制空权的战争。如果德国空军摧毁英国空军,则千军万马就要跨过海洋,去解放宝岛,而英国根本抵挡不住。因此,全民的一线生机,就系在一小撮空军儿郎身上。这种先例在历史上还从未有过。 我看俄罗斯文化也就是这么回事,从未见过哪个别的文盲国家靠一小撮贵族创造出一种如此精致绝伦的文化来,以致它掩盖了无边的茫茫大荒,造成了普遍错觉,使得人们普遍认为俄国是个文明国家,却不知道真实俄国其实有两个:橱窗俄国与农村俄国,而一般人只看见了橱窗里的那个。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穷兵黩武、扩张成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同时也是典型的一穷二白的泥足巨人,无论是政治、经济、工业、科技、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极度落后。它是一个为肤浅西化包装起来的原始农业国,资本主义从未有过充分发展的机会。绝大部分俄国人民是文盲农民,实行的是一种无比原始古老落后的生活方式。为中国读者熟知的俄罗斯文化完全是从西方断断续续引进的,基本属于占人

口比例极小的贵族。俄罗斯的文化巨人诸如格林卡、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都是从小接受欧化教育的贵族,他们的作品与俄国平民实在没什么相干,并不为文盲大众理解和欣赏,这是连列宁都承认的。这和中国都还是两回事,中国的文化基本还是平民而非贵族创造的。 这种本质上是舶来的俄罗斯文化,虽然达到了令人炫目的高度,但在时间、空间和人口上的分布都极度不均,可以说基本上是一种移植文化,虽然受到原始野蛮的草根文化的浸润和影响(详见下),但并不曾深入宿主庞大的躯体深处。在时间维度上,俄国文化精品都是19世纪创作出来的,此前是一片蛮荒,俄国人的“古典作品”其实是近代作品。在空间维度上,革命前的俄国也就只有彼得堡、莫斯科、基辅几个文化中心,除此之外则是一片荒野。即使是在那几个文化中心,文化也只集中在一小撮人身上,与广大百姓毫不相干。真实的俄罗斯人的生活,还是《静静的顿河》、《顿河故事》上描写的那些野兽风情,其中公公强奸儿媳成了生活常规。 这种奇特的文化风景,很像我国后来搞的“橱窗文化”,亦即只开放北京、上海等地供好奇的外宾窥视,让他们看到与内地大众毫不相干的幸福生活。虽然沙皇并未有意这么做,然而为大众熟悉的俄罗斯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橱窗文化。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作了浅表西化镀金的实行亚细亚生产方式原始农业国。人们常常只看到表面上那熠熠生辉的欧洲文化金层,却没看见那薄薄的金层遮盖的原始落后野蛮的

浅析俄罗斯绘画中的宗教精神

俄罗斯绘画中的宗教精神 摘要:俄罗斯宗教绘画是在拜占庭艺术基础上,融合了俄罗斯民族精神所形成的独特的宗教艺术,在俄罗斯几百年的古代艺术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优秀的宗教绘画作品也影响了众多俄罗斯艺术家,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宗教绘画的描述,宗教特征的阐述和分析,来解释宗教和艺术之间既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宗教艺术是艺术史上的重要构成部分,只有了解它的宗教含义,才能更清晰地理解宗教绘画 关键词:东正教绘画作家作品 一宗教的内涵解读及俄罗斯人的宗教思想 宗教在其历史的发展中对艺术尤其是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为绘画提供了创作素材,同时宗教精神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画家的绘画创作。这里所说的宗教精神,它是解释万事万物的终极意义特别是人类的生存与灭亡,幸福与痛苦过程中所体现的一种终极关怀,其特征可以概括为终极性,不可超越性,无条件性,非经验性和非逻辑性四个方面。大体而言,东正教的宗教精神包括保守性、封闭性、神秘性,正因为宗教精神有着终极关切的特点,它建构了一个使内心得到安宁,对世俗世界有无限超拔一面的特殊意义的世界。艺术和宗教早反映形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都贯穿人的精神生活,并且以各自的方式去解释人类生存的意义和目的。除了宗教精神的内涵以外,广义地说,宗教精神还包括人们对宗教的理解与认识还有对待宗教的态度 俄罗斯人的信仰来自于19世纪后半期拜占庭帝国向基辅公国派出的传教士,属于正教。当时大数斯拉夫国家也信奉正教,而从波兰向西的国家信奉的是罗马的天主教。因此,从宗教信仰上讲,这也是俄罗斯人的思想意识与西部欧洲不同的开始。在此之后的几百年中,又经历了蒙古人入侵和十字军东征等冲突。这些不稳定的格局非但没有改变俄罗斯人的信仰,相反,东正教已经逐渐成为俄罗斯人心灵中最根深蒂固的思想情感与寄托。通过文化的交融,历史的延伸,俄罗斯人形成了他们自己独特的传统,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本质与东正教融合在了一起,东正教改变并塑造了俄罗斯民族精神,俄罗斯民族本性也在东正教里留下了深刻印记。俄国的东正教与国家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俄罗斯东正教不像天主教和基督教那样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调适自己,而是严格尊奉神教宗旨,敌视自由和进步,反对多元和开放。所以从历史上讲俄罗斯就是一个专制独裁的政府,同时,它也是一种具有独特的民族气味的宗教。“东正教首先不是一种学说,它不是外部学说,而是内在的精神体验,精神道德,它把内在的修行看成是宗教的本质”。[1]东正教是最不规范的基督教形式,也是最精神化的精神方式。东正教的神与人的交往,可以说是最远的,又是最近的,是可以达到的。这种交流的方式,很神秘又很难把握,是从我们自己的认识出发,能够体验,或者通过思维的东西,西方的基督教如果要与东正教比较的话,俄罗斯东正教的天更加高远,地更加广大,心更加深邃,人更难以琢磨。为什么难以琢磨,这需要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从民族个性去解释,在东正教这种文化下,造成了这种民族心理,民族性格,这种俄罗斯民族性格与心理与东正教又是互动的,影响了东正教的发展。

俄罗斯饮食文化

俄罗斯文化论文 阅读人数:6679人页数:8页340521杨杰 俄罗斯饮食文化 (姓名:杨杰学号:10174034) 摘要:俄罗斯饮食文化是在自然的、历史和社会经济的条件影响下,以及在同周边国家展开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俄罗斯名族饮食的历史及其烹饪技艺等,构成了这个名族的物质文化、家庭和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它反映了俄罗斯名族多少代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黑面包、红菜汤、鱼子酱、伏特加、红肠、洋葱 俄罗斯饮食文化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早自远古时期就已发芽,并逐步发展起来。到18世纪末,当第一部独创的专业烹饪书记在俄罗斯大地出现的时候,便受到普遍欢迎。自此,大量有关烹饪书籍相继问世,烹饪在俄罗斯走向大众化,俄罗斯民族的饮食文化进入了新阶段。 一、俄罗斯饮食文化的形成 俄罗斯饮食文化(包括餐桌习俗等)是在自然的、历史的和社会经济的条件影响下,以及在同周边国家展开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俄罗斯民族饮食的历史及其烹饪技艺等,构成了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家庭和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它反映了俄罗斯民族多少代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1/8 俄罗斯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传统和地方方言。对罗斯托夫人来说,如果熬煮鱼汤不加西红柿,认为是不可思议的,而住在伏尔加河一代的居民则与此相反,对不加西红柿的鱼汤赞不绝口,乌拉尔人和西伯利亚人用稠李点心招待客人,而库尔斯克人对此闻所未闻。尽管如此,俄罗斯民族的饮食文化,特别是二十菜肴及其烹饪技艺,由于受到东方斯拉夫人历史命运共性的影响,应当说是统一的。从伊尔明湖到黑海,从普利皮亚特河到伏尔加河广大低于居住的俄罗斯人,他们仍旧保持着俄罗斯基本原型的厨房炉灶,保持着使用传统的家用生活器皿和家什儿,保持着餐桌上的习俗,保持着日常的和节假日的传统菜肴等。

俄罗斯文化特点及形成

俄罗斯文化特点及形成 特点: 1、兼有东西方文化特征的“中间性”和”兼容性”; 2、其内部结构具有“两极性”; 3、受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仪式很强的影响。 4、文化发展速度很慢,其受上一代人的经验和传统影响很大。 5、局部性,封闭性。 6、多样性。 形成原因: (一)疆域分布横跨欧亚,文化特征兼及东西。俄罗斯横跨欧亚两大洲,俄罗斯人认为自己既是一个欧洲国家,也是一个亚洲国家,既是东方,也是西方,他们常为此而感到骄傲。但是俄罗斯又处在欧亚大陆的边缘--欧洲东部、亚洲北部。说它是欧洲国家,它的版图却占有亚洲的1/3;说它是亚洲国家,无论是它的发源地,还是政治文化中心都在欧洲。俄罗斯人非常强调自己的西方特征,但是西欧从来没有把他们当成是一个真正的欧洲人。面对西方,俄罗斯是东方;而面对东方,俄罗斯又成了西方。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置身于东西方文化的交界处,既不是纯粹的西方文化,也不是纯粹的东方文化,它是东西文化双重作用、又兼有两者文化特征的一种独立的文化体系。俄罗斯文化的这一特征决定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两面性。俄罗斯的双头鹰国徽既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又是民族性格的象征。这个双头鹰左顾右盼,期望左右逢源的拟人化形象,绝妙地显露出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忽左忽右,摇摆不定。 (二)自然资源丰饶充沛,民族性格自信懒散。俄罗斯幅员辽阔,广大的空间激发出俄罗斯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造就了俄罗斯民族豪放的性格,比如要做世界的一极,要做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等等。同时,取之不尽的丰富自然资源使俄罗斯人容易懒散、不讲效率、时间观念差。俄罗斯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也给人们留下了生活的重负与精神的压抑,使俄罗斯人磨练了意志,培养出了忧郁但又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征。可能是由于有太优越的自然条件,俄罗斯人又显得非常懒散,他们喜欢晒着太阳在大街上、公园里唱歌跳舞、吸烟喝酒,而且表情总是庄严、肃穆,凝重似乎多于微笑,沉重似乎多于轻松。 (三)宗教影响多元渗透,群体意识优越坚强。俄罗斯文化是深受宗教影响的文化。早期处于欧洲边缘的俄罗斯,基本上与西欧隔绝,"罗斯洗礼"将俄罗斯带入基督教,不久后东正教又被奉成为国教。多元的宗教影响渗透在俄罗斯各个方面,成为其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主体成分。如,东正教主张博爱、宽恕和忍耐,造就了俄罗斯人温顺善良的品质。但因缺乏理性,又容易陷入病态的献身狂热之中。东正教主张苦行主义的自我牺牲和人人得救的群体意识,造就了俄罗斯人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东正教主张普济众生和"救世"精神,使俄罗斯人产生一种民族主义的优越感和使命感。他们认为,东正教是基督教的正教,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