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课件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7步法
- 格式:pptx
- 大小:3.36 MB
- 文档页数:52
正确学习的七个步骤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
以下分别从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学习、实验课七个方面,谈一下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
一、预习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
所以,预习就是自学。
预习要做到下列四点: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
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二、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同学们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
上课要做到:1.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
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
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
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概括上节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并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要讲述的中心问题,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教导七步法的实施步骤介绍教导七步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本文将介绍教导七步法的实施步骤,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步骤一:引入新的知识点在教导七步法中,步骤一是引入新的知识点。
教师需要在学生前面展示这个新的知识点,并简单地介绍它。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步骤一的要点如下: - 在学生面前呈现新的知识点 - 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这个知识点 -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步骤二:概念讲解在步骤二中,教师会对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概念讲解。
教师可以使用图表、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反馈,确保他们理解了这个概念。
步骤二的要点如下: - 详细解释新的知识点的概念 - 使用图表、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 注意学生的反馈,确保他们理解了概念步骤三:示范演示在步骤三中,教师会进行示范演示。
通过展示正确的方法和步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参考。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点。
步骤三的要点如下: - 展示正确的方法和步骤 - 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参考步骤四:合作训练在步骤四中,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训练。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彼此合作,互相帮助。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点的理解。
步骤四的要点如下: -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训练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步骤五:个人练习在步骤五中,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个人练习。
学生可以利用之前学到的知识点,独立完成一定的练习题或作业。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新的知识点。
步骤五的要点如下: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或作业 - 巩固和应用新的知识点步骤六:检查和反馈在步骤六中,教师会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批改作业、提问学生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通过这个过程,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课程设计7步法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理解各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2. 帮助学生了解并运用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进行分析,确保课程设计的针对性;3. 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课程设计7步法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提高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效果;2. 提高学生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能力,提升教学设计的适应性;3. 培养学生将课程目标具体化、可衡量的能力,确保教学目标的清晰性和可评估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2.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教学实际,注重课程设计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制定以下教学大纲:1. 课程设计基本概念:介绍课程设计的定义、作用和意义,使学生明确课程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 课程设计7步法:a. 第一步:明确课程性质,分析学生特点,确定教学要求;b. 第二步:制定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c. 第三步:选择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d. 第四步: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过程;e. 第五步:实施教学,关注学生学习反馈;f. 第六步:评估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g. 第七步:总结与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3.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理论部分:第1-2课时,讲解课程设计基本概念和7步法;b. 实践部分:第3-4课时,分组讨论,运用7步法进行课程设计;c. 课堂展示与评价:第5课时,各小组展示课程设计成果,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4. 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a. 教材第3章: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b. 教材第4章: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c. 教材第5章:课程设计的实践与评价。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选择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用于讲解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七步训导法
七步训导法是一种教学方法,由新东方优能中学的张肖老师提出,旨在通过规范教师的授课流程,实现学生的行为改变和成绩提升1。
七步训导法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进门测:通过考察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差距和问题所在。
授新课: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传授新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掌握所讲内容,并关注学生的笔记和反馈。
课堂落实: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当堂练习和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查漏补缺:通过课间的一对一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给出长期的学习规划和方法。
出门测:通过检查学生的笔记,确保学生记下了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课后落实:通过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提高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效果外化:通过前后的成绩对比,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进步和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动力。
七步教学基本法第一篇:七步教学基本法七步教学基本法第一步、课前预习。
1、目的:让学生预先初步了解新课内容,比如语文和英语的生词、数学的基本概念。
2、内容:新课知识的基本点,对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可布置一些知识的重点。
3、时间:一般为五分钟。
课前预习不要占用学生太多时间。
4、方式:上节课布置作业时同时布置预习内容,或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送到学生手机上。
可利用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每个组轮流安排一个学生重点预习,上新课时由该学生代表小组讲解基本点,小组的其他学生简单预习。
第二步、导入新课。
1、目的:引起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
2、内容:背景知识、发展历史、笑话、游戏、新闻等。
比如语文《黄河颂》讲解黄河的背景知识,数学《几何》讲解几何的发展历史(2017年高考要考数学的历史文化)。
如果看到学生比较疲倦(比如夏天的下午天气炎热),为了提高学生的兴奋点,可以玩小游戏、讲笑话。
3、时间:一般为五分钟,老师可根据课堂内容决定时间长短,比如语文有的课本知识简单,但背景知识丰富,导入时间可多些。
4、方式:观看视频,老师讲,学生讲,互动等。
第三步、学习新知。
1、目的:学习新的课本知识。
2、内容:把课本知识分为基本点、重点、难点。
3、时间:一般为十五分钟,因为一个人保持兴奋的时间一般为十五分钟,当然老师可根据课堂内容决定时间长短。
4、方法:基本点可用课前预习的方法让学生基本了解,上课时强化一下,可由老师讲,或者小组代表讲。
重点可用案例分析来讲解,难点通过案例分析的延伸来讲解。
比如数学先讲解基本概念,通过解题讲解重点,通过同一道题的变化(条件或结论的变化)来讲解难点。
第四步、巩固练习。
1、目的:巩固刚才学到的知识。
2、内容:围绕基本点、重点、难点进行练习。
3、时间:一般为十五分钟,老师可根据课堂内容决定时间长短。
4、方法:老师讲解,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等。
第五步、课堂小结。
1、目的:前面的讲解和练习属于发散性,拓展学生的思维,课堂小结属于收拢,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确这堂课应掌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