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儿歌变画
- 格式:pptx
- 大小:3.71 MB
- 文档页数:19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儿歌变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儿歌内容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儿歌欣赏:《小燕子》、《两只老虎》、《小星星》等。
2. 绘画表现:学生根据所学的儿歌内容进行绘画创作。
3. 作品欣赏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儿歌内容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儿歌内容巧妙地融入绘画作品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儿歌音频、绘画工具。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儿歌《小燕子》,引导学生边听边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 新课展开:教师简要介绍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儿歌内容。
3. 绘画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的儿歌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儿歌变画》2. 板书内容:儿歌与绘画的联系、绘画创作方法、作品展示与评价。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的儿歌内容进行绘画创作。
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进行绘画创作,下次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引导他们巧妙地将儿歌融入绘画作品中。
2.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3. 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作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二、新课展开在新课展开环节,教师简要介绍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儿歌内容。
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小燕子》这首儿歌描绘了燕子在春天飞翔的美丽画面,我们就可以通过绘画来表现这个场景。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儿歌变画》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儿歌,让学生将其中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儿歌例子,如《小星星》、《小燕子》等,并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这些儿歌的内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喜欢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然而,他们在观察细节、色彩运用和创意表现方面仍需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对儿歌充满兴趣,通过将儿歌与绘画相结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儿歌的内容,将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将儿歌内容用绘画表现出来。
2.难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如何观察细节、运用色彩和展现创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和示范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儿歌内容,提供绘画素材和工具,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儿歌《小星星》,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儿歌的内容。
2.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如何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提醒学生关注细节和色彩运用。
3.示范(5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将儿歌《小星星》用绘画表现出来,讲解绘画技巧。
4.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将所学的儿歌内容用绘画表现出来。
5.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儿歌名称、绘画要点和创意表现。
例如,以儿歌《小星星》为例,板书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儿歌名称:《小星星》2.绘画要点:关注星星的形状、颜色和背景3.创意表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添加自己的创意元素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绘画作品、参与度和创意表现三个方面进行。
第11课儿歌变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为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儿歌、讨论、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把握儿歌的内涵,将其转化为绘画作品。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儿歌内容,使作品具有艺术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儿歌音频、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儿歌,让学生边听边欣赏,引导学生关注儿歌中的画面感。
2. 新课导入:讲解本课的主题——《儿歌变画》,让学生了解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3. 欣赏与分析:展示一些将儿歌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创作方法。
4. 创作指导:讲解绘画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等,并给出创作建议。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儿歌,进行绘画创作。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将其他艺术形式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板书设计:1. 《儿歌变画》2. 教学内容: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3. 教学目标:提高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教学难点:理解并把握儿歌内涵,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儿歌内容。
5. 教具学具:多媒体设备、画纸、彩笔等。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将其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2. 作业要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得当,具有艺术性。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欣赏儿歌、创作绘画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