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50
第九章 应力、应变分析、强度理论一、是非题9-1、单元体最大正应力面上的剪应力恒等于零。
( )9-2、单元体最大剪应力面上的正应力恒等于零。
( )9-3、依照剪应力互等定理,一单元体中两个平面上的剪应力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则这两平面必定相互垂直。
( )9-4、 只要构件横截面上的轴力N=0,则该横截面正应力处处为零。
( )9-5、 梁受横力弯曲时,其横截面上各点处的主应力必定是σ1≥0,σ3≤0。
( )9-6、 等截面圆杆受纯扭转时,杆内任一点处只有剪应力,而无正应力。
( )9-7、若受力构件中一点处,某方向上的线应变为零,则该方向上的正应力必为零。
( )9-8、若受力钢质构件中的一点处,某相互垂直方向的剪应变为零,则该方向上的剪应力必为零。
( ) 9-9、若各向同性材料单元体的三个正应力σx >σy >σz ,则对应的三个线应变也有εx >εy >εz 。
( ) 9-10、 各向同性单元体的三个主应变为ε1≠0,ε2≠0,ε3=0,若(1)、当ε1>0,则必有σ1>0;( )(2)、当ε1>ε2,则必有σ1>σ2;( )(3)、当ε1>ε2>0,则()()21max 12εεμτ-+=E 。
( ) 9-11、各向同性材料在三向均匀压缩或拉伸时,其形状改变比能恒等于零。
( )二、选择题9-12、单元体应力状态如图9-1所示,由x 轴至σ1方向的夹角为( )。
A 、+13.5°;B 、-76.5°;C 、+76.5°;D 、-13.5°。
9-13、 若已知σ1=5MP a ,则另一个主应力为( )。
A 、σ2=-85MP a ;B 、σ3=-85MP a ;C 、σ2=75MP a ;D 、σ3=-75MP a 。
9-14、 三种应力状态分别如图9-2a 、b 、c 所示,则三者间的关系为( )。
A 、完全等价;B 、完全不等价;C 、(b )和(c )等价;D 、(a )和(c )等价。
第九章 强度理论1.图示应力状态,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时,其相当应力为:(A )213τσγ=; (B )=3γστ;(C )=3γστ213; (D )=3γσ2τ;正确答案是 。
2和许用拉应力的关系为:(A )[τ] = [σ]; (B )[τ] =[σ] / 2 ;(C )[τ] = [σ] / 213; (D )[τ] = [σ] / 3 ;正确答案是 。
3.塑性材料的下列应力状态中,那一种最易发生剪切破坏:45.第三强度理论和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分别为3γσ 及4γσ ,对于纯剪应力状态,恒有3γσ / 4γσ= 。
6.按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图示单元体的相当应力3γσ= 。
7.图示①、②、③为三个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圆,试画出各应力圆所对应的主平面微元体上的应力。
8.图示为承受气体压力p 的封闭薄壁圆筒,平均直径为D ,壁厚t ,气体压强p 均为已知,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筒壁强度的相当应力3γσ= 。
9.单元体如图,已知αττσ42−==xy y 。
证明:2/3/=y x σσ ;6/7/=x σσα。
τx10.证明线弹性材料的泊松比μ满足关系式:0<μ<0.511.图(a )、(b )表示同一材料的两个单元体。
材料的屈服极限s σ= 275 MPa 。
试根据第三强度理论求两个单元体同时进入屈服极限时拉应力σ 与剪应力τ的值。
若σ> τ。
(a) (b)12.图示受扭圆轴的d = 30 mm ,材料的弹性模量 ,v =0.3 ,屈服极限MPa E 5101.2×=S σ= 240MPa ,实验测得a b 方向的应变为 0002.0=ε 。
试按第三强度理论确定设计该轴时采用的安全系数。
13.从低碳钢零件中某点处取出一单元体,其应力状态如图所示,试按第三、四强度理论计算单元体的相当应力。
单元体上的应力为60=ασ,80−=βσ,(°+=90αβ),40−=ατ (单位:M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