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光学:三原色原理
材料力学:杨氏弹性模量
考古学:破译古埃及石碑上的文 字
托马斯· 杨(Thomas Young)
一、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杨氏用叠加 原理解释了 干涉现象, 在历史上第 一次测定了 光的波长, 为光的波动 学说的确立 奠定了基础。
一、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妙何处? 巧妙的获得两列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 源——相干光源
干涉现 象是波独有 的特征,假 设光真的是 一种波,就 必然会观察 到光的干涉 现象.
第二节
光的干涉
一、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 杨 (1773~1829)在实验室里成功的观察到了光的 干涉.
光的波动说的奠基人之一
英国物理学家、医生和考古学家, 波动光学: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二、光的干涉
1、光的干涉: 由两束振动情况完全相 同的光在空间相互叠加,在一些地方相互 加强,在另一些地方相互削弱的现象,叫 做光的干涉。
单 色 激 光 束
S1 S2
P1 ΔS
二、 光的干涉
S线光源,G是一个遮光屏,其上有两条与S平行的狭缝S1、 S2,且与S等距离,因此S1、S2 是相干光源,且相位相同;S1、 S2 之间的距离是d ,到屏的距离是L。
练习题:
不能 发 1 、两只相同的灯泡发出的光束相遇 ______ 生干涉现象?(填“能”或“不能”)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上观察 到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 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 能透过绿光),这时:( C ) A 、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 涉条纹消失. B 、红色和绿色的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干涉条 纹仍然存在. C、任何颜色的干涉条纹都不存在。 D、屏上无任何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