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美国运动医学会 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运动指南解读
- 格式:pdf
- 大小:850.28 KB
- 文档页数:4
2010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医护人员需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的治疗护理、持续的自我管理教育和各种支持,才能达到预防急性并发症,降低远期慢性并发症发病风险的目的。
糖尿病治疗非常复杂,除了强调血糖控制以外还有很多方面需要了解。
大量证据表明有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即治疗标准(指南)可以改善糖尿病结局。
这些治疗标准旨在将糖尿病治疗内容、总体治疗目标、评估治疗效果的工具等提供给临床医师、患者、研究者、纳税人和其他有关人员。
由于个体倾向性、共病及其他患者因素的存在,用于治疗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各种目标就需要修订。
而这些标准不能阻碍临床决策或其他领域的专家需要对患者进行的多项评估与管理。
关于糖尿病管理的细节参见参考文献 1-3。
这些指南包括目前人们所了解或相信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结局的相关筛查、诊断和治疗措施。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展、效仿现行方法制定了分级系统(见表 1),用来对指南所依据的证据进行澄清和编码,这些证据分级在每一条指南后以字母 A、B、C 或 E 列出。
这些治疗标准每年由 ADA 各学科的专家委员会进行修订,也采纳了新的证据。
专家委员会成员及其之间存在的争议在《说明》中也已列出。
美国糖尿病协会董事会执行委员会最终修订并批准了代表各方立场的糖尿病治疗标准。
Ⅰ . 分类与诊断A. 分类糖尿病分类包括四种临床类别:· 1 型糖尿病(β 细胞受损导致,常引起胰岛表 1 ADA 临床指南证据分级体系证据水平ABCE描述具有一致性的、在不同群体中得到验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据力度最强,包括:· 具有一致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据· meta分析,内容含有质量评价分级、排除了非实验性证据,如由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发 展的“全或无”规则具有一致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证据力度最强,包括:· 具有一致性的一个或多个研究机构的临床试验· 包含质量评价分级的meta分析具有一致性的队列研究证据:· 具有一致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或注册· 具有一致性的针对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对照不完善或无对照的研究证据· 存在一个较大或三个较小研究方法缺陷使得研究结果无效的随机对照试验· 存在潜在的偏倚(如将历史资料作为病例对照组)的观察性研究· 病例记录或病例报告有证据效力的存在争议的证据支持指南内容专家意见或临床经验缩写:ABI,踝臂指数;ACCORD,糖尿病心血管事件风险控制行动;ADAG,糖尿病血红蛋白A1C衍生平均血糖试验;ADVANCE,糖尿病和血管病行动:培哚普利和吲达帕胺复合片剂与达美康缓释片控制评估研究;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T-NOW,吡格列酮预防糖尿病研究;BMI,体重指数;CBG,毛细血管血糖;CFRD,囊性纤维化相关糖尿病;CGM,持续血糖监测;CHD,冠脉疾病;CHF,充血性心力衰竭;CCM,慢性疾病治疗模式;CKD,慢性肾病;CMS,医疗保障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医保中心);CSII,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VD,心血管疾病;DASH,高血压饮食疗法;DCCT,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K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MMP,糖尿病治疗管理计划;DPN,末端对称多发神经病变;DPP,糖尿病预防项目;DPS,糖尿病预防研究;DREAM,雷米普利与罗格列酮治疗减少糖尿病评估研究;DRS,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DSME,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eAG,估测平均血糖;eGFR,复测肾小球滤过率;ECG,心电图;EDIC,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ERP,教育认知项目;ESRD,终末期肾脏疾病;ETDRS,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PG,FPG;GDM,妊娠糖尿病;GFR,肾小球滤过率;HAPO,高血压与高危妊娠结局;ICU,重症监护室;IFG,FPG受损;IGT,糖耐量减低;AHEAD,糖尿病健康行动;MDRD,饮食与肾病修正;MNT,医学营养治疗;NDEP,国家糖尿病教育项目;NGSP,国家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PDR,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PAD,外周血管病变;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PDR,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PG,餐后血糖;RA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SMBG,血糖自我监测;STOP-NIDDM,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预防研究;SSI,传统胰岛素治疗;TZD,噻唑烷二酮;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VADT,退伍军人糖尿病试验;XENDOS,奥利司他预防肥胖者糖尿病研究。
糖尿病运动治疗分析论文1运动治疗的意义1.1加强胰岛素的作用效果,降低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科学的运动,可以减少降糖药物就能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1.2改善血脂代谢,减少并发症研究表明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肌肉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使肌肉更多地利用脂肪酸,使极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改善高甘油三酯血症。
从而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减少心脑血管及疾病并发症。
1.3减轻体重有效的运动可以增强脂蛋白,酶的活性,有效的加速脂肪的分解,使体内过剩的脂肪组织消耗,起到减肥作用。
1.4降低血压运动可以增加血管弹性,降低糖尿病合并的轻度、中度高血压,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5~10mmHg。
1.5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代谢运动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和微循环,并能强壮身体,因而可以对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1.6益于身心健康、增强体质适当的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运动,融入大自然的怀抱,身体不断地得以补充新鲜氧气,被称为“绿色疗法”,可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有助于恢复心理平衡,消除焦虑,振作精神,增强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自信心和生活的乐趣。
2运动治疗前的准备运动前应做必要的医学检查,以确保运动的安全,如反映内分泌代谢的血糖、血脂、酮体,反映循环系统的血压、心率、心电图、胸片,必要时可做运动负荷试验及检查有关并发症的眼底、尿常规、肾功能、二氧化碳结合力等,可根据自觉症状检查肺、肝功能、运动器官的情况。
3运动治疗的处方制定3.1运动方式的选择并非所有运动都有益于健康,有氧代谢运动才是增进健康的最佳方式。
有氧运动就是能增强体内氧气的吸入、运送以及利用的耐久性运动。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和人体所需要的氧气量基本相等。
有氧代谢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较长,让人的呼吸有点急促,又不至于气喘吁吁。
所谓好的项目其标准是强度易制定,有利于全身肌肉运动,无条件、时间、地点的限制,符合自己的爱好。
运动给老年人带来的好处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一点都不假,运动给老年人带来的好处尤为重要,老年人的生命机制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因此更是要认识到这一点。
下面小编准备了运动给老年人带来的好处,希望对您有帮助!运动给老年人带来的好处1. 有助长寿最新研究发现,与不跑步者相比,跑步者寿命会延长3年,身体水平比不跑步者强30%。
另有研究显示,每天步行30分钟的人长寿几率是步行不足30分钟人的4倍。
2. 保护心脏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生化研究中心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每天运动10分钟,尤其是肥胖的人,可有效改善心脏健康。
3. 辅助降糖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只要抽空进行锻炼,就能达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辅助降低血糖的目的。
4. 防癌抗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研究发现,每天锻炼半小时,子宫癌风险减半;经常锻炼的人患肺癌风险可降低68%,患结直肠癌风险直降38%。
美国运动医学会认可的“运动金字塔”,为人们更科学、具体地提供了运动指南南。
第一层(塔底)主要由日常活动组成比如走路、爬楼梯、家务劳动及遛狗等。
有些人觉得专门抽出一段时间锻炼很累,那就要好好利用日常活动了。
记住一句话:坐比睡好,站比坐好,走比站好。
建议每天步行至少6000步~1万步。
第二层低强度有氧运动和娱乐运动以每周3~5次为宜。
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血管健康和心肺功能。
运动强度应根据年龄、性别和体质等因素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低强度有氧运动包括:跑步、骑自行车、游泳和快走等。
娱乐运动包括:篮球、网球、登山等。
运动多样化可防止运动厌倦或虎头蛇尾,同时也能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第三层力量训练与灵活性活动各占一半每周保证2~3次。
力量训练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骨密度,防止意外受伤。
灵活性活动可缓解肌肉紧张,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协调灵活性。
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力量训练以及甩手、静态拉伸和瑜伽等灵活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四层金字塔的塔尖是静态活动比如,看电视、上网和久坐等。
运动医学论文题目一、最新运动医学论文选题参考1、基因治疗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2、游泳运动训练生理生化及运动医学的理论与实践3、生物力学在运动医学领域应用现状和展望4、建立我国城市社区运动医学健康服务体系的构想5、干细胞技术及其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6、肌动图及其在运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7、运动医学科住院患者对不同方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8、荧光法测定脑组织单胺类递质和有关技术问题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9、“2012年第59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专栏——大强度运动是否适用于大众健身指导10、人体心血管双弹性腔模型参数估计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11、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12、运动医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13、运动后大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的变化与运动医学保健的应用价值14、双能X线骨密度仪身体成份测量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15、“2012年第59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专栏——运动营养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16、中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17、国内外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2012国际体育科学、教育与运动医学大会综述18、近红外线光谱诊断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无损伤测定无氧阈的新…19、第61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综述20、中医运动医学教学现状与分析二、运动医学论文题目大全1、在我国运动医学领域中西医结合大有可为──《中国运动医学杂志》首届中西医结合专题研讨会述评2、骨科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微创技术3、近红外光谱测定术检测肌氧的原理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4、分子遗传学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5、我国运动医学研究力量分布状况的量化分析6、热休克蛋白70及其在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7、基因工程技术在运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8、运动医学与运动疗法9、骨科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微创技术分析10、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比例失衡是当前运动医学研究领域值得重视的问题11、心钠素在医学与运动医学中的研究与进展12、骨科运动医学当前观点与进展13、参加'99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小结14、体育工程学在运动医学方向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15、骨科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微创技术16、我国运动医学领域研究论文引文特征分析17、微透析技术在运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18、自由基生物学理论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及疲劳发生机制的新解释19、运动医学发展的若干问题20、运动医学中营养物质提高运动能力的研究进展三、热门运动医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从第61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看运动促进健康实施领域的未来趋势2、全身冷冻疗法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3、骨科运动医学研究互联网相关网页介绍4、ACE基因多态性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5、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研究6、膝关节骨关节炎三维步态分析研究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7、由口腔上皮细胞提取核Fg基因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8、我国运动医学的中医特色9、重视运动医学领域生物力学的研究10、试探中医脾胃学说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11、运动医学骨科核心知识12、神经干细胞研究现状及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13、运动医学诊疗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14、基因治疗与组织工程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15、运动医学的当前发展及其社会作用16、运动医学的临床与研究现状及方向17、传统太极拳的运动医学研究现状18、循证医学在运动医学与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启示19、运动医学领域中的中医外治法20、PBL教学法在运动医学课程中应用与展望四、关于运动医学毕业论文题目1、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2、冷疗法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3、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4、血清肌酸激酶在运动医学监控中的意义5、运动负荷试验和健身锻炼前的危险评价及防范措施--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关于健身活动中的健康监测及危险分层的应用6、现代运动医学诊疗手册7、“2012年第59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专栏——体力活动研究的现状及趋势8、论现代运动医学与心理学的综合9、细胞凋亡研究进展与在运动医学中应用展望10、液体补充:美国运动医学会的见解11、第四十届美国运动医学年会学术论文综述12、2010年美国运动医学会/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运动指南解读13、超声心动图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14、低强度激光或单色光效应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15、液体补充:美国运动医学会的见解16、褪黑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17、面向21世纪的运动医学研究(综述)18、白藜芦醇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前景19、骨科运动医学的最新观点与争论(精)20、近红外线光谱诊断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无损伤测定无氧阈的新途径探讨五、比较好写的运动医学论文题目1、自由基生物学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2、中医药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3、提高锻炼坚持性的实践指导--来自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的建议4、运动医学与气象科学的联系及其边缘研究5、体育工程学在运动医学方向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6、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展望与探究7、军体运动医学与军事训练医学8、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9、运动心肺试验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10、运动医学研究室研究综述──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运动效应11、运动医学迅猛发展对我们的启示和激励12、成体干细胞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研究与应用13、免疫机能评估与运动医学的研究14、非创伤性运动医学15、运动医学专科为运动员巡诊服务工作探讨16、基于模式识别的研究方法在运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展望17、在我国运动医学领域里中医药学的现状与对策18、脑电图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医务监督第9讲)19、运动医学双语教程20、中医运动医学教学现状与分析。
·3083··热点关注·体医融合·2022年美国运动医学会《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身体活动指南》解读及启示胥祉涵1,2,王世强1,2*,李丹1,2,王一杰1,2,王少堃1,2,郭凯林1,2【摘要】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相关指南的不断更新,T2DM 患者的身体活动建议日趋完善,但在日常活动过程中仍有难点有待解决。
2022年2月,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在2010年《运动和2型糖尿病》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针对不同年龄段T2DM 患者的身体活动、最佳活动时机、医疗干预与身体活动的有效性、身体活动和饮食注意事项等方面提供了新的临床指导建议。
本文对2022年指南的主要内容及重点更新内容进行解读,并提出对我国临床工作者开展T2DM 患者运动/身体活动干预的建议。
【关键词】 糖尿病,2型;身体活动;体育运动;健康生活方式;膳食,健康;诊疗指南【中图分类号】 R 587.1 R 16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53胥祉涵,王世强,李丹,等. 2022年美国运动医学会《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身体活动指南》解读及启示[J].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5):3083-3088.[]XU Z H,WANG S Q,LI D,et al. Exercise/Physical Activity in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interpret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2,25(25):3083-3088.Exercise/Physical Activity in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Interpret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XU Zhihan 1,2,WANG Shiqiang 1,2*,LI Dan 1,2,WANG Yijie 1,2,WANG Shaokun 1,2,GUO Kailin 1,21.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0,China2.Hu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Physical Health and Fitness ,Zhuzhou 4120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Shiqiang ,Associate professor ,Master supervisor ;E-mail :【Abstract 】 The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ies in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a common chronic metabolicdisease,have been updated continuously,and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m are increasingly improved,but there are still difficulties in these people 's daily activities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February 2022,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nd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issued the Exercise/Physical Activity in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EPAIT2D ) by updating the Exercise and Type 2 Diabetes ,a statement jointly published by them in 2010,which provides a concise summary of new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 on age-specific physical activity,optimal timing of activities,effectiveness of medical interven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and precautions regarding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diets in type 2 diabetics. We interpreted the essentials and key updated contents of the EPAIT2D ,and put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on clinical delivery of exercise/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targeting Chinese type 2 diabetics.【Key words 】 Diabetes mellitus,type 2;Physical activity;Sports;Healthy lifestyle;Diet,healthy;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guideline率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升高[3],各国糖尿病专家组织其他领域专家制订的相关防治指南纷纷出台。
《2024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解读《2024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解读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规范糖尿病的诊疗行为,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每年都会发布一份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为临床医生和医疗机构提供指导和建议。
本文将对《2024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进行解读。
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征为高血糖水平。
高血糖水平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等。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
二、糖尿病的分类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糖尿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2、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多见于中老年人和超重或肥胖人群。
3、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高血糖,多见于孕妇。
4、特殊类型糖尿病:由于某些特殊因素所导致的糖尿病,如胰腺炎、胰腺肿瘤、胰腺切除等。
三、诊断方法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水平和临床症状。
以下是常用的血糖水平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FPG):≥7.0 mmol/L(126 mg/dL)。
2、餐后2小时血糖(2hPG):≥11.1 mmol/L(200 mg/dL)。
3、随机血糖:≥11.1 mmol/L(200 mg/dL)。
若以上指标超过正常范围,且出现糖尿病临床症状(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四、治疗方法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以降低血糖水平。
2、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等,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3、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标准・方案・指南・美国糖尿病协会2009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谢锦桃,刘军,周盛鹏,朱素君,冷爱文 作者单位:518004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中联制药有限公司(谢锦桃,刘军,周盛鹏);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朱素君);南县人民医院(冷爱文) 【摘要】 美国糖尿病协会多年来致力于糖尿病诊疗标准、指南的制定及传播,相关文献发表在多种学术期刊上供相关人士阅读学习。
文献包含糖尿病诊疗要点的建议标准,同时也关注某些特定问题的解答,是目前最具权威的有关糖尿病诊疗标准的指南之一。
2009年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指南已经公布,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学习。
【关键词】 糖尿病;二甲双胍;参考标准;美国糖尿病协会;资源指南 【中图分类号】R 57811 R 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72(2009)07-1255-031 2009年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指南科学循证评级美国糖尿病协会第1次公布指南时就已经充分考虑到科学依据与循证基础,指南标注的ABCE 的分级决定于循证质量(见表1)。
值得注意的是,循证只是临床决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临床医生对患者的具体诊疗应该个体化。
表1 美国糖尿病协会临床实用指南的循证分级循证分级 说明A1从高质量、有广泛代表性,并有足够检验效能的随机对照实验中获得的明确证据,包括:证据来自良好指导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据来自包括高质量分析的荟萃分析。
2令人信服的非实验性证据,例如:符合“牛津循证医学中心”制定的“全或无”定律的非实验性证据。
3从高质量、有广泛代表性,并有足够检验效能的随机对照实验中获得的支持性证据,包括:来自一个或多个研究单位的有良好指导的临床试验;来自包括高质量分析的荟萃分析。
B支持性证据来自良好指导的队列研究,包括:证据来自良好指导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或登记;证据来自良好指导的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证据来自良好的病例对照研究。
C证据来自对照差或无对照的研究,包括:证据来自随机临床试验,但带有一个或更多较大的,或有3个以上小的缺点以致可能影响其结果;证据来自带有高度倾向性的研究(如与过去的对照组比较的病例研究);证据来自病例总结或病例报告;从有矛盾的证据中权衡后得到的依据。
GPEDM 2010年版《2型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解读郭艺芳路菡婧摘译河北省人民医院2010-3-2 点击:2709今年2月,有效控制糖尿病全球合作组织(GPEDM)发布了《2型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下文简称新指南)。
该指南全文发表于《国际临床实践杂志》[Int J Clin Pract 2010,64(3):295]。
与既往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指南、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指南以及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指南相比,新指南更注重治疗策略的实用性和个体化原则,针对5类基线特征不同的患者分别作出了诊疗建议。
指南要点如下:新诊断2型糖尿病且无并发症患者在不引起低血糖或体重明显增加的前提下,临床医生应严格控制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使其达到或接近正常值(6.5%~7.0%)。
在治疗过程中,每3个月监测1次患者的HbA1c水平。
若患者在3个月内HbA1c未能达标,则考虑开始联合药物治疗。
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充分强调HbA1c达标的重要性,即便是对于血糖轻中度升高(HbA1c<7.5%)的患者。
对于HbA1c>9.0%的患者,临床医生须考虑采用联合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治疗。
对于血糖轻中度升高者(HbA1c<7.5%),临床医生应考虑选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以及对糖尿病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包括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有治疗作用的药物。
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临床医生还须反复强调饮食及运动疗法的重要性。
该组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增加,故应特别注意控制各种CVD危险因素。
对于体型较瘦患者,因其存在β细胞功能障碍的可能性较大,故临床医生还应特别强调早期治疗(包括早期启动联合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并且优先考虑应用具有β细胞保护作用的药物。
与超重或肥胖患者相比,体型较瘦的患者发生CVD的风险较低,但仍须接受教育,努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避免体重增加,从而降低与肥胖相关的CVD风险。
此外,临床医生须警惕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生堡擅基疸苤查垫!!生!旦箜!鲞筮!塑堡!也』望坐!t皇丛迪!:』塑!Q:!些!,盟垒1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推行用糖化血红蛋白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背景吴捷邹大进美国糖尿病学分会(ADA)2010年指南¨1重新修订了诊断糖尿病的标准,除了过去的空腹血糖(FBG)I>7.0mmoL/L,或餐后血糖、随机血糖≥11.1mmol/L这些诊断标准之外,提出了糖化血红蛋白(HbAle)≥6.5%可以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而HbAlc为5.7%~6.1%可以作为可能罹患糖尿病的高危标志,并认为HbAlc可以弥补以上诊断标准的一些不足,是一个方便准确的方法,这无疑是对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个突破。
以下将介绍推行糖化血红蛋白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背景。
一、传统的糖尿病诊断方法及其缺点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即血糖切点的确定方法主要有2个:(1)普通人群血糖平均水平+2个标准差。
(2)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相关的血糖水平。
围绕这2个切点国际糖尿病相关组织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1979年,国际糖尿病数据组(NDDG)制定了空腹血糖大于7.8mmol/L;1980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第二次报道,1985年修订为空腹血糖仍然为大于7.8mmol/L,但强调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rlT)的重要性;1997年ADA把空腹血糖(FBG)修改为大于7.0mmol/L,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依照其标准。
但是,仍然有较多患者因为漏诊得不到及早干预,因此推行更准确易行的诊断标准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Barr等旧1认为FBG的诊断标准敏感性低,变异系数较大(6.4%一11.4%),而且要求患者空腹8h以上,受患者依从性、血液离心时间、实验室误差以及药物的影响。
Bennett等[31认为用FBG的诊断标准与HbAlC比较,其敏感性分别是48%一64%和78%一81%,特异性分别是94%一98%和79%一84%。
因此欧洲心脏调查结果认为仅检查FBG要漏诊2/3的餐后高血糖患者,中国心脏调查认为仅DOI:10.3760/ema.j.i酾n.1674-5809.2010.03.016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代通信作者:邹大进,Email:zwjd22@medmail.tom.cn.指南解读.检查FBG要漏诊80%。
2016年《体力活动运动与糖尿病:美国糖尿病学会立场声明》解读疗金句 NO.190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随着经济发展,糖尿病在全球的流行呈迅猛上升趋势,因此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日益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运动在糖尿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已被广泛接受,但如何给予每个糖尿病患者以个体化的具体运动方案长期以来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相关研究也为数不多。
基于这一现状,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于2016年11月发布了2016年《体力活动/运动与糖尿病:ADA立场声明》(以下简称2016版立场声明),就这一问题给出指导性建议。
ADA曾经于2010年与美国运动医学会发表过有关运动和2型糖尿病的联合立场声明(以下简称2010版立场声明)。
不同于2010版仅仅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2016版立场声明提供了有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体力活动和运动的临床导向评价和基于证据的推荐,并且针对不同年龄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体力活动、运动及运动类型1体力活动和运动的区别2010版立场声明将体力活动泛指为由骨骼肌收缩引起躯体移动而产生能量消耗的活动,而运动指为发展体能而进行的体力活动,二者可以互换使用。
2016版立场声明中明确了体力活动与运动的区别,体力活动包括增加能量消耗的所有运动,而运动是有计划的、结构化的体力活动。
但由于多数证据未明确区分体力活动与运动,因此2016版立场声明中也并未再就此进行强调。
然而,明确二者的区别,将有可能使今后有关运动干预的研究能够做得更加精细,对今后运动方案的处方调整提供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2减少久坐时间鉴于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减少久坐时间将使成年糖尿病患者获益,2016版立场声明将减少久坐时间作为独立于体力活动及运动之外对糖尿病患者的一项重要干预措施,指出所有成年人,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应减少每日久坐行为的时间。
在其他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个体中减少久坐时间的益处仍需进一步研究。
2010年美国运动医学会/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运动指南解读孙子林,刘莉莉(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南京 210009)1 发布新指南的背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已经成为广泛播散的流行病[1]。
我国已超越印度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2],据推算,中国现有9240万成年人罹患糖尿病,还有1.482亿成年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
因此,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日益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尽管规律的体育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脂和血压、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但大多数罹患糖尿病的人群对于体育运动的态度并不积极[3-7]。
鉴于此,美国运动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综合既往大量临床研究报道和系统评价的结果,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再次联合推出2010年糖尿病运动新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
2 新指南的主题内容新指南全文包括10个主题:运动的急性作用、运动的慢性作用、体育运动和2型糖尿病的预防、体育运动和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运动前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体育运动的建议方案、非最佳血糖控制的运动、药物对运动反应的作用、糖尿病远期并发症的运动以及糖尿病患者运动的采纳和维持。
分述如下。
通讯作者:孙子林 Email:sunzilin@ 2.1 运动的急性作用 急性体育运动通常是通过增强血糖的摄取来合成糖原以及通过刺激肌内脂肪氧化和脂肪储存来发挥作用。
更长运动持续时间或更强运动强度的体育运动能够更长时间且较敏锐的增加参与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信号转导的蛋白的表达和(或)活性作用,改善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增强骨骼肌对胰岛素的应答[5]。
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刺激的血糖摄取进入骨骼肌是受损的,而肌肉收缩刺激血糖转运的机制没有因为胰岛素抵抗或2型糖尿病而受损(ACSM证据分级A)。
2.2 运动的慢性作用 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都能改善胰岛素作用、血糖控制、肌内脂肪氧化以及储存(ACSM证据分级B)。
运动对血脂的影响结果不一,运动可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轻度降低,但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或三酰甘油(TG)水平的改变却无任何作用。
体重减轻联合体育运动,可能比单独的有氧运动更有利于血脂水平的改变(ACSM证据分级C)。
有氧训练可轻微的降低收缩压,但降低舒张压却很少见(ACSM证据分级C)。
观察性研究认为较高水平的体育运动和体育健身与较低的总括性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是相关的(ACSM证据分级C)。
抗阻训练能增加骨骼肌肌肉重量(ACSM证据分级A)。
体育运动的推荐等级或许能产生体重减轻的效应。
但是,若仅仅依靠单独运动来减轻体重,运动量最高达60 min/d是需要的(ACSM证据分级C)。
增加体育运动和体育健身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并能改善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ACSM证据分级B)。
2.3 体育运动和2型糖尿病的预防 规律的体育运动能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8-9]。
中国大庆研究[10]发现即使是最微小的运动改变(即1天1次或2次持续20分钟的低/中等强度运动、10分钟的剧烈运动或仅仅5分钟的更为剧烈的运动)就能明显减少46%的糖尿病发生风险。
国外的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DPS)[11]和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DPP)[12]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饮食和增加体育运动来强化生活方式的改变降低了58%的糖尿病发生率,并且在DPP研究中生活方式改变组比二甲双胍组(降低31%的糖尿病发生率)效果更好。
因此,体育运动在预防2型糖尿病方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至少应该推荐进行2.5小时/周的中等强度至剧烈强度的体育运动,作为生活方式改变的一部分来预防高危成年人的2型糖尿病的发生(ACSM证据分级A,ADA推荐等级A)。
2.4 体育运动和GDM 体育运动应作为预防GDM 以及减少未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一种措施(ACSM 证据分级C)。
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参加体育运动的妇女有着更好的血糖控制,更低的空腹和餐后血糖浓度,并且改善了心肺功能。
建议在运动师的监督下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选择步行、上肢功率计运动等不引起胎儿痛苦或子宫收缩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并且注意适当运动后加餐,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2.5 运动前评估 运动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13]。
因为糖尿病患者多合并相关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高血压、严重的外周神经病变、严重的自主神经病变、增殖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这使得保证运动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糖尿病运动往往比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量要剧烈,应该首先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运动医生,根据各自的血糖控制、体能、用药和并发症筛查状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运动前的ECG 运动应激试验,以避免运动不当诱发CVD急性事件发生或加重并发症的进展。
对于有无症状的低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发生风险的个体而言,ECG 运动应激试验不被推荐,但是对于高危人群应推荐进行ECG运动应激试验(ACSM证据分级C,ADA推荐等级C)。
ECG运动应激试验更适合对具有以下一条或多条危险因素的CVD高危人群在开始运动前推荐进行。
(1)年龄>40岁,无论有无糖尿病以外的CVD高危因素。
(2)年龄>30岁,并且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或合并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或增殖前期视网膜病变,出现包括微量蛋白尿在内的肾脏病变。
(3)无论年龄,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已知的或怀疑的CAD、脑血管疾病和(或)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自身免疫性神经病变、已经出现肾衰竭的终末期肾脏病变。
2.6 糖尿病患者参与体育运动的建议方案 运动疗法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达到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和其他自我照顾行为一样,实施和持续运动疗法的困难也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
时间因素可能成为运动疗法融入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的潜在障碍。
此外,参与体育运动的建议方案也需要根据糖尿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相应调整。
因此,如何设计和实施一个高效可行的糖尿病患者参与体育运动的建议方案,如何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对运动疗法进行监督和调控,以及如何根据存在的困难度身设计个体化的长期运动方案,都是面临的挑战。
总体来说,应该鼓励糖尿病患者无论采取何种运动方式都要尽可能增加运动和日常活动。
有氧运动是糖尿病预防和管理传统处方里的运动形式。
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周至少3天,完成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至剧烈强度的有氧运动,但2次有氧运动之间不应超过连续的2天(ACSM证据分级B,ADA推荐等级B),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爬山、游泳、跳舞、打太极拳、徒手体操、带哑铃及适当的健身器进行的四肢运动;也可在室内进行跑步机、固定自行车等活动。
一般来说,老年糖尿病患者和从未锻炼过的糖尿病患者,选择快走是比较好的有氧运动形式。
这样的锻炼速度较慢,能够使运动始终保持在低强度下进行。
除了有氧训练,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应至少进行2~3天中等强度至剧烈强度的抗阻训练(ACSM 证据分级B,ADA推荐等级B)。
在进行有氧训练的同时,也应重视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内代谢和骨骼肌功能的改善作用。
抗阻训练主要有举重训练和自由力量训练。
运动方法依据患者的个人爱好、身体状况、运动能力来选择。
抗阻训练通常需要依赖器械,初始运动者整个运动过程都需要监督指导。
常用的抗阻训练方法有中等强度循环抗阻训练(moderate intensity circuit resistance training,MICRT)和高强度抗阻训练(high intensity resistance training,HIRT)。
目前,有氧运动训练和抗阻运动训练的联合是推荐的(ACSM证据分级B,ADA推荐等级C)。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每周3次的联合训练对于血糖的控制可能比单独进行有氧运动训练或抗阻运动训练有更多的益处[14]。
一方面,由抗阻训练引起的肌肉质量增加有利于血糖摄取,并且不依赖于改变肌肉固有的胰岛素应答能力;另一方面,有氧训练则通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葡萄糖摄取,而不依赖于肌肉质量或者有氧代谢能力的改变。
不但可增强运动效果,而且因其方式多样,避免了运动的单一和枯燥,有利于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依从性。
当然这还需要更多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2.7 非最佳血糖控制的运动 当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血糖水平超过16.7 mmol/L(300 mg/dl)而没有酮体时,应使用预警提示(ACSM证据分级C,ADA推荐等级E)。
还应建议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的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适量碳水化合物用以预防运动中或运动后的低血糖(ACSM证据分级C,ADA推荐等级A)。
2.8 药物对运动反应的作用 为预防与运动相关的低血糖,应要求使用胰岛素或某种胰岛素促分泌剂的糖尿病患者调整药物治疗的剂量。
大多数其他药物并不影响运动,但需排除β-受体阻滞剂、一些利尿剂和他汀类药物(ACSM分级C,ADA推荐等级C)。
2.9 糖尿病远期并发症的运动 已确诊的CVD并非运动的绝对禁忌证,但有心绞痛的患者应该尽可能在有监督的心脏康复计划下进行运动(ACSM 证据分级C,ADA推荐等级C)。
有周围神经病变而没有急性溃疡形成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参加中等强度的承重运动。
推荐加强足部护理,包括每天的足部观察和合适鞋袜的使用,以预防并早期发现足部疮和溃疡。
未被控制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会明显增加眼内压及出血风险的运动(ACSM证据分级D,ADA推荐等级E)。
微量蛋白尿的出现,并非提示运动受限。
推荐有肾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即使是透析期间也要进行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功能和QOL(ACSM证据分级C,ADA推荐等级C)。
2.10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采纳和维持 尽管规律体育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要改变患者的体力活动方式仍然非常困难[15]。
部分原因是改变以及坚持改变生活方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因此需要探索更为积极有效的策略帮助糖尿病患者开始和维持运动治疗。
新指南推荐进行低强度至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对规律参加体育运动的采纳和维持或许是最有利的(ACSM证据分级B,ADA推荐等级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