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客车电气系统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83.80 KB
- 文档页数:4
一种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选型及匹配设计摘要: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的选型及匹配设计方法。
该系统采用了发动机与电动机的并联工作模式,充分利用了两种动力源的优势,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
我们基于系统的结构特点,通过对发动机、电动机、电池等关键部件的选型,建立了一套匹配设计方法,以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还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实用性。
关键词: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选型、匹配设计、燃油经济性、环保性。
正文:1. 研究背景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油价的上涨,混合动力车型已经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热点。
在客车领域,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解决客车行业中面临的多种燃油经济性、环保性、可靠性等方面的难题。
并联式混合动力是一种常见的客车动力系统,它采用了发动机与电动机的并联工作模式,使得两种动力源可以双向转换和相互补充,从而提高了动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2. 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的结构该系统由发动机、电机、电池、变速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中,发动机和电机被并联连接,电池作为储能装置,提供电机的动力源。
变速器通过换挡机转换发动机和电机的驱动力,实现车辆的不同驱动模式。
3. 系统的选型和匹配设计针对这种系统,我们制定了一套选型和匹配设计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发动机和电机。
发动机应选用低油耗、低噪音、低排放的先进技术;电机应选用高效率、低功率密度和快速响应的型号。
其次,我们需要选用合适的电池,以满足对电动机的能量供应和能量回收要求。
最后,我们需要设计匹配系统,以确保发动机、电机和电池之间的动力匹配和控制逻辑的一致性。
4. 系统的仿真和试验验证为了验证该系统的性能和实用性,我们进行了系统的仿真和试验验证。
通过在仿真软件上建立动力学模型和控制逻辑模型,对系统进行了电学、性能和耗能等方面的评估。
电器系统设计手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器系统设计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电器系统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汽车电气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客车结构安全要求汽车用熔断器汽车用易熔线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汽车车速表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载重轮胎汽车行驶记录仪·电瓶线型号编制、描述、采购技术标准·翘板开关型号编制、描述、采购通则3 符号、代号、术语及其定义标准中的符合、代号、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4 设计准则4.1 应满足的安全、环保和其它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标准中对车辆外围灯具配光性能的要求、对车速表的要求、对行车记录仪的要求、对系统的要求、对线路可靠性的要求等。
4.2 应满足的功能要求()、根据车型配置要求,确定整车电器件的配置,并了解每个电器件的接线原理及功能;()、了解各操纵件的档位及接线位置;()、设计出整车电气原理图、电器盒原理图及接线位置图;()、确定各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根据原理图及电器件的安装位置设计出整车线束图、整车电器系统物料等相关资料。
4.3 应达到的性能要求()、满足设计的通用性、维修方便性、可靠性、先进性等;()、设计过程中电器元件的安装要考虑外部环境条件的沟通和协调;()、线束的长度和分支的位置应满足扎线要求(分支应留~的余量);()、保险丝、电线截面积、电线材质、插接件的选用满足使用要求:所使用导线必须满足的要求;保险丝统一选用台湾吉门保险丝,在车厢之外的连接件选用的防水件;()、水暖线束、暖风机线束、电加热除霜器线束原则上同底盘线束分开,单独安装布置;()、电器盒的设计要充分综合组合开关档位图及其触点功率,从而确定雨刮间歇器、雨刮继电器、闪光器的型号选择和线路设计;()、干扰信号的预防:在电感性负载的两端并接二极管,比如:继电器线圈、门泵电磁阀等的两端并接二极管;()、发电机的抛负载保护:在电源总开关的控制端并接受发电机控制的保护回路;()、组合仪表各参数的确定要充分综合边界条件,包括:发动机工作状态、变速箱参数、轮胎规格、飞轮齿数、发电机结构、主动轮结构、油箱结构、各传感器的参数等;()、车速表传感器、水温表传感器、机油压力表传感器等关键部件,高档车全部选用进口件(德国产品),普档车可以选用国产件;()、大保险的选取:充电保险、、空调保险、前电器盒保险、常火线保险选用。
轻型混合动力商用车低压电气系统设计轻型混合动力商用车低压电气系统设计随着环保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混合动力商用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轻型的混合动力商用车不仅减少了尾气污染,也提高了油耗的效率,减少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对于这种商用车,低压电气系统设计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低压电气系统的设计。
1.设计要求在设计低压电气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要求:1)可靠性:商用车低压电气系统是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
2)安全性:商用车处在特殊的运输行业,安全一直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电气系统需要保证不会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3)易于操作:商用车驾驶员对于汽车电气知识的了解一般比较有限,电气系统应该设计成易于操作。
4)兼容性:商用车的低压电气系统要能和其他系统进行兼容,如发动机控制系统、传动系统等。
2.设计思路商用车低压电气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1)功率输出要求:商用车的低压电气系统需要为车辆提供动力,所以需要输出一定的功率。
2)能量储存:商用车的电气系统需要储存能量,以便为车辆提供动力。
3)能量回收:商用车在行驶时需要制动,这时可以回收能量,并储存到电气系统中。
4)故障检测与保护:商用车的低压电气系统需要具备故障检测与保护功能,保证在遇到故障时能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事故的发生。
基于上述设计思路,设计出商用车低压电气系统的框架图如下:3.系统组成商用车低压电气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电池组:商用车低压电气系统的能量来源是电池组,通过安装在车辆底部的电池组提供所需的动力。
2)关键电子设备:包括电力电子、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电子部件,为整个低压电气系统提供支撑。
3)车间总线:商用车的低压电气系统通过车间总线与车辆的其他控制系统连接,这其中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传动系统等其他系统。
4)开关与保护器:为了保证低压电气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应用多种保护器,如过电流保护器、过温保护器、短路保护器等。
中通公交客车单轴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系统中通公交客车单轴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系统是一种环保、经济、高效的客车动力系统。
该系统采用了电动机和内燃机相结合的工作原理,具有低能耗、低排放、高效节能等优点,同时还能降低运营成本,为广大城市居民和游客出行提供了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
该混合动力系统采用先进的气电混合技术,将LNG或CNG与电动机联合使用,可实现车辆的高效率和零排放。
在该系统中,气体可以作为主要动力源提供能量,而电力则可以在车辆运行时充当辅助动力源,使得整个车辆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得到优化。
在该混合动力系统中,电动机和内燃机被连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单一的气电混合系统,其中电动机主要用于低速驱动,而内燃机则负责中高速驱动。
当车辆以低速行驶时,电动机将会开始工作并向轮轴传递动力,而当车辆行驶到一定速度时,内燃机和电动机将同时工作,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整个气电混合系统还设置有一定的储能装置,可在车辆制动时自动回收制动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电能储存,从而进一步提高车辆动力效率。
该混合动力系统还采用了多种先进的辅助节能技术,如光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节油空调技术、智能能量管理系统等,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燃油的消耗和排放量,保障车辆的低成本、低排放运营。
此外,该系统还配备了完善的车载监控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等,可以实时监测各类参数,任何异常情况都可及时处理,确保车辆的安全和可靠性。
总之,中通公交客车单轴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系统是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新型车辆动力体系。
该系统依托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兼顾车辆的高效性、节能性和环保性,同时还能降低运营成本,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环保、低噪音及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应对这一趋势,中通公交客车单轴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能源利用的最优化。
该系统在提高运行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节能减排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表现。
电动客车智能低压配电系统集成设计摘要:电动客车是区别于传统的依靠石油内燃机为动力的车型,最大的特征就是电池动力依靠电池储存的电能或者由太阳能、天然气转换而成的电能带动整车的运行。
它诞生的契机源于人们日益重视的能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人们依靠清洁、可再生的电能来保护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和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
因此,推动电动客车向前发展,其重大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交通运输业和经济生活,更助力自然环境的保护进程。
在电动客车整体构造中,配电系统作为核心元件,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对于整车性能的提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聚焦于电动客车配电系统的智能化集成设计,若有不妥之处,望各位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关键词:电动客车;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集成设计;探究;引言:由于传统能源的枯竭等原因,以电动客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会是大趋势,但是想要在普通大众中普及,还是很难的。
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相比于传统的石油内燃机车型较短,并且技术难题以及国情问题等都会制约电动客车的前进脚步。
作为动力系统和核心元件的低压配电系统,提升其运行性能,促进其智能化发展是电动客车技术人员始终关心的问题。
一、低压配电系统的概念铅酸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动客车、通信、军事等领域中,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铅酸只是整车的启动电源,其基本功能就是在客车发电时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在充电时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因而铅酸电池不能算是供电电源,正常的低压供电都是靠车上的 DCDC 输出的,同时铅酸电池和 DCDC 也是相互配合使用的,正常的慢充时的低压供电是靠 DCDC 或铅酸提供,充电机给的12V对于 BMS 只是一个唤醒信号。
而DCDC就是实现车内高压直流电源、低压直流电源之间的相互转换的中介。
对于纯电动客车的低压系统来说,就是将高压72或者64V的电压转换成12V供电动客车蓄电池使用,因此省去了交流发电机的空间,扩大了车内设置系统的空间,借这个空间扩大了新能源客车的电池大小。
混合动力轻型客车动力系统设计与分析混合动力轻型客车动力系统设计与分析摘要: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低碳环保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大趋势。
混合动力车型以其高效、经济、低排放等特点成为新时代的主流车型。
本文以一款混合动力轻型客车为载体,针对其动力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分析,旨在探讨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混合动力,轻型客车,动力系统,设计,分析1. 混合动力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混合动力技术是汽车动力技术的一大创新,它是纯电动汽车和传统汽油车的结合体,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
混合动力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技术。
2. 轻型客车混合动力动力系统设计对于轻型客车而言,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相对较为容易。
本文以混合动力轻型客车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其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电动机、电池等关键部件。
具体方案如下:(1)发动机:选择一款燃油经济性好、动力输出稳定的发动机,采用可变气门技术、缸内直喷等技术,使其在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上具有优势。
(2)电动机:采用无刷电机,输出功率为30kW,峰值转矩为300N·m。
电机由电池供电,在启停、低速行驶等条件下发挥动力补充作用,能够提高燃油利用率并降低排放。
(3)电池:采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寿命长等优点,能够保证车辆的续航能力。
电池安装在车辆下部,重心低、安全性高。
(4)控制系统:采用电脑控制系统,实现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协同工作,能够通过充电和耗能的方式调整电池的状态,优化车辆能量流和效率,提高整车的综合性能。
3. 系统特点和优势以上系统方案具有如下特点和优势:(1)可实现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双重优化,能够降低车辆的油耗和排放。
(2)能够实现动力补充和能量回收,提高车辆的综合性能和经济性。
(3)电池寿命长、安全性高,能够有效保障车辆的续航能力。
4. 实验分析和数据验证本文对所设计的混合动力轻型客车进行了实验分析和数据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