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护理查房
- 格式:docx
- 大小:70.54 KB
- 文档页数:6
宫颈癌根治术后护理查房一、内科情况:1.术后疼痛:患者是否有持续性或增加的疼痛,特别是在盆腔区域。
询问患者的疼痛评分,观察有无活动受限。
根据需要提供镇痛治疗。
2.恶心和呕吐: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和呕吐症状,观察有无腹胀或脱水。
给予相应的抗恶心药物,并保持患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3. 体温升高:Gynecology team状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对于有发热的患者,根据医嘱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4.循环情况: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情况,排除术后出血或循环不稳定的可能性。
监测患者的体征,并提供适当的液体支持和其他治疗。
5.血红蛋白和血细胞计数:观察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是否正常。
如果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6.肠道功能恢复:询问患者是否排气或排便,观察有无腹胀和肠蠕动。
鼓励患者早期康复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治疗,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二、外科情况:1.伤口情况: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有无出血和渗液。
根据医生的要求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2.引流情况:观察引流管的引流量和颜色,排除引流阻塞或感染的可能性。
妥善处理引流液,并做好引流管的护理。
3.尿液排泄情况:观察患者是否能够正常排尿,询问有无尿痛或尿频。
监测尿液量和质量,并及时纠正尿液异常。
4.阴道分泌物:观察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情况,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鼓励患者进行阴道清洗,并提供必要的抗感染治疗。
5.泌尿系统:观察患者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如尿急、尿痛或尿频。
检查患者的尿液常规和细菌培养,根据需要给予抗感染治疗。
6.慢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评估患者是否有DVT的风险因素,观察患者有无下肢肿胀、疼痛或静脉曲张。
鼓励患者进行活动,提供必要的抗凝治疗以预防DVT的发生。
三、心理及生活质量:1.睡眠情况:询问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数量,观察有无失眠或焦虑等问题。
提供心理支持和必要的睡眠辅助措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睡眠。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护理是宫颈癌患者综合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查房的一些建议。
一、患者信息确认:在进入病房之前,护士要准备好患者的信息,确认姓名、住院号、病案号等核对无误。
同时应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婚育史、病情发展过程、诊断结果等。
二、生活护理:1.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要求,为其提供合理的饮食安排。
宫颈癌治疗期间应注意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2.环境卫生护理:保持病房的整洁和干燥,定时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符合无菌要求。
帮助患者保持个人卫生,提供清洁卫生用品。
3.心理护理:宫颈癌患者一般在治疗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护士要通过耐心倾听、积极沟通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三、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1.体征观察:查房时要仔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特别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相关症状。
2.宫颈癌相关症状观察: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阴道出血、白带异常、下腹疼痛、尿痛等宫颈癌相关症状。
如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并记录。
3.导尿护理:宫颈癌患者常常需要留置导尿管,护士要定时检查尿管通畅性、尿量和颜色等情况。
同时要注意保持导尿袋清洁,定时更换。
4.副作用护理:宫颈癌常常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的方式,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
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为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镇痛护理:宫颈癌患者常常会出现疼痛症状,护士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部位,并按医嘱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
6.导管护理:如患者采用静脉输液或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护士要定期观察静脉通畅性、输液速度和管路是否有漏液、感染等情况。
7.安全护理:宫颈癌患者由于病情和治疗的原因可能出现乏力、体力差等情况,护士要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保持安全。
同时要定期进行皮肤护理,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
宫颈癌护理查房范文一、基本信息姓名:年龄:住院号:床位号:主治医师:二、主诉和入院诊断主诉:入院诊断:三、病史回顾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家族史,以了解其宫颈癌的发病风险和对治疗的影响。
1.既往病史:有无其他慢性疾病、手术史、妊娠史等。
2.家族史:非撑价格性疾病的家族遗传史,如乳腺癌、卵巢癌等。
四、体格检查1.一般情况: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意识、面色、体位、呼吸、语音等。
2.皮肤: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湿度、光泽、弹性等。
3.淋巴结:观察患者有无淋巴结肿大、疼痛等。
4.呼吸系统:听诊肺部呼吸音,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等。
5.心血管系统:听诊心音,观察有无心率不齐、心律失常等。
6.腹部:观察腹部形态、膨隆、压痛等。
7.生殖系统: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大小、触诊等。
五、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了解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等。
2.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
3.电解质:了解患者的血钠、血钾、血钙等。
4.肝肾功能: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是否正常。
5.妇科检查:宫颈涂片、宫颈活检等。
六、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如宫颈X线、B超、CT等。
2.生殖系统检查:宫颈镜检查、阴道镜检查等。
3.宫颈活检:对宫颈病变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判断病变的程度和类型。
4.骨盆MRI:评估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浸润等。
七、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在进行宫颈癌护理查房时,需注意以下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1.呼吸问题: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床头高位,定期转换体位,病房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2.疼痛问题:观察患者有无疼痛症状,提供合适的止痛措施,如口服或静脉镇痛药物,给予病人心理支持。
3.水电解质紊乱:定期测量患者体重,观察患者的尿量、饮水情况和排尿情况,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避免低钠、高钾等情况发生。
4.营养问题: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口味安排合适的食物,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避免厌食和嘴炎。
护理查房--- 宫颈癌
一、护士长讲解查房的目的
通过这次学习让大家了解和熟悉宫颈癌的病因、临床分期、临床表现、辅
助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35-39 岁和60-64 岁的妇女,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及生活质量。
全球宫颈癌发病人数逐年增加,每年新发病例约50 万,我国发生该病及死亡者约占世界1/3 ,且患病妇女有年轻化的趋势,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一般宫颈病变的转变过程很长,大约有几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只要能及时发现,确诊宫颈癌变细胞的存在,及时对症治疗就能起到根治的作用。
近40 年来,国内外均已开展对妇科疾病的普查普治,使宫颈癌能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明显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患者邓春玉,女,43 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1+月,加重4天,宫颈活检诊断宫颈浸润性腺癌2 天”于2015-10-16 15:58 入院。
入院时患者T36.7 ℃,P82次/分,R20次/分,BP120/62mmHg,身高155cm,体重68kg。
病史要点:1+月前无原因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未就医,4 天前阴道大出血,未昏倒,到我院检查,彩超:子宫增大,子宫直肠陷窝少量积液,妇科检查怀疑宫颈癌,取宫颈活检,组织送检,前天自购云南白药胶囊、宫血宁胶囊后,阴道流血有所减少,无腹痛,有轻微腰背胀痛,阴道流血后腰背胀痛好转,无头昏,有轻微乏力,盆腔CT 结果:子宫颈部占位性病变:考虑宫颈癌可能,盆腔淋巴结显示。
子宫颈后缘与直肠间隙模糊,少量盆腔积液。
重要体征: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粘膜光滑,内见较多血迹,壁无结节宫颈肥大,直径约5.0cm,上唇光滑,下唇明显菜花样改变,组织质朽,触之出血,宫颈明显缩短,以下唇为甚,质硬,无举摆痛,子宫未满意扪清,无压痛,未扪及明显包块,双附件未扪及明显包块,无压痛。
辅助检查:2015-10-13 我院血常规:血红蛋白:91.00g/L
2015-10-14 我院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宫颈"浸润性腺癌。
2015-10-16 我院CT子宫颈部占位性病变:考虑宫颈癌可能,盆腔淋巴结显示。
子宫颈后缘与直肠间隙模糊,少量盆腔积液。
入院初步诊断:1、宫颈腺癌Ⅱ b 期2、轻度贫血
诊疗经过:于2015-10-20 在麻醉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腹腔淋巴结清除术。
手术顺利,术毕于20:00 输液回房,术后遵医嘱给予抗炎、止血、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
三、其他护士补充病情
柯希贞老师:目前病人为宫颈癌术后第五天,保留尿管及两根盆腔引流管,进食少,卧床休息。
刘艳护士长:病人对宫颈癌的知识了解不全面,但是现在术后基本能接受和面对疾病,精神欠佳。
李林老师:病人现在阴道有少许流血,腹部伤口少许渗液。
四、护理诊断
1.恐惧与宫颈癌诊断、担心宫颈癌危及生命有关。
2.预感性悲哀与切除子宫、卵巢有关。
3.疼痛与病变浸润,肿块压迫盆壁及下肢神经或手术创伤有关。
4.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术后平卧,疼痛不愿意翻身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后腹部伤口、留置各个管道有关。
6.生活不能自理与手术创伤、留置引流管有关。
7.睡眠形态紊乱与术后伤口疼痛及医院陌生环境有关。
8.有导管脱落的危险与安置盆腔引流管、尿管翻身有关。
9.知识缺乏与对疾病的相关诊疗措施不了解有关。
10.有受伤的危险与宫颈癌化疗的毒副作用有关。
五、护理措施
一)恐惧的护理措施
1.向患者介绍有关宫颈癌的知识,介绍诊治过程及预后,使之采取乐观
的态度配合治疗。
2.护理人员鼓励患者提问,多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利用语言性和非语
言性安慰,及时解决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预感性悲哀的护理措施
1.让患者正确认识手术后身体内在的改变,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调整。
2.多与患者沟通,多开导患者,帮助患者重新评价自我能力,并提供相
关的术后生活方式的指导。
三)疼痛的护理
1.术后使用镇痛泵。
2.多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根据
医嘱合理应用镇痛药。
3.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减轻疼痛。
4.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减少患者因周围环境刺激产生焦虑,加重疼痛。
四)皮肤受损的护理措施
1.协助患者更换护理垫,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2.鼓励病人勤翻身,讲解翻身的目的,压疮的形成及危险性,协助并监
督患者翻身。
五)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1.遵医嘱术后给予抗生素静脉输入,预防术后感染。
2.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3.监测患者体温变化。
4.做好各个引流管的护理,及时更换引流袋。
5.做好会阴护理,每日行会阴擦洗2次。
6.保持患者床单位的整洁。
(六)生活不能自理的护理措施
1.术后卧床期间积极完善各项基础护理: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等。
2.为家属提供健康宣教,协助护理人员更好的完善各项治疗及护理。
(七)睡眠形态紊乱的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放松身心。
2.减少白天睡眠时间。
3.消除影响睡眠的因素,减少夜间灯光、噪声,保持病房安静,以协助患
者休息。
(八)导管脱落的护理措施
1. 指导病人或家属翻身时注意保护各个引流管。
2. 护理人员在护理导管时动作应轻柔,检查导管是否固定通畅。
(九)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
1.告知患者宫颈癌的相关知识,避免患者因担心疾病预后不良而引起恐惧
等强烈心理反应。
2.解释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及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3.教会患者翻身。
4.术后饮食指导:术后禁食禁饮。
次日肛门未排气进无糖无奶流质饮食,
少量多餐。
肛门排气后进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术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应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出院指导
1. 讲解出院后饮食。
2.术后6个月禁止性生活。
3.随访:出院后1年内1个月进行第1次随访,以后每2-3 个月复查一
次。
出院后第2年每3-6 个月复查一次。
出院后3-5 年,每半年复查一次。
从第6 年开始每年复查一次。
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诊
六、讨论
Ⅰ级:轻度不典型增生。
Ⅱ级:中度不典型增生。
Ⅲ级: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宫颈浸润癌临床分期:
0 期:原位癌(浸润前癌)Ⅰ期:癌灶局限于宫颈
Ⅰ A 肉眼未见病变,仅在显微镜下可见浸润癌Ⅰ A1间质浸润深度≤ 3mm,宽度≤ 7mm ⅠA2间质浸润深度>3-5mm,宽度≤ 7mm
ⅠB 肉眼可见癌灶局限于宫颈,或显微镜下可见病变大于Ⅰ A2
Ⅰ B1肉眼可见癌灶最大直径≤ 4mm
ⅠB 肉眼可见癌灶最大直径>4mm Ⅱ期:癌灶已超越宫颈,但未达盆壁。
癌累及阴道,但未达阴道下1/3 ⅡA无宫旁浸润
ⅡB有宫旁浸润Ⅲ期:癌灶扩散盆壁或累及阴道下1/3 ,导致有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
ⅢA 癌累及阴道下1/3, 但未达盆腔ⅢB癌已达盆壁,或有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Ⅳ期:
ⅣA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癌浸润膀胱黏膜或直肠黏膜ⅣB有远处转移
临床表现: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以下表现。
①阴道出血,早期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可见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
②阴道排液,阴道排液增多,为白色或血色,稀薄如水或米泔样,有腥臭。
晚期癌组织坏死继发感染时,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
③晚期癌的症状:癌症晚期病变累及骨盆壁、闭孔神经、腰骶神经,可出现腰骶
部或坐骨神经疼痛。
病灶压迫输尿管或直肠,可出现尿频、尿急,肛门坠胀感等。
辅助检查
1. 盆腔检查:双合诊或三合诊
2.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3.碘试验
4.阴道镜检查
5.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
6.宫颈锥切术
处理原则
1. 手术治疗:适用于Ⅰ a- Ⅱa的早期病人。
2. 放射治疗:适用于各期病人。
3.手术及放射综合治疗:适用于宫颈病灶较大者,术前进行放疗待病灶缩小后再行手术。
4.化学药物性治疗:适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宫颈癌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