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之歌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7
初中音乐人音版:教案《行进之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特点和风格,能够分辨不同国家的进行曲作品。
2. 通过学习《行进之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进行曲的定义和特点2. 进行曲的历史发展3. 各国进行曲的代表作品4. 《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5. 《行进之歌》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进行曲的特点、历史发展、代表作品及《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和演奏技巧。
2. 教学难点:《行进之歌》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控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国家的进行曲作品,让学生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进行曲的定义、特点和历史发展,引导学生了解进行曲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3. 分析:《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和节奏变化,讲解乐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4. 实践:分组进行乐曲演奏,重点练习节奏变化和音准控制,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奏技巧。
5. 展示:学生代表进行演奏展示,评价并进行反馈。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演奏《行进之歌》,理解进行曲的特点和风格。
2. 学生能够分辨不同国家的进行曲作品,了解进行曲的历史发展。
3.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演奏技巧,表现出乐曲的情感和气氛。
4. 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有所提高,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六、教学工具与材料1. 教学课件:包含进行曲的定义、特点、历史发展、代表作品及《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和节奏变化等内容。
2. 乐器:钢琴、小提琴、长笛等(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乐器)。
3. 乐谱:《行进之歌》及其他进行曲作品的乐谱。
4.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不同国家的进行曲作品。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进行曲的定义、特点和历史发展,让学生对进行曲有初步的认识。
2. 第二步:分析《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和节奏变化,讲解乐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行进之歌》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聆听《葬礼进行曲》、《婚礼进行曲》。
2、听辨乐曲的主题;了解肖邦的名字及主要作品。
3、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赏析4首作品音乐的基本特点,了解其使用的演唱场合及功能。
教学重点了解其使用的演唱场合及功能。
教学难点对进行曲体裁的共性及速度、节奏、旋律、调式的掌握。
教学方法欣赏法,感悟音乐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教学教具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教学复习《一二三四歌》,引导出进行曲。
新课学习进行曲原为军队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
进行曲根据用途可分为“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
进行曲的速度可分为“慢速进行曲”“快速进行曲”“急速进行曲”。
1、欣赏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介绍乐曲的背景及作者。
此曲原为《八路军进行曲》,在解放战争时期,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将它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郑律成(1918—1976)作曲家,出生于朝鲜,1950年回到中国并加入中国籍。
他的音乐充满激情,旋律朴实流畅,富有特色;结构简练,深受中朝人民的喜爱。
代表作有《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我们多么幸福》《绿色的祖国》(2)、让学生边欣赏乐曲边思考,然后进行讨论。
a、乐曲的基本情绪?(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势不可挡、勇往直前的军威)b、乐曲的表演形式?(由铜管乐演奏)c、铜管乐队的基本编制?(它是由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吹奏乐队)2、《拉德斯基进行曲》欣赏a.弹奏《拉德斯基进行曲》片段;学生边聆听边思考曲名及作者。
b.介绍乐曲作者:奥地利的老约翰·施特劳斯(解释“老”),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因为他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基础。
他一生共创作了251首作品,数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最为有名。
c.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拉德茨基”是人名。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行进之歌的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行进之歌,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行进之歌的定义、特点及风格2. 行进之歌的基本节奏和旋律3. 行进之歌的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4. 行进之歌的创编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行进之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其特点。
(2)提问:同学们听到的这首歌有什么特点?你们喜欢吗?2. 讲解(1)介绍行进之歌的定义、特点及风格。
(2)讲解行进之歌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 演唱练习(1)学生跟唱行进之歌,教师指导。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错误。
4. 表演形式(1)讲解行进之歌的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
(2)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教师点评。
5. 创编(1)讲解行进之歌的创编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创编,教师点评。
6.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鼓励学生课后多听、多唱、多创编。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演唱技巧:评估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节奏感、音准、表情等。
3. 表演能力:观察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创意发挥等。
4. 创编能力:评估学生在创编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技巧运用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3. 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
《行进之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饱满有力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一二三四歌》,并知道这首歌的音乐体裁。
2、过程与方法:侧重对歌曲情绪的理解,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体会歌曲的情绪。
3、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演唱军旅生涯的歌曲,感受战士们自豪乐观的情绪,学习解放军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了解不同类型的进行曲。
二、教学重点了解进行曲音乐节奏、结构特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一二三四歌》。
三、教学难点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体会歌曲的情绪四、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保家卫国、不怕牺牲、英勇善战,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你们知道这是哪个群体?(当兵的、解放军……)总体来说都是当兵的人。
我们都没有当过兵,那当兵的人的部队生活是怎样的呢?同学们想不想来了解一下?好,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感受一下。
——放视频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有什么感受?()他们生活累不累?苦不苦?但是他们高兴吗?对,他们的生活也充满快乐。
特别是当他们唱起歌的时候,那种饱满的热情和对军营生活的热爱,让我们非常的羡慕。
像他们唱的这种军旅歌曲还有很多,像《当兵的人》《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等等。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军旅生活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这首歌曲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放音乐(二)新课1、师:歌曲听完了,你们能不能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自己的感受?(激昂、欢快、战士的精神面貌等)对,这首歌曲的情绪慷慨激昂、铿锵有力2、这首歌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们一起跟音乐来演唱一遍,怎么样?——放伴奏3、老师发现很多同学会唱这首歌曲,但是有的同学在演唱时状态非常好,精神抖擞的,有的同学却萎靡不振的,我们要像战士们唱歌时那样用饱满、积极地的精神面貌来演唱歌曲。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正确的歌唱状态做好了,我们跟琴来唱一下。
(师弹第一句——准备好了吗——唱第一部分)——同学们唱的不错,只是演唱过程中有的同学咬字铿锵有力,有的同学却含糊不清。
实用文档行进之歌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解 2 2 00粒料单服题请110中噪度214 9社知其城0新社尊继0粉制时0新前除图10和数法结和 10制到 Q结铁的受计然 0相 9打活样结前0E11520族强到付式00 4 0 编计单指治程变罚法一奥阿行0 欧到能煤妇增法相述接强解生0为( - 1 .10600第酸持就,注控结0到第自指改有在的提本到) 0 0 8 8 # m 生: 2 防拼升额物班,0责部第,并升时0 # 发 8 (-90源删的能第现物院子相能填三和深维和量新六后制法线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聆听进行曲,能够听辩出乐曲的主题,知道曲作者的名字;2、学唱歌曲《一二三四歌》;3、了解几首不同风格进行曲特点;4、自主探究进行曲的功能和运用的场合。
过程与方法:1、学唱《一二三四歌》,体会进行曲的特点;2、欣赏不同风格的进行曲,深入理解进行曲的功能特点,认识到音再到“四海为家”,巧妙、风趣地道出了军人的价值观和乐观精神。
形象地刻画了军人的情感,军人的美好和军人的品德。
3、出示歌谱,学习歌曲后半部分的伴唱与掌声伴奏。
采用分组和分声部练习的方法,练熟后再合到一起,教学难点在这里解决。
要注意二声部的和谐和节奏的准确。
4、学唱歌曲的前半部分,先唱会歌曲的旋律,再视唱歌谱,采用首调唱名法,先由教师示范、教师唱谱学生填词,再过渡到学生视谱。
5、全体学生齐唱歌曲(学生跟着伴奏),并考虑这首歌的艺术处理,重点是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和歌曲演唱的速度。
6、歌曲结构分析:《一二三四歌》为带有扩充的二部曲式,G 大调,4/4拍。
乐段A(1—8 小节), 以四个乐句构成,每两小节为一个乐句。
其中第二乐句的节奏是第一乐句节奏的重复。
节奏多用附点音符,使人感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军营气氛,像号令,像走步,像行军,像列队...乐段B(9—29 小节),乐句逐渐加长,特别是乐句4,为了扩充效果的加强,又增加了一个伴唱声部,使一、二声部形成带有衬词“嘿嘿”和“一、二、三、四”的二个声部,最后以“一、二、三、四”的交错出现,将歌曲推向高潮。
初中音乐人音版:教案《行进之歌》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能够识别并进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步伐进行行进表演。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和实践,让学生掌握进行曲的基本演奏技巧;引导学生通过集体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现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和表达情感,提升审美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教材选取了多首进行曲作品,包括经典的中国进行曲和外国进行曲;教材通过图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进行曲的演奏技巧和表演方法。
2.2 学情分析: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和基础,但可能对进行曲的特点和演奏技巧不够了解;学生可能缺乏团队合作经验和集体荣誉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表达和创造有一定的潜力,需要通过引导和激发来提升。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能够识别并进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步伐进行行进表演。
3.2 教学难点:进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理解和演奏;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创造性的音乐表达和表现。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分析、实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听、看、动手的方式进行学习;采用集体合作和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采用问题引导和思考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现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乐播放器、视频演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进行曲;使用图解和示范教学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进行曲的特点和演奏技巧;使用乐器和道具,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进行行进表演。
初中音乐人音版:教案《行进之歌》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对《行进之歌》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特点,感受进行曲的韵律和节奏。
教学内容:1. 欣赏并进行曲作品《行进之歌》。
2. 分析进行曲的特点,如韵律、节奏、速度等。
教学步骤:1. 教师播放《行进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进行曲的特点,如韵律、节奏、速度等。
3.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对进行曲的感受和认识。
4. 教师总结并进行曲的特点介绍。
第二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行进之歌》的旋律、和声和节奏。
教学内容:1. 欣赏并进行曲作品《行进之歌》。
2. 分析《行进之歌》的旋律、和声和节奏。
教学步骤:1. 教师播放《行进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行进之歌》的旋律、和声和节奏。
3.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对《行进之歌》的欣赏感受。
4. 教师总结并进行曲的欣赏指导。
第三章:音乐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结构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 让学生了解并分析《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
教学内容:1. 欣赏并进行曲作品《行进之歌》。
2. 分析《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
教学步骤:1. 教师播放《行进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
3.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对《行进之歌》的曲式分析。
4. 教师总结并进行曲的曲式结构讲解。
第四章:音乐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 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进行曲作品。
教学内容:1. 欣赏并进行曲作品《行进之歌》。
2. 分析进行曲的创作特点,如韵律、节奏、速度等。
3. 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进行曲作品。
教学步骤:1. 教师播放《行进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进行曲的创作特点,如韵律、节奏、速度等。
3. 教师提供简单的创作素材和工具,如乐器、音符等。
《行进之歌》教学设计执教人:年级:初一年级课型:唱歌综合课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时能够更多的关注进行曲;通过对《一二三四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待学习和生活要有坚定勇敢、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1、侧重对歌曲情绪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来体会歌曲的情绪。
2、通过聆听《拉德茨基进行曲》、《骑兵进行曲》等乐曲片段,学生感受作品的情绪,掌握音乐作品所表现情感的方式。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并在乐曲中加入节奏的训练;了解西洋管弦乐队。
教学重难点:1:用饱满、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节奏练习;2:大胆的用肢体语言表现“进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1.聆听音乐片段,《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视频片段(阅兵式情景)课件2:阅兵式视频提问:你们对这个音乐熟悉吗?在哪里听过?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吗?2、再次聆听,什么是进行曲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课件3阅兵式视频播放完音乐后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的力度、速度是怎样的?你还有没有听过其他的进行曲?二、新授内容进行曲的分类:雄壮有力的进行曲、斗志昂扬的进行曲、有趣的进行曲、欢快的进行曲、神圣庄严的进行曲。
课件4进行曲分类1.雄壮有力的进行曲(1)播放歌曲《一二三四歌》,学生聆听《一二三四歌》边用身体表达(教师走在学生中间拍手踏步,在音乐播放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用肢体来体会音乐)课件5阎维文演唱视频《一二三四歌》(2)师:这首歌曲中有一种和步伐、节奏特别一致的打击乐器,细心地同学应该能听出来了,是什么?小军鼓课件6背景图片单纯音乐(3)小军鼓的节奏,再次播放音乐,教师演示加入小军鼓节奏XXXXX(4)学生听完后,思考小军鼓的节奏都出现在乐曲的那些地方,能不能试一下。
课件7节奏加入(5)学生尝试加入节奏,为歌曲伴奏,再次熟悉歌曲。
板书:4/4 0 0 XXXXX|2、演唱歌曲:(1-16小节),评价学生演唱,可以再回到视频演唱的场景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度,提示:每一小节的第一拍,就是第一个字唱的长一点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