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解决问题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13
作品编号:1598753694221587112546学校:录记理旬市杨家镇路计小学*教师:周喻王*班级:荣耀壹班*第2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92例3,完成教科书P94“练习二十三”中第4、5题。
▶教学目标1.学会根据已有的信息,用“几时几分”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相关事件发生的时间。
2.进一步学习、观察、比较,掌握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排除法,推理解决问题。
3.感受时间就在身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时间。
▶教学难点会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在一定的时间做一些事情,或者计划在一定的时间做一些事情。
下面请大家看这样一组钟面(课件呈现下图),先读出这些钟面上的时间。
师:你能发现这些时间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吗?【学情预设】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师:在这4个连续的时间里,大家平时会做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答案可能不太一样,合理即可。
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家做事情很有时间观念,都会合理安排时间。
你们还能举例说说你们一般会怎样安排事情的先后吗?【学情预设】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出自己在生活中会怎样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情,可能情况如:早上先起床后上学;下午先做作业后看电视;星期天妈妈先买礼物再去看望奶奶……师:还会做什么呢?【学情预设】让学生补充第3件事情或更多事情,建议讲述的事情不超过4个。
如:早上先起床,后上学,再回家吃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用“先……再……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表述,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
教师适时选择并写出学生讲述的3个相关联的事件,如起床、上课、吃饭。
【设计意图】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
由知识的巩固入手,再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做事的时间先后安排——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选取时间【教学提示】交流时注意学生语言的简炼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