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观察及胎心监护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9
产程观察管理制度一、产程观察的定义产程观察是指产科护士通过对孕产妇的生理变化、分娩进程和胎儿情况进行系统观察和记录,以及及时观察和发现产程异常情况并进行有效处理的护理工作。
它是孕产妇分娩期间的重要护理内容之一,也是医护人员关注孕产妇生命安全和协助顺利分娩的重要护理措施。
二、产程观察的目的1.监测孕产妇的生理变化和分娩进程,及时发现产程异常情况;2.监测胎儿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窘迫等情况;3.指导产妇合理分娩,降低分娩风险,提高母婴安全率;4.为医护人员提供科学的依据,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和医疗干预措施。
三、产程观察的内容1.孕产妇生理变化的观察:包括宫缩情况、宫口开张情况、血压和脉搏等生命体征的监测;2.胎儿情况的观察:包括胎心监护、胎位和胎先露部位的判断、羊水情况等;3.产程进程的记录:产程进程包括产程的三个阶段,即开宫口期、下降期和胎儿娩出期的情况记录;4.产程异常症状的观察:如宫缩过于频繁或过于强烈、胎心异常、产程过长或过短等情况的观察和记录;5.产程干预措施的记录:如采取促进宫口扩张的措施、羊水的引流、胎心监护仪的使用等干预措施的记录。
四、产程观察的流程1.了解孕产妇的分娩史和孕产检查资料,对孕产妇进行全面护理评估;2.安排孕产妇入住产房,并做好产程观察记录表的准备;3.持续、系统地进行产程观察,对观察内容进行及时记录和报告;4.依据产程观察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异常情况;5.产妇分娩后,对产程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和归档。
五、产程观察管理的要点1.严格执行产程观察记录表,记录真实、准确;2.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专业知识,及时发现产程异常情况;3.产程观察记录要及时报告医生,得到及时的干预和处理;4.密切配合医生,配合产程干预和产程管理;5.及时整理和归档产程观察记录,为产程汇报、总结和研究提供依据。
六、产程观察的注意事项1.孕产妇分娩期间需要特别关注,对于产程及时观察是必不可少的;2.严格执行产程观察管理制度,做到全程监测;3.对于产程异常情况,护理人员需能迅速处理和报告;4.产程观察记录要准确,不能有随意性;5.产程观察记录要及时报告医生,得到及时的干预和处理。
产程的观察及护理妊娠满28 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若各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能顺利经阴道自然,则为正常分娩。
分娩时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最重要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先兆临产: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先兆临产(一)包括:1假临产(假临产的特点是:1)宫缩时间短且不恒定小于30秒,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
2)宫缩时宫颈管不缩短,宫口不扩张。
3)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
4)给予强镇静剂能抑制宫缩。
2 胎儿下降感3见红:发生在临产前24-48 小时内为可靠的分娩先兆。
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和宫颈黏液相混经阴道流出,称为见红。
二、临产诊断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而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 秒或30 秒以上,间歇5-6 分钟,同时伴有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用强镇静药物不能抑制宫缩。
三、产程分期分娩的全过程是从规律性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称为总产程。
临床上将总产程分为三个产程。
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 小时,经产妇约需6-8 小时。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 小时,不超过2 小时;经产妇通常在30 分钟即可完成,不超过1 小时。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初产妇与经产妇相同,约需5-15 分钟,一般不超过30 分钟。
四、产程护理第一产程的观察和护理1. 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2)宫口扩张(3)抬头下降(4)胎膜破裂必须观察的项目和处理1)子宫收缩:产程必须连续观察,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手掌放在孕妇的腹壁上,观察宫缩的强度,频率和每次宫缩的时间。
2)胎心:每1到2小时听胎心和监测血压一次,活跃期可能每15到30分钟一次。
胎心监护知识点总结
一、胎心监护的目的和意义
1. 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通过监测胎心率,可以判断胎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心脏功能、血
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情况等。
2. 及时发现问题: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胎位异常、
胎盘功能不良、宫内发育迟缓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指导产程管理:在分娩过程中,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胎儿的耐受能力,指导产程
管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二、胎心监护的方法和流程
1. 产前胎心监护:通常在产检时,医生会使用胎心听诊器或胎心监护仪对宝宝的心跳进行
观测。
正常情况下,胎心率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孕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 产程中的胎心监护: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会使用胎心监护仪对胎儿的心跳进行持续监测,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三、胎心监护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1. 安全性:胎心监护是一项安全无害的检查项目,但需要注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避免受到不正规操作的影响。
2. 胎心率异常:如果胎心率低于120次/分钟或高于160次/分钟,需要及时就诊,以排
除可能存在的问题。
四、产后胎心监护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1. 产后胎心监护的意义:产后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可
能存在的问题。
2. 注意事项:产后胎心监护应该在新生儿出生后尽快进行,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胎心监护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
时向我咨询。
无痛分娩的产程观察与护理要点无痛分娩是一种现代产科技术,通过麻醉药物的使用,减轻或消除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
相比于传统的分娩方式,无痛分娩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然而,无痛分娩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
产程观察与护理是确保无痛分娩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了解无痛分娩的产程观察与护理要点非常重要,无痛分娩的产程观察与护理有什么意义?其要点又有哪些呢?本文就对此进行了介绍。
一、无痛分娩产程观察与护理的意义有哪些?(一)及时发现意外情况无痛分娩是一种在分娩过程中使用麻醉药物来减轻或消除产妇疼痛的方法。
通过宫缩监测、胎心监测、阴道出血观察、等方面的观察与护理,医护人员能够更早地发现可能存在的胎儿窘迫、羊水栓塞、子痫前期等异常情况。
产程观察与护理还可以及时处理孕妇低血压、呼吸抑制、头痛、恶心等并发症,保障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通过监测宫缩强度、持续时间等数据,医护人员可以了解产妇宫颈扩张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分娩方式,提高分娩的成功率。
(二)确保分娩的安全性无痛分娩过程中的产程观察主要包括对产妇的生命体征监测、宫缩监测、胎儿心率监测等方面的观察,而产程护理包括对产妇的身体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
在无痛分娩中,产妇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需要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此外麻醉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需要对胎儿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无痛分娩的产程观察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疼痛,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更加放松,减少了分娩时的紧张情绪,从而大大提高了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促进分娩顺利进行无痛分娩有助于减轻产妇的疼痛和紧张情绪,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更加放松。
无痛分娩需要麻醉师进行专业的操作和严格的观察护理,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了分娩的安全性。
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情况都需要得到及时的监测和评估,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
2019年7月B 第6卷/第20期July. B. 2019 V ol.6, No.2028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产程中胎心监护的应用陈小红(宿迁市宿城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宿迁 223800)【摘要】目的 探究产程中胎心监护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在本院分娩的160例孕产妇进行对比调查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
观察组产妇采用胎心监护仪实行胎心监护,对照组产妇则采用传统的方法间断听诊胎心,对比分析两种方式实施效果。
结果 观察组9例孕产妇转为剖宫产,其中胎儿宫内窘迫为7例,产程异常2例,剖宫率为11.3%,2例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为2.5%。
对照组13例孕产妇转为剖宫产,其中胎儿宫内窘迫为11例,产程异常2例,剖宫产率为16.3%,2例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2例为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为5%。
结论 实行胎心监护仪监护方式,并系统管理和评估,可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普及。
【关键词】胎心监护;分娩;产程【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20.28.01分娩是胎儿及其附属物自临产开始到由母体娩出的全过程,在分娩过程中一旦出现危险和特殊情况,给母婴安全均造成不良的影响[1]。
胎心监护在产程中能够连续观察和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了解胎心与胎动及宫缩之间的关系,评估胎儿宫内安危情况,可降低新生儿窒息情况。
以往胎心监测方式为传统听诊器听诊方式[2],此方式没有连续及动态观察,且受外界干扰因素太多。
为此我科室采用了EDAN F3胎心监护仪监护方式,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随机的方式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160例产妇进行对比调查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
正常分娩指南(2020)要点解读—产程的观察及处理(全文)2020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发布了正常分娩指南,旨在更新和规范产科围分娩期处理,强调以母胎为中心的照护,优化孕妇在产程和分娩中的体验。
我们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The Society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 of Canada,SOGC)、澳大利亚昆士兰卫生组织(Queensland Health)等的相关指南,对其中产程的时限及处理进行解读,明确产程中的观察重点及处理要点,以期指导助产人员在临床中的应用。
1、产程时限的问题我国指南在产程时限上的定义与国际上多数国家的指南大致一致。
见表1。
表1 各国指南产程时限的比较2产程处理的问题2.1潜伏期管理与旧产程相比,新产程对潜伏期时限的设定更为宽泛,在保证母儿安全前提下,给予孕妇充分试产的机会。
潜伏期管理的重点不是积极干预促进产程,而是观察及支持治疗,包括完整的入院评估、饮食管理、自由体位的选择、给予孕妇精神安慰及镇痛支持。
对入院孕妇进行快速评估,包括孕妇的生命体征、胎心率、宫缩、胎位、胎儿大小、羊水等情况,评估是否存在产科高危或急症情况以便进行紧急处理。
与卧位(平卧、侧卧、半卧位)相比,产程中采用直立位(步行,坐位、蹲位、跪等)的产妇第一产程缩短82分钟,硬膜外镇痛和新生儿转入NICU的几率降低,鼓励孕妇采取让自己舒服的体位。
鼓励孕妇自主进食来满足液体及热量的需求量,不需要常规持续静脉输液。
潜伏期的时间占总产程的绝大部分,孕妇对于镇痛的需求在潜伏期非常突出,联合应用药物和非药物的分娩镇痛的方法,最大程度上满足每位孕妇的要求。
顺产产程顺产产程第一产程: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的一段时间。
一般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两个阶段。
潜伏期是指从临产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颈扩张3厘米,此期平均每2~3小时开大1厘米,约需8小时。
活跃期是指宫口开大3厘米至宫口开全,此期约需4小时。
医生观察内容(1)腹痛即子宫收缩情况,通过腹部触诊或胎儿监护仪监测。
(2)胎心监测:听胎心或用胎儿监护仪监测胎心。
医生会注意观察胎心监护图的变化,胎心监护图可分为正常胎心基线图、早期减速图、晚期减速图、变异减速图,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3)通过肛检或阴道检查(潜伏期每4小时1次,活跃期每2小时1次)来观察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情况,描绘产程图。
(4)血压:每4~6小时测1次。
(5)观察产妇的饮食、排尿(每2~4小时1次)与排便情况。
(6)观察有无人工破膜指征及禁忌证。
(7)注意胎膜破裂的情况,一般宫口近开全时出现胎膜破裂;若遇到胎膜早破的情况,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这一阶段是腹痛最重的时期,产妇应当尽量保持镇静,减少能量的消耗,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顺利分娩。
每一次的肛检或阴道检查很不舒服,但是这是医生观察产程的重要方法,需要尽量忍受。
胎儿的意外情况也常在这时发生,一旦出现胎心不好,医生会突然通知手术,应当尽快接受现实,不要拖延。
需要使用分娩镇痛的孕妇,应在宫口开大2~3厘米后开始使用。
第二产程:从子宫颈全开到婴儿产出。
初产妇需1小时左右。
(1)医生观察内容:宫口开全后,应将产妇(初产)送入产房。
特别注意胎心变化、胎头拨露和胎头着冠情况。
(2)处理接生准备:助产术、会阴切开术。
新生儿处理:清理呼吸道、阿普加评分、处理脐带。
这一阶段是产妇最疲惫的阶段,可以进食进水。
产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力,不要在产床上翻滚以免发生意外。
在产妇无法合作时,医生会使用绑带固定以免产妇剧烈运动造成新生儿跌伤。
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的这一段时间,一般需5~15分钟。
(1)医生观察内容:胎盘剥离情况。
产程观察的有关要求
1、收住院的待产妇:每天测血压一次,每1-2天行胎心监护检
查一次,每3小时听一次胎心,并作记录。
2、临产后:每4小时监测血压一次,每1小时听一次胎心。
活跃
期:每2小时监测血压一次,每15~30分钟听一次胎心,
并作记录。
第二产程:每1小时监测血压一次,每5~10分
钟听一次胎心或持续胎心监护,并作记录。
3、使用促宫颈成熟前,需行阴道检查、宫颈评分,并有相关记录。
4、使用缩宫素引产、催产前,需有阴道检查记录,并测血压、胎
心监护检查,做好评分,并记录。
(具体用法:参见“缩宫素催、引产规范”)
5、缩宫素静滴过程中,需每小时观察一次宫缩并记录,每2小时
监测血压一次并记录。
宫缩规律后,行胎心监护检查,并评分
记录。
6、缩宫素针静滴引产的,宫口开大3cm应停用,并记录。
缩宫素
针静滴加强宫缩催产者,根据产程进展情况,酌情停用,并记
录。
7、剖宫产手术产妇,进手术室前需监测血压、听胎心,并记录。
2015.04.10。
胎心监测在产程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在产程观察中应用胎心监护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200名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100名产妇在产程观察中使用胎心监护,此为实验组;其余100名产妇为对照组,在观察产程的过程中并不使用胎心监护,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和新生儿产生窒息的情况。
结果:在实验组的100名产妇中有19名产妇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状况,有1名产妇漏诊,有2名产妇的新生儿出现窒息;对照组中有16名产妇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状况,有10名产妇漏诊,有9名产妇的新生儿出现窒息。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漏诊率和新生儿的窒息率的比较上具有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产程观察过程中应用胎心监护,判断宫内胎儿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胎心监测;产程;应用胎心监护作为监测和判断胎儿宫内健康情况的一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产时胎心监护能连续动态的观察宫缩时胎儿在宫内的变化,提高对胎儿不良预后预测值,及时为临床做出前瞻性诊断,指导产程处理,以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和病死率。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200名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所有孕妇都是足月妊娠,怀有单胎,产妇年龄在25~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7±1.2)岁;怀孕时间在36周~41周之间,平均为(37.8±1.27)周。
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100名。
两组产妇在年龄、体质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实验组的100名产妇在产程观察中使用胎心监护,并且对孕妇持续进行胎心监护。
助产士监护直至孕妇分娩,产科医生对孕妇的监护图及时进行分析,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对照组产妇在观察产程的过程中并不使用胎心监护,使用多普勒检测胎心,每30分钟检测一次,每次持续1分钟。
1.3评价指标通过《妇产科学》相关评分标准对两组分娩产妇的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评分,当胎儿娩出后1min的评分在4~7分之间时,可判定为轻度窒息;当胎儿娩出后一分钟的评分在0~3分之间时,可判定为重度窒息。
2024年产房分娩安全核查制度、流程、相关知识考核试题1、产房分娩安全核查表由哪三部分组成?A、确定临产(正确答案)B、准备接产(正确答案)C、分娩后两小时(正确答案)D、先兆临产2、产程观察及监测的内容有哪些?A、孕妇心率、血压及体温,每4-6小时一次(正确答案)B、宫缩定时观察并记录(正确答案)C、孕妇心率、血压、体温遵医嘱监测;D、胎心率:潜伏期1-2小时一次,活跃期15-30分钟一次,第二产程5-10分钟一次(正确答案)3、考虑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A、孕妇体温≥38摄氏度,且不能排除感染(正确答案)B、足月胎膜早破大于12小时(正确答案)C、早产胎膜早破(正确答案)D、GBS阳性,合并胎膜已破或已临产(正确答案)4、孕期以下哪种情况需要降压治疗?A、当血压≥160∕IlommHg:(正确答案)B、当血压NI.50/IOommHg;C、当血压N14O90mmHg;D、当血压≥170420mmHg:5、以下哪种情况是三类胎心监护?A、反复晚期减速(正确答案)B、反复变异减速(正确答案)C、胎心心动过缓(正确答案)D、正弦波图形;(正确答案)6、告知孕妇需寻求帮助的特殊征象有哪些?A、出血、阴道流液(正确答案)B、持续性或剧烈腹痛(正确答案)C、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排尿困难(正确答案)D、呼吸困难,心慌,胸痛,持续性背痛(正确答案)7、第二产程助产土需要寻求帮助的异常征象有哪些?A、产妇脸色苍白,烦躁,咳嗽,胸闷,胸痛,呼吸急促,头晕,头痛,阴道异常出血(正确答案)B、胎心监护异常(正确答案)C、羊水异常(正确答案)D、强直性宫缩,病理性缩复环,血尿(正确答案)8、分娩后针对产妇采取的处理措施有哪些?A、胎儿前肩娩出或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正确答案)B、观察胎盘剥离征象,控制性牵拉脐带(正确答案)C、了解子宫收缩情况(正确答案)D、吸氧9、无特殊情况下在新生儿出生后实施延迟结扎脐带,生后后()S或等脐带搏动停止后结扎脐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