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胶囊内镜机器人一次多少钱
- 格式:docx
- 大小:95.31 KB
- 文档页数:2
新型磁控胶囊胃镜在中消化道出血检查和治疗的研究发布时间:2022-07-30T02:51:59.2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0期作者:吴天赐、潘灵昊、张紫蕊、龙海洋、郝晶[导读] 中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是一种难诊断,难治疗的疾病。
胃镜和结肠镜难以到达病灶位置对其进行有效止血,吴天赐、潘灵昊、张紫蕊、龙海洋、郝晶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摘要中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是一种难诊断,难治疗的疾病。
胃镜和结肠镜难以到达病灶位置对其进行有效止血,常需外科干预,花费高,风险大。
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款无需手术就可对患者进行中消化道止血的新型胶囊胃镜,在传统胶囊胃镜的基础上增加了可用于止血的卡络磺钠止血喷头,对中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进行有效止血。
同时增加了具有取活检功能的活检针,对出血病灶取样进行病理检查便于后续进行针对性治疗。
关键词:胶囊胃镜磁控中消化道出血器械一.引言中消化道出血即传统意义上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指的是屈氏韧带至回盲部之间的小肠出血。
中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小肠血管先天畸形,小肠存在憩室,寄生虫感染,Crohn’s病,各种良性或恶性的消化道肿瘤例如小肠间质瘤,肠腺癌等等[1]。
临床上常用的电子胃镜,多用于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电子胃镜检查是诊断其出血病因,出血位置和出血状况的首选方法,是检查胃黏膜病变的金标准。
电子胃镜可以清楚地直视病变位置,对出血位置使用肾上腺素局部注射、钛夹夹闭和高频电凝止血等方法可以实现有效止血的目的[2,3]。
但对中消化道出血,由于小肠的特殊解剖学结构,小肠弯曲且活动度大[3],电子胃镜很难到达十二指肠的降部和小肠,所以无法利用电子胃镜进行止血,同理,结直肠镜检查检查范围也只能到达回盲瓣以下的下消化道,无法到达中消化道进行止血。
所以电子胃镜和结肠镜对中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意义不大。
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诊断中消化道出血的手段即胶囊胃镜,大量研究表明,胶囊胃镜对中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远远高于其他的检查方式例如推进式小肠镜和小肠放射学检查[4]。
胶囊内镜检查的运作胶囊内镜检查主要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小肠属于消化内镜中的盲区,如果用一般的检查手段,如生化、肿瘤、免疫,CT,MR等等,很难诊断出小肠疾病的阳性,所以就要用到胶囊内镜检查手段。
很多人不清楚胶囊内镜到底是怎么样对小肠进行检查的,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胶囊内镜大小为11mm×26mm,名为M2A,内置微型彩色照相机、电池、光源、影像捕捉系统和发送器。
胶囊的外壳极其光滑而利于吞咽,且能防止肠内容在胶囊表面附着,以保证所获图像的清晰度。
Given图像诊断系统由M2A胶囊内镜、数据记录仪套件和RAPID工作站组成。
M2A胶囊是一种无线的、一次性使用的胶囊,可以借助肠道自身蠕动的动力,平滑地通过消化道,并自然排出体外。
在穿行期间,胶囊将其所捕获图像的数字记录传输至贴附在患者身上的接收传感器上,每秒可捕捉2帧图像,摄像视角为140°,与普通内镜的视角相似。
图像能放大至8倍,以便于观察小肠绒毛的结构。
电池可持续工作6~8h,整个检查过程可获取约50 000帧图像资料。
图像被保存在与传感器相连的数据记录仪中。
检查时允许患者自由活动,无须住院。
检查结束后,医师取下患者身上的传感器和记录仪,从记录仪中下载图像数据至RAPID工作站进行处理并观看。
由于胶囊内镜本身无动力装置,在胃轻瘫和其他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中,胶囊在胃内或小肠近端的滞留时间可能延长;相反,活动性出血则可能导致胶囊通过加快。
胶囊内镜检查还被称为胶囊机器人,医生通过磁控技术,360°无死角的对患者进行肠胃检查,突破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的禁忌,对有哮喘、严重高血压、严重肝功能障碍及麻醉药过敏的患者都可以使用胶囊内镜检查,但是孕妇和小孩是不宜做此类检查的。
磁控胶囊胃镜——胃癌早期筛查的利器文、图/中华中医药养生康复分会研究院李宁中日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马骁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等相关文件相继出台,文件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
文件还提出了癌症防治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
"我国是胃病大国.高发病种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
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居第2位,发病率约为31.28/10万。
但我国胃癌的现状是早期诊断率低、死亡率高。
胃癌的预后与诊断时机密切相关,对于早期的胃癌患者.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均能超过90%。
胃癌早期无症状,规范筛查很重要胃癌的发生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这为胃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提供了可能。
而胃癌早期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症状.因此,胃癌高危人群进行主动筛查,是提高早期胃癌诊治率的重要举措。
中国工程院院士.消化内科专家李兆申说:"发现一个早癌.拯救一条生命.挽救一个家庭。
"对于早期治愈率很高的胃癌患者来说.如果能早期发现,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胃癌发病高危人群,更要提高早筛意识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研究,符合以下第1项和2-5项中任一项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年龄在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者。
4.近亲属中有胃癌患者(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5.存在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及吸烟、饮酒等)。
以上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血清学筛查.如果发现异常.则需进行胃镜检查,从而做到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医疗机器人大盘点医疗机器人是指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服务机器人,它能独自编写操作计划,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动作程序,然后把动作变为操作机构的运动。
医疗机器人主要涉及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材料学、计算机视觉、数学分析等诸多学科,主要用于伤病员的手术、救援、转运和康复,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它具有人不具备的灵巧性,比如震颤过滤系统能滤除外科医生手部的颤动,动作缩减系统能成比例缩减外科医生的动作幅度。
但手术机器人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触觉反馈(力反馈)缺少或不足、占用空间大、费用昂贵等,不过这康复机器人是辅助人体完成肢体动作,实现助残行走、康复治疗、负重行走、减轻劳动强度等功能的一种医用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可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 “可穿戴设备”。
作为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贯穿了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机器人学等诸多领域,已经成为国际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目前,康复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康复护理、假肢和康复治疗等方面。
康复机器人能有效促进精神系统的功能重组、代偿和再生,有效缓解肌肉萎缩和关节萎缩,优化了医护资源。
康复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分类端部结构康复机器人特点:这类机器人通常是在某一点上与患者身体部位接触。
其结构设计简单,方便不同患者使用,但功能较单一,早期研制的康复机器人大多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混合型结构康复机器人特点:这类机器人综合了端部结构和外骨骼结构康复机器人的一些优点,既可对施加在患者身体不同部位的力矩进行独立控制,又可满足不同运动的需要。
外骨骼结构康复机器人特点:外骨骼结构康复机器人多与患者身体部位直接接触,实现在患者身体的不同部位施加压力。
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不同患者的适应性较差,需要针对个人进行专门的设计。
能对医学应用起到辅助作用的智能机器人统称为辅助机器人,包括辅助手术的机器人、输液药物配置机器人、胶囊机器人、虚拟助理、辅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帮助护士进行输液服务、配药服务、体检服务、情绪抚慰的企业和家庭看护、陪护机器人。
浙江台州哪家医院有里胶囊胃镜?效果如何俗话说十人九胃,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非常高,特别是近年来胃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很多平时胃部没症状的人,往往检查却被查出胃癌!几乎所有人都有“三大难题”:一是“不想查不去查”;二是“不知道去哪里查”;三是“不知道该不该查”。
击破这三个问题需要“对症下药”,高科技医疗手段正是现如今的关键。
好在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不少有人询问台州哪些机构有这样的设备。
现如今台州市有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的机构有浙江台州恩泽医院、美年浙江温岭中华北路分院、美兆浙江台州市府大道分院等,后续还会有更多医疗机构有此设备。
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集成了300余个精密元器件,拥有近百项国内外专利技术,引领国际先进水平。
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CFDA 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173223192),因为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是非侵入式检查,过程无痛无创无麻醉,全新的检查方式不仅让老百姓感到轻松,为电子胃镜耐受性差的老人、儿童,以及心脑血管病患者提供了安全无风险的选择,更颠覆性地突破了胃癌筛查的技术难关和心理难关,成为胃癌早期筛查利器。
并不是所有胶囊胃镜都可以用来查胃,如果看不清、找不准,漏掉了病灶,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该项技术的研发带头人、我国著名消化内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介绍到,“从专业角度来看,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有完整的临床研究数据、系统的检查能力和高度的检查准确性。
”在诊断准确性方面,经过大样本、多中心双盲对照实验,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对胃病的检查准确性和电子胃镜高度一致。
这一研究结果刊登于美国、日本权威学术期刊,被国际学术界高度认可。
而除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以外,学术界尚未见其他胶囊镜能对胃部完整诊察准确性的研究数据发布。
胶囊内镜机器人加入保“胃”战作者:刘京运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2021年第15期文/刘京运造成胃部不适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医生需要借助胃镜进行诊断。
然而,面对从口腔伸入的胃镜,很多人会不自觉地产生不适感和恐惧感,胶囊内镜的出现缓解了就医者的心理负担。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胶囊内镜也在不断创新,金山科技打造的胶囊内镜机器人将让胃部检查变得更加便利。
在现实生活中,医生可以借助内窥镜“进入”人体检查病变,如常见的胃部检查。
传统的检查方式,需要将胃镜经由口腔插入人体,对于就医者而言,检查过程往往会伴随不适感,有时甚至需要借助麻醉手段辅助检查,这难免会令人产生抗拒心理,可能导致小病拖成大病,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有没有既能实现检查目的,又能避免不适感的两全之计?胶囊内镜给出了答案。
“疫情导致了全球变局,推动胶囊内镜技术正发生深刻的变革。
”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科技”)董事长王金山说道。
金山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数字化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的科技企业,2001年启动了国产胶囊内窥镜系统项目,经过长期打磨和钻研,其研制的胶囊内镜不断迭代创新,为胃部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撑。
15分钟完成胃部检查顾名思义,“胶囊内镜”的外形大小酷似感冒胶囊,使用方法也与胶囊相同。
就医者口服胶囊内镜,随后其在消化道内进行拍摄,医生可通过专业设备查看拍摄画面。
完成“使命”后,胶囊内镜可被人体自然排出,整个过程没有创伤、不需要麻醉,避免了检查环节的痛苦。
胶囊内镜诞生以来,其自身在不断迭代。
最初,胶囊内镜主要依靠自身重力和胃肠道蠕动在人体内移动,拍摄画面不受人为调节,具有随机性。
对于空间狭窄的小肠而言,这种被动的行进方式可以满足拍摄需求,但面对空间较大的胃,传统的胶囊内镜便无法实现全面细致的检查。
因此,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对胶囊内镜加以控制,使其能够按照指令在胃内进行拍摄,磁控胶囊内镜由此诞生。
从名称上可以看出,磁控胶囊内镜是借助磁场实现控制操作,金山科技推出的“慧图”磁控胶囊内镜系统(以下简称“慧图”)就运用了这一原理。
胃镜注意事项和准备如果胃有一定的问题,就要做个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的注意事项是非常多的,其中空腹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不空腹就去做胃镜检查的话,很有可能影响胃镜检查的结果,那么胃镜检查前注意事项是什么呢?做无痛胃镜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做无痛胃镜检查没有那么痛,那么做无痛胃镜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呢?做无痛胃镜之前要注意进食,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完善相关检查,停服活血的药物,放松心情。
在做胃镜之前至少要空腹6小时以上,如果是上午做无痛胃镜,前一天晚上10点后要进食任何食物,如患有高血压,早上可以服用降压药。
在做无痛胃镜之前要告知医生手术史,比如是否做过胃的切除手术,方便医生针对病情做相关的检查。
无痛胃镜之前要注射麻醉药,所以一定要完善心电图,胸片等检查,以便了解心肺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平时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在做胃镜之前必须要停服这些药物,否则容易引起胃镜活检时大出血。
在做胃镜之前告知患者不要过于紧张、放松心情,这样就会减少胃液的分泌,减少胃内的泡沫,以便更容易看清胃内是否存在病变。
胃镜检查前能吃饭吗胃镜检查的注意事项是比较多的,其中胃镜检查前能吃饭吗?做胃镜前的6-8小时是不可以吃饭的。
胃镜属于一种有创检查方法,检查时需要将装有摄像头的内镜置入到胃内,对胃部进行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一旦胃内有食物存在,就会影响到镜头的清晰度。
并且胃内的食物,还会改变胃黏膜的颜色以及形态,因此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率。
在植入胃镜的时候一旦胃内有食物,会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甚至部分人还会因此出现窒息现象。
在做胃镜检查之前的头一天晚上吃完食物后,就应当停止任何食物的摄入以提高检查的准确度。
胃镜检查前除了不能够吃饭,也不可以大量的喝水。
喝水会冲淡消化液,影响到消化黏膜的颜色,并且喝水还会影响到胃内消化液的浓度,在提取消化液时对检查结果也会造成影响。
胃镜检查要禁食多久胃镜检查是需要禁食的,不然会影响结果,那么胃镜检查要禁食多久呢?胃镜检查前需要禁食6-8小时的时间,胃镜检查时一旦胃内有食物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摄像头的清晰度,同时一部分人还会因为检查时,内镜对胃造成的刺激而引起恶心、呕吐,甚至会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作,因此在检查时患者应当在空腹的状态下检查。
第 1 章遥控胶囊内镜系统介绍1 简介遥控胶囊内镜系统,又称Navicam TM胶囊内镜机器人,是由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和安翰光电技术(武汉)有限公司(统称“安翰公司”)研发并生产的,是目前全球首家首次应用于临床的可主动精确控制的消化道胶囊内镜系统。
该系统的原理主要是在第一代胶囊内镜的基础上,内植永久性微型磁极,依靠体外磁场,精确控制进入人体内的胶囊内镜的运动、姿态和方向,实现主动控制、精准拍摄的功能,主要用于胃部疾病的诊断,也可用于小肠等消化道疾病的诊断。
该系统共由五部分组成:定位胶囊内镜、巡航胶囊内镜控制系统、ESNavi软件、便携记录器和胶囊定位器。
2 系统组成2.1 定位胶囊内镜Navicam胶囊(图1-1)为胶囊形状的内镜,外壳为符合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内置有摄像头、无线收发装置、发光二极管和磁感应单元等300余个元器件,主要功能为智能拍摄人体消化道内部影像,并实时002消化道遥控胶囊内镜图谱无线传输到体外。
磁控胶囊内镜可以在体外磁场的控制下实现五个维度(前后、左右、上下、水平旋转、垂直旋转)的运动,从而实现对胃部腔体的全方位观察。
2.1.1 主要参数主要参数:长27mm,直径11.8mm,视角140°(摆动范围为±10%),图像原始分辨率为480×480,拍摄帧率为2张/秒,拍摄时长10小时,有5个LED 照明闪光灯。
2.1.2 主要功能(1)医学影像采集:胶囊进入人体消化道内,置于胶囊内部的闪光灯以自适应的模式闪烁发光,提供照明,前部的摄像头同步进行拍摄,完成对消化道黏膜的图像记录。
(2)图像处理:通过影像采集系统拍摄得到图像后,图像处理系统将图像进行处理,并转换成阅片系统可以识别的图像格式。
(3)无线传输:胶囊内镜将经过图像处理的图像通过胶囊内部的无线传输系统,实时传输到体外的接收装置中,并进行储存。
(4)磁力控制:胶囊内镜内置磁感应单元,外部的控制设备通过自身的磁场与磁感应单元相互作用,能精确控制胶囊在五个维度方向上的运动,包括上下运动、左右运动、前后运动、水平旋转和竖直旋转。
无痛无创胶囊内镜机器人检查无痛无创胶囊内镜机器人检查“数说”磁控胶囊内镜诊断胃部疾病的优势(2014年12月25日)内镜检查是当前消化道疾病筛查和诊断的主要手段,但2014中国消化内镜学术大会发布的2012年度全国消化内镜使用情况普查结果发现,我国消化内镜存在资源短缺、与欧美国家及日本之间差距明显、我国内镜医生存在操作不规范、发现早癌的意识不强等问题,亟待加强消化内镜的质控。
2014版《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指出,胶囊内镜检查经历1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重要的消化道疾病检查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用磁控胶囊胃镜亦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作为世界首台磁控胶囊内镜,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和安翰光电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研制的NaviCam™遥控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一经亮相即备受关注,患者只需随水吞下一粒胶囊内窥镜,经过20分钟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既简单方便、又没有痛苦,为胃病检查带来了全新体验。
2014年我国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初步结果显示,与电子胃镜相比,磁控胶囊内镜对胃部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达92.8%,达到了与金标准几乎接近的病变检出率。
该磁控胶囊内镜系统技术已于2013年1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上市,其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对于提高目前我国消化道健康检查和早期疾病检查率,让消化道的健康、检查和治疗变为一体,(数据摘自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在2014中国消化内镜学术大会的“中国消化内镜技术开展情况”主题报告)■磁控胶囊内镜带来的全新体验及其优势磁控胶囊内镜的四个优点:①体积更小。
胶囊大小为11.8×27 mm,尺寸接近临床用口服胶囊;②可避免X线辐射。
采用磁扫描定位技术来确定胶囊是否存留在体内,避免X线辐射;③图像更清晰,拥有自动调频式图像采集模式、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等实时图像增强技术;④操作性更强,可以实现精确5维Navi控制技术。
磁控胶囊胃肠镜检查及注意事项有哪些磁控胶囊胃(肠)镜体检磁控胶囊胃(肠)镜,被誉为“完美胃肠部检查的胶囊内镜机器人”。
从诊断到检查,整个过程只要20-40分钟,磁控胶囊胃(肠)镜不但没有痛苦,而且高度准确、高度方便。
检查时您只需随水吞服一个消胶囊,医生便可通过软件实时精确操控的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机器人”在胃(肠)内的运动,全面观察胃(肠)粘膜并做出诊断。
磁控胶囊胃(肠)镜-检查流程示意图品磁控胶囊胃肠镜的产品优势无交叉感染:胶囊采用无菌耐腐蚀医用高分子材料,真空独立包装、无毒无刺激,一次性使用无痛无创无感染:胶囊体积小,进入体内无异物感、不适感,检查无麻醉、无创伤、无不良反应全方位无死角:胶囊可在体内全方位、各个角度进行拍摄,不遗漏任何可以病灶检查快捷:只需吞服一粒小胶囊,20-40分钟左右,胃(肠)部检查即可完成图像清晰:高清摄像头配合自动曝光控制,提供清晰明亮大视野的临床图像操作简单:采用控制杆遥控,直观易上手,操作方便简单磁控胶囊胃(肠)镜-检查特别提醒一、受检者应无以下禁忌症:胃大部切除术史、严重吞咽困难、已知的贲门失弛缓症、食道裂孔疝、消化道窒息、排便障碍、肠道狭窄、肠梗阻或瘘管、体内植入心脏起搏器、药物注射装置、助听器、人工耳蜗、神经刺激器及孕妇。
二、受检者务必提前进行预约(预约时需要提供受检者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三、检查前准备:1、检查前3-5日内未曾接受吞服钡剂进行的检查。
2、检查前一天忌烟酒、不吃辛辣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果蔬请去皮后食用。
3、检查前一日晚餐进软食(如面条、稀粥等),晚8:00点后禁食。
4、检查前一晚按照事先收到的肠道准备药品及说明书服泻药进行肠道清洁准备。
5、检查前可以饮清水或无色透明液体,不能喝任何带颜色的液体,如茶水、果汁、可乐、牛奶、浓汤等。
目前,在上海能做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检查的医院有:上海仁济医院、上海东方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上海周浦医院、上海中山医院、上海第七人民医院、上海同仁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杨浦区中心医院、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上海儿童医院、瑞金医院、瑞金卢湾分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上海浦东医院等,未来,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还会加入到更多医院,真正为老百姓提供便捷医疗服务。
传统电子胃镜,是通过从口腔插入软管到胃里进行检查,会给人们带来痛苦感和恐惧感,在检查过程中,也可能损伤我们的消化道。
无痛胃镜则是在检查之前注射麻药,对身体也会有副作用。
而选用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检查,只需随水吞服一颗胶囊,仅需15分钟左右,全程无痛、无创、无麻醉,检查结果高度准确,人群接受度高,是传统电子胃镜的有益补充。
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集快速采集、清晰成像、便捷操作及人性化设计于一身,能够发现微小病灶、诊断高度准确等功能。
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经临床研究证实诊断准确性高,并已获得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CFD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集成了300个精密元器件,拥有近百项国内外专利技术,是引领国际先进水平,并领先于世界医学科技前沿。
早在此前的2017年9月-12月,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就经过层层遴选,进驻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委主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这一大型展览旨在向世界展示我国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及中国重大科技成果。
未来,安翰公司将继续按照李克强总理用“互联网+医疗”让优质医疗资源普惠更多群众的指示,进一步利用云平台技术实现大数据流动,让医学专家“触屏可及”,真正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为早日建成“健康中国”。
做胶囊内镜多久能够排出?
很多受检者做完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都特别关心胶囊何时排出的问题,使用磁控胶囊胃镜进行胃部检查,只需随水吞下一颗胶囊胃镜,胶囊便以每秒2帧的速度进行拍照,严格按照由五大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医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操作,对食道、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进行精准检查,最终胶囊随肠道蠕动自然排出体外,根据每个人新陈代谢不同,胶囊胃镜排出的时间也不一样,检查完毕后多食蔬菜、水果、多运动,帮助胶囊排出即可,受检者无需过多的担心。
下面我就来详细讲讲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检后注意事项:
1.饮食:
(1)胃部检查结束后即可正常饮食。
(2)胃肠检查:可以喝水,不能进食,检查服内记录盒上指示灯熄灭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2.检查完成后,注意每次排便的情况,注意并确认胶囊是否排出;
3.检查完成后,在确认胶囊排出前禁止做磁共振检查,或接近其他强磁场环境;
4.如在14天时仍不确定胶囊排出体外,可使用胶囊定位器或是拍摄X线腹部平片进行确认;
5.小肠检查者,在胃部检查结束后,可穿着检查服离开体检中心继续进行小肠的检查,不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检查服内记录盒上指示灯熄灭后,即提示检查完成,可将检查服脱掉,并在指定时间内还回体检中心,以便进行后续数据处理;
6.请保持检查服的清洁卫生,勿暴力折叠、冲击、碰撞检查服。
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的出现,带给胃病患者带来极大福音。
作为中国“医疗重器”、作为中国医学界自主创新的骄傲、作为百姓的健康守“胃”兵,以极高的技术水平和学术成果证明了中国“智”造的实力。
胶囊胃镜工作原理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一个超神奇的东西——胶囊胃镜。
你想啊,以前做胃镜那可遭老罪了,一根长长的管子从嘴巴伸进去,想想都难受得慌。
但是现在呢,有了这个胶囊胃镜,就像吃颗小药丸一样简单,是不是很神奇呢?那它到底是咋工作的呢?这胶囊胃镜啊,别看它小小的,就像一颗普通的胶囊药,但是它可藏着大大的智慧呢。
它其实是一个微型的摄像机。
当你把这个胶囊胃镜吞下去之后呀,它就开始了它的奇妙之旅。
胶囊胃镜进入你的嘴巴,顺着食管就慢慢滑下去啦。
食管就像是一个长长的滑梯,胶囊胃镜就像个调皮的小乘客,“嗖”的一下就滑到胃里了。
在这个过程中,它的小摄像头可没闲着,一直在记录着周围的情况。
它就像一个小小的探险家,把食管里的样子都看个遍,看看食管壁是不是光滑呀,有没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呀。
一到胃里,那可就是它大展身手的地方喽。
胃就像一个大大的口袋,里面弯弯曲曲的,有好多褶皱呢。
这个小胶囊胃镜就在胃里这儿逛逛,那儿瞧瞧。
它的摄像头把胃里的每个角落都不放过,不管是胃底、胃体还是胃窦,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它会把胃黏膜的样子拍下来,看看有没有炎症啊,有没有溃疡啊,或者有没有长什么不好的东西。
这时候,它就像一个超级侦探,在胃这个大迷宫里寻找着各种蛛丝马迹。
而且哦,胶囊胃镜还不只是在胃里玩一圈就拉倒了。
它还会继续前进,穿过幽门,进入小肠呢。
小肠可是很长很长的,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隧道。
胶囊胃镜在小肠里也会一路拍摄,它要检查小肠的黏膜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出血点呀,有没有息肉之类的东西。
这个小胶囊在小肠里就像一个勤劳的小工蜂,一点一点地把小肠的情况都记录下来。
那它拍下来的这些图像怎么让医生看到呢?这就更神奇啦。
胶囊胃镜里面有一个小小的信号发射器。
它一边拍摄,一边就把这些图像的信号发送出来。
你身上呢,会带着一个像小盒子一样的接收器。
这个接收器就像一个小管家,把胶囊胃镜发送来的信号都收集起来。
等你做完检查,医生就可以把这个接收器连接到电脑上,然后就像看电影一样,把胶囊胃镜在你身体里走过的地方、拍到的图像都仔仔细细地看一遍。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胶囊胃镜检查费用是多少
胶囊胃镜检查费用是多少?不同于普通胃镜的检查方法,胶囊胃镜是一种没有痛苦的胃镜检查方法。
胶囊胃镜以其先进的技术,检查的费用也将变的更贵。
普通的胃镜只要100元左右,无痛胃镜也不过几百元。
但胶囊胃镜的检查费用可以达到几千元。
胶囊胃镜检查费用是多少
由于传统内镜的局限性,小肠疾病一直成为消化系疾病临床诊断的“盲区”。
此外,不少患者难以耐受或因惧怕不愿意接受传统的人工插入式内镜检查,从而耽误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的缺点, 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被医学界称为21世纪内镜发展的革命与方向。
不需任何麻醉,患者只要服下一粒小小的“胶囊”,就能代替胃镜进行检查,并可检查胃部、大肠、小肠,清晰地拍到七八万张人体胃肠道病变情况的照片。
胶囊胃镜检查注意事项
A 、检查前两日吃少渣半流质食物(如粥,牛奶),忌蔬菜,水果,油腻食物。
如有长期便秘者需要提前清肠。
B 、检查前24小时内及检查期间,不允许抽烟。
C 、检查当日,早餐禁食。
D 、检查前2个小时,禁服用任何药物。
E 、待检病人,如果腹部多体毛,应将其剔除。
F 、检查当天早4:00,喝清肠液一瓶,然后饮水3000-4000ML ,检查当天1小时禁止饮水。
G 、大便排出清水样时来医院检查。
本文来源:深圳胃思宝肠胃检查中心/0755/weisibao。
癌患者40万人,占全世界胃癌病例的40%以上,每年因胃癌死亡的患者约35万人。
在所有胃癌患者中,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高于90%。
“由于对胃镜的恐惧,民众基本不会主动到医院做胃镜检查,但胃镜却恰恰是发现早期胃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刘思德指出,胃癌高发人群定期做胃镜检查的非常少,大多错失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我国早期胃癌诊断率不足10%,而另一消化道恶性肿瘤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升高。
我国每年的大肠癌新发病例超过25万,死亡病例超过14万,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占世界同期大肠癌的20%,在部分发达地区,例如北上广,已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2015年,广州市通过问卷及大便检测等联合手段对10万名65~74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大肠癌的初步筛查,结果在1.5万大肠癌的高危人群中,仅13.5%的民众愿意接受结肠镜的确诊检查。
由于民众对于消化道内镜技术的不了解和恐惧心理,急需更新的技术来提高民众对内镜的接受度,降低我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临床科学问题。
吞服“胶囊”手机连接“拍照”胶囊内镜是一种新型的内镜检查方式,受检者穿戴好图像记录仪、吞服胶囊后,胶囊在体内以每秒2帧的速度进行拍照,一般工作8~12小时,从而实现对消化道的检查。
”这就好像“吞下一颗药丸”,随着胶囊在消化道中“游走”,经过胃部和肠道的同时进行拍照,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完成内镜检查。
“这样的检查不仅可以提高受检者的舒适度,对于医院而言,也可以减少检查的人力和候检时间等流程。
”据悉,传统的胶囊内镜多数只针对小肠检查,针对胃部检查的胶囊内镜需借助昂贵、体积庞大的磁控床进行配合,而“智能胶囊胃镜系统”将比传统胶囊内镜更便捷,受检者可脱离医院,在家吞服胶囊并与手机连接,随后用手机将胶囊拍摄的胃部图片,通过智能阅片系统将图像传送给医生,医生远程阅片、诊断后将报告发送至受检者手机,如此便可完成整个检查。
龙源期刊网
萌萌胶囊机器人让做胃镜更轻松
作者: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7年第02期
总觉得胃里“怪怪”的,想做检查又怕胃镜太痛苦?别担心,让“胶囊机器人”来帮忙。
吞下一粒“胶囊”,通过体外无线磁场控制,胶囊内镜就像个机器人似的,可以在体内“游走”,精准定位病灶。
仅需15分钟,胃里情况查个“底儿掉”。
特别适合老人、孩子、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等人群,胶囊平均1.15天就会随大便排出体外。
这样的胃部检查不需要麻醉,没有创伤,
也不会有不良反应。
目前,这种胶囊内镜机器人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地推广,安徽首台磁控胶囊内镜则“落户”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
不過,检查费用会比普通的高一点,参考价约为3800元。
磁控胶囊内镜机器人检查一次多少钱
我国消化内镜虽然起步较晚,但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覆盖所有临床学科及健康管理领域,代表着当今临床医学发展的最前沿方向。
然而还是有许多人一说到要做胃镜就发怵,以至于明知自己有病症,却不愿意去做电子胃镜检查,错过了早期诊断的最佳时机。
如今,磁控胶囊胃镜可以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磁控胶囊内镜机器人查胃一次多少钱?
目前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指导价3000-4000元左右,各医院定价不同,会有浮动。
另外,国内部分城市已经将其纳入医保制度,因此价格方面老百姓无需有过多的担心。
如同我们日常服用的胶囊药物一样,喝水吞服一粒药丸大小的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仅需1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轻松完成一次胃镜检查。
检查的过程非常舒适,全程无痛、无创、无麻醉,检查结果高度准确,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消除了传统胃镜带来的痛苦和恐惧。
这就是中国自主创新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带来的创新高科技医疗手段,刷新了人们对胃镜的认知。
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适用人群:
磁控胶囊胃镜适用于怀疑胃部疾病患者,包括健康管理(体检)和胃癌初步筛查,尤其适用于下列病症:
1、需行胃镜检查,但不愿接受或不能耐受(包括无痛胃镜)的检查者;
2、健康管理(体检)人群的胃部检查;
3、胃癌初筛;
4、检查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等)相关性胃肠道黏膜损伤;
5、部分胃部病变的复查和监测随访,如胃底静脉曲张、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规范治疗后、胃息肉等;
6、胃部分切除及内镜下微创治疗术后的复查随访;
7、完成胃部检查后,尚可继续检查小肠。
具体可听从医生指导意见。
安翰坚信,先进的胃部筛查技术的推广使用是提升人民胃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的胃镜检查体验。
未来,安翰将继续不懈努力,积极投入到我国胃部疾病的筛查事业中,当好中国的健康“胃”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