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改革开放史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改革开放史(1977--2018)

引言:讲述了一个普通人从贫穷落后的乡村家庭,通过一家人的努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年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史。在几次关键的人生转折阶段,正确把握方向。以认真的责任担当挑起家庭建设的重担,至2018年初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同时回顾了10年求学经历,25年南安电力发展的历史,叙述了在职场上参与家乡电力建设,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个人成长历史。家庭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歌颂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40年来给家庭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老百姓过上美好的生活!

一:改革开放前家乡和家庭面貌(1977-1984年)

1977年5月,我出生在芜湖市繁昌县荻港镇芦南乡苏垅村,当年自然环境未遭到破坏,空气怡人,村前村后青山绿水,人们的饮用水直接从田间的池塘取用,当时的田地已包产到户,这充分调动了劳动人民的工作积极性,大家都捋起袖子干劲十足,劳动成果部分上缴国家,剩余部分归家庭所有。当时生产力水平低,没有什么机械化工具,几家人共养一头牛耕田,农忙时家庭与家庭之间互帮互助,民风淳朴,家里养点鸡鸭到城里卖,是唯一可支配的经济来源。家里生活条件较艰苦。一日三餐基本都是咸菜配自家种的蔬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鱼肉,所以小朋友最盼望过年过节,因为有好吃的还有新衣服穿,当时肉吃在嘴里,感觉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让人回味悠长。

我父亲是一位木匠,父亲木工活做的好,技术精湛,乡里乡亲只要有人家盖房子,都排队等父亲盖,父亲是一位慈父更是一位严父,对我们兄妹三人,家教特别严格,我现在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世、工作作风等,都是受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父亲除了帮乡亲盖房子,其他的时间都是在手管站工作,父亲手艺精,主要是为农民制作农用工具,父亲共生了三个孩子,爷爷在父亲年幼时已去世,父亲很早就挑起家庭的重担,当时一家6口人,靠父亲每月80元的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当时生活条件艰苦,穿的衣服通常是老大穿新的,老二穿旧的,缝缝补补老三接着穿。孩童的游戏,是泥巴做大炮,看谁甩的响,破的洞大,谁就算赢。玩石头跳格子、自制弹弓、掏鸟窝、捉迷藏等等,傍晚孩童在操场嬉戏,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唠嗑,拍下定格的照片,也是极美的画卷。

二:知识改变命运(1985-1995年)

1985年9月,我到了上学年龄,老师报名前考学生必须能从1数到100,才给入学,当时在家,父亲教了好几天,才学会,终于顺利报上名,背着妈妈做的花格子布书包,走路都一蹦一跳,心理乐开花,终于踏进向往已久的课堂。当时的苏垅小学办学条件十分简陋,两排低矮的砖瓦平房,课桌十分破旧,做的凳子都是从自己家里带,窗户基本没有玻璃,都是学生从自家带塑料布糊上,勉强挡住风雨。大部分是民办的代课老师。学校主要教语文和数学两门课,什么美术、体育、天文、地理基本没有老师来教,学费很便宜每学期才30元,当时大部分学生兄弟姐妹都很多,除了读书很多时间要帮忙家里干农活,重视教育的家庭很少。当时我爸读过小学,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农村的孩子想出人头地唯一的出路是好好学习,才能跳出农门,我们兄妹三人均上学,当时由于家庭的变故,奶奶离世,家里缺个帮手,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农民的父母并没有让我一个女孩辍学在家,所以我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学习上一直很用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时间飞逝,转眼小学毕业,踏进中学的校园,当时芦南初中在我们乡镇算规模较大的初级中学,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经济复苏,政府投入,办学条件提高,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读书,哪种感觉是非常惬意的。我们兄妹三人都上学,平时女孩在家要承担家务,农忙时我们都回家帮忙,我们都是小小的行家里手,干起活来,有模有样。当时条件比较艰苦,大哥非常能干,在学习之余,坚持做一些副业,贴补家用,可能就这个原因,大哥耽误了学业,大哥上完初中就未在求学,但是大哥对画画有造诣,这对他未来成为知名的技工需画图打下良好基础。1995年我和弟弟同时考上中专,这对当时农村家庭来说,学习经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我们的父母认为知识改变孩子的命运,咬紧牙关、省吃俭用、父亲拼命干活挣钱、母亲也出去干苦力、用他二老挣得的血汗钱供我和弟弟完成中专的学业,写到这里,感觉当时的情形又历历在目,每次临行前,母亲塞给我100元,摸摸我的头,女该在外费用要高些,不要太节省,照顾好自己,拿着手中的钱沉甸甸的,当时心中就暗暗发誓,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论将来生活多么艰辛,一定积极生活,努力的工作,争取能出人头地,回报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在皖医护校学习和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工作发展阶段(1995-2003年)

1995-1998年,我在芜湖市皖医护校读中专三年,在学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每门功课成绩均是优,年年拿学校的一等奖学金,中专第三年实习,服从分配到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实习,实习期间表现突出,被破格留用。成绩的取得我并没有沾沾自喜,工作后更是脚踏实地、钻研业务、任劳任怨,作为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的服务更是用心、贴心,送走患者心中的雾霾,迎来患者生命的起航,收到患者和家属高度肯定和表扬,并接受记者采访,《微笑天使,用心服务》被登在马鞍山皖间晚报头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医院组建人才库我积极报名充分准备,高分入围,进入医院人才储备库。在工作中对自己高标杆严要求,年年被评为先进。随着医院的扩建、规模的增大,急需中层管理者,我抓住机会积极竞聘护士长,通过我的精彩演讲和管理理念,获得评审老师的赞誉,全票通过,成功竞聘为神经内科护士长。2012年担任护士长以来,带领全体护理人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引用冰心老人的诗句:爱在左,同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我们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荣誉,连续两次获得马鞍山市优质护理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并连续六年获医院优秀护士长称号。成绩只是过去,现在及未来我们将继续是守护人民健康的钢铁战士。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医院开放床位从原来300张,到如今实际开放床位750张,医院也从原来的两栋楼,到如今的高楼林立,仪器设备以更换高尖端,极大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目前医院全体员工一盘棋,本着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创建精神,积极筹备,补缺补差,争取向评审老师交出满意的答卷。2003年我结婚成家,2006年5月儿子出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增添了养育孩子的乐趣! 常言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家庭的建设从此提到议事日程。

四:家庭成长和职业发展阶段(2003-2018年)

我和孩子的父亲都是外地人,父母不在身边,随着孩子的出生,我们每天像上紧的法条,抽个鞭的陀螺每天飞快的旋转,每天看着孩子健康成长,事业上也做到风生水起,每天充实而满足。孩子父亲研究生在读,本人自学完成本科学历,职称准备晋升副主任。

五:岗位成才担重责促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