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儿童约束系统的研发
- 格式:pdf
- 大小:339.17 KB
- 文档页数:5
P I C U 儿童约束带的优化设计与研究杨自容,赵小翠,赵苏丹,何 芳,杨琼瑶,杨 率,楼 婷摘要:[目的]探究适用于P I C U 儿童使用的约束带,为儿童约束带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立意抽样的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及25名病人家属进行现场访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㊂[结果]98.30%的护士和96.00%的病人家属认为需要优化约束带,88.30%的护士认为有必要在约束带上添加让病人感兴趣的设计,50.00%的护士不满意目前使用的儿童约束带,95.00%的护士认为目前使用的约束带会影响病人的心理变化㊂[结论]应以P I C U 病人的安全为出发点,本着适用于他们使用的原则,优化与改进约束带,以弥补现有约束用具的不足,提高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㊂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儿童约束带;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4-4748.2017.33.044 文章编号:1674-4748(2017)33-4197-03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 I C U )病人大多病情危重,常伴神志不清㊁躁动不安㊁谵妄㊁不配合治疗等,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严重者还会出现自行拔管行为,进而使医护人员实施相关治疗护理收到阻碍,导致病人不能及时得到救助,为保证病人安全及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常在P I C U 对危重病人进行必要的身体约束[1]㊂目前临床使用的约束带多为普通纱布帆布或绷带制成,因力学原理作用,使局部皮肤容易发生被勒伤,引起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引起水肿㊁发绀㊁皮肤破溃等现象[2],反而增加受伤概率,对病人身心造成不良后果㊂而且,P I C U 病人因理解能力不足,在被约束后往往感到行动不便而大声喊叫㊁捶打床板㊁哭泣等行为来表达对约束的反感,从而影响病人病情恢复,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病人以及病人家属的情绪㊂本研究通过调查和分析目前临床工作中P I C U 病人使用约束带存在的问题,探究适用于P I C U 病人使用的约束带,以有效减少传统约束带对病人的躯体与心理等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家属因病人哭泣㊁不配合治疗所引起的担心㊁焦虑等情绪,取得病人家属对治疗护理的进一步支持,从而便于医护人员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治疗,并为约束带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采用立意抽样方法,选取贵州省8所医院的65名P I C U 护士㊁25名病人家属作为调查对象,发放护士问卷65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92.30%;并对25名病人家属进行了面对面访谈㊂1.2 方法1.2.1 调查工具 参考有关资料自行设计‘儿童约束带的运用现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和对运用约束带的看法两部分,共19个条目㊂同时,拟定了‘P I C U 病人家属访谈内容提纲“,具体包括:①您是否同意对您的孩子进行约束及其原因;②您对病人进行约束有何看法;③您认为约束带是否需要改进及其原作者简介 杨自容,本科,单位:550025,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赵小翠㊁赵苏丹㊁何芳㊁杨琼瑶㊁杨率单位:550025,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楼婷(通讯作者)单位: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㊂引用信息 杨自容,赵小翠,赵苏丹,等.P I C U 儿童约束带的优化设计与研究[J ].全科护理,2017,15(33):41974199.因;④若约束带要改进,您希望做何改进㊂1.2.2 质量控制 2017年1月 2017年3月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㊂正式调查前对调查员统一培训,要求调查员做到明确调查目的和标准,熟悉和正确理解问卷内容㊂调查时避免使用诱导性语言,为调查对象解释题项以及帮助理解问题㊂问卷填写完毕,调查员立即查阅问卷,发现错漏后及时补充和纠正,保证资料的客观及完整㊂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问卷经核查后统一编号,经E x c e l 2010软件录入数据后进行分析㊂2 结果2.1 P I C U 护士调查部分2.1.1 一般情况 共60名,男8名,女52名;年龄22.86岁ʃ31.30岁;职称:护士27名㊁护师32名㊁主管护师1名;学历:中专2名,大专19名,本科及以上39名;工龄:1年以下19名,1年~5年19名,6年~10年16名,11年~15年5名,16年以上1名;所在医院等级:三级甲等57名㊁二级甲等3名㊂2.1.2 对现行P I C U 儿童约束带的看法 在您是否满意目前病人使用的约束带 上,有一半的护士(30名)表示不满意;57名护士认为目前临床使用的约束带会影响病人的心理变化;59名护士认为对于不同年龄的病人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约束带;59名护士认为现行的儿童约束带需要进行优化;53名护士认为有必要在约束带上添加让病人感兴趣的设计;在 您认为儿童约束带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 的选项上,共勾选184次,根据勾选次数按百分比由多到少排序依次为:材质51次㊁减少抵制心理47次㊁外形44次㊁约束方式40次㊁其他2次㊂2.2 病人家属调查部分 24名病人家属认为现行的儿童约束带需要进行优化;8名病人家属认为有必要对约束带进行材质㊁外观㊁舒适度等方面进行改进,比如添加卡通图片㊁使用更加柔软的棉织材料等;11名病人家属不同意约束病人,原因是约束会加剧病人痛苦㊁使其尊严感降低㊁会给病人造成心理阴影等㊂3 讨论3.1 应用约束带的重要性 身体约束是指使用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㊁材料或工具附加在或临近于病人的身体,使病人不能轻易将其移除,限制病人的自由活㊃7914㊃全科护理2017年11月第15卷第33期动或使病人不能正常接近身体[3]㊂实施保护性身体约束是临床上为了控制P I C U病人躁动㊁预防与减少其干扰治疗护理以及维持他们安全的临床常用保护措施㊂调查显示,一半的病人家属同意使用约束带,这可能与他们意识到P I C U病人病情危重㊁身体管道多㊁无家属陪护,且在诊疗护理中属于配合度极低的特殊群体,对病人进行约束是一种保护性措施,能够确保治疗护理顺利实施有关㊂3.2优化设计约束带的必要性目前使用的约束带在材质上是普通的纱布㊁帆布或绷带材料,如果约束不当,便会造成勒伤㊁皮肤破溃㊁压疮㊁肌肉失用性萎缩等不良后果㊂调查结果表明,有一半的P I C U护士不满意目前病人使用的约束带,且绝大多数的护士及病人家属认为需要对现有的约束带进行优化,例如:对约束带的材质㊁外观等进行改进㊂在现场访谈中,很多病人家属都希望孩子不会因为使用约束带而出现抵制心理,因此,还应从减少病人的心理抵制㊁增加配合度等方面着手,以弥补现有约束用具的不足,让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提高他们及其家属对约束带的接受程度,进一步获得其对医疗㊁护理工作的支持,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使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得到提高㊂3.3探讨P I C U儿童约束带的设计儿童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属于配合度极低的特殊群体,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是不可避免的[4]㊂实践证明,正确采取约束措施,既有利于治疗措施的顺利进行,又有助于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5]㊂本研究团队基于目前临床工作中使用的约束带,根据调查与访谈结果,结合P I C U病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秉承减轻病人躯体不良反应㊁避免无效保护等原则,设计了一款适用于P I C U儿童使用的约束带,以弥补现有约束用具的不足㊂该约束带优化与改进部分包括㊂①报警器:在约束带上设计了报警器,能及时提示约束结束时间,避免约束时间过长,导致局部皮肤发生破溃㊁压疮等不良反应㊂②液晶显示屏:在海绵垫的表面设置了与控制芯片电连接的液晶显示屏,不仅可显示录入在其中的病人姓名㊁性别㊁住院号㊁床号等基本信息,而且液晶显示屏可以取出反复使用,即可以对录入的信息进行修改,具有信息量大㊁读取查阅迅速㊁修改方便等优点㊂③语音播放器:设置了与控制芯片电连接的语音播放器,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和病人家属的声音来安抚病人以缓解其紧张躁动的情绪㊂④温度传感器:能够测量皮肤表面的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温度低于或高于预定温度时,可以通过语音播放器报警,从而提醒医护人员及时进行处理㊂⑤海绵垫:材质上在受压处增加了海绵垫,有利于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损伤,使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得到提升㊂⑥约束方式:在海绵垫的两端设置了粘接贴,有助于便于操作,而且松紧度容易调节㊂同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束紧带,因此通过扣环即可将约束带拉紧,避免了病人撕扯㊁挣扎而导致其脱落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㊂图1和图2为P I C U儿童约束带的设计说明图㊂图1儿童约束带结构示意图1 海绵垫;2 报警器;3 液晶显示屏;4 温度传感器;5 粘接贴;6 扣环;7 窗口;8 束紧带;9 控制芯片;10 固定绳图2儿童约束带设计图㊃8914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N o v e m b e r2017V o l.15N o.334 小结本研究了解和分析了目前临床上P I C U 病人使用约束带存在的问题,以他们的安全为出发点,本着适用于其特征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力求达到操作简单方便㊁节时省力和避免无效保护的效果,并且兼备舒适与美观的特点,探究了如何优化P I C U 病人使用的约束带,以期减轻病人对约束的抗拒心理,降低约束产生的各种不良后果,提高病人和家属的治疗依从性,使病人㊁家属与医护人员三者共同满意㊂今后本研究团队将开展约束带的临床实证研究,以不断进行改进,在促进约束合理使用的同时,取得病人家属对治疗护理的进一步支持,以规范护理人员使用约束带,降低约束不良后果的发生率,减轻看护人员的心理负担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㊂参考文献:[1] 陆锐利.浅谈监护室使用约束带的弊端[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6):219220.[2] 陈志芳,张群燕,杨晓伊.约束带使用新方法[J ].护理研究,2009,22(8B ):1995.[3] K o c z y P ,B e c k e rC ,R a p p K ,e t a l .E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 am u l t i f a c t o r i a l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t o r e d u c e p h y s i c a l r e s t r a i n t s i nn u r s i ngh o m e r e si d e n t s [J ].JA m G e r i a t r S o c ,2011,59(2):333339.[4] 莫祖春,闵筱兰,廖彰海,等.婴幼儿约束用具的临床应用概况[J ].全科护理,2012,10(11):31573158.[5] 周晶,迟秀梅,陈麒羽.‘保护性约束带使用知情同意签字书“的设计及应用[J ].吉林医学,2011,32(1):194195.(收稿日期:20170719)(本文编辑郭海瑞)正念冥想联合喝水减压法对肿瘤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李淑兰,曾满萍摘要:[目的]探讨正念冥想结合喝水减压法对肿瘤专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㊂[方法]按照自愿参与原则,对某地市级肿瘤医院40名专科护士进行为期8周的正念冥想训练和喝水减压疗法,干预前后均采用护士工作压力量表进行评价㊂[结果]干预8周后,护士在肿瘤专科护理㊁专业技能㊁社会因素和职业发展㊁人际关系㊁病人及家属等方面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 <0.01)㊂[结论]正念冥想疗法和喝水减压法,可以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有效维护身心健康,且操作方法简单㊁方便,可以成为临床护士潜在的心理压力减压方法㊂关键词:肿瘤科;工作压力;正念冥想;喝水减压法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 .i s s n .1674-4748.2017.33.045 文章编号:1674-4748(2017)33-4199-02 临床上许多肿瘤病人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病情重且不稳定,预计生存期较短,同时遭受疾病的折磨,病人及家属要求高,治疗依从性差,护患关系紧张,肿瘤科护士承受较大的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12]㊂国外的研究表明,正念减压疗法不仅可以缓解身体疾患带来的痛苦,而且对护士职业倦怠也有很好的干预作用[3]㊂正念冥想是正念减压疗法的核心,在训练过程中鼓励训练者善于利用自身内部的资源和能量积极主动地去关注自己,而达到忘我境界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㊂英国东伦敦大学的研究发现[4],在压力过大或需要做决定前喝杯水,可以帮助头脑变得清晰,心境平和的思考问题㊂近年来,国内关于肿瘤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研究较多,但干预方法较少㊂鉴于国内外应用正念减压疗法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应用正念冥想联合喝水减压法对肿瘤科护士进行干预,经过作者简介 李淑兰,主任护师,单位:423000,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曾满萍单位:423000,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㊂引用信息 李淑兰,曾满萍.正念冥想联合喝水减压法对肿瘤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7,15(33):41994200.8周的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㊂现报告如下㊂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按照自愿参与原则选取2016年9月 2016年12月某地市级肿瘤医院40名专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均为女性㊂纳入标准:注册护士㊁从事肿瘤临床护理工作ȡ1年㊁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干预期间未在岗的护士,包括进修㊁产假㊁病假等;实习或进修护士㊂年龄22岁~50岁(28.54岁ʃ5.63岁),专科护龄1年~15年(7.20年ʃ3.15年)㊂1.2 方法1.2.1 准备阶段 向调查对象介绍本研究的目的㊁意义㊁内容和注意事项,在研究者指导下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㊁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㊂由心理咨询师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辅导,开展专题讲座㊁座谈会㊁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告知正念冥想和喝水减压法相关知识㊂1.2.2 干预阶段1.2.2.1 正念冥想训练方法 调查对象以最舒服的姿势坐着㊁闭上眼睛㊁腹式呼吸㊁排除杂念㊁静听自己的呼吸音,训练10m i n~15m i n ,安静休息1m i n~2m i n,然后再从事其他工作活动㊂训练包括心理咨询师一对一指导训练和家庭独自练习,每天每次10m i n ~㊃9914㊃全科护理2017年11月第15卷第33期。
附件2018年度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结果项目名单一等奖1、磁驱动同步双向拉伸功能化尼龙薄膜的应用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厦门理工学院、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伟、刘跃军、陈曦、林新土、贺爱忠、林凤龙、谢建达、陈剑洪2、超高密度小间距LED芯片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林素慧、何安和、王锋、郑高林、夏章艮、洪灵愿、彭康伟、吴超瑜3、客车涂装整体解决方案与涂料国产化关键技术开发厦门大学、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福建鑫展旺集团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戴李宗、彭东庆、谢平展、邱远红、何建辉、许一婷、谢永立、林静宇4、汽车曲轴加工用高品质异形刀具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邹伶俐、吴其山、何耿煌、陈艺聪、林凤添、林亮亮、鄢国洪、王俊5、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厦门大学李炜、刘祖国、李程、张丽颖、瞿杨洛娃、欧尚坤、何昕、何卉二等奖6、节能型纯平智能坐便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厦门优胜卫厨科技有限公司方奕敏、许海涛、骆忠锋、陈联进、吴爱民、江长发7、多功能2.5Gbps双闭环突发模式收发芯片研发与产业化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林永辉、林少衡、章可循、葛军华、李发明、高泉川、彭慧耀、黄秋伟8、高品质LED健康照明封装与检测技术及其产业化厦门多彩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大学郑剑飞、陈忠、曾人杰、涂庆镇、郭伟杰、吴挺竹、林岳、郭盛辉9、城市交通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厦门卫星定位应用股份有限公司苏敏咸、王松辉、李旭芳、林旭、叶文菁、刘洁、林超衡、江培舟10、轻量化车身防撞系统及乘员防护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厦门理工学院、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汽车座椅有限公司唐友名、许苘、宋名洋、薛清、张义、于冯淼、刘瑞、洪伟鹏11、公交主导型城市交通智能联网联控关键技术与示范华录易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林祥兴、李艳东、赵新勇、夏晓敬、孙建宏、李瑞敏、王汝毅、褚奕12、琼脂精准提取及高值产品开发集美大学、福建省绿麒食品胶体有限公司、绿新(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唯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倪辉、杨远帆、肖安风、姜泽东、陈申如、胡阳、张其标、朱艳冰13、基于食源性组分多维结构干预的水产蛋白制品新型加工技术及产业化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周文果、范大明、黄建联、张清苗、张少华、方涛、王俊坤、余良14、一类糖靶向制剂应用于术中肿瘤微小病灶定位显像和光热治疗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厦门生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新辉、韩守法、罗芳洪、陈陆馗、刘平果、吴选俊、吴淑琪、薛钟慰15、男性不育患者精子发生异常临床与遗传学研究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沙艳伟、李萍、纪智勇、丁露、梅利斌、苏志英、周裕林、何雪梅16、核受体非基因型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中的药靶价值厦门大学曾锦章、刘杰、张晓坤、曾文军、王培钰17、外科器械穿刺器系列产品技术攻关与产业化项目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蔡铭智、莫易凡、林聪杰、蔡丽生、林小雷、洪建明、陈秋贤、邱木旺18、基于视频的海面目标智能识别技术罗普特(厦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集美大学、厦门大学陈延行、蔡国榕、张翔、李绍滋、孙申雨、陈水利、李仁杰、江文涛19、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厦门厦工中铁重型机械有限公司郑伟、吕专真、李峰、陈福涛、刘恒、韩兴超、王鸿、王维军20、工业生产传热传质工序减排降耗关键技术与装备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吴玉生、周跃飞、林荣欣、徐建燎、王道铨、钱继春、罗靖、戴宇昕21、具备自学习功能的楼寓智能系统研发与产业化集美大学、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大学许志龙、王远春、刘菊东、汤光耀、钟建华、黄种明、陈毅城、洪永强22、融合知识图谱技术的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厦门理工学院、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林开标、郭骁昌、卢洪满、卢萍、潘才色、郁静、饶志坤、翁伟23、进口货物消毒及废水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华侨大学、厦门和健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洪俊明、黄柏山、张倩、王泊舟、苏升、陈志坤、张发明、孙荣24、基于双模通信的智能路灯管控系统研发及应用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市智联信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朱顺痣、查利君、王大寒、谢大成、谢彦麒、蔡滨锋、戴彬25、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智业互联(厦门)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智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安盟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姜杰、王占祥、许中、吴谨准、陈坚、蔡哲锋、陈玉秀、林土笔三等奖26、功能化聚丙烯树脂专用料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大学、厦门市通达创智实业有限公司郭永新、罗伟昂、骆杰、袁丛辉、陈明进、曾碧榕、陈国荣、赵海波27、建筑化学外加剂结构设计与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
汽车座椅及儿童约束系统标准解读一、背景情况汽车标准体系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了基础通用、传统汽车整车、电动车辆、燃气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专用汽车、挂车、摩托车、汽车电子、碰撞、节能、发动机、制动、车身、灯光、玻璃等30个子领域,完成并不断完善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和建设工作,形成了国标与行标相互结合,强制与推荐相互配套,基础通用、方法标准与产品标准相互协调的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标准共1286项,其中国家标准479项,汽车行业标准807项,涉及汽车整车、系统及零部件产品、管理、基础等领域,标准数量和分布基本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汽车行业强制性标准覆盖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汽车座椅及约束系统属于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中被动安全领域的重要内容。
汽车标准已经成为在我国车辆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使用等各方面广泛应用的系统、全面的技术规范,在指导企业、行业的产品生产和管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汽车强制性标准,更是起到了守底线保安全、促节能保环境的重要作用,并且为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汽车技术及产品水平快速发展和提高。
二、本次发布的标准解读(一)基本情况本次集中发布的国家标准中,包含GB 15083-2019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和GB 27887《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第1号修改单)。
(二)标准制定背景汽车座椅及头枕是车辆重要的安全部件,与安全带、安全气囊等部件共同构成了汽车乘员安全约束系统,汽车座椅及头枕相关的产品技术要求以及安装在整车上的安全要求对于保护汽车乘员生命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技术水平和广大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原GB 15083-2006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已实施多年,其技术内容已无法满足汽车行业对于乘员安全的更高需求。
与之对应的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UN R17也已修订多次,中国的强制性标准必须与国际看齐。
集成在后排座椅的儿童座椅固定点设计研究肖光;徐凯;朱小丽【摘要】GB14167-2013中增加了 ISOFIX 位置及强度要求,其目的是在车辆发生碰撞过程中 ISOFIX 对儿童座椅起到有效固定,从而降低对儿童的伤害。
文章主要通过某项目的设计,介绍相关的设计内容。
同时结合 CAE 分析结果,进一步优化设计。
%GB14167-2013 increased the ISOFIX position and strength requirements,The purpose is to effectively fix the ISOFIX to the child seat during the collision of the vehicle., so as to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child.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design of a project, introduces the related design content.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CAE analysis, further optimization design.【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2页(P115-116)【关键词】后排座椅;儿童座椅固定点;设计研究【作者】肖光;徐凯;朱小丽【作者单位】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9;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 241009;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 241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10.16638/ki.1671-7988.2016.08.036CLC NO.: U463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6)08-115-02由于研究表明,使用儿童专用的安全装置可以将车祸中宝宝的受伤几率降低约70%左右,我国已推出有关儿童乘员安全的法规。
儿童智能监护产品设计研究
于广琛;主峰
【期刊名称】《包装工程》
【年(卷),期】2024(45)8
【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大众对儿童身心健康的需求和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
针对目前的育儿压力,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需要一种能够看护孩子健康成长的产品,在对用户需求进行充分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为该类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可借鉴思路。
方法通过线上与线下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市场调研,采集用户需求反馈,与专家和行业内的设计师一起研讨,筛选出12条初始用户需求点,运用KANO模型制定和发放调研问卷,梳理家长对产品各种功能的评价与需求,得到使用需求的优先排序,归纳不同满意度的需求指标。
结果根据KANO模型中得出的必备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魅力型需求中包含的9项产品功能,对儿童智能监护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并通过产品测评验证该设计与开发方法的有效性。
结论通过KANO模型分析确立的需求重要度可以给相关设计要素的优先级排序提供有效的参考,更好地满足家长使用儿童智能监护产品的需求,实现轻松育儿的愿望,进一步提高儿童健康成长的水平。
【总页数】10页(P346-355)
【作者】于广琛;主峰
【作者单位】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天狮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472
【相关文献】
1.基于辅助儿童认知的智能交互产品设计研究
2.基于用户体验的儿童智能穿戴产品设计研究
3.自闭儿童智能机器人产品设计研究
4.劝导性儿童智能阅读产品设计研究
5.关节炎患儿居家康复模式研究与智能监护产品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N C A P儿童约束系统(CRS)评价规则(2019年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目录前言 (3)第一章总则 (5)1.目的 (5)2.管理机构 (5)3.儿童约束系统(CRS)评价项目 (6)4.评价结果分级 (6)5.指定网站和媒体 (7)6.特有标记 (7)7.说明 (7)第二章运行管理 (8)1 儿童约束系统产品选取 (8)1.1 儿童约束系统产品选取原则 (8)1.2 确定程序 (8)1.3 企业申请评价程序及要求 (9)2 儿童约束系统购买 (9)3 试验 (9)3.1 试验实施通知 (9)3.2 试验准备 (9)3.3 试验实施 (9)3.4 评价结果的审定 (10)4 评价结果的发布 (10)4.1 结果发布形式 (10)4.2 结果发布频次及办法 (10)5 经费 (10)6 试验过程外部人员和相关事务的管理 (11)6.1 观看试验过程人员的管理 (11)6.2 生产企业人员与试验相关事务的管理 (11)7 对评价结果的异议的申诉和处理 (11)8 试验数据、图像资料及试验后产品的处理 (12)9 评价结果及相关标志的使用 (12)10 技术交流 (13)11 交流及公共宣传活动 (13)第三章评价办法 (14)1 试验项目 (14)1.1 使用方便性能 (14)1.2 碰撞安全性能 (14)2 性能指标与评分办法 (17)2.1 使用方便性能评分 (17)2.2 碰撞安全性能评分 (18)3 得分与等级评价 (22)3.1得分 (22)3.2 等级划分 (22)第四章试验程序 (23)1 样品准备 (23)2 试验条件的设定 (23)3 儿童约束系统调整 (25)4 假人的准备和检定 (25)5 车身部件的准备与更换 (26)6 测试仪器及假人传感器 (26)7 假人与儿童约束系统的安装 (27)8 试验照片 (30)9 高速摄像 (30)10 灯光系统 (32)11 评价指标计算 (32)附件1 (34)附件2 (35)附件3 (36)附件4 (37)附件5 (38)附件6 (39)附件7 (40)前言儿童约束系统(CRS)产品评价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判断儿童约束系统产品安全性能好坏的方法。
虚拟现实技术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中的研究进展
郭乃绮(综述);王瑜(审校)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年(卷),期】2024(26)4
【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儿童期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之一,目前治疗尚无特效方法,主要干预措施以教育训练和行为矫正为主。
虚拟现实作为新兴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环境模拟系统,通过融合多种来源信息实现交互式动态和沉浸式体验,近年逐渐被应用于ASD儿童干预训练。
该文将综述虚拟现实在ASD儿童的情绪认知、社交能力、生活能力、运动能力、特殊恐惧方面的干预研究进展,为ASD干预训练拓展新方向。
【总页数】6页(P414-419)
【作者】郭乃绮(综述);王瑜(审校)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康复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问题及其行为干预研究进展
2.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障碍体育干预的研究进展
3.BDNF信号通路在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作用机制
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4.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通过远程医疗实现的家庭干预模式研究进展5.运动干预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功能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