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9年版)
- 格式:doc
- 大小:156.00 KB
- 文档页数:7
江苏省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2011版)江苏省卫生厅为了加强对我省医院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遏制抗感染药物日趋严重的滥用,特制定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
一、抗感染药物使用原则1.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2.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3.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
4.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
5.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感染药物费用支出。
二、抗感染药物使用细则6.已确定为单纯病毒感染性疾病者不使用除抗病毒以外的抗感染药物。
7.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感染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在留取临床标本后针对性地选用抗感染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
8,凡有感染迹象,并能留取标本者,在使用抗感染药物前尽早留取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
并按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慎重进行选择或修正原用抗感染药物。
9.使用抗感染药物应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药物的适应症、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病人的病情特点,严格选药,并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进行个性化给药。
10.一般情况下,用药48-72小时疗效不佳才可考虑换药。
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明显消失后72小时考虑停药,严重感染者疗程应适当延长。
11.联合应用抗感染药物应严格掌握指征。
联合使用的指征是:(1)病原体未明的严重感染;(2)混合感染,感染范围广,考虑可能有两种以上细菌感染;(3)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感染;(4)机体深部感染或抗感染药物难以渗透的部位感染;(5)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6)为减少药物毒性反应,联合应用以减少剂量。
12.严密观察抗感染药物的毒副反应。
如肾毒性、神经毒性、肝毒性、骨髓抑制性等。
严格掌握小儿、老人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特点。
13.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的局部用药。
精心整理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我院临床治疗水平,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江苏省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结合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特制定本规定:一、抗生素分级及使用权限: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和“限制使用”及“特殊使用”药物三备注一、门诊抗菌药物应用23)。
使用3412方案。
3、不能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新品种、价格昂贵品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联用作为预防用药。
4、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应综合考虑本院或本病区可能流行的致病菌、手术范围、手术部位与污染程度、手术持续时间、病人机体状况等因素,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其原则是:1)广谱、有效(杀菌剂而非抑菌剂)、能覆盖手术部位大多数病原菌。
2)杀菌剂剂量要足够。
3)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用药次数。
4)宜静脉给药,一般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5)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异物675123联合用药以预防多种细菌感染。
4)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不能放松严格的手术操作及无菌技术,并应加强临床观察及消毒隔离措施。
5)清洁肠道用药:施行结肠、直肠手术,于术前2-3天开始口服肠道制菌药物,以减少术后并发感染的机会。
三、特殊情况抗菌药物的应用1、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1)严格掌握联合用药指征,以期达到抗菌的协同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产生。
2)联合用药一般为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特殊情况可联用两种以上,包括抗真菌药。
3)联合用药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病原体不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难以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耐药菌感染,特别是院内感染;为减少各药物单一使用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需长期用药,有利于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
在门诊工作中,由于患者人数较多,医师为患者进行诊疗的时间十分有限,出现处方差错的风险较大,不仅阻碍了医师正常诊疗活动的进行,还可增加患者的用药风险,因此,药师的处方审核对提高患者的用药合理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运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处方审核工作模式借助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使得药师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极大地减轻药师的工作负担。
某院的审核前置审核系统可对医师开具的质子泵抑制剂处方差错进行及时有效精准的拦截,规范医师的开具质子泵抑制剂的处方行为,进而把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错差从源头上进行纠正,提高医师对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水平,降低某院质子泵抑制剂的处方不合理率,减少患者因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安全。
同时处方前置审核环节发生在医师的处方形成之前,一旦出现处方用药差错,药师可与医师进行即时的沟通,使得问题处方得到及时的解决,改变了传统审方模式中因处方问题需要修改确认导致患者频繁往返诊室,可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综述所述,某院使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后,其门急诊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合理率明显升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张钰,罗璨 2014~2016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分析〔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2):3354 3360 〔2〕杨丽萍,陈丽,胡丹 我院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合理应用评价〔J〕 中国药业,2019,28(03):93 95 〔3〕王香兰,孙伟 某院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调查及干预措施〔J〕 中国处方药,2019,17(12):7 9〔4〕刘霭明,罗蓓 我院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用药分析〔J〕 今日药学,2019,29(12):828 831〔5〕TargownikLE,GoertzenAL,LuoY,etal Long TermProtonPumpIn hibitorUseIsNotAssociatedWithChangesinBoneStrengthandStructure〔J〕 AmJGastroenterol,2017,112(1):95 101〔6〕朱苗苗,李慧兰,罗佳,等 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与艰难梭菌感染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6,16(3):278 285〔7〕WatsonT,HickokJ,FrakerS,etal EvaluatingtheRiskFactorsforHospital Onset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sinaLargeHealthcareSystem〔J〕 ClinInfectDis,2018,66(12):1957 1959〔8〕甘国保,雷招宝 质子泵抑制剂与低镁血症〔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7,44(4):311 314〔9〕李文?,袁菲,刘桂萍,等 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安全风险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9,25(20):4113 4121〔10〕刘文忠,谢勇,陆红,等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 胃肠病学,2017,6:346 360〔11〕宋浩静,杜亚斌,郭彩会,等 我院门诊处方中具有潜在相互作用的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的调查分析〔J〕 中国药房,2018,17:2429 2432〔12〕AGEWALLS,CATTANEOM,COLLETJP,etal Expertpositionpa perontheuseofprotonpumpinhibitorsinpatientswithcardiovascu lardiseaseandantithrombotictherapy〔J〕 EurHeartJ,2013,34(23):1708 1713某二甲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刘海平(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药事科,江苏常州213000)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某二甲医院在二零一七年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基本状况,给以后运用此类药物给予一定的参考,同时,也使得其管理变得更为科学、简单便捷。
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11.05.17•【字号】苏卫办医[2011]96号•【施行日期】2011.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卫办医〔2011〕96号)各市卫生局,厅直属有关医院: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卫医政发﹝2010﹞111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要求,我厅决定自2011年至2013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现将《2011年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请各市卫生局将制定的本市工作方案和工作情况及时报我厅医政处。
二○一一年五月十七日2011年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我厅《关于印发在全省卫生系统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窗口服务单位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卫医〔2011〕23号),结合我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研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要求,以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为目标,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标本兼治,以强意识、建机制、制度化、严考核为重点抓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集中时间精力,统一组织实施,在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以上医院组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应用行为,努力提升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202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考核试题(住院医师)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将抗菌药物分为:()A. 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正确答案)B. 普通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C. 非限制使用级、普通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D. 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领导使用级2.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征,并应当于()小时内补充完成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A.12B.24(正确答案)C.36D.483.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流程是:()A.主管医生提出申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会诊后,由具有使用权限的临床医生开医嘱.(正确答案)B.直接可以由具有使用权限的临床医生开医嘱.C. 主管医生如果具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权限,可以直接开医嘱D. 主管医生提出申请,由具有使用权限的临床医生开医嘱.4.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要求医院全年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不能大于:()A. 20B. 40(正确答案)C. 60D. 80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A. 医疗机构负责人(正确答案)B. 具体处方的医师C.发药的药师D.临床科室科主任6.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是:()A.皮肤、黏膜切开前 0.5~1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正确答案)B.手术前一天开始给药C.手术手以后立即给药D. 手术前 1~2 小时开始给药7.根据四川省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关于下发“四川省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2019 版)”的通知,以下不属于推荐用药的是A.头孢唑林B. 头孢呋辛C. 头孢噻肟D. 头孢他啶(正确答案)8.接受清洁-污染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预防用时间应为()A.12~24小时B.24~48小时(正确答案)C.48~72小时D.2小时以上9. 以下属于属于正确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方法是:()A. 禁止无适应症用药(正确答案)B.避免没必要的联合用药(正确答案)C.把握好治疗疗程(正确答案)D.不重视综合治疗10.以下在无高危因素下无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或介入手术名称有:()A. 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正确答案)B. 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正确答案)C. 输尿管震波碎石术(正确答案)D. 人流不全清宫术11.以下属于围手术预防用药的高危因素有:()A.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正确答案)B. 高龄(≥70 岁)(正确答案)C. 糖尿病(正确答案)D. 高血压12.一般抗感染治疗抗菌药物的停药指征是:()A.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B.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 72~96 小时(正确答案)C.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 12~24 小时D.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 24~48 小时13.某患者3周前突然发冷,发热T39℃,按肺炎治疗未愈,一周前开始咳大量脓臭痰,痰培养为脆弱类杆菌,胸片示右上肺大片致密影及大空洞,不可选用的抗生素是○A.甲硝唑○B.林可霉素○C.青霉素○D.苯唑西林14.肺炎合并脓胸患儿,经用抗生素及胸腔穿刺抽脓等治疗后,体温仍不退,呼吸困难,胸透有胸膜增厚,右胸腔中等量积液,右肺被压缩,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改用抗生素B.胸腔内注射抗生素C.胸腔闭式引流(正确答案)D.反复穿刺排脓15.女性,37岁。
注:
1、本目录依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第84号令),并结合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安全性、有效性、对细菌耐药的影响及价格因素等综合考虑制定;
2、本目录所列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外用抗菌药物及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3、标注“#”的药物,原则上仅限于三级医院使用。
特殊情况下,其他医疗机构因治疗需要使用时,应由3名以上药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副高职称任职资格的人员会诊后决定,并做好记录;
4、标注“*”的药物,需要加强管理,仅限住院患者使用,门诊不得使用;急诊、ICU病房视同普通病房管理;
5、除本目录内的含抗菌药物复合(方)制剂外,其他含抗菌药物成分的复合(方)制剂,均按所含抗菌药物的最高级别管理;
6、酰化、成酯类抗菌药物,按抗菌药物母体(母基)药物的级别管理;
7、诊疗科目含儿科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可增加1个儿童使用剂型规格;
8、未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应参照特殊使用级别管理,并报省卫生健康委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11.06.20•【字号】苏卫办医[2011]111号•【施行日期】2011.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卫办医〔2011〕111号)各市卫生局,厅直属有关医院:为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建设,我厅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江苏省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
请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日江苏省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和我厅关于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方案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结合我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现就我省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体系1、成立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
成员:院领导、医务处、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等。
职责:领导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事务。
2、成立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
成员:院领导、医务处、感染管理办公室、药剂科临床药师、感染科、呼吸科等专家。
职责:负责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和督查。
二、建立抗菌药物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1、加强临床药师队伍建设。
配齐临床药师数量并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加强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室建设发展,配齐微生物专业技术人员。
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管理目录
(2023年版)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版的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管理目录。
该目录是为了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而制定的。
以下是目录的概要:
一级抗菌药物 (约100种)
这些抗菌药物被认为是首选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较低的副作用。
医生在开处方时应优先考虑这些药物。
二级抗菌药物 (约200种)
这些抗菌药物在特定临床情况下可以使用,但需要谨慎使用。
医生在开处方时应权衡利弊,并遵循严格的使用指导。
三级抗菌药物 (约300种)
这些抗菌药物的使用受到更严格的限制,仅在特定疾病或临床情况下使用,并需要专家的参与。
必须严格遵循使用指南。
其他抗菌药物 (约200种)
除了一、二、三级抗菌药物之外,还有其他少数种类的抗菌药物。
这些药物的使用要更加谨慎,需要医生慎重考虑和权衡利弊,遵循相关指南。
该目录将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以反映最新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
医生和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该目录,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防控耐药性的发展。
注意:本文档为约800字的简要介绍,详细目录请参考全文。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下发《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的通知【法规类别】医务工作【发文字号】苏卫医[2006]9号【发布部门】江苏省卫生厅【发布日期】2006.02.08【实施日期】2006.02.0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江苏省卫生厅关于下发《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的通知(苏卫医〔2006〕9号)各市卫生局、厅直有关医院: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对于提高抗感染治疗水平,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遏制抗菌药物的滥用,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厅已于2003年出台了《江苏省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试行)》,卫生部于2004年下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省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我厅依据上述规范和指导原则的主要精神,研究制定了《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现下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我厅医政处,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该规范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江苏省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试行)》同时废止。
江苏省卫生厅二○○六年二月八日附件: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前言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
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滥用现象,并日趋严重。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体现在选择的药物品种、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疗程是否与患者的感染状况及其生理、病理状态相适宜,目的是有效控制感染,同时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年版)》的通知苏卫办医政〔2015〕6号卫生计生委(卫生局),昆山、泰兴、沭阳县(市)卫生局,省管有关医院:《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疗各医疗机构在确定本单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时,应本着从严管理的原则,不得自行下调管理级别。
《目录》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2—2014年版)》同时废止。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2015年2月5日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年版)注:1、本目录依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第84号令),并结合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安全性、有效性、对细菌耐药的影响及价格因素等综合考虑制定;2、本目录所列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外用抗菌药物及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3、本目录收录207个抗菌药物品种规格,基本涵盖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国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的抗菌药物品种及江苏省集中采购中标目录品种;4、标注“#”的药物,原则上仅限于三级医院使用。
特殊情况下,其他医疗机构因治疗需要使用时,应由3名以上药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副高职称任职资格的人员会诊后决定,并做好记录;5、标注“*”的药物,需要加强管理,仅限住院患者使用,门诊不得使用;急诊、ICU病房视同普通病房管理;6、除本目录内的含抗菌药物复合(方)制剂外,其他含抗菌药物成分的复合(方)制剂,均按所含抗菌药物的最高级别管理;7、诊疗科目含儿科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可增加1个儿童使用剂型规格;8、未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应参照特殊使用级别管理,并报省卫生计生委及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一、定义指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和价格等因素,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分级管理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和价格等因素,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三级。
2.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和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并定期调整。
3.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全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库,按照规定规范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流程。
4.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建立抗菌药物遴选、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和药物评价的管理制度和具体操作流程。
三、抗菌药物分级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根据原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
非限制使用级:经过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应是已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处方集》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限制使用级: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特殊使用级: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广,经常或过度使用会使病原菌过快产生耐药的;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新上市的,在适应证、疗效或安全性方面尚需进一步考证的、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四、不同级别抗菌药物如何使用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品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要求合理选择。
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如下:01非限制使用级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02限制使用级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方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通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08.04.03•【字号】苏卫办医[2008]12号•【施行日期】2008.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通知的通知(苏卫办医〔2008〕12号)各市卫生局、厅直属各医院:现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遵照贯彻执行。
一、高度重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对于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加强考核和奖惩,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抗感染治疗水平,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遏制抗菌药物的滥用。
二、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各项规定。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江苏省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试行规范》等法规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明确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预防和纠正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各二级以上医院要实行药品使用的动态监控超常预警制度,对用药情况和药品收入实行定期分析、院内通报等措施,对科室药品用量和医生单品种用药量进行排位并公示。
同时,要根据《江苏省医疗机构处方评价标准(试行)》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医生处方评价制度,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
三、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二级以上医院临床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纳入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范围,根据《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2006-2007年度报告》(见附件)的监测结果,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监测网络,并细化对药品使用的动态监控,促进因病施治,合理用药,防止滥用药、大处方,努力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2019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一、引言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
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医疗管理、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二)职责1、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2、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和考核。
3、定期对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对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定期公示和通报。
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一)分级原则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
(二)各级抗菌药物的定义1、非限制使用级: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级: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3、特殊使用级: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在其疗效或安全性方面尚需进一步考证的;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三)各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住院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均可使用。
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方可使用。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开具处方,并有相关会诊记录。
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征(一)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
注:
1、本目录依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第84号令),并结合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安全性、有效性、对细菌耐药的影响及价格因素等综合考虑制定;
2、本目录所列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外用抗菌药物及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3、标注“#”的药物,原则上仅限于三级医院使用。
特殊情况下,其他医疗机构因治疗需要使用时,应由3名以上药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副高职称任职资格的人员会诊后决定,并做好记录;
4、标注“*”的药物,需要加强管理,仅限住院患者使用,门诊不得使用;急诊、ICU病房视同普通病房管理;
5、除本目录内的含抗菌药物复合(方)制剂外,其他含抗菌药物成分的复合(方)制剂,均按所含抗菌药物的最高级别管理;
6、酰化、成酯类抗菌药物,按抗菌药物母体(母基)药物的级别管理;
7、诊疗科目含儿科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可增加1个儿童使用剂型规格;
8、未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应参照特殊使用级别管理,并报省卫生健康委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