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属动物肠痉挛的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87.94 KB
- 文档页数:1
马属动物肠痉挛的中西药治疗方法当马属动物受到某些不良刺激时,造成肠壁平滑肌痉挛收缩,在此同时发生间歇性腹痛,即肠痉挛。
其为马属动物多发病、常见病。
值得说明的是,当马属动物出现尿闭症、肠臌气、肠缠结以及继发性便秘时,会加重肠痉挛的疾病严重程度。
如果发病动物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到有效治疗,极有可能病死。
本文详细介绍了马属动物肠痉挛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和效果,供参考。
1 发病机制当马属动物受到外来刺激或者在其体内各类因素的影响之下,这些动物大脑皮质机能改变和因此所产生的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异常。
会造成腓肠神经丛以及肠粘膜下神经丛兴奋度增加。
这时,马属动物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肠道蠕动加强,导致发病动物的某段肠管出现痉挛性收缩。
在此刻,肠腔会表现为暂时性完全闭合状态,肠腔中的内容物不能顺利移动,与其邻近的两条肠管扩张,非常容易形成肠套叠。
2 发生原因马属动物发生肠痉挛疾病的发病条件为气候寒、动物淋雨受寒、饲养管理不科学。
当某地区遇到气压、气温、湿度突变、马属动物汗后淋雨、寒夜露宿等情况,都会导致肠痉挛疾病发生。
相关统计证实:接近60%的马属动物肠痉挛发生原因为发病动物暴饮冷水。
特别是其在服奴或者大汗之后马上暴饮,采食发霉、霜冻以及腐烂的草料等等。
都有可能造成马属动物发生肠痉挛疾病。
3 临床诊断患病马属动物会表现口色清白、耳鼻阴凉、口腔湿润滑利的情况。
听诊可发现肠鸣音变高,连绵不断。
有时会出现金属性肠鸣音,持续时间大约为5~10min。
此后进入到间歇期之内,在间接期发病动物照常饮水进食,和健康无病状态相似,但约经15~30min之后马属动物腹痛再次发作。
发病动物会表现出间歇性腹部疼痛的情况。
其在疾病发作时后肢踢腹、前蹄刨地、倒地滚转、起卧不安、大小便异常、大便带水、小便清长、粪水两利。
结合发病原因,多在动物使役归来以后以及暴饮冷水之后出现腹痛。
因动物在使役过程中气血活动比较旺盛,暴饮凉水之后导致发病动物脾胃寒热互结、气机升降不正常、腑气不通、脾胃气滞。
摘 要:马属动物痉挛疝属于胃肠道常见疾病,全年均可发生,发病率高,在胃肠病症中占35%左右,只要治疗妥当,均可治愈。
如果治疗不当,误诊,治疗不及时最易转为结症。
本人经过长期的实践诊治,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治疗经验,收到满意的效果,治愈率均在96%以上。
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正确诊断,综合治疗马属动物痉挛疝,以供参考。
关健词:马属动物痉挛疝;中医;西医;综合治疗痉挛疝,也称伤水起卧,主要发生于马属动物,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在春初冰溶化,冬初流水开始结冰的季节发病率较高,西兽医称肠卡他,卡他性肠炎,使某段肠环平滑肌发生间歇性痉挛收缩而引起的腹痛起卧病症,中兽医称马疝痛,也称痉挛疝,伤水起卧,冷痛,脾气痛多种叫法,我区地属高寒阴湿地区,发病率占常见病的35%,牛也发生,不多见。
1 病因分析(1)外界气候反常骤变,畜体卫分固表之气不足,汗孔不能及时适应外界气候变化的热,冷开张,遇寒时汗孔不能及时收缩.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寒冷邪气侵入,或采食过冷的带水饲料,受风寒湿气太重,伤其脾胃之阳气,由可脾阳不足,难以制止外邪之侵,引发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西兽医认为交感神经兴奋,或副交感神经系统紧张,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受限,降底,均能发生本病.(2)畜体受到发霉变质的腐败饲料影响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脂肪酸,刺激胃肠神经系统反射运动而引发本病。
(3)幼畜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饲草料搭配不当,体内寄生虫过多,久卧湿地,夜宿霜露之下,久而体质较差,抗外界不利因素和内部运化水湿能力下降,如《司牧安骥集》说,“阴盛阴衰脾不磨,谷豆难消草料侵,血脉不行住着难,四肢无力暂难行。
” 遇到微小的寒冷刺激均能发病。
(4)署热炎天久渴,暴饮冷水过量,突来重寒导致体内阴阳平衡,寒伤脾经,阳气不能上升,阴气不能及时下降,水谷难消,失去运化功能,致内伤阴冷激发某肠段平滑肌痉挛引发腹痛起卧,也称伤水起卧。
2 症状突然发病,有间歇性疼痛,病畜起卧不安.不时回头望腹.前蹄创地.收尾遵腰.肘部肌肉震颤,耳鼻具冷,不时排便,病初粪中带有大量的桸水,疼痛严重时剧烈地卧打滚,尾直急走,有时小跑,胸前,耳部,肋部有微汗,尿闭不利,口色淡白或青白,脉象沉细加快,有70%至80%的病畜鼻孔常流清水珠,如牛马经中记载” 牛患伤水鼻如冰……浑身肉颤不安宁”.元享疗马集中记载马患伤水时蹇唇似笑冷伤脾.3 诊断分析(1)腹痛初期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引发剧烈疼痛在2~3h 后,约有80~95%的患畜由于肠壁紧张收缩,发病部位中的粪球水分大量被肠璧吸收.上部水液不能及时下行渗入而导致结症发生,治法按便秘诊治。
兽医临床科学 |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1032019.18·通喉、清热解毒。
如果是由于支原体感染或者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症,也可以选择用气囊清和甘草颗粒,将止咳平喘口服液与适量的水混合,用喷雾装置在病鸡头部上方80 cm 处斜向上方喷洒,这种雾化给药的方法也能有效的消除炎症[3]。
②在患病中期,先使用慢呼散,药量500 g ,加水煎汁,2次混合后,再加水10~20 kg ,连续饮用1周,能有效解决呼吸道问题,同时辅助用药98%的盐酸马林胍原粉,每25 kg 饲料中混入50 g ,连续喂食1周。
另外在不使用中药饮水治疗的时候,可以在病鸡的饮用水中混入98%的强力霉素原粉,每20 kg 水中用药1 g ,配合使用黄芪多糖注射液,每千克体重注射2 mL ,2次/d ,连续用药1周。
③在患病后期,需要对每只病鸡进行肌肉注射金刚针0.3 mg 、大力士0.2 mg ,同时辅助注射地塞米松,每千克体重注射1 mg ,每天注射1次,持续3~5 d 。
或者可以加强免疫1次新城疫IV 系疫苗,注意5倍量饮水,免疫工作前用速效囊病宁兑水供病鸡饮用,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减少病鸡的应激反应。
做完疫苗后,还应该用呼美佳100 mg 混入200 kg 水中,供病鸡饮用,连续用药3 d ,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5 结束语相关养殖人员在养殖中,要结合实际,采取科学养殖的方法,坚持以预防为主,改善鸡的生活环境,另外还要科学合理的给鸡注射疫苗,能有效的防治支气管炎和其它疾病。
另外有关单位还要在不断地实践养殖中积累经验,提高养殖管理水平,进而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 衣文娟.鸡多发性支气管堵塞诊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129-130.[2] 李智超,孟春春,栗永华,等.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混合感染分析[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8,26(5):77-80.[3] 吕红超,程小果,王慧,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现状及防控[J].动物医学进展,2018, 39(4):115-118.0 引言马属动物养殖是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的重要产业,是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与居民和谐的关键。
中国动物保健2020.10耳鼻冰冷等症状,因此养殖场户要密切留意。
1马属动物冷痛病因概述马属动物冷痛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气温突然下降,动物遭受风雨的侵袭,导致寒邪入侵,进而导致诱发冷痛症;②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当中,存在过度劳役的现象,劳役过后由于饥渴喂食了动物大量的冷水,导致其肠胃受到损伤,最终诱发冷痛症;③马属动物本身缺乏阳气,养殖户喂食了一些冰冻的饲料,或者突然更换了饲喂程序,所喂食的饲料过于粗硬,或者出现腐烂的情况下,均会导致马属动物运动失调,气血受阴,诱发冷痛症[1]。
2诊断要点马属动物冷痛症发病初期,会出现阵发性腹痛的现象,腹痛较为剧烈,导致马属动物频频刨地、蹴踢,严重的会出现倒地打滚的现象[2]。
恢复正常后,患病动物饮食、饮水基本正常。
过了10~30min 后,又会出现腹痛,以此反复发作。
肠音如同雷鸣。
患病动物的肠内充满大量气体,肠壁紧张,有的会出现金属性肠音。
患病马属动物在前期腹痛的时候,呈排粪姿势,但是排粪量却非常少,粪便表面黏有一些黏液,耳朵及鼻子等部位发凉,口腔较为湿润,鼻孔当中会出现大量的清水珠。
在腹痛间歇期,病畜的体温基本正常,脉搏及呼吸频率基本正常。
而在腹痛期,其脉搏及呼吸频率明显加快。
针对患有冷痛症的马属动物,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极易导致诱发肠便秘现象,在这个时候,腹痛会进一步加剧,并出现全身性症状,导致出现死亡造成巨大的损失。
3马属动物冷痛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临床上,马属动物冷痛主要包括三种:①外感风寒引发的冷痛;②内伤阴冷型冷痛;③脾胃虚弱诱发冷痛。
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冷痛症,效果不佳,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马属动物冷痛,毒副作用低,而且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具体如下:3.1外感风寒型3.1.1病因外感风寒型冷痛主要是由于气温变化大,或者马属动物遭受阴雨浇淋,导致寒邪入侵,气血受阻,最终诱发冷痛症。
3.1.2症状发病动物会出现全身颤抖的现象,弓腰夹尾,出现间歇性腹痛,耳朵和鼻子冰凉,四肢不温,唇色发青,舌苔发白,脉象浮缓。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肠痉挛的疗效观察马肠痉挛是一种常见的马匹肠道疾病,其症状包括肚子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可以导致严重的肠阻塞。
传统的中药治疗和西医治疗在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都证明了一定程度的有效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因此,综合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来治疗马肠痉挛病疗效观察至关重要。
中医认为,马肠痉挛是由于体内湿热、气滞、湿固、寒凝和气滞等因素引起的,所以治疗的关键在于清热、通气和化痰。
其中,中药的使用可以起到更加全面和综合的作用。
以马肠痉挛为主要症状的方剂有“茵陈蒿薹汤”、“茵陈薏苡仁汤”等,这些方剂具有疏肝理气、行气祛风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马肠痉挛带来的不适。
西医认为,马肠痉挛是因为马的肠道出现了收缩异常,导致食物无法顺利通过肠道,从而引起腹痛等症状。
西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抗痉挛药物和解痉药物来缓解症状。
常见的抗痉挛药物有利福定、山莨菪碱等,解痉药物有丁美奈啡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肠壁平滑肌的收缩,来缓解马肠痉挛带来的不适。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肠痉挛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两种医疗体系的优势,提高治疗的效果。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可以在中医方剂的基础上添加西药,以加强治疗的效果。
例如,可以在中药中添加西药山莨菪碱,来加强对马肠痉挛的治疗。
同时,还可以结合腹部按摩、针灸等物理疗法,进一步促进肠道的通畅和肠道平滑肌的放松。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确切的疗效。
在临床观察中,我们选择了一些患有马肠痉挛的马匹,分为中医疗法组、西医疗法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中医疗法组使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西医疗法组使用西药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进行治疗。
观察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中医疗法组和西医疗法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马肠痉挛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马匹的食欲明显增加,肚子痛和腹胀的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的减轻。
与此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时间也明显缩短,远远优于中医疗法组和西医疗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