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塘鳢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和中国沙塘鳢群体遗传现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2.78 KB
- 文档页数:2
沙塘鳢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初步研究
张德志;郑卫东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8(015)002
【摘要】对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胚胎和仔鱼的发育进行了观察,描述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在22℃恒定条件下,沙塘鳇的胚胎发育历时528 h,可分为28个发育分期.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如眼、耳囊、心脏、肾脏、肝脏、消化道、鳔、胸鳍和尾鳍等得到优先发育.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张德志;郑卫东
【作者单位】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湖北宜昌,443102;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6.199
【相关文献】
1.盐度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能量收支的影响 [J], 胡先成;周忠良;赵云龙;王艳;秦芬;徐晓倩
2.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脂类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J], 胡先成;赵云龙
3.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J], 刘铭;胡先成;韩强;罗颖
4.线纹尖塘鳢胚胎和前期仔鱼发育的初步研究 [J], 莫介化;李本旺;张邦杰;张瑞瑜;李春枝;黄永强;陆昌胜;潘雷
5.人工养殖条件下沙塘鳢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J], 薛俊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川沙塘鳢五个家系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丁严冬;王佩佩;贾秀琪;于兴达;张国松;尹绍武【期刊名称】《水产科技情报》【年(卷),期】2016(43)3【摘要】为解决河川沙塘鳢繁殖过程中种质退化的问题,为该鱼的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改良提供相关基础数据,运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河川沙塘鳢5个家系(F1、F16、F29、F35和F36)的152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家系中总共检测到128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检测到1~4对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00~3.87,平均观测杂合度值分别为0.625 6、0.6615、0.5372、0.4777、0.6137,平均期望杂合度值分别为0.5707、0.5120、0.5419、0.3807、0.402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693、0.5014、0.5244、0.4198、0.4258.5个家系均表现为中度或者高度多态,多态信息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F1>F29> F16> F36> F35.家系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778,表明各家系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根据遗传距离采用UPGMA法对5个家系进行聚类,F16家系和F29家系遗传距离最小,并先聚为一支,F35家系和F36家系聚为另一支,F1家系则单独聚为一支.【总页数】6页(P113-118)【作者】丁严冬;王佩佩;贾秀琪;于兴达;张国松;尹绍武【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一个建鲤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微卫星标记与经济性状相关性分析 [J], 李建林;李红霞;唐永凯;俞菊华2.利用16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镜鲤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和经济性状 [J], 徐浩;鲁翠云;孙效文3.利用16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镜鲤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和经济性状 [J], 徐浩;鲁翠云;孙效文;4.利用微卫星标记比较分析拟穴青蟹不同家系的遗传多样性 [J], 崔海玉;马洪雨;马春艳;乔振国;马群群;亓磊;沈盎绿;马凌波5.微卫星分析鲤鱼杂交系F2代家系群体遗传多样性 [J], 陈子桂;王培培;廖愚;覃俊奇;袁宗伟;叶香尘;吕业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研究和保护进展作者:张燕萍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02期摘要:为了有效开展鄱阳湖地区沙塘鳢属鱼类规模化养殖等工作,简要概述了沙塘鳢属鱼类的基础生物学、生化组成、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出了一些意见,旨在为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保护以及科学选育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沙塘鳢;种质资源;保护中图分类号: S932.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2-0230-03收稿日期:2014-04-14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303056-6);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33BBF60029)。
作者简介:张燕萍(1979—),女,江西吉安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鱼类育种、渔业资源调查与渔业环境监测等研究。
E-mail:zhangyanpingxie@。
通信作者:陈文静,研究员,主要从事渔业资源和水产养殖方面的研究。
E-mail:418215117@。
沙塘鳢属(Odontobutis)鱼类属鲈形目塘鳢科,别称沙乌鳢、蒲鱼、草婆鱼、土布鱼、沙鳢、虎头鱼等[1-2]。
沙塘鳢属鱼类是一类小型底栖肉食性鱼类,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以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域中较为常见,因其含肉量高、肌间刺少、肉质细嫩、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鱼、味道鲜美而受到人们青睐,是江浙沪地区的传统名贵鱼类。
据记载,我国至少有4种沙塘鳢属鱼类,即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中华沙塘鳢(Odontobutis sinensis )、海丰沙塘鳢(Odontobutis haifengensis)、鸭绿江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
由于沙塘鳢个体较小且天然产量不高,一直没有引起养殖者的重视。
近年来,沙塘鳢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中国沙塘鳢属鱼类的整理和一新种的叙述沙塘鳢(Pseudorashorellalini)是淡水的鳢形类,属于鲇形目、鳢科,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江淮、华北及西南地区,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水产中珍稀物种,它们生活在淡水的湖泊、河流及沼泽中,其特征是体形较小、体侧扁平,有分布在腹鳍上的生殖器官,身体多采用黑褐色,是中国淡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种生物,也是中国水产业中重要的物种之一。
中国水产学家近年来在沙塘鳢属鱼类的整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他们通过对沙塘鳢的形态观察、生理特征及遗传分析等多种方法,初步把沙塘鳢属鱼类整理成了11种,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沙塘鳢(Pseudorashorella lini)、江淮沙塘鳢(Pseudorashorella jiangxiensis)、鄂南沙塘鳢(Pseudorashorella eonanensis)等,它们各自属于不同的种类,在不同地区有其特定的分布范围及生态环境要求,成为水资源及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对象。
此外,中国水产科学家也发现了一种新的沙塘鳢属鱼类,其学名为黄河沙塘鳢(Pseudorashorella huangheensis)。
据初步调查,黄河沙塘鳢的生活地点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可以在河流及湖泊中见到,其形态特征与沙塘鳢(Pseudorashorella lini)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证明它确实是一种新的沙塘鳢属鱼类,此外,据一些科学家的说法,它拥有一种独特的鳢类习性,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活动。
中国水产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发现,沙塘鳢属鱼类有几种特殊的繁殖方式,其中有“自受精”和“多母繁殖”等,“自受精”是指鱼苗可以不需要受精卵,而是从外部获取营养以发育成为可以生存的鱼类,而“多母繁殖”则是指沙塘鳢中的一种繁殖模式,即一头雌鳢会在同一时间受精两次,最终会孵出来两种不同种类的卵,从而实现多母繁殖,大大提高繁衍种族的活力和适应能力。
沙塘鳢(Pseudorashorella lini)属于特殊的淡水鱼类,在保护水资源及生态系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中国水产科学家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了沙塘鳢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人们有了更多关于这一物种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建立更为完善的沙塘鳢保护政策,为利用沙塘鳢的水资源及保护生态系统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沙塘鳢属鱼类的整理和一新种的叙述中国沙塘鳢属(Cnidoglanis)是一类多样的鱼类,属于南方鲤形目鲤科鱼类,在中国的江淮河流域有着大量的分布,又称为沙鳢、淮等。
本属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江淮河流域,其雌性鱼体偏厚,雄性鱼体偏细,体长可以达到20厘米以上,臀鳍有大小,通常受环境温度影响会变大。
本属鱼类是多种生物的食物源,特别是河谷地区,一般以珍珠、水母、藻类等植物和畜牧渔业动物为食,狩猎性鱼类和水果也被它们捕食。
他们繁殖季节也不固定,多受水温的影响,有的地方水温较高的时候会发生繁殖,也有的地方也会出现长时间的繁殖。
本属鱼类的分类鉴别也比较复杂,因为有很多种类,其外形也比较接近。
而且本属鱼类可以分辨出20多种鱼类,根据地理分布又可以分为三大类,普通鳢、江南鳢、西湖鳢。
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本属鱼类还有一种新的物种中国沙塘鳢(Cnidoglanis chinesis),它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的泸沽湖,它身体较小,体长在915厘米之间,腹部不像普通鳢的扁,而是略微的凹陷,臀鳍的边缘处有小鳞片,且颜色比较浅,是一种特殊的沙塘鳢种。
中国沙塘鳢生活在沙塘湖泊和水坝湖泊,它们以植物、藻类和底栖动物为食,它们发育缓慢,繁殖期也较晚,但是它们的繁殖能力却不弱,可以在短时间内繁殖出很多的后代,并且能够改变背景色以适应环境,所以非常适合在它们的栖息地生存。
另外,中国沙塘鳢也受到了环境污染和捕捞的威胁,严重影响了它们的繁衍发育,希望今后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以维护它们的数量和种群,维护它们在江淮河流域的分布,让这种新发现的物种永存。
总之,中国沙塘鳢属鱼类是一个重要的物种组,在江淮河流域拥有众多的分布,最近还发现了一种新物种中国沙塘鳢。
它们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但受到环境污染和捕捞的严重威胁,影响其发育进化。
希望未来能够保护好这些物种,让更多人知道它们的存在,为保护我们珍爱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沙塘鳢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作者:王菲菲等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第10期摘要:文章介绍了一种不使用催产素,利用水流刺激法进行催产,并设置专用孵化池使孵化率达到80%~90%的沙塘鳢人工繁育技术。
关键词:沙塘鳢;流水催产;高孵化率沙塘鳢(Odontobutisobscurus)俗称塘鳢和沙乌鳢等,隶属于鲈形目、沙塘鳢科、沙塘鳢属,喜欢生活于河沟和湖泊等近岸多水草、石隙的底层,以活虾和螺蛳为食。
近年来伴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苗种需求不断增加。
但是沙塘鳢人工繁育过程中常出现受精卵卵块重叠、提前破膜和死卵等现象,孵化率大大降低[1],安徽省无为县长坝水产苗种繁育场从事沙塘鳢人工繁育多年,探索出了一套不使用催产素、高孵化率的沙塘鳢人工繁育技术,现将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为解决沙塘鳢苗种供应问题和实现规模化养殖提供参考。
1亲本培育3月份前在天然水域中选取生长良好、体格健壮、体态丰满、无病无伤的2冬龄以上雌性(体重50g/尾左右)和1冬龄以上雄性(体重75g/尾左右)作为亲本,雌雄比1.05∶1,雄性亲本体重差异10g左右。
繁殖季节雄性体表呈黑黄色、鲜艳,黏液多,手感光滑。
雌性体表呈灰黄色、较暗,黏液少,手感粗糙[2]。
亲本培育需要培育池面积1.0~1.5亩,深1.2~1.5m,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亩养亲鱼80kg。
投喂螺蛳、虾等鲜活适口饵料促进其生长发育,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
2催产及收卵(1)催产时间。
定期检查亲本的性腺发育情况,当亲本的精子和卵巢成熟度达到Ⅴ期,水温达到15℃时即可进行催产。
(2)催产方法。
沙塘鳢繁殖高峰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其性腺发育对流水刺激的反应较大,无为县长坝水产苗种繁育场采用流水刺激催产,催产过程中不使用鲤鱼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A)和地欧酮(DOM)[3]等任何激素。
产卵前抽取培育池2/3~3/5水,加注新水到原来水位,抽、加水过程中形成仿生态水流环境,刺激亲鱼进行产卵。
河川沙塘鳢不同家系生长性能的比较及优良亲本选择丁严冬;王佩佩;张国松;藏雪;尹绍武;陈树桥;周国勤【摘要】According to the nest design, four geographical population groups of Odontobutis potamophila were collected to construct full-sib families among stocks as well as within stocks. Comparison of the growing performance among 34 full-sib families constructed was analyzed b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multiple comparison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ifferences among growth performances of the progeny of different families were significant. In the whole growth process of measurement, F36, F35, F29, F16 and F1 families had a better performance of the growth rate and growth in full length or weight showed significant growth advantage. It was considered that F36, F35, F29, F16 and F1 families were of excel-lent family, and could be used as the basis populations for further genetic selec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the source of parents and offspring growth performance showed that, in the high growth performance of O. potamophila families, the ma-jority of male parent were from Jiande group and female parent from Dangtu group. It indicated that Jiande group were suit-able to be male parents and Dangtu group were suitable to be female parents.%采用巢式设计,对河川沙塘鳢( Odontobutis potamophila)四个不同地理群体(建德、当涂、射阳和苏州)进行群体内和群体间杂交,构建了34个全同胞家系,进而分析了不同家系子代的生长性状指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家系的子代在生长性能上差异显著。
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生殖系统发育及其繁殖行为研究【摘要】:1.雌性沙塘鳢生殖系统的发育、生化组成及周期变化通过2004年8月至2005年6月间,对采自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基地的0龄养殖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potamophila(Günther)雌鱼性腺发育的周期调查,并结合对照南太湖野生鱼的发育状况,探讨了沙塘鳢雌鱼是否能在封闭的池塘环境中达到正常性成熟的问题。
血清激素测定和卵巢组织学观察结果均表明,养殖雌鱼的卵巢基本上可以完成由启动、增长至退化的整个性腺发育周期,卵巢达到Ⅴ期进入繁殖高峰期的时间也与野生种群一致,位于春季的3—4月间。
然而在性腺指数、绝对繁殖率、相对繁殖率和卵径等方面,养殖雌鱼均明显差于野生鱼,显示目前的养殖沙塘鳢还远远没有达到正常性成熟这个目标。
进一步对养殖雌鱼的性腺指数、肥满度周期变化及肝脏、卵巢的脂肪酸组成分析提示,冬季营养供给不足可能是造成养殖亲体配子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沙塘鳢卵巢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2.雄性河川沙塘鳢生殖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周期变化通过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对2004年8月至2005年6月间,采自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基地的0龄养殖河川沙塘鳢雄鱼的性腺结构、精子形态及其周期发育变化规律进行了观察分析。
结果表明,沙塘鳢雄鱼的精巢由生精部和贮精囊两部分构成。
生精部在发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不同步性,这种不同步性决定了其精子的渐续成熟,渐续排出模式,也与该种雌鱼的分批产卵习性相互适应。
贮精囊的结构与它的暂存精子功能相适应,其生发与退化与季节变化紧密联系,且这种季节性变化既与生精部周期性的变化相关,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沙塘鳢精子发生与形成有两个主要特点:(1)成熟精子头部不具顶体,但细胞核中存在数量较多的核泡。
(2)尾部纵切面的两侧形成波动膜的结构,并具较发达的侧鳍。
【关键词】:卵巢雌二醇脂肪酸性腺指数肥满度绝对怀卵量相对怀卵量卵径河川沙塘鳢雄性生殖系统贮精囊精巢精子河川沙塘鳢精巢性腺指数睾酮果糖葡萄糖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胆固醇河川沙塘鳢雄性繁殖护卵行为清巢行为睾酮孵化率河川沙塘鳢攻击行为归巢行为河川沙塘鳢饥饿卵巢发育脂肪酸组织结构卵黄蛋白卵黄蛋白原mRNA含量【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S917.4【目录】:中文摘要5-8英文摘要8-13第一章人工养殖与鱼类繁殖生物学(研究综述)13-27第二章河川沙塘鳢生殖系统的发育及周期变化27-65第一节雌性沙塘鳢生殖系统的发育、生化组成及周期变化27-41第二节雄性河川沙塘鳢生殖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周期变化41-55第三节雄性河川沙塘鳢生殖系统生理生化指标的季节变化55-65第三章河川沙塘鳢护卵期行为初步研究65-81第一节雄性河川沙塘鳢护卵期行为初步观察65-73第二节雄性沙塘鳢护卵期攻击行为和归巢行为的研究73-81第四章饥饿对河川沙塘鳢卵巢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81-97附录97-98参考文献98-105致谢105-106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我国河川沙塘鳢生物学研究进展
吴斌;王海华;张燕萍;邓勇辉;王伟萍;徐先栋;饶毅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5(43)8
【摘要】河川沙塘鳢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
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对河川沙塘鳢的分类学、形态学、生理生态学、发育学、营养学、摄食及饲料学以及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生物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河川沙塘鳢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开发提供比较系统完整的基础资料。
【总页数】3页(P232-233,234)
【作者】吴斌;王海华;张燕萍;邓勇辉;王伟萍;徐先栋;饶毅
【作者单位】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农业部湖泊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南昌 330000;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农业部湖泊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南昌 330000;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农业部湖泊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南昌 330000;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农业部湖泊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南昌 330000;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农业部湖泊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南昌 330000;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农业部湖泊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南昌 330000;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农业部湖泊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南昌 3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17
【相关文献】
1.我国金银花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2.我国刺鳅生物学研究进展
3.我国鸡球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4.我国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的流行情况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5.我国稻水象甲生物学、生态学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淮河水系沙塘鳢形态生物学和繁殖力3乔德亮33 洪 磊(皖西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安徽六安237012)摘 要 分析了淮河水系沙塘鳢(O dontobutis obscura )的外部形态特征和框架特征及其繁殖力,为其形态种质标准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参考。
结果表明:可数性状,背鳍Ⅶ,Ⅰ-9~10,尾鳍14~15,臀鳍Ⅰ-7~8,腹鳍Ⅰ-5,胸鳍14~15,纵列鳞36~41,横列鳞14~18,体侧感觉乳突线鳞28~30,第一鳃弓鳃耙数9~11,脊椎骨数28~29;可量性状,平均全长是体长1123倍,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消化道长和肠长的3182倍、3108倍、5119倍、1186倍和6199倍,头长分别是吻长、眼径、眼间距和口裂宽2194倍、6109倍、3186倍和1194倍,体高是体宽0196倍,尾柄长是尾柄高1166倍。
肥满度系数K =2190;平均个体绝对繁殖力3288粒,体质量相对繁殖力10213粒・g -1,体长相对繁殖力30817粒・c m -1。
平均成熟系数雌鱼为12187%,雄鱼为1113%。
关键词 沙塘鳢;形态生物学;繁殖力中图分类号 S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7)02-0228-05M orpholog i ca l b i ology and fecund ity of O don tobu tis obscu ra i n Hua i he R i ver wa ter sys 2te m.Q I A O De 2liang,HONG Lei (D epart m ent of Che m ical and B iological Science,W est A nhui U 2niversity,L iu ’an 237012,A nhui,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7,26(2):228-232.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mor phol ogical character,fra me work,and fecundity of O dontobutis obscu ra in Huaihe R iverwater syste m ,ai m ed t o p r ovide references f or the mor phol og 2ical ger mp las m criteria and phyl ogenesis study of the fis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countable characters,the O.obscu ra in the water syste m had dorsal fin (D )Ⅶ,Ⅰ-9210,caudal fin (C )14215,anal fin (A )Ⅰ-728,ventral fin (V )Ⅰ-5,pect oral fin (P )14215rays,l ongi 2tudinal scales 36241,transversal scales 14218,scales on lateral sens ory pap illae line 28230,gill rakes on first gill arch 9211,and vertebras 28229.I n measurable characters,the t otal length was 1123ti m es of body width,and body length was 3182ti m es of body width,3108ti m es of head length,5119ti m es of caudal peduncle length,1186ti m es of ali m entary canal length,and 6199ti m es of intestine length .The head length was 2194ti m es of snout length,6109ti m es of eye di 2a meter,3186ti m es of inter orbital distance,and 1194ti m es of mouth breadth .Body length was 0196ti m es of body breadth,and caudal peduncle length was 1166ti m es of caudle peduncle width .The fatness index was 2190.On average,the abs olute fecundity,relative fecundity t obody length,and relative fecundity t o body mass were 3288eggs,30817eggs ・c m -1,and10213eggs ・g -1,and the maturity indices f or fe male and male were 12187%and 1113%,re 2s pectively .Key words:O don tobutis obscura ;mor phol ogical bi ol ogy;fecundity .3皖西学院硕士科研基金项目(6188)和皖西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WXZY0413)。
河川沙塘鳢研究现状摘要: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研究是很受重视的,目前国内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在进行对它的研究。
分别涉及器官发育、染色体数目确认、分子生物学研究、亲缘性研究、温度对发育的影响、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和蛋白质的变化等,可谓是多姿多彩的科学美景。
当然对其研究还有很长的路需要去探索。
关键词:河川沙塘鳢,发育,器官发育一、河川沙塘鳢的特征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Günther))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鰕虎鱼亚目(Gobioidei)、塘鳢科(Eleotridae)、沙塘鳢属(Odontobutis)系一种名贵的小型经济鱼类,分布于中国、日本及朝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及钱塘江,闽江水系。
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肌间刺少,系餐桌佳肴,深受上海、江苏、浙江一带人们的喜爱。
其发育周期较长,一般在18天左右。
二、研究简介1、关于河川沙塘鳢的非发育相关研究张君,汤俊,沈颂东,孔祥婷,韩晓磊,陆丹丹,王尚尚,张勇,许璞:对河川沙塘鳢染色体进行了研究。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胸腔注射法制片,获得肾组织细胞的清晰分裂相。
观察结果表明,它的染色体数2n=44,核型=44t,NF=44。
吴鹰,孟艳玲,忠良:阐述了从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卵巢中提取卵黄磷脂蛋白,以及制备兔抗卵黄磷脂蛋白抗血清的过程,介绍了用此血清建立的河川沙塘鳢血清卵黄蛋白原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
以卵黄磷脂蛋白为参照,此法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4O g/L,最佳工作范围为160 g/L—l 280 g/L。
使用此法检测雌二醇(E )、壬基酚(NP)对雄性河川沙塘鳢的卵黄蛋白原诱导效果时,前者的最低有效质量浓度是0.001 mg/kg(E /鱼质量),后者的最低有效质量浓度是50 mg/kg(NP/鱼质量)。
收稿日期:2022-05-25基金项目:武汉市农业科学院2022年创新体系学科创新项目(XKCX202203-3)作者简介:王雪(1990-),女,吉林延边人,博士,主要从事鱼类分子生态学研究,(电话)159****6535(电子信箱)*******************;通信作者,朱思华(1965-),男,湖北应城人,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淡水名优鱼类苗种繁育、成鱼养殖,(电子信箱)zhushwuhanagri@王雪,刘怡然,任艳,等.湖北省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23,62(10):137-142.沙塘鳢属(Odontobutis )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鰕鯱鱼目(Gobiiformes )沙塘鳢科(Odontobu⁃tidae ),为东亚特有小型淡水底栖肉食性鱼类。
本研究对近年来中国湖北省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鱼类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人工繁殖、产业化开发等积累基础资料。
1沙塘鳢属鱼类分类与分布Temminck 等[1]于1845年首次报道了暗色沙塘鳢(Eleotris obscura )。
Bleeker [2]以暗色沙塘鳢为模式种,依据前鳃盖骨后缘无小棘建立沙塘鳢属。
伍汉霖等[3]应用沙塘鳢属鱼类的外形特征、头部感觉管孔C 的有无及感觉乳突之间排列方式作为分类依据,对中国沙塘鳢属鱼类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解决了沙塘鳢属长期混淆不清的分类问题。
目前,被描述的该属鱼类有效种共有8种[4],包括中华沙塘鳢(O.sinensis )、河川沙塘鳢(O.potamophilus )、海丰沙塘鳢(O.haifengensis )、鸭绿江沙塘鳢(O.yaluensis )、暗色沙塘鳢、平头沙塘鳢(O.platycephala )、断纹沙塘鳢(O.interruptus )和斜口沙塘鳢(O.hikimius )。
其中,前4种为中国特有种,具体形态学差异比较见图1和表1。
鄱阳湖生态区沙塘鳢的规模化繁育及产业化开发
甘江英
【期刊名称】《渔业致富指南》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鄱阳湖水域沙塘鳢的相关研究较少,刘世平对抚河流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并且采集到了沙塘鳢标本。
郭治之和刘瑞兰系统总结了多年的研究结果指出,沙塘鳢在赣江、抚河、饶河和鄱阳湖均有分布,但修水和信江未见其分布。
张堂林和李钟杰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鄱阳湖一直有沙塘鳢分布。
但由于沙塘鳢个体较小,且鄱阳湖天然产量不高,一直没有引起重视。
近年来沙塘鳢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具有较高开发价值,有条件成为环鄱阳湖区域产业化养殖的地方特色品种之一。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甘江英
【作者单位】南昌市红谷滩市委大楼北六楼南昌社科院33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7
【相关文献】
1.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及其杂交子代的微卫星分析 [J], 张丽娟;祝斐;尹绍武;张亚萍;侯新远;胡亚丽
2.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双亲及其杂交子代的核型分析 [J], 张丽娟;祝斐;
尹绍武;侯新远;胡亚丽
3.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杂交子代及其亲本营养成分比较 [J], 胡亚丽;张丽娟;尹绍武;侯新远;李鹏;王小军
4.“鄱阳湖”品牌引领下沙塘鳢高效养殖可行性分析 [J], 甘江英
5.嘉善县沙塘鳢规模化繁育技术获突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川沙塘鳢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分析摘要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了河川沙塘鳢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并与塘鳢科其余22种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运用Mega 3.1软件通过NJ法构建了塘鳢科鱼类系统发育树。
结果显示:2尾试验鱼构成1支;Eleotris、Hypseleotri 2个属构成1支;Odontobutis、Perccottus glehni 2个属构成1支;Bostrychus、Butis、Oxyeleotris、Ophiocara 4个属构成1支;Ptereleotris heteroptera单独构成1支。
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沙塘鳢属及塘鳢科鱼类的系统分类与重新整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河川沙塘鳢;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系统发育SequencesAnalysisofMitochondrialCytochromeBGeneFragmentofOdontobutispo tamophilaXIE NanFENG Xiao-yuGUO Shui-rongLIU Xin-yiYAO Gui-guiWANG Yu-xi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Zhejiang Province,Hangzhou Zhejiang 310024)AbstractThe DNA sequences of 1 107 bp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 gene fragment of Odontobutis potamophila were analyzed with Mega 3.1. The 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 was based on the sequences of 22 Eleotridae species with neighbor-joiningmethod(NJ)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amples was closer than else;Eleotris and Hypseleotri,Odontobutis and Perccottus glehni,Bostrychus and Butis and Oxyeleotris and Ophiocara,Ophiocara,each formed a monophyletic branch.These results may be helpful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systematic classfication and rearrangment of the Odontobutis and Eleotridae fishes.Key wordsOdontobutis potamophila;cytochrome b gene;phylogeny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鰕虎鱼亚目(Gobioidei)、塘鳢科(Eleotr-idae)、沙塘鳢属(Odontobutis),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沿江各支流,钱塘江水系,闽江水系,偶见于黄河水系[1]。
安徽河川沙塘鳢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张烨;凌俊;段国庆;胡玉婷;潘庭双;周华兴;江河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9(46)3
【摘要】为探究安徽河川沙塘鳢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差异和遗传分化水平,研究采集了安徽长江、新安江流域的4个地理群体,共142个河川沙塘鳢样本。
选择线粒体基因作为分子标记,进行测序与分析。
结果显示,标记全长1 291 bp,包含52个变异位点,定义了15个单倍型。
4个群体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远高于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水平,分子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间。
所有群体形成了3个反映物种的地理分布关系的支系,且未曾发生过扩张。
河川沙塘鳢群体间的分化程度很高,具有较高的保护和选育价值。
【总页数】6页(P383-388)
【作者】张烨;凌俊;段国庆;胡玉婷;潘庭双;周华兴;江河
【作者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水产增养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17.4
【相关文献】
1.基于mtDNA ND1基因序列研究不同地理群体波纹唇鱼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2.河川沙塘鳢3个不同地理群体杂交 F1代生长性能及遗传多样性
3.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安徽省四个地方鸡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分析
4.安徽淮河水系黄
鳝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5.安徽省草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川沙塘鳢3个不同地理群体杂交 F1代生长性能及遗传多样性王佩佩;丁严冬;于兴达;贾秀琪;张国松;尹绍武;陈树桥;周国勤【期刊名称】《水产科学》【年(卷),期】2016(035)005【摘要】We chosed three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dark sleeper Odontobutis potamop hila from Jiande , Dangtu and Taihu and mated by using 3 × 3 full diallel crossing .The growth traits and genetic diversity about the F1 offspring of nine combinations were compared and F1 progeny′s growth traits were evaluated in 2 months and 4 months .The length growth rate and the weight gain rate of the Jiande (♂) × Dangtu (♀) combination were shown to be 42 .58% and 190 .79% .The overall length heterosis ratio and the weight heterosis ratio of Jiande × Dangtu (cross and reciprocal cross ) combination were 17 .88% and 66 .75%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combinations .There were higer length growth rate ,the weight gain rate and the heterosis rate in F1 progeny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 populations than those in the same geo‐graphical population of the self‐reproducing F1 offspring .Subsequently ,the average value(0 .195) of h y‐brid progeny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index (Fst) was figured out by using eight microsatellite loci ,indica‐ting that there were genetic differences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nine combinations existed in offspring . The nine combinations of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He) wereranged from 0 .1493 to 0 .7971 and the ob‐served heterozygosity (Ho) ranged from 0 .1562 to 1 .0000 .The heterozygosity a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hybrid progen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elf‐reproducing progeny and the alleles (A) .The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value of Jiande (♂) × Dangtu (♀) combination were 3 .9 and 0 .486 ,higher than other combinations .To synthesize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we suggest that determination of grow th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Jiande (♂) × Dangtu (♀ ) be the preliminary best combination of cross breeding .%选取来自浙江建德、安徽当涂、江苏太湖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河川沙塘鳢,采用3×3完全双列杂交方式进行配组,对9个组合F1子代的生长性状及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
沙塘鳢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和中国沙塘鳢群体遗传现状分析
沙塘鳢科鱼类分布于东亚,虽然是虾虎鱼亚目分化史上较为重要的部分,但研究者未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
沙塘鳢科鱼类与大多数的虾虎鱼存在着显著差异,它们的体型更粗壮、形态特化程度小、且仅生活于淡水中。
最近的研究证实,沙塘鳢科与溪鳢科的亲缘关系更近。
但沙塘鳢科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未见系统研究。
沙塘鳢科有多少属,目前还未知。
沙塘鳢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仍未理清。
本研究中,我们采集了 41尾样本,代表了除老挝怪沙塘鳢属外的所有沙塘
鳢科已知属。
同时也包含疑是沙塘鳢科物种的海南华黝鱼以及6科的14种外群。
我们通过靶基因富集和高通量测序收集了 4,434单拷贝核苷酸编码基因的测序数据。
沙塘鳢科的系统发育树被重建,沙塘鳢科是单系群且溪鳢科是其姐妹群的观点得以证实。
本研究通过系统发育关系和肩带特征验证了新沙塘鳢属、华黝鱼属和海南华黝鱼确实属于沙塘鳢科。
根据形态和分子方面的证据,我们以海南华黝鱼为模式物种建了一新属,命名为细齿黝鱼属(Microdous)。
根据系统发育树,沙塘鳢科分为两大支:细齿黝鱼属与小黄黝鱼属和华黝鱼属形成的一支构成姐妹群;沙塘鳢属则与鲈塘鳢属和新沙塘鳢属所形成的分支关系更近。
我们基于100个最符合分子钟模型的基因数据和3块化石信息,对沙塘鳢科鱼类的分化时间进行估算。
同时,应用RASP和BioGeoBEARS重建该科的祖先分布区域。
结果显示,沙塘鳢科鱼类的共同祖先起源于约30百万年前的中国南方。
地形、气候变化和河流袭夺可能导致了沙塘鳢科鱼类的分化和地理分布。
为
厘清沙塘鳢属的分类学问题,我们采集47尾沙塘鳢属样本构建了系统发育关系,证实了暗色沙塘鳢和中华沙塘鳢均为有效种。
同时,也证实了沙塘鳢属是单系群,且与新沙塘鳢属和鲈塘鳢属构成姐妹群。
沙塘鳢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如下:暗色沙塘鳢和斜口沙塘鳢构成一支,这一支最先分化,中华沙塘鳢和海丰沙塘鳢构成一支随后形成,平头沙塘鳢单独分化,鸭绿沙塘鳢是河川沙塘鳢和断纹沙塘鳢的姐妹种。
祖先分布区域重建结果显示,沙塘鳢属的祖先分布范围较广,包含中国东南部、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等。
随着地理隔离的产生,该属鱼类在这些地区独立进化并在冰川期存在着短暂的淡水联系。
为评估中国沙塘鳢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我们重建了中国三种沙塘鳢不同地理种群间的进化关系,发现河川沙塘鳢、中华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均存在着遗传分化。
同时基于大量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数据,对三种沙塘鳢进行了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河川沙塘鳢大致有3个群体;中华沙塘鳢分为4个群体;鸭绿沙塘鳢则有着两大群体。
群体遗传结构的形成与各种群所处水系(长江、鸭绿江)的环境变化,如河面宽度、水流流速、泥沙含量等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