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课件制作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纸船和风筝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四章《浮力与空气动力学》中的“纸船和风筝”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浮力原理、风筝的构造与飞行原理、纸船的稳定性与制作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浮力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会制作简单的纸船和风筝,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3. 了解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浮力原理在纸船设计中的应用;风筝的飞行原理。
重点:纸船和风筝的制作方法;浮力与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纸船和风筝模型、演示浮力实验器材、PPT课件。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纸船和风筝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它们是如何浮在水面和飞翔在空中的。
2. 浮力原理讲解(15分钟)通过PPT课件和演示实验,讲解浮力原理及其在纸船设计中的应用。
3. 纸船制作(20分钟)分步骤讲解纸船制作方法,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制作。
4. 风筝飞行原理讲解(15分钟)通过PPT课件,讲解风筝的构造与飞行原理。
5. 风筝制作(20分钟)分步骤讲解风筝制作方法,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制作。
6.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浮力原理2. 纸船制作方法3. 风筝飞行原理4. 风筝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浮力原理及其在纸船设计中的应用。
(2)分析风筝飞行原理。
2. 答案:(1)浮力原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在纸船设计中,通过增加船体与水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浮力,使纸船能浮在水面上。
(2)风筝飞行原理:风筝利用风力产生升力,升力大小与风筝的面积、迎风角度、风速等因素有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如何改进纸船和风筝的设计,使其性能更优?2. 浮力原理和空气动力学在其他领域有哪些应用?3. 探索更多关于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知识,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20、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他们因为一点小事吵架后,以纸船风竽来修补“裂缝”,发展了彼此的友谊。
本课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使学生学会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牛字,能准确地读准字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牛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准备:1、课件。
2、学生阴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纸船。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PPT出示纸船)师:请同学请认真看老师写这个词。
小手拿出来跟着老师一起写。
(师板书:纸船。
)师:大家一起读出来。
2、岀示风筝。
师:这个呢?(PPT出示风筝)师:请同学们注意了,风竽的“筝''读轻声,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这个词。
(师板书:风筝)3、师:在这两个词之间写一个字“和",再加上题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
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师板书:和,20)二、生字词复习、师: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哪两个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吗?师:板书:(小熊松鼠)快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漂亮的风竽和纸船。
(课件出示:乐坏了、扎风筝、受不了、幸福、吵架、草莓、抓住)师:谁来当小老师领读?师:请同学们注意“扎''读平舌音。
跟老师再读一遍。
师:请同学们注意“幸福"的“幸'‘读后鼻音。
跟老师再读一遍。
师:下而我们开火车读。
师:你们真能干,表扬表扬自己。
三、整体感知课文1、师:那现在生字都认识了,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师:同学们的感情都非常的丰富,老师也带着自己的感情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老师范读1-6自然段。
四、课文学习,感受幸福的友谊。
师:读完前面的故事,结合这张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出示第一幅插图)生:小熊很高兴,快乐....师:对呀,(指着图说)你们看小熊高兴的笑呀,眼睛都笑的眯着了!那谁能找岀文中的哪些句子或者词语表现小熊的高兴呢?生:乐坏了。
《纸船和风筝》课件制作说明《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松鼠和小熊的真挚友谊以及友谊带来的欢乐;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能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故事情境,展示重点词句,图片,进行朗读训练,加深理解。
我共制作了以下几个环节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一、创设情境,走进新课。
课前播放一首轻松快活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找朋友》,创设了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
上课伊始,我创设了故事情境,利用声情并茂的情景朗读,将学生带入了一个有声有色的童话故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
二、抓住重点词句,加深理解。
1、出示重点词语:接着出示一些带有词语的风筝,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认读风筝上的字,复习巩固了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2出示重点句子:出示一些重点句子进行朗读训练,如:“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
到了松鼠家门口。
”让学生展开想象,带上动作,进行表演读,在读中有所感悟。
三、欣赏图片,理解感悟。
先让学生观赏有关松鼠和小熊的图片,然后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进行朗读。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用心去读书,体会他们成为好朋友的高兴心情。
突然,欢快的音乐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忧伤的乐曲,加上教师深情地朗诵,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如何维护友谊这一重难点时,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四、出示练习,拓展延伸。
训练一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训练二的友情传递,学生们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在写话本上写自己的心里话,并相互交流。
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可以让教育落在实际行动中,让学生身心受到深刻的教育。
最后,播放一曲轻快的歌曲《永远是朋友》深化了主题,升华了情感,让文本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