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思维品质
- 格式:pdf
- 大小:271.36 KB
- 文档页数:2
从思维品质培养视角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有个说法让人们印象深刻,即“思维品质决定行为表现”。
因此,加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思维品质培养,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探讨并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以期达成有效的思维品质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思维品质培养越来越受到看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也应在培养学生思维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阅读教学侧重文本无法令学生不断进行反思和思考,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重视问题设计。
一、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对于思维品质培养来说,"最好的学习,就是思考"。
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就是滋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得力帮手。
通过问题设计,学生可以告知他们的老师,他们有多少精力和思维能力在研究过程中,甚至在他们意识到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时,需要做什么。
换句话说,问题设计可以给学生帮助,这可以激发他们构思,练习自己的思考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清晰明确地理解文本的含义,并探讨英语阅读的内在规律性和外在规律性。
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问题设计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重视问题设计。
在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在有选择的层面上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施阶段,教师在讨论及考证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方法,如思维定势、思维障碍、推理及探讨等,深入探索文本的内涵及穷渊,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活动空间。
在收束阶段,可以提供适当的任务安排,使学生有机会去反思,检测自己的思维能力发展。
三、如何让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获益让学生获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确保课程的质量和完整性,鼓励学生发展多元思维技能。
(二)采用问题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
(三)借助各种合理有效的练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在具体操作时搭建一个有趣的、宽松而有温度的学习氛围。
(五)定期举行检测,以提高学习效率。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前的预测和推理:通过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课文进行预测和推理,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后的思考和反思:通过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反思,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思维:通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阅读,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的来说,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分析一、引言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学好英语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部分,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阅读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扩展知识面,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案。
二、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在阅读时,学生需要学会推理、分析、归纳等思维技巧,这些都需要通过思维训练来提高。
2. 拓展知识面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这些知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3. 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词汇运用等,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例如新闻报道、小说、科普文章等,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本,从而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爱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2. 提倡思维训练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倡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例如推理、分析、归纳、总结等。
可以结合课文内容,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思维训练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训练,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3.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文本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开展讨论。
通过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4. 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态度,培养正确的阅读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5. 注重个性化教学不同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所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授课,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思维品质。
指向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阅读教学实践【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指向英语学习活动观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重点分析了阅读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阅读教学。
文章还提出了一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进行具体展示。
在总结阅读教学实践的意义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到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进一步提升英语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阅读教学,学生思维品质,理论基础,重要性,实践案例分析,提升方法,总结意义,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必修科目,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大多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思维训练的机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术界提出了指向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学习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
随着这一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推广,阅读教学作为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逐渐受到重视。
阅读是学习英语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语感。
如何有效地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阅读教学,如何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指向英语学习活动观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应用这一理念,以期为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些可行的实践方法和案例分析。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希望能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指向英语学习活动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通过阅读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指向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论基础,探讨其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2. 探讨阅读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分析阅读能力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影响;3. 探讨如何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阅读教学,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4. 探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探讨如何通过阅读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5. 分析实践案例,探讨指向英语学习活动观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效果;6. 总结阅读教学实践的意义,展望未来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
第1篇一、引言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面临着阅读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二、核心素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体现1. 语言能力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词汇、语法知识,提高语感,为听说、写作奠定基础。
2. 思维品质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归纳、推理,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3. 文化意识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拓宽视野。
4. 学习能力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学会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视频,或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材料。
2. 注重文本解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关注关键词、关键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1)词义推测:通过上下文语境,推测词义,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2)句子理解:关注句子结构、句意,培养学生的句子理解能力。
(3)段落理解:关注段落主题、段落结构,培养学生的段落理解能力。
3. 培养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
具体方法如下:(1)快速浏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2)精读:引导学生针对重点段落、句子进行精读,深入理解。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以下是一个关于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分析。
一、多元化的阅读材料选择多样性的阅读材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准备不同主题、风格和难度的文章,包括新闻报道、科普文章、小说等。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可以锻炼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主题式学习活动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主题式学习活动。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讨论文章主题的不同观点,并通过辩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提供思维导图和总结技巧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思维导图和总结技巧。
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支持论据。
他们也可以使用总结技巧来提炼文章的关键信息,并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思维的整合和归纳能力。
四、开设小组讨论和互动学习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学习。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一组问题,并通过讨论和合作来达成共识。
这种互动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协作和思维创新能力。
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
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师也可以提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可以包括选择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开展主题式学习活动、提供思维导图和总结技巧、开设小组讨论和互动学习,以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
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
基于主题意义,培养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更是教师们一直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本文将探究基于主题意义,如何通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实践建议。
一、主题意义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主题意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阅读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
通过主题意义,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文章的内涵,从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选取有意义的主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我们可以选择关于环境保护、友谊、家庭等主题的文章来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思维和创造力。
主题意义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1.引导学生提炼主题意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来引导学生提炼主题意义。
在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之后,可以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文章的主题,或者讨论文章中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帮助他们从文章中提炼出主题意义。
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归纳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和好奇心。
除了提炼主题意义,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方法来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深度思考。
可以让学生展开主题相关的讨论,或者完成一些主题相关的写作任务。
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3.引导学生运用主题意义进行创新思维三、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的探究和实践,我们可以得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基于主题意义,培养思维品质的一些教学实践建议。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选取有意义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意义的提炼、深度思考和创新思维,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并且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案例分析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各种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核心品质和态度。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而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视角下,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析思维品质的培养案例。
一、案例背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阅读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言水平,还可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思维品质。
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Case 1:教师选择了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章,文章内容包括了一些生词和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
在阅读之后,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不仅选择了合适的阅读材料,还提出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学生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还需要他们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推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培养解题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Case 2:教师选择了一篇对某一事件的报道作为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分析报道的立场和观点,并提出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核心素养,设计更多的案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09期总第657期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摘 要:英语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
新课改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做好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关注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同时,把握好初中阶段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质和正确价值观念。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但目前来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需针对性地做好优化与完善,方可实现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培养策略作者简介:林礼强,黄惠君,福建省福州第十四中学。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流日益密切,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将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教师应重点关注英语阅读、写作等实践能力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
同时,需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概述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四个方面。
每一个方面既独立存在又相辅相成,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够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的支持。
具体来看,语言能力是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知识运用的基础,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这是英语教学的重点。
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包括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等。
学生需在英语学习中做好反思与总结,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提升。
思维品质主要指的是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所进行的分析、推理、预测和判断,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化思维活动。
文化意识则体现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文化视野、文化交际能力等。
教师对以上四个方面能够有效把握,方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够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才能让他们愿意主动去阅读,去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富有情感、有趣味性的文章,或是给学生一定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2.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辨阅读思辨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更要让他们学会提出问题、质疑和思考,引导他们进行分析、比较、推理等思维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3.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和辩论,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理性分析,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和分析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思维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问题或情景,并要求他们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1.使用启发式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辨。
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
教师可以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2.开展小组讨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思想,共同探讨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学生演讲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进行演讲和展示。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思维品质发表时间:2019-04-08T16:38:05.40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3期作者:徐丽蓉[导读]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文就基于提升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究。
主要阐述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
探究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徐丽蓉四川南部县五灵乡小学 637300【摘要】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文就基于提升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究。
主要阐述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
探究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升思维品质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07-02进入初中,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服从者,而是力求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良好的思维品质能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与新问题中,符合青少年好奇求新的心理。
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以课本为载体,深入文本解读,开拓教学思路,多样化,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乐思,善思,敢思,不断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思维品质。
(一)深度挖掘文本,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表层理解,还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去积极思考,研读文章中的字、词、句,挖掘文章的隐含意义,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新标准英语八下 Module9 Friendships Unit2 阅读课。
A beautiful smile讲述了一个甜美的微笑改变了作者的生活的感人故事。
作者选择记叙文的形式,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文章埋着明暗两条主线。
明线似乎指向教材模块主题“友谊”的重要性。
其实埋着的暗线是作者生活态度即面对新环境由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的改变。
所以文章标题的中的smile,也具有两重含义。
不仅是女孩对作者的微笑,而且更指向作者在文章最后的感悟“对生活的微笑”。
正如作者所表达的,“My suggestion is: smile at the world and it will smile back.” 因此,笔者围绕这一明一暗的主线,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并思考作者感情以及生活态度的变化。
首先由题目A beautiful smile出发问学生:Whose smile is the passage about?学生轻而易举就能找到明线的答案:a girl—one of my classmates.接着循着友谊的明线,逐一找出作者生活情感态度的变化这条暗线。
When did the writer meet the girl? —My first year at a new schoolHow did the writer feel when she came to the new school? —lonely, afraid to make friends What did the writer do while other students are talking and laughing? —couldn’t talk to anyone, sat in silence How did the writer feel when the girl smiled at her one day? — feel bright, friendly, happy, lively and warm How did the girl’s smile change the writer’s life? — started to talk with others, trust people, they included me, become best friends. Did the girl remember her smile at the writer that day? —No (女孩的微笑的无意间的)通过一步步思维的引导,学生已经能透过文本看到文章的本质内涵。
文章不仅仅讲的是the girl’s smile at the writer,更重要的是文章的主题—smile at the world, and it will smile back敞开胸怀去接纳别人,别人也自然接纳你。
在这节阅读课中,笔者根据文章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把一个难度大,需要深挖文本的问题分解成一组易于理解的小问题,逐步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深入挖掘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的落脚点,及时引出探究性问题,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多角度拓展话题,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就是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从同一个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创设悬念,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或变换角度设疑,开发学生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潜能,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问题。
例如,新标准英语八下Module 3 Journey to space Unit 2 阅读课,文章从描述与人类最为密切的太阳系开始,逐渐过渡到太阳系以外的星系,在陈述人类探索太空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提出了困惑:地球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生命呢?教材设置了四个标题让学生选择。
1. Anyone out there?2. Life on the earth3. The sun and other stars 4 . The stars at night 笔者首先让学生观察四个标题和课文图片,然后发散他们的思维:What do you expect the passage to talk about?学生跃跃欲试,各抒己见:the sun /other planets/ the stars/ the moon/ Mars/ solar system/ universe/galaxy/ space station /spaceship/astronaut/ life on other planets/ ET/ UFO等等。
笔者充分肯定了他们的答案,对他们的活跃思维大加赞赏。
并把他们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接着让学生阅读文章,同时圈出黑板上在文章中出现的内容。
(三)适时寻找切口,提升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按不同寻常的思路展开思维,达到标新立异的效果。
因此,新颖是思维独创性的本质属性。
英语阅读材料有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值得我们教师去挖掘其未知的世界。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寻找切口去设计一些新颖的问题,那么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他们对所读材料的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例如,新标准英语七下Module4 Life in the future Unit2阅读课。
学生奇思妙想之一:In the future, we don't need to eat anything, because we can charge ourselves with electric like machines. Our head cankeep the energy.We don't need to take a car, because all of can fly. We can swim in the water just like fish. We live in the air, and we don't need to sleep. We will find a lot of planets, and we can live anywhere we want. We are the most powerful ones in the universe.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造课堂教学的兴奋点,用心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思维的独创性。
(四)引入生活情境,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一个思维敏捷的人能在短时间内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迅速解决问题。
思维的敏捷性不仅要求思维速度快,而且要求思维的正确性高。
思维敏捷的学生能对事实材料迅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活动,果断地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因而能迅速有效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
同时,利用接近生活情景的角色扮演,使学生热情高涨,参与度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不仅培养了学生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思维的敏捷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思维品质的各个方面处于有机的统一体中,彼此联系、密不可分。
教师要认真研读阅读教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善于挖掘阅读课文材料中的语言知识,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思维训练方法。
教师还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充足的思考、探索的机会和时间,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付薇,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1)。
[3]沈之菲,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高阶思维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