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拉美及巴西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04.00 KB
- 文档页数:5
拉丁美洲和巴西学案编制人:张玉成审核人:齐丹审批人:【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课前15分钟,课前依据“自学引导”梳理课本知识,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疑惑的地方用红笔划出。
2.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3、★为选做题,C层可不做。
【学习目标】1.识记拉美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巴西的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特点,主要地形区和气候。
2.巴西的主要工业中心和重要城市。
【重点、难点】重点:利用经纬度,海陆分布和国家轮廓考查局部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
难点:巴西热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迁都的意义。
【自学引导】要求:课前15分钟自主预习,梳理课本知识,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有疑惑的地方用红笔划出。
拉丁美洲:一:范围: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由于本区都隶属于拉丁语系,所以叫拉丁美洲,包括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拉丁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
(一)北部,包括三个地理区域: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也叫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
它们与美国、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同属于北美洲。
(二)南部是南美洲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二、地形:1、西部:高原、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有“”之称)。
2、东部:平原、高原相间。
自北向南:奥里诺科平原、高原、亚马逊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的高原)、平原、毛塔哥尼亚高原。
三、气候1、特点:湿热原因:①赤道两侧全年受到的太阳辐射量多,全年降水也多,②周围海洋广阔,常年受到海洋湿润气团控制;2、主要气候类型:和热带草原气候。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①热带:平原地区——气候;高原地区——气候比较;高山地区——明显②400S以南安第斯山:西侧坡——多雨;东侧背风坡——雨。
四、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南部:火地岛五、巴拿马河:沟通洋和洋,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可通航5万吨级的海轮。
拉丁美洲(33国)和巴西学案一、拉丁美洲1.范围和国家:美国以南的美洲 国家和地区。
组成:墨西哥、中 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主要国家A 、 B 、 C 、D 、E 、 F 、G 等。
2.经纬度定位:用彩色笔描出100°W 、80°W 、60°W 、40°W, 赤道、23°26′N 、23°26′S 。
3.海陆位置:在图中标出太平洋、 大西洋、加勒比海、德雷克海峡、麦哲伦海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及其最大岛屿、火地岛。
4.地形:填出划线部分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原因是。
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南北更替(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其中 平原、 高原均为世界之最。
5.河流:(1)安第斯山脉是许多河流分水岭,西侧河流向西注入,东侧河流向东注入 。
(2)M 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径流量最大的河流,长度(6400多千米)仅次于尼罗河。
发源于 ,注入 。
N 河:发源于 ,注入 。
该河上建有目前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
6.气候类型:A 、B 、G 、D 、E 、F 、C 。
该区域的非地带性气候有哪些?AD G M N ¤7.自然资源: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墨西哥的,巴西的、、,智利、秘鲁的,秘鲁附近的。
8.人种:混血种人为主,原有居民印第安人是黄种人;语言: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人口:本区人口总数在1亿以上的国家有、。
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次于,城市人口增长快,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人口都在1000万以上)。
这样会带来什么问题?9.农业:主要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可可等。
粮食作物以玉米(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为主,阿根廷还是世界重要小麦出口国、牛肉出口国。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形成条件: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3.距海港近。
拉丁美洲与巴西导学案--————————————————————————————————作者: ————————————————————————————————日期:拉丁美洲与巴西导学案编制: 审核:2015-5-20【课前读图填图预习】一.拉丁美洲概况填图1.经纬网定位:用红线画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60°S、40°W、60°W、80°W2.海洋、海湾:填出太平洋、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
3.相关地理事物:填写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属北美洲)、火地岛4.国家和地区:填出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委内瑞拉、智利、古巴。
二.拉丁美洲地形与河流填图1.填写以下地形区:西部:安第斯山脉(成因: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2.填写本区重要河流: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地形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高原南部——南美地形又有东西之别:南美洲地势总特征: ;东部、相间分布。
3.熟悉重要经纬线穿越的地形区剖面图南美洲沿23°26′S地形剖面图南美洲沿60°W地形剖面图三.巴西地理填图(1)在图中标注经纬线的度数。
(2)填写图中数码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城市①、②、③水电站:④(3)两大地形区和两大气候:B地区位于平原上,属于典型的气候;③城市位于高原上,属于典型的气候。
(4)巴西首都是 , 是巴西第一大城市,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
(填序号)(5)分析巴西迁都的原因。
【课堂重点知识探究】【课堂探究一】深受地形影响的南美气候南美气候特征: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①安第斯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山气候。
②安第斯山脉南段(40ºS以南)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同,也是受地形的影响所致。
第2章第10节拉丁美洲与巴西学案课前温故知新【学习目标】1、掌握拉美的地理特征。
2、掌握巴西的经济地理特征【学习重点】拉美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自主学习】一、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约在30ºN~55ºS之间,这种纬度位置决定了该洲热带气候分布面积广海陆位置: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部有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位置的重要性:其陆地是联系南、北半球的陆上通道,巴拿马运河与麦哲伦海峡又是联系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水上通道。
二、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为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重要经纬线经线:100°W:穿过墨西哥高原80°w:穿过古巴岛、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南美大陆赤道附近陆地60°W:纵贯南美大陆中部纬线:赤道:穿过基多、亚马孙河口南回归线:穿过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巴西东南端40°S:穿过智利、阿根廷三、地形1、拉美的地形高原:墨西哥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圭亚娜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山地:安第斯山(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有“南美洲的脊梁”之称)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拉普拉塔平原。
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南部:火地岛地峡:中美地峡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2、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最狭窄处,是一道水闸式的运河。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因为运河中有多道水闸,运河为淡水,所以无密度流。
3、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从位置、气候、地形、植被四方面来分析。
课题:拉丁美洲和学习目标:1、熟悉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位置。
2、拉丁美洲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地形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3.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4.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仔细阅读教材图表,并在图上做必要的标注。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3.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学习重难点:几种典型气候的成因预习案一、教材助读1.经纬网定位:用红线画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60°S、40°W、60°W、80°W2.填出太平洋、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
3.相关地理事物:填写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属北美洲)、火地岛4.国家和地区:填出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委内瑞拉、智利、古巴。
1.填写以下地形区:西部:安第斯山脉2.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2.填写3.本区重要河流:亚马孙河巴拉那河3. 4.拉丁美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1.拉丁美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有哪些?试分析其原因?试比较拉丁美洲与非洲气候的异同,并简要说明。
) 1.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是“世界人种大熔炉”2.读右图,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部的沿海地带。
试分析;②③( 3.①农业:、、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②工业: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发达的工业国,钢铁工业已跃居世界前列,得益于其丰富的资源。
③能源:丰富,来自水电,巴西和巴拉圭建成了目前世界第二大的水电站。
但巴西缺少和资源二、预习自测1.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的“世界之最”,说法错误的是()A.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B.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C.有世界上最长的大河 D.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2.关于巴拿马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界线 B.运河建造在巴拿马国境内C.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D.运河是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的界河3.拉丁美洲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A.亚马孙平原上B.巴西高原上C.西部安第斯山脉 D.墨西哥高原上4.有关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巴西、智利和古巴等均属发达国家B.拉丁美洲各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C.阿根廷的汽车和飞机制造业十分发达D.单一性产品经济在南美洲诸国中已不复存在5.墨西哥高原和安第斯山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为板块挤压而成B.均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而成C.均为断裂抬升而成D.均为古老的山地高原6.当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冬季风时,巴西高原的季节和昼夜情况是()A.正值旱季,昼长夜短B.正值雨季,昼短夜长C.正值雨季,昼长夜短D.正值旱季,昼短夜长7.拉丁美洲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有()A.巴西和阿根廷B.委内瑞拉和墨西哥C.美国和墨西哥D.墨西哥和阿根廷我的疑惑: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检测读“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刹面示意图”,回答第9~10题。
拉丁美洲和巴西【学习目标】1、熟悉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位置。
2、拉丁美洲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地形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3、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4、说出拉丁美洲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重点难点】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一、基础填图1.在拉丁美洲图中填注:(1)标出经纬度;(2)用代号标出所在位置:A.巴拿马运河、B.墨西哥湾、C.加勒比海、D.西印度群岛、E.火地岛、F.麦哲伦海峡、G.德雷克海峡;(3)填写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四国及其首都;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巴西高原、安第斯山、潘帕斯草原。
(4)用//////表示热带雨林的范围;标注石油、银、铁、铜、剑麻、咖啡、蔗糖的主要出产国。
用\\\\\\表示人口分布较集中区。
2.北美洲与南美洲、北美洲与拉丁美洲、中美洲等概念的区分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为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的比较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在图中填注下列地理事物序号:①亚马孙平原、②巴西高原;③亚马孙河、④巴拉那河;⑤圣保罗、⑥里约热内卢、⑦巴西利亚、⑧伊泰普水电站。
4.写出下列典型区域名称 (加勒比海 麦哲伦海峡 巴西东南沿海)二、拉丁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①.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 ②.西部高山区: M___________ 山脉,由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挤压而成。
③.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P 高原、G 高原、 H 平原、K 高原、 O 平原、L 高原2、河流:N__________河,是世界 最广、 最多的河流。
一、拉丁美洲1.概述:(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经度范围 ~ ,纬度范围 ~ ;②海陆位置:东临洋,北临湾和海,南隔海峡与洲相望。
(2)范围: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包括(国家)、中美地区、西印度群岛和洲。
共有33个国家巴西。
(3)居民:以人种为主,有的是印欧混血、有的是黑白混血,大多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海地通用法语。
【知识拓展】北美与北美洲、南美洲与拉丁美洲有什么区别。
I.按照地理位置、自然、人文地理因素、美洲地区可分为北美和拉丁美洲拉大地区。
II.单纯按照地理因素,美洲地区可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两个地区2.自然环境特征:(1)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南美洲东部地区高原与平原相间分布一;北部南部多岛屿;南端岛屿较多;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位于板块与板块碰撞挤压处)。
(2)水文:①数量、水量、流域面积。
②主要河流:A.亚马孙河:a.第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广),第长河b.水量大:流经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c.支流多,流域广:平原广阔,水流平缓,利航运d.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地区入大西洋B.巴拉那河:a.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b.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修建有大型的伊泰普水电站C.拉普拉塔河:南美洲第二大河,在巴西和巴拉圭边界有世界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D.的的喀喀湖: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玻利维亚与秘鲁边界)【知识拓展】世界河流流量排队1.亚马孙河2.刚果河3.密西西比河4.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5.鄂毕河6.尼罗河(3)气候——温暖湿热:①类型:A.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最的热带雨林区(a.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控制,空气对流旺盛。
b.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海上来的湿热信风气流汇集内陆,c.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地峡大西洋沿岸,巴西东部沿海。
B.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的高原、________高原。
《拉丁美洲和巴西》学案一、基础过关1.拉丁美洲概况(1)范围:拉丁美洲是指___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包括______高原、____地峡(中美洲)、_______群岛和______洲。
(2)地形:南北纵列___大地形区;地势____高____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墨西哥高原、南部——南美地形又有东西之别西部山地:_________山系南段——_______山脉,它是世界最______的山脉。
中部平原:奥里诺科平原、______平原、__________平原。
东部高原:圭亚那高原、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__高原。
(3)气候①特点:特征:湿热为主(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没有南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②主要气候类型: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_气候。
③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热带平原地区——______________。
热带高原地区——______________。
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秘鲁寒流影响),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______________。
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狭长,智利——______________。
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5ºS,智利南部和火地岛——______________。
40°S以南安第斯山脉——西侧________坡多雨,东侧_______坡少雨。
高山地区:_____________明显。
(4)河流①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_______、流域面积_____的河流,全长6 400多千米,仅次于____河,居世界第二。
②______运河是重要的海上要道,沟通了______洋和______洋,是___________洲的分界线。
(5)资源①矿产资源:________和__________近海地区是世界重要的石油产区和_______地区,墨西哥的_____、巴西的_______、智利的________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主编:王保评审:高二地理组专题探究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以及不同区域间气候的类比教学目标1、掌握拉丁美洲的地形特征2、了解拉丁美洲的气候类型的分布3、理解地形对拉丁美洲气候的影响4、理解并掌握不同区域间气候的类比重点难点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②不同区域间气候的类比一、图文导学-思维培养材料一:拉丁美洲地形分布示意图材料二:沿南回归线和60°W的地形剖面图探究一:阅读课本P56“东西分异南北相间的地形”并结合材料概括拉丁美洲的地形特点二、案例探究-知识整合理解与应用空间: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情境:热带为主降水丰富的气候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两侧,气候暖热潮湿,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温带面积较小,缺少寒带。
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布最广,除高山地区和南部的火地岛以外,南美洲最冷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冬季比较温暖;而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4℃-28℃,远不如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炎热。
南美洲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材料一:拉丁美洲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以及拉丁美洲气候图材料二: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有700万平方千米。
它产生的氧气占地球氧量总量的1/3,被称为“地球之肺”。
亚马孙流域对全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和深远。
探究二:热带雨林广布的原因?材料三:非洲南北对称的气候分布探究三:比较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与北非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特征及成因共同特点主要原因不同特点主要原因材料四:大高加索山脉与安第斯山北段气候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探究四:安第斯山脉北段与大高加索北坡垂直自然带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2. 掌握巴西工业和农业的基本特点。
3. 了解巴西的人口和城市状况。
【课前预习】知识点一:巴西的地理概况(阅读地图册巴西相关内容)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和线之间,属带。
、半球。
海陆位置见图。
2.面积和人口:是南美洲面积、人口的国家。
巴西的面积和人口都居世界第位。
3.地形:以、为主,有世界最大的平原、高原、。
4.河流: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洋,长度仅次于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的河流。
5.气候:巴西气候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__(森林)分布区,被称作“______________”。
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危机:亚马孙地区的开发,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
知识点二:巴西的经济(阅读地图册巴西相关内容)1.南美洲和拉丁美洲经济实力最强、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是_________。
2.资源:_____储量大,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能源矿产缺乏,_____资源丰富,_____电在国内供电量中比重逐渐提高。
其中最大的水电站是________,位于巴西和______(国家)交界处。
3.工业:拥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水平较高。
较突出的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业: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是世界上最大_____生产国和出口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畜牧业发展较快,_____大量出口。
知识点三:巴西的人口和城市(阅读地图册巴西相关内容)1.人口分布:巴西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 ____________ 地区,其中 ____ 部尤为稠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丁美洲导学案(学生版)
编号:DL010 课时:2 主备人:吴黄生协编人:秦秀芳审核:张宇玲【复习目标】
1、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和城市
2、拉丁美洲的主要地理特征
3、巴西的主要地理特征
4、巴西热带雨林的保护
【知识梳理】
方法指导:参照《区域地理P63-64》进行基础知识的预习填写。
【合作探究】
1、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分布最广的原因(提示:可从1.纬度-大气环流2.地形3.洋流角度分析)2、亚马孙河的水文水系特征及航运价值?
3、巴西首都搬迁的原因?
4、巴西的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
【应用·习题精练】
【巩固篇】
1.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的“世界之最”,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B.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C.有世界上最长的大河 D.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2.关于巴拿马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界线 B.运河建造在巴拿马国境内
C.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D.运河是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的界河
3.拉丁美洲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
A.亚马孙平原上 B.巴西高原上 C.西部安第斯山脉 D.墨西哥高原上
4.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是基于其什么功能
A.防风固沙 B.涵养水源 C.调节大气成分 D.保护农田
5.有关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西、智利和古巴等均属发达国家 B.拉丁美洲各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
C.阿根廷的汽车和飞机制造业十分发达
D.单一性产品经济在南美洲诸国中已不复存在
读某一国家轮廓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处是一个大型能源基地,它是
A.油田 B.煤矿 C.核电站 D.水电站
7.该国与印度相比较,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A.全国气候炎热,一年中干、湿季节分明
B.高原海拔不高,适宜发展种植业
C.工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D.都是世界茶叶和咖啡主要出口国
8.读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2)沿海
地区A处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3)A区域向C区
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地所属的气候类型区东西狭窄,南北延伸,其主要原因
是。
C区域的植被类型
是。
(4)B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
(5)20世纪下半叶以来,B海域表层海水多次异常增温,造成气候反常,鱼群大量死亡,
这一现象被称为现象。
(6)请在图中粗实线上添加箭头表示B海域洋流流向,按形成原因分类,该洋流
属流。
(7) D气候带降水稀少但多雾,为什么?
【提高篇】
下图为甲、乙两国轮廓图,回答1~2题。
1.关于两国沿海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沿海干湿季分明
B.乙国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
C.甲国沿海降水稀少
D.乙国沿海冬雨夏干
2.乘船从乙国北部沿海到甲国西部沿海,按最近路线航行
①经过直布罗陀海峡②经过巴拿马运河③先逆流后顺流④先顺流后逆流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读“南美洲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B.①处等温线密集的主要原因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C.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大陆冷却快
D.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4.读南亚和南美洲最大国家的地理简图,并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国家是;乙图所示国家是。
按其生产力水平,它们均属国家,在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
(2)根据图示,两国均利用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出口矿石,并建立了本国的____工业。
甲图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填数码)是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城市;乙图⑤⑥⑦⑧四个城市中,(填数码)为自由贸易区和电子工业中心。
(3)两国地形特点的相同之处是。
根据图示地形判断,北部靠近板块边缘的是图所示的国家。
(4)按温度带划分,两国绝大部分都位于__带,但甲图所示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气候,而乙图所示国家主要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和气候。
(5)在发展耕作业方面,两国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甲图所示国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乙图所示国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6)下列关于两国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A.两国均已建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甲国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工业潜力大
C.甲国推行“绿色革命”,粮食大量出口 D.甲国是世界上养牛最多的国家
E.乙国咖啡、甘蔗、黄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F.乙国与邻国共同建有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高考再现】 2010年浙江文综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6分)
(2)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10分)
(3)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你认为主要由哪些负面影响?(6分)
(4)简析图中60°经线东西两侧所示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和原因。
(8分)
2、区域地理P66考向二
【反思小结】:
拉丁美洲导学案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空气对流旺
盛;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水汽深入;沿海又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从东北、东南海上来的湿热信风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
2、水文特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能资源丰富
航运价值:不发达原因: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航运需求小
3、把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开,分散城市职能;巴西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凉爽;迁都便于加强对内地的
开发和管理;便于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
4、地处沿海,海运十分便利,利于市场的扩大;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适宜种植农作物;
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更适宜人类居住;欧洲殖民者最早在巴西的东南海岸登陆,开发较早;工商业发达;
课堂巩固1-7 CBBCB DB
5、(1)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
(2)热带荒漠(3)纬度地带性规律(或从赤道向两极
的地域分异规律)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紧逼海岸及秘鲁寒流的影响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4)上升补偿流带来海底营养盐类,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吸引大量鱼群(5)厄尔尼诺(6)绘图箭头向北上升补偿流
(7)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的交替控制及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较干旱;且秘鲁寒流流经该地,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凝结,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只能成雾。
提高篇
1—3 CBD
4、(1)印度;巴西,发展中
(2)铁、锰;钢铁;④;⑤
(3)均有广大的冲积平原和古老高原;甲
(4)热,热带季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5)面积广大(或地形平缓),水热资源丰富;西南季风进退和强弱年际变化大,降水不稳定,常发生水旱灾害;北部广大热带雨林地区不宜大规模开发
(6)ABDF
高考再现
1、(1)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
不利条件:天气多变。
(2)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
③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
多滩涂。
(3)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温变暖加剧。
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4)东侧:沿海,航运便利;西侧:安第斯山区,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