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扶贫工程景泰现场观摩推进会在甘肃举行
- 格式:pdf
- 大小:53.55 KB
- 文档页数:1
景泰县盐碱地表咸水资源的渔业利用初探陈芳园;付廷斌;吉红【摘要】景泰县次生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景电一、二期灌区及五佛自流灌区,撂荒3年以上的良田面积达43.3km2.地下水水位上升引起盐碱化甚至沼泽化,导致不少农户“有地不能种,有房不敢住”,部分村民因此而返贫.如何充分利用盐碱地和地表碱水资源发展富民产业,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是在对景泰县盐碱地和地表咸水资源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成功模式,提出适合景泰县盐碱地和地表咸水资源的渔业利用及开发途径,为促进今后景泰县盐碱地治理和渔业发展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畜牧兽医杂志》【年(卷),期】2017(036)004【总页数】4页(P53-56)【关键词】景泰县;盐碱地;咸水;渔业【作者】陈芳园;付廷斌;吉红【作者单位】景泰县畜牧兽医局,甘肃景泰730400;景泰县畜牧兽医局,甘肃景泰7304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9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东邻黄河,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
境内有景电一期、二期电力提灌工程,是我国黄河中上游重要的高扬程灌溉农业区。
由于灌溉回归水的大量入渗,草窝滩、上沙沃、芦阳、一条山及中泉等乡镇潜水由深变浅,次生盐碱地面积迅速增大,造成景泰当地农业良田种植面积不断下滑,因盐碱化而弃耕撂荒3年以上的良田面积达43.3 km2。
土地盐碱化同时还导致这些地区不少农户房屋墙体开裂或地基下沉,使他们“有地不能种,有房不敢住”,盐碱危害区已成为景泰县精准扶贫的三大主战场之一。
因此,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大面积的盐碱地和众多的地表咸水资源来发展富民产业,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016年11月28日-2016年12月5日,通过实际调研和走访,掌握了景泰县县境内盐碱地和地表咸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对部分水体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结合对情况类似地区渔业开发模式的学习和了解,提出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对策,为逐步实现因地制宜地治理盐碱地、有效利用咸水、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生产潜力的目的,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参考资料。
白银市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黄河上游。
黄河流经县境112公里。
景泰县属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重点县,是甘肃省58个片区贫困县之一。
县辖8镇3乡,136个行政村,总人口23.91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240户,贫困人口3.47人,贫困发生率18.59%。
一、基础条件景泰县作为沿黄灌区重要的农业大县,多年引黄灌溉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正日趋加重。
截至2015年,景泰县受盐碱化影响的耕地面积达27万亩,占水浇地面积的42.19%,其中,中、重度盐碱地达16.3万亩,因盐碱弃耕撂荒地达6.5万亩,并以每年增加6000亩的速度蔓延。
农林牧业无法有效直接利用这些盐碱耕地,由于长期荒芜,土壤盐渍化逐年加重,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景泰县11个乡镇中有6个位于盐碱区,2015年因碱失地、失房人口达10063人,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29%,已经到了“盐碱不治、穷根不除”的境地。
为此,景泰县委、景泰县政府在深入调研、多地考察、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盐碱回归水合理有效的盐碱地治理方式可以缓解土壤盐渍化程度,减缓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甘肃省景泰县委、景泰县政府在深入调研、多地考察、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盐碱回归水发展水产养殖业,治理土地盐碱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思路。
笔者对甘肃省景泰县的盐碱地治理方案进行了梳理,同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盐碱地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甘肃省景泰县盐碱地治理模式探究文/王生态发展水产养殖业,治理土地盐碱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思路。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景泰县委、景泰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现代休闲渔业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并通过《景泰县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现代休闲渔业实施意见》,出台《景泰县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现代休闲渔业奖励办法》,对在全县范围内发展现代渔业的经营主体给予资金、技术、项目申报等扶持。
甘肃省水利厅关于东乡县沿洮河经济带生态缓冲带修复工程洪水影响评价审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甘肃省水利厅
•【公布日期】2024.04.29
•【字号】甘水河湖发〔2024〕173号
•【施行日期】2024.04.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
正文
甘肃省水利厅关于东乡县沿洮河经济带生态缓冲带修复工程
洪水影响评价审批的通知
甘水河湖发〔2024〕173号
东乡县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办公室:
你办《关于上报〈东乡县沿洮河经济带生态缓冲带修复工程防洪评价报告〉的请示》(东水治办发〔2023〕12号)及相关材料收悉,经审查,该申请符合法定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甘肃省河道管理条例》和《甘肃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我厅对该项目工程建设方案暨防洪评价报告进行了审查。
建设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对工程建设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并修改完善了报告。
经研究,形成
最终审查意见(见附件),并同意项目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决定准予东乡县沿洮河经济带生态缓冲带修复工程洪水影响评价类审批行政许可。
建设项目应在本通知印发之日起3年内开工建设,逾期须重新履行行政许可手续。
附件:东乡县沿洮河经济带生态缓冲带修复工程建设方案暨防洪评价报告审查意见
甘肃省水利厅
2024年4月29日。
绿色转型促发展奋楫争先谱新篇永登县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强县作者:来源:《发展》2023年第11期2023年以来,永登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主要领导调研永登讲话要求,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强省会”行动,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强县,全县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5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位列全省86个县区第一。
一、发展特色产业硬核支撑乡村振兴武胜驿镇是永登乃至兰州最早一批种植高原夏菜的乡镇,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近几年,武胜驿镇及时调整种植结构,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红笋等高原夏菜品种,高原夏菜由当初试种的200多亩稳定发展到现如今的年均5万亩以上,年产值达5亿元。
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特色产业链,增加群众收入,以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产业强、村民富、乡村兴的发展之路。
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全域土地整治为抓手,盘活用好土地资源,新建高标准农田14.5万亩,整治撂荒地41.8万亩。
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实施有机农业项目25个,大力发展有机玫瑰、有机果蔬、富硒羊鱼等特色产业,打造10万亩有机蔬果产业长廊,建成有机蔬菜产业核心试验示范基地15个、有机玫瑰产业示范点4个,全县猪牛羊存栏达108万头(只)。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2亿元,同比增长7.3%。
二、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中国铝业连城分公司的500kA电解槽全面复产启动,全过程仅用170天,创造了复产启动“连铝速度”,圆满实现500kA系列平稳、安全、高效复产。
该项目的实施使弹性生产的38.8万吨产能得以恢复,年新增产值60亿元以上,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023年,永登县政府、厦门会展集团思尔福预制菜平台有限公司和兰州文富众创食品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合力将兰州树屏产业园的树屏众创城食品园区打造成西北预制菜产业基地。
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热点09 光伏扶贫【光伏扶贫独具中国特色】光伏扶贫是我国产业扶贫的一种新探索、新方式。
资源普及、运维简便、收益稳定三个特点让它成为在扶贫当中受到广泛欢迎的一种扶贫方式,也成为我国产业扶贫的精品工程和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是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依托光伏扶贫,通渭县近2万户贫困户全年都有了稳定收入,198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有效解决了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也让全县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攻坚大路。
通渭县人民政府挂职副县长吕忠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2020)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脱贫攻坚·能源扶贫成果报告会”上介绍,通渭县作为全国光伏扶贫试点,从2015年开始开展光伏扶贫工作,目前已建成了16.2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
【光伏扶贫建设任务已经全面完成】据了解,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光伏扶贫建设任务已经全面完成,累计建成光伏扶贫电站规模2636万千瓦,惠及415万户,大概每年可产生发电收益180亿元。
在光伏扶贫电站里面,村级电站是主体,约有8.3万座,覆盖了9.23万个村,其中有5.98万个村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村。
在扎实推进建设任务的同时,政策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负责人李创军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及时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来支持光伏扶贫工作,概括起来是“四优两不”。
“四优”就是优先下达建设规模和计划,优先调度保证全额消纳,优先列入财政补贴目录,优先发放财政补助资金。
“两不”就是在近年光伏电站造价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对光伏扶贫电站的电价实行不竞价、不退坡,有效保证了光伏扶贫的收益。
【“十四五”时期三个方面值得关注】“光伏扶贫确实对于通渭县的脱贫攻坚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吕忠表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他看来,“十四五”时期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如何管好这些光伏电站,特别是对于分散建设的户级电站。
2024年甘肃庆阳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图1为我国南方某地甲村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该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为()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2.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最有可能有河流流过的是()A.①B.②C.③D.④3.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下降0.6℃。
若图中①地的气温为22℃,则②地理论上气温应为()A.17.2℃B.26.8℃C.17.8℃D.25.2℃读东南亚部分区域图(图2)和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图(图3),完成4~6题。
图2 图34.苏门答腊岛村镇的分布特点是()A.全岛均匀分布B.多分布在沼泽地C.多分布在西部山区D.沿海、沿河流分布5.对苏门答腊岛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B.西部沿海多沼泽C.河流稀少多内流河D.植被覆盖率低6.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
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是为了适应当地()A.干旱少雨的气候B.高温多雨的气候C.寒冷干燥的气候D.多风沙的环境2024年“天水麻辣烫”火爆网络,满怀好奇的客人从天南地北涌来,品尝一碗冲上“顶流”的麻辣烫。
天水麻辣烫里料汁是“灵魂”,菜品是“主体”,浓缩着甘肃味道。
不仅有“双椒”(天水甘谷的辣椒,秦安的花椒),还有定西宽粉、兰州高原夏菜、康县木耳、河西走廊香菇……一碗碗看似简单的麻辣烫,实际上是对甘肃农业发展的全面展示。
据此完成7~8题。
7.甘肃不同地方盛产不同的农业特产,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地方()A.地形条件不同 B.水源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自然环境不同8.“天水麻辣烫”火爆网络会直接带动当地()A.农业效益提高 B.工业发展加速 C.旅游收入增加 D.房价快速上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景泰县:加快推进盐碱地治理和水产养殖
王兴玲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18(0)15
【摘要】近年来,景泰县按照“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的十六字盐碱地治理思路,在五佛乡等六个受盐碱危害较重的乡镇发展盐碱渔业。
【总页数】1页(P63-63)
【关键词】盐碱地治理;景泰县;水产养殖;乡镇发展;盐碱危害;渔农;渔业
【作者】王兴玲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
【相关文献】
1.景泰县利用弃耕盐碱地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实践与思考 [J], 卢临枫
2.念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八字诀"加快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技术集成及模式创新——于康震副部长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集成现场会上讲话(摘要) [J],
3.于康震在江苏调研强调: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水产养殖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J], 江开勇
4.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确保水产品及水环境协调共生——农业农村部解读《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 [J], 思雨
5.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水产养殖坚持“生态优先” [J], 李易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