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7.2碱及其性质同步练习新版鲁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11
酸的性质练习题1.浓盐酸具有___________性。
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有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盐酸若敞口放置一段时间以后,溶液的质量会___________,溶质的质量会___________,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
2. 由于浓硫酸具有_______性,故可作剂,因此敞口放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________,溶剂的质量会;溶质的质量分数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OH)3与盐酸反应生成,Fe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写含铁化合物的化学式)4.下列物质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也分数减少的是()A.浓硫酸 B.稀硫酸 C.食盐水 D.浓盐酸5.下列物质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的是()A 、硝酸钠 B、氯化银 C、铜 D、氧化铜6.下列不能用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的是()7.下列不属于稀盐酸的性质的是()A.与铝反应 B.使石蕊试液变红 C.与石灰水反应 D.与铜反应8.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快的是(),最多的是()9.下列物质不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A.稀盐酸与锌粒 B.石灰水与镁粉 C.稀盐酸与鉄屑 D.稀盐酸与铝粉10.下列不属于稀盐酸和稀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的是()A.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B.能与锌反应产生H2C.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能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有色溶液11.下列物质溶于稀盐酸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2O3 D.石蕊12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能够达到除掉杂质目的的是( )中混有少量Na2CO3中混有少量CaCO3C.铜粉中混有少量铁屑中混有少量KOH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打开浓盐酸,瓶口有白雾冒出 B.盐酸和铁粉反应后溶液变黄色C.盐酸使石蕊液变红D.盐酸能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14.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B. 盐酸使指示剂变色C. 铁粉溶盐酸后溶液变浅绿色D. 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15.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七单元_常见的酸和碱_7.2 碱及其性质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6分,)1. 固体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其原因是()A.易吸收水分潮解B.有强烈的腐蚀性C.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D.易吸收水分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2. 下列不是氢氧化钠的俗名的是()A.苛性钠B.纯碱C.火碱D.烧碱3.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下列各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A. B. C. D.4. 鉴别溶液和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A.酚酞试液B.石蕊试液C.碳酸钠溶液D.盐酸5. 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A.试验室常用它来制备少量烧碱溶液B.农业上常用它来改良酸性土壤C.可用它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它俗称生石灰或消石灰6. 氢氧化钠的俗称为()A.纯碱B.消石灰C.火碱D.熟石灰7. 如图在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猜想一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A.蜡烛燃烧不变,烧杯内部液面不变B.火焰逐渐熄灭,烧杯内部液面下降C.蜡烛燃烧更旺,烧杯内部液面上升D.火焰逐渐熄灭,烧杯内部液面上升8. 向下列溶液中分别滴加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A.溶液B.溶液C.溶液D.9. 某溶液由、、稀和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A.和B.稀和C.稀D.稀10. 在“盐和水“的反应中,物质和不可能是()A.,B.,C.,D.,11. 如图所示,根据图完成题.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潮解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12.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等,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又称石灰水,它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如下反应:,这一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该原理无关的是()A.石灰水应密封保存,以防变质B.用石灰水保存鸡蛋C.用石灰浆砌砖抹墙D.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2分,)13. 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反应类型是复分解的是()A.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B.加入溶液中C.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稀滴入溶液中14.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保存方法.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A.白色固体B.有腐蚀性C.易吸收水分D.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15. 下列物质可用于区分溶液和溶液的是()A.二氧化碳B.稀盐酸C.碳酸钠溶液D.氯化铁溶液16.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盐酸可用于食品工业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C..硫酸用于车用电池D..氢氧化钙用作建筑材料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2分,)17. (1)小郑和同学在实验室做碱的性质的实验.小郑把兔毛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煮沸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17.(2)小郑由此判断兔毛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同学提出反对,他们认为还可能是因为.加热时兔毛溶解性增大,溶解在热水里了;.钠离子能增大兔毛在水中的溶解性;.氢氧根离子能增大兔毛在水中的溶解性.你认为除上述理由外还可能是________.17.(3)大家经过讨论后,觉得要排除只要再补做一个实验就行,你认为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_.17.(4)小王认为要确定,只要用氢氧化钾代替氢氧化钠做实验就行了,你觉得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________.18. 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和试剂的用量常常影响实验的结果.(1)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①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________,后________..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均匀预热②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先________,后________..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2)请仔细观察下面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①中的试管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把水加入浓硫酸中.②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③把中试管内试剂改为和稀盐酸,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与上图相同的现象.④在、、中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用、、和“”、“”、“”表示)19. 下列各组物质的俗名、化学名称和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熟石灰、氧化钙、;、酒精、乙醇、、纯碱、碳酸钠、;;、烧碱、氢氧化钾、等20. 实验室中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如果想验证某气体中是否含二氧化碳,应该选用________,如果想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应该选用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21. (10分)判断生锈的铁钉能否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并给出理由.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22. 小李对一种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食品保鲜剂进行探究.【查找资料】(1)食物腐败是因为微生物只要得到养分,再加上充足的氧气和水,在适当条件下就会迅速生长.因此,只要缺少一种条件,就可以防止食物腐败.(2)常见的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有以下几种:①生石灰②铁粉③氢氧化钠固体④硅胶(化学式无色透明粒状固体,无毒无害);【活动探究】(3)你认为①④的物质中,不适合做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4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活动反思】(5)实验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提示:在溶液中可发生:).23. 在课外小实验中,小强同学以废弃的“棒棒冰”塑料管为材料,制成的气体发生装置(如图所示);如图为小强同学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的有关“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请说出两组实验设计的共同优点及不同优点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七单元_常见的酸和碱_7.2 碱及其性质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6分)1.【答案】D【考点】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和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解答】解: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故需要密封保存,观察选项,故选.2.【答案】B【考点】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根据氢氧化钠的俗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而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
专项训练 1 酸和碱的性质[ 学生用书P14] 1.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 )A. NaCI溶液B .澄清石灰水C.稀盐酸D . KNO溶液2.下列描述属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是( ) A白色固体B •微溶于水C.溶液有滑腻感D .能与CQ反应3.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大但没变质的是( )A. 小苏打B •氢氧化钠固体C.浓盐酸D .浓硫酸4.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稀硫酸与锌反应可制得氢气B. 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C. 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D. 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氢气5.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②处有气泡,③处无现象B. ①②④⑤处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C. ⑤处固体明显减少,则M可能为稀硫酸D. ⑥处反应放热,则N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6.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A.稀硫酸B .紫色石蕊试液C.铁片D .氢氧化钠溶液7.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部分变质,除去变质生成的Na2CQ3 可以选择适量的( )A. Ca(QH)2溶液B .稀盐酸C. CaCl2溶液D . Ca(NQ)2溶液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A.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碱溶液一定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9•将括号中的物质加入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能使溶液的pH明显增大的是()A. 饱和石灰水(稀硝酸)B. 稀硫酸(硝酸钡溶液)C. 硝酸(氢氧化钠溶液)D. 氯化钠溶液(硝酸钡溶液)10. 小刚同学在做有关NaOH溶液性质的实验时,向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的CuSO溶液。
F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A),B),C),D)11. 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⑴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2020年春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专题7.2 常见的碱(第2课时)》同步练习(解析版)【基础篇】1.(2019秋•青岛莱西市期中)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大量的()A.氢离子B.钠离子C.氧离子D.氢氧根离子【答案】D【解答】解: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
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2019•初三同步练习)下列物质能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A.氢氧化钙B.二氧化碳C.石蕊溶液D.酚酞溶液【答案】A【解答】解:A、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2019•初三同步练习)下列各项对氢氧化钠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②固体氢氧化钠置于空气中易潮解③氢氧化钠水溶液使石蕊溶液呈红色④对皮肤、衣服等有强烈的腐蚀性⑤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和二氧化碳反应A.①②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④【答案】A【解答】解:①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固体氢氧化钠置于空气中易潮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③氢氧化钠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呈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④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皮肤、衣服等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⑤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4.(2019•上海中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A.水B.石灰水C.稀硫酸D.稀盐酸【答案】B【解答】解:因为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A.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色;B.石灰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C.稀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D.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B。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有关酸、碱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可做炉具清洁剂B.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C.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D.用食醋可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常见酸和碱的性质。
【解答】A、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可做炉具清洁剂,因为氢氧化钠能与油类物质反应;故A说法正确;B、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不是金属离子;故B说法不正确;C、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故C说法正确;D、水垢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不溶性物质,都能和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故食醋可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2.【答题】关于酸和碱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用盐酸不能洗掉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B.用硫酸可洗掉试管里残存的红褐色氢氧化铁C.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与活泼金属反应有氢气产生D.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都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解答】A、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是CaCO3属于盐,酸与盐反应生成盐和水,即盐酸能洗掉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所以A说法不正确;B、盐酸是酸,氢氧化铁是碱,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所以B说法正确;C、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在溶液中电离得到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所以C说法不正确;D、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在溶液中电离得到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所以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3.【答题】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易吸水变潮,还会变质。
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请你写出变质原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生具有黏性的硅酸钠(Na2SiO3),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综合测试(新版)鲁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综合测试(新版)鲁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综合测试(新版)鲁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下列物质中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是()A. 石灰石B。
熟石灰 C. 干冰D。
烧碱2.下列不能用来中和过多的胃酸的是()A。
氢氧化铝 B。
碳酸氢钠粉末 C。
氢氧化钠 D。
墨鱼骨粉3.某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A。
紫色 B. 红色 C。
蓝色 D. 无色4。
为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包装盒中放入一小袋用来吸收水分和氧气的物质,该物质是A。
生石灰 B。
熟石灰 C. 碳酸氢铵 D。
铁粉5。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说明该反应过程中放热B. 图中C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 C。
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变大 D. 图中B点表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6。
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 的变化规律, 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 点表示此时液体为纯净物 B。
A 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C.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 D。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7.下列物质长期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7.2碱及其性质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小强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久置的石灰水吹气,发现石灰水没有浑浊。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D.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2.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其中错误的是()A.全部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②③④D.只有①3.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A.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B.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D.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4.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NaOH溶液中的OH 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 也能与酸反应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 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碱溶液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7.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把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烟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8.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B.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D.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水清洗9. 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A.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有浅绿色沉淀生成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D.将燃着的木炭伸入氧气中,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10. 氢氧化钙俗称()A.烧碱B.纯碱C.熟石灰D.石灰石11. 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主要成分不一致的是()A.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B.石灰桨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C.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D.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12. 下列物质久置敞口容器中,质量会减少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C.食盐D.浓盐酸13.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补铁能够预防骨质疏松B.亚硝酸钠可代替食盐做调味品C.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里的异味D.氢氧化钠是袋装食品中常用的干燥剂14. 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C.CO2 、SO2均可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1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冒白烟二、填空题16. 火灾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如果我们身处起火的房间之内,是否应打开门窗查看火情?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从火灾现场逃生时,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17. 熟石灰也能用于建筑材料,其原理是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逐渐变成_______________从而把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牢牢地粘合在一起.18. 了解物质的用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烧碱、生石灰、不锈钢、石墨、熟石灰”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①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_____;②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__;③常用作电极的是_______________;④可用于炉具清洁剂的是_______________;⑤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 .19. 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会变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 A、黄金 B、生石灰 C、浓盐酸 D、_______________ .20. 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取少量样品,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三、实验题21. 在学习碱的性质时,为了验证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老师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碱及其性质基础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存放在敞口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纯碱⑤生石灰⑥食盐A.①⑥B.③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⑤2.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正确的是( )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B.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硝酸溶液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慢慢的倒入浓硫酸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3.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A.浓硫酸B.氯化钠固体C.氧化钙固体D.氢氧化钠固体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5.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C.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6.小明设计的四种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A.检验H2中含有HCl 气体:将气体通入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B.鉴别NH4NO3和NaOH 两种无色溶液:取样,分别放入等量水中,观察是否有温度变化C.除去CaO 中少量的CaCO3:加稍过量水,过滤D.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将固体混合物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7.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逃离着火区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C.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以达到保鲜目的D.家中液化石油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苏打能作发酵粉,是因为小苏打能与面粉反应B.洗洁精能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于洗洁精C.铜丝可用作导线,是因为铜有导电性D.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有可燃性9.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水和过氧化氢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分子构成不同B.白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D.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该溶液由氯化钠分子和水分子构成10.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8g该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7.2 碱及其性质一.选择题1.我们已经学习和掌握了很多物质,并进行了分类.下列各组内物质表示同种物质的是()A.氢氧化钠、烧碱、火碱B.氢氧化钙、消石灰、生石灰C.盐酸、氯化氢、食盐D.冰、干冰、可燃冰2.下列叙述完全正确的是()A.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B.用托盘天平称量8.10g氯化钠固体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D.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干冰﹣人工降雨B.铜丝﹣作导线C.烧碱﹣治疗胃酸过多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4.氢氧化钙的俗称是()A.烧碱B.消石灰C.纯碱D.生石灰5.冬春季节,园林工人会给许多树的树干刷一段石灰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灰浆属于溶液B.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CaOC.石灰浆可以防止树木上的害虫生卵D.一段时间后树干上的白色物质是Ca(OH)26.农业生产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A.烧碱B.熟石灰C.氯化钾D.硝酸铵7.下列物质及其用途对应正确提()A.熟石灰﹣﹣改良碱性土壤B.二氧化碳﹣﹣炼铁C.钛合金﹣﹣航天航海器材D.氢氧化钠溶液﹣﹣干燥二氧化硫8.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B.固体氢氧化钠有挥发性C.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D.氢氧化钠常用于造纸、炼油和橡胶工业9.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不是其俗称的是()A.纯碱B.烧碱C.苛性钠D.火碱10.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是常见的碱,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共同的()A.Ca2+B.H+C.Na+D.OH﹣11.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氢氧化钙的俗称是()A.小苏打B.熟石灰C.烧碱D.纯碱1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向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13.对反应X+3NaOH═3Y+Fe(OH)3↓的分析,错误的是()A.Y中一定含有Na元素B.X可以是单质C.Y可能是NaCl D.X可能是FeCl314.向含有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7.2碱及其性质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
A. 脱水性
B. 强腐蚀
性 C. 易潮
解 D. 强碱性
2.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HCl
B. MgCl2
C. KNO3
D. CuSO4
3.(2016•长春模拟)下列物质中,不能用NaOH表示其组成的是()
A. 火碱
B. 烧
碱 C. 苛性
钠 D. 纯碱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A. 大理石用作建筑材
料 B.
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C. 纯碱用于降低土壤酸
性 D. 氯化钠用于烹调食物时的调味品
5.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色 B.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 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 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6.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
A. H2
B. CO2
C. O2
D. CO
7.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
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
①白色片状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8.明代爱国诗人于谦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呤》)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多种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与诗意无关的是()
A. CaCO3CO2↑+CaO
B. CaO+H2O=Ca(OH)2
C. CO2+Ca(OH)
=CaCO3↓+H2O D. CO2+H2O=H2CO3
2
9.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