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版19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课后练习11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202.45 KB
- 文档页数:3
课后练习(十二) 解放战争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1. 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
这一“行动”揭开了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 )2.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
”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派遣周恩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 )3. 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转战陕北”“跃进大别山”“渡江战役”等关键词,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专题是十年内战。
( )二、综合题4.[改编题]阅读材料,完成习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政府内部在对华政策上产生严重分歧,最终形成“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美国政府花费60多亿美元,不仅没能挽救国民党政权,反倒让共产党用缴获的美式装备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并最终推翻了蒋家王朝。
美国的这次战略误判,促使了一个新中国的诞生,从而导致美国在华利益的彻底丧失。
材料二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登上具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本期封面人物报道以《风流人物》为标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毛泽东和他开辟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材料三下图为解放战争示意图(1)美国政府“扶蒋反共”对华政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毛泽东在此时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重大历史背景是什么?(3)请结合图中信息填出▲所在位置的内容。
你怎样理解“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5.中国近现代历史丰富多彩,外国学者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一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从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强大,一个民族反对派开始出现。
多次起义失败后,国内的不满情绪终于在1911年凝聚成了一场革命,皇帝不得不退位,中国成了共和国。
课后练习(十一)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1.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七七事变。
( )2. 1938 年春,日军进攻徐州。
李宗仁指挥军队积极抵御,与日军进行血战,中国军队歼敌 1 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这场战役是台儿庄战役。
( )3.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 )二、综合题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抗日战争何时开始,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
”显然,自1931年算起,到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整整是14年,而不是8年。
——摘编自中国干部学习网(1)根据所学史实说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
材料二见右图(2)从右图中,你能获取哪些重要的有效信息?材料三我们,谨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皇军总将,兹此接受一九四五年七月廿六日由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中国政府及大不列颠政府于波茨坦协定所拟订的四个条款,和及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提出的附款,上述四强下称为同盟国。
我们兹此宣布日本皇军总将,所有日本陆军部队以及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书》(3)写出材料三中的“同盟国”在对日战争最后阶段所采取的一项重大军事行动。
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对后人有何启示?5.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我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试题及答案为了能在中考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初三的同学应该认真做中考历史复习试题。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试题1.“‘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这首歌谣控诉了蒋介石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
与该歌谣创作背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百团大战C.卢沟桥事变D.台儿庄战役2.“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侯,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这首凄怆的歌曲唱出了中国人民对日寇的无比痛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歌中的“家乡”在A.东北B.华北C.西南D.西北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起A.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B.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开始D.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4.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柳条湖事件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5.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电影《甲午风云》6.“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诚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这是在哪个纪念馆门前的发言?A.人民英雄纪念碑B.淮海战役纪念馆C.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7.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布命令:“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十一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潍坊真题演练考点一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命题角度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1.(2018·潍坊中考)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
粉碎其阴谋的是(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B.发起百团大战C.取得台儿庄大捷D.召开中共七大考点二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命题角度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第二次国共合作2.(2017·潍坊中考)“1937年12月,马保三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的名义,宣布武装起义。
同时,正式通知国民党县长宋宪章,要求联合抗日。
”从中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A.中国工农红军完成改编B.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C.第二次国共合作未开始D.台儿庄战役胜利结束3.(2017·潍坊中考)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作者主张( )A.消极抗战B.片面抗战C.全民族抗战D.开展游击战考点三抗日战争的胜利命题角度抗战胜利的原因及意义4.(2018·潍坊中考)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商建立联合国,并随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这表明抗日战争( )A.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B.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C.促进了国共政治和解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5.(2017·潍坊中考)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
”“它”是指( )A.鸦片战争B.抗日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解放战争6.(2016·潍坊中考)“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B.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C.进行了正面战场抵抗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考答案【潍坊真题演练】1.A【解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点。
第11课时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内提分练习1.[2018·长沙]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说。
提出“1931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C.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D.1931年日军占领南京2.[2018·威海]右图是《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
下列与西安事变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动者是张学良、杨虎城B.该报纸报道的消息发生于民国二十五年C.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3.[2018·呼和浩特]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下列因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是(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变为一致抗日C.张学良、杨虎城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D.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2018·滨州]《灾难与转折1937》一书(见右图)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忻平所著。
1937年,中国的“灾难与转折”是指(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南京大屠杀D.百团大战5.[2018·咸宁改编]小明看到了某战役示意图(如右图)。
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该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辽沈战役D.淮海战役6.[2018·岳阳]李宗仁在回忆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
” “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长沙会战D.湘西会战7.[2018·青岛]毛泽东在1938年5月写成的《论持久战》中指出:“在他们(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
课时训练(十一)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建议时间: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上海商务印书馆以出版新式教科书而享誉近代。
1933年该馆出版了新的历史教科书,书名冠以“复兴”二字,寓意相当深刻。
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2.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 )A.日军发动突然袭击B.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3.1935年底,北平学生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九一八事变C.“一二·九”运动D.西安事变4.八年级(1)班某同学学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后,整理出了知识线索(如图)。
促使横线处“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的关键历史事件是( )A.义勇军抗日B.南京大屠杀C.淞沪会战D.西安事变5.下面两则材料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6.下图是1937年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的报道。
报道赫然以“百人斩,超纪录”为标题。
“百人斩”的暴行发生在日军制造的哪次事件中(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南京大屠杀D.秘密细菌战7.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第一快事。
”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第一快事”的是1938年的(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淞沪会战8.下表是1940年一场重大战役的战绩统计。
课后练习(十一)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
1.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七七事变。
( )
2. 1938 年春,日军进攻徐州。
李宗仁指挥军队积极抵御,与日军进行血战,中国军队歼敌 1 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这场战役是台儿庄战役。
( )
3.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 )
二、综合题
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抗日战争何时开始,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
”显然,自1931年算起,到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整整是14年,而不是8年。
——摘编自中国干部学习网(1)根据所学史实说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
材料二见右图
(2)从右图中,你能获取哪些重要的有效信息?
材料三我们,谨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皇军总将,兹此接受一九四五年七月廿六日由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中国政府及大不列颠政府于波茨坦协定所拟订的四个条款,和及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提出的附款,上述四强下称为同盟国。
我们兹此宣布日本皇军总将,所有日本陆军部队以及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书》(3)写出材料三中的“同盟国”在对日战争最后阶段所采取的一项重大军事行动。
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对后人有何
启示?
5.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我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
……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
19天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材料二
材料三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1)材料一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2)材料二图一照片记录的情景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图二是哪一战役的形势示意图?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参考答案
1.F
2.T
3.F
4.(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随后侵占了东北三省(或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
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2)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中国死难者达30万以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3)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启示:正义必然战胜强权;日本右翼势力的种种劣行注定要被历史所唾弃;团结起来,壮大力量,才能坚守和平正义;应当不忘国耻,珍视和平,抵制战争,避免重蹈覆辙;日本应该承认侵略历史,真诚向战争受害国道歉,走和平之路,与邻国和睦相处,共享发展成果。
5.(1)(1)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清政府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2)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百团大战。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3)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的支持等。
(符合史实,有理即可)不怕牺牲,捍卫民族尊严,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决心等。
(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