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魏
- 格式:docx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诗经》的经典名句赏析《诗经》的经典名句赏析《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其中6首为笙诗,只有题目,没有诗,故又称“诗三百”。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诗经》的经典名句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
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君子好(追求的)对象。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译: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
高远的苍天啊,我怎么会是这样?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译: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
如今归来路途中,雪花纷飞漫天扬。
8.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译:风雨天气阴又冷,雄鸡喔喔报五更。
丈夫已经归家来,我心哪能不安宁?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译:你的衣领色青青,我心惦记总不停。
诗经《国风·魏风·葛屦》原文译文赏析《国风·魏风·葛屦》先秦:佚名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译文】脚上这一双夏天的破凉鞋,怎么能走在满地的寒霜上?可怜我这双纤细瘦弱的手,又怎么能替别人缝制衣裳?做完后还要提着衣带衣领,恭候那女主人来试穿新装。
女主人试穿后觉得很舒服,却左转身对我一点也不理,又自顾在头上戴象牙簪子。
正因为这女人心肠窄又坏,所以我要作诗把她狠狠刺。
【注释】纠纠:缭缭,缠绕,纠结交错。
葛屦(jù具):指夏天所穿葛绳编制的鞋。
掺掺(shān山):同“纤纤”,形容女子的手很柔弱纤细。
要(yāo腰):衣的腰身,作动词,缝好腰身。
一说钮襻。
襋(jí及):衣领,作动词,缝好衣领。
好人:美人,此指富家的女主人。
提提(shí时):同“媞媞”,安舒貌。
⑤宛然:回转貌。
辟(bì避):同“避”。
左辟即左避。
揥(tì替):古首饰,可以搔头。
类似发篦。
维:因。
褊(piān偏)心:心地狭窄。
刺:讽刺。
【赏析】此诗虽然题为《葛屦》,实际上却是写了一个缝衣女奴为主人家缝制衣服所体现出的贫富不均。
缝衣女因受女主人的虐待而生不满,故作此诗而加讽刺。
旧说如《毛诗序》云:“《葛屦》,刺褊也。
魏地陋隘,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褊急,而无德以将之。
”朱熹《诗集传》云:“魏地陋隘,其俗俭啬而褊急,故以葛屦履霜起兴而刺其使女缝裳,又使治其要襋而遂服之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夫履霜以葛屦,缝裳以女手,……以象揥之好人为而服之,则未免近于趋利,”“不惟啬而又褊矣,故可刺。
”这些说法都没有抓住要害。
全诗共两章,前章先着力描写缝衣女之穷困:天气已转寒冷,但她脚上仍然穿着夏天的凉鞋;因平时女主人对她的虐待和吝啬,故她不仅受冻,而且挨饿,双手纤细,瘦弱无力。
尽管如此,她还是必须为女主人缝制新衣。
高考必背诗经中的经典名句(精选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考必背诗经中的经典名句(精选1篇)高考必背诗经中的经典名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导语】《诗经》就整体⽽⾔,是周王朝由盛⽽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活⾯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的动⼈篇章。
下⾯是分享的诗经《国风·魏风·硕⿏》原⽂翻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国风·魏风·硕⿏》 先秦:佚名 硕⿏硕⿏,⽆⾷我⿉!三岁贯⼥,莫我肯顾。
逝将去⼥,适彼乐⼟。
乐⼟乐⼟,爰得我所。
硕⿏硕⿏,⽆⾷我麦!三岁贯⼥,莫我肯德。
逝将去⼥,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硕⿏,⽆⾷我苗!三岁贯⼥,莫我肯劳。
逝将去⼥,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通汝) 【翻译】 ⼤⽥⿏呀⼤⽥⿏,不许吃我种的⿉!多年⾟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
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有幸福。
那乐⼟啊那乐⼟,才是我的好去处! ⼤⽥⿏呀⼤⽥⿏,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
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
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 ⼤⽥⿏呀⼤⽥⿏,不许吃我种的苗!多年⾟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
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 【赏析】 《硕⿏》全诗三章,意思相同。
三章都以“硕⿏硕⿏”开头,直呼奴⾪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肥⽼⿏,并以命令的语⽓发出警告:“⽆⾷我⿉(麦、苗)!”⽼⿏形象丑陋⼜狡黠,性喜窃⾷,借来⽐拟贪婪的剥削者⼗分恰当,也表现诗⼈对其愤恨之情。
三四句进⼀步揭露剥削者贪得⽆厌⽽寡恩:“三岁贯⼥,莫我肯顾(德、劳)。
”诗中以“汝”、“我”对照:“我”多年养活“汝”,“汝”却不肯给“我”照顾,给予恩惠,甚⾄连⼀点安慰也没有,从中揭⽰了“汝”、“我”关系的对⽴。
这⾥所说的“汝”、“我”,都不是单个的⼈,应扩⼤为“你们”、“我们”,所代表的是⼀个群体或⼀个阶层,提出的是谁养活谁的⼤问题。
后四句更以雷霆万钧之⼒喊出了他们的⼼声:“逝将去⼥,适彼乐⼟;乐⼟乐⼟,爰得我所!”诗⼈既认识到“汝我”关系的对⽴,便公开宣布“逝将去⼥”,决计采取反抗,不再养活“汝”。
国风·魏风《伐檀》原文及赏析国风·魏风《伐檀》原文及赏析《伐檀》一诗出自《诗经》,为《国风·魏风》的一首,是魏国的民歌。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国风·魏风《伐檀》原文及赏析,希望有所帮助!原文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注释⑴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⑵寘(zhì志):同“置”,放。
干:水边。
⑶涟:水波纹。
猗(yī依):义同“兮”,语气助词。
⑷稼(jià架):播种。
穑(sè色):收获。
⑸胡:为什么。
禾:谷物。
三百:极言其多,非实数。
廛(chán 蝉):通“缠”,即捆。
俞樾《毛评议》以为第二章的“亿”通“繶”、第三章的“囷”通“稇”,皆是“束”的意思。
束,即捆。
一说古制百亩。
⑹狩:冬猎。
猎:夜猎。
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⑺瞻:向前或向上看。
县:古“悬”字。
貆(huān欢):猪獾。
一说幼小的貉。
⑻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⑼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孟子》赵歧注:“无功而食谓之素餐。
”⑽辐:车轮上的辐条。
⑾直:水流的直波。
⑿亿:束。
⒀特:大兽。
毛传:“兽三岁曰特。
”⒁漘(chún纯):水边。
⒂沦:小波纹。
⒃囷(qūn逡):束。
一说圆形的谷仓。
⒄飧(sūn孙):熟食,此泛指吃饭。
译文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
河水清清直流注哟。
诗经精选十八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之源,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象征之作。
《诗经》精选了许多经典之作,每一首诗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情感,展现了古代诗人的风采和伟大的才情。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诗经》中的精选十八首吧。
第一首:《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悠我心,忡忡思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文字律动悠扬,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首诗充满了幽静神秘的美感,表现了诗人内心对爱情的渴望和期盼。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这首诗描写了古代妇女采蘩的情景,展现了古代女子的勤劳和任劳任怨的精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本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情追忆,借水为隔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描写了一段纯美的爱情故事,通过对雎鸠和淑女的描绘,表现了古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第六首:《国风·周南·采蘩》第八首:《鹊桥仙·步步蹑蹑追徐行》步步蹑蹑追徐行,陌尘尘走佝偻身。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我狂言。
高楼倚竹束弩弦,谁怜梨花风雨恼人?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楚狂人的形象,表现了他对逝去爱情的无限忧伤和追忆之情。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女在江边采芙蓉的情景,表现了痴情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眷恋。
第十首:《潇湘神·寒鸦》寒鸦呼曙曙,归飞绝林中。
玉壶汲井漏,兰风荡砧筐。
芳流一天干,夫子何为忙?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喜爱。
诗经《国风·魏风·十亩之间》原文译文鉴赏《国风·魏风·十亩之间》先秦:佚名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译文】在一片很大很大的桑园里,年轻的姑娘们采桑多悠闲,她们一道唱着歌儿回家转。
在相邻一片很大的桑园里,漂亮的姑娘们采桑多悠闲,她们一起说说笑笑往家转。
【鉴赏】魏国地处北方,“其地陋隘而民贫俗俭”(朱熹语)。
然而,华夏先民是勤劳而乐观的,《魏风·十亩之间)即勾画出一派清新恬淡的田园风光,抒写了采桑女轻松愉快的劳动心情。
夕阳西下,暮色欲上,牛羊归栏,炊烟渐起。
夕阳斜晖,透过碧绿的桑叶照进一片宽大的桑园。
忙碌了一天的采桑女,准备回家了。
顿时,桑园里响起一片呼伴唤友的声音。
人渐渐走远了,她们的说笑声和歌声却仿佛仍袅袅不绝地在桑园里回旋。
这就是《十亩之间》展现的一幅桑园晚归图。
以轻松的旋律,表达愉悦的心情,这是《十亩之间》最鲜明的审美特点。
首先,这与语气词的恰当运用有关。
全诗六句,重章复唱。
每句后面都用了语气词“兮”字,这就很自然地拖长了语调,表现出一种舒缓而轻松的心情。
其次,更主要的是它与诗境表现的内容相关。
诗章表现的是劳动结束后,姑娘们呼伴唤友相偕回家时的情景。
因此,这“兮”字里,包含了紧张的劳动结束后轻松而舒缓的喘息;也包含了面对一天的劳动成果满意而愉快的感叹。
诗句与诗境、语调与心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所谓动乎天机,不费雕刻。
至此,读者自然联想起《周南·芣苢》,它也主要写劳动的场景和感受。
但由于它刻画的劳动场景不同,诗歌的旋律节奏和审美情调也不同。
《芣苢》写的是一群女子采摘车前子的劳动过程,它通过采摘动作的不断变化和收获成果的迅速增加,表现了姑娘们娴熟的采摘技能和欢快的劳动心情。
在结构上,四字一句,隔句缀一“之”字,短促而有力,从而使全诗的节奏明快而紧凑。
《十亩之间》与《芣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并成为《诗经》中在艺术风格上可比性的两首劳动歌谣。
诗经硕鼠译文及赏析导读:硕鼠(《诗经·国风·魏风·硕鼠》)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女通汝)注释①硕鼠:大老鼠。
一说田鼠。
②无:毋,不要。
黍:黍子,也叫黄米,谷类,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③三岁:多年。
三,非实数。
贯:借作“宦”,侍奉。
④逝:通“誓”。
去:离开。
女:同“汝”。
⑤爰:于是,在此。
所:处所。
⑥德:恩惠。
⑦国:域,即地方。
⑧直:王引之《经义述闻》说:“当读为职,职亦所也。
”一说同值。
⑨劳:慰劳。
⑩之:其,表示诘问语气。
号:呼喊。
译文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
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
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
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
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
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硕鼠赏析这首诗选自《诗经·魏风》,是《伐檀》一诗的姊妹篇。
《伐檀》写的是一群觉醒了的奴隶们,在伐檀运木、砍辐斫轮造车的时候,因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对奴隶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反抗情绪;而《硕鼠》则是由思想上对剥削阶级的不满发展到行动上进行反抗了。
这首诗是《诗经》中少有的几篇纯乎比体诗之一。
比体诗的特点是全诗“以彼物比此物”,诗中描绘的事物,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描绘的形象没有独立的意义,而是以打比方来表意说理,通过“咏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观点。
这首诗着重描述令人憎恶的偷食老鼠,但一望而知,是比喻不劳而食的剥削者。
诗经·国风·魏风·硕鼠原文:鼠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得我所。
鼠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得我直。
鼠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注释:这首诗表现农民对统治者沉重剥削的怨恨与控诉。
诗人骂剥削者为田鼠,指出他们受农民供养,贪得无厌。
农民年年为剥削者劳动,得不到他们丝毫的恩惠,只得远寻“乐土”,另觅生路。
所谓“乐土”在当时只是空想罢了。
1、鼠:就是《尔雅》的(食shí)鼠,又名田鼠,啮(涅niè)齿类动物,穴居河川沿岸,吃豆粟等物。
今北方俗称地耗子。
这里用来比剥削无厌的统治者。
“鼠”解作“肥大的鼠”亦可。
《郑笺》:“,大也。
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
”2、贯:侍奉。
三岁贯女:就是说侍奉你多年。
三岁言其久,女:汝,指统治者。
方玉润《原始》:“三岁,言其久也。
”3、逝:读为“誓(《公羊传》徐彦疏引作誓)”。
去女(汝):言离汝而去。
杨树达《小学述林》卷一:“此诗本表示决绝之辞。
三家作誓,用本字也。
《毛诗》作逝,用假字也。
”4、:犹“乃”。
所:指可以安居之处。
5、德:恩惠。
6、直:即“值”。
得我直: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当的代价。
7、劳:慰问。
8、之:犹“其”。
永号:犹“长叹”。
末二句言既到乐郊,就再不会有悲愤,谁还长吁短叹呢?译文: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
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
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
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
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
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诗经:公孙家的田地很宽,从西山脚下直到颖河岸边,千倾万亩都是公孙家的良田。
詩經
國風
魏
葛屨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摻摻女手可以縫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維是褊心是以爲刺○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無度美無度殊異乎公路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園有桃園有桃其實之殽心之憂矣我歌且謠不我知者謂我士也驕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蓋亦勿思園有棘其實之食心之憂矣聊以行國不我知者謂我士也罔極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蓋亦勿思○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愼旃哉猶來無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
役夙夜無寐上愼旃哉猶來無棄陟彼岡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愼旃哉猶來無死○十畝之間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
子逝兮○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不
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
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輻兮寘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猗不
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
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輪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淪猗不
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彼君
子兮不素飧兮○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
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碩鼠碩鼠無食我
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
直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
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