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 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二〕特征: 1、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应尽可能进行单独独立核算,执行企业财务
制度,其上缴事业单位的纯收入作为“附属单位缴款〞收入。 2、经营活动规模较小,不便或无法(wúfǎ)独立核算的,才纳入
“经营收入〞中核算。
•年终全额转销数。
应按收入(shōurù)种类设置明细账
20
第二十页,共四十九页。
〔三〕“经营收入――XX〞账户(zhànɡ 的 hù) 核算:
2、账户(zhànɡ hù)结构: 经营结余〔净资产类〕
经营收入――XX〔收入类〕
〔+〕 〔一〕冲减数额 或年终转销数
实际收到的收入数 〔+〕
〔转销〕 本期发生额:XX 本期发生额:XX 平时余额:XX
第三章 事业单位收入的核算
§第一节 收入概述 §第二节 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的核算 §第三节 拨入款项的核算 §第四节 附属(fùshǔ)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的核算
1
第一页,共四十九页。
§第一节 一、收入(shōurù)
收入 概述 (shōurù)
〔一〕定义: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 活动(huó dòng)依法取得的非归还性资金。
收入――〞处理(chǔlǐ):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 〔全额〕
B、定期结算结余应缴财政专户资金时: 借:事业收入〔结算出应缴的结余局部〕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为“事业
财政
单位(dānwèi)
C、实际上缴同级财政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现金/银行存款
〔3〕年终将贷方平时余额结转时: 借:事业收入――XX 贷:事业结余
4.事业单位收入具有非归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