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植物生理学复习提纲至一、植物生理学概述-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二、植物生长与发育1.植物生长的基本特征-植物器官的生长过程-细胞分裂与伸长的关系-植物的生长曲线2.植物的发育过程-胚胎发育和胚乳发育-初级生长和次生生长-花器官的形成和开花三、植物的营养吸收与转运1.植物养分吸收与转运的机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途径-养分转运的方式和调节机制-养分转运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2.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氮的吸收与转运-磷的吸收与转运-钾的吸收与转运-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与转运四、植物的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反应的发生地点和机制-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2.光合作用的调节和适应机制-光合速率的调节机制-气孔调节光合作用-植物对光质和光照周期的适应五、植物的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转运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传导-植物根系的吸水机制-植物的导管系统和水分传导-水分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2.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传输-离子的吸收途径和调节机制-离子的传导和储存-矿质元素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六、植物的激素调节1.植物激素的分类和功能-奥斯替灵事件有关的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转运-植物激素对生物体的影响2.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和调节-激素受体的结构和功能-激素信号传导的途径和调节-激素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七、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响应1.植物对温度和光照的适应-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植物对水分和盐度的适应-干旱适应机制-盐碱适应机制3.植物与昆虫的互作关系-植物防御机制-昆虫攻击与植物逆境响应八、植物的信号传导与逆境响应1.植物的信号传导网络-植物细胞间的信号传导-植物激素与信号传导2.植物的逆境响应机制-干旱和盐碱胁迫的信号传导路径-植物逆境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九、植物生理学的应用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激素类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生物肥料和改良剂的应用2.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植物对土壤污染的修复能力。
植物生理学提纲绪论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2、植物生理学的内容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1、植物水分代谢的三个过程2、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束缚水,自由水)3、水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4、水分跨膜运输的途径和原理5、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传输途径和根系吸水的途径6、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部位与方式7、气孔运动机理和影响气孔运动的困素8、影响蒸腾作用的外、内条件9、作物的需水规律以及灌溉的方法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1、植物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的三个过程2、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3、离子跨膜运输的分类和机理4、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部位和特点5、根部对溶液中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和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条件6、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分布和利用7、植物对氮、硫、磷的同化(基本步骤)8、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和指标第三章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1、光合作用的概念和重要性2、叶绿体的结构和光合色素的特性3、光合作用过程:光能的吸收与传递;光能的转换(光化学反应);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作用;碳同化4、C3途径,C4途径和CAM途径的过程和比较5、光呼吸的定义及代谢途径6、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7、植物的光能利用率的定义和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2、糖类呼吸分解的三条途径:EMP,TCA,PPP3、EMP,TCA,PPP的比较4、电子传递链的组成5、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和机理6、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贮存和利用7、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8、呼吸作用的调节和控制9、呼吸作用的指标及影响因素xx、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第五章植物同化物的运输1、有机物运输的途径、溶质种类2、运输的速率和溶质的种类3、韧皮部装载的定义和分类4、韧皮部卸出5、韧皮部运输的机理6、同化产物的分布(同化产物的配置和分配)第六章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1、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的概念2、萜类,酚类和生物碱第七章细胞信号传导1、细胞信号转导的定义,受体的概念2、跨膜信号转换的概念和分类3、第二信使,蛋白可逆磷酸化和降解途径的概念第八章植物生长物质1、植物生长物质,植物激素的概念2、植物激素的种类(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和脱落酸,油菜素甾体类、茉莉酸类、水杨酸和多胺类等)和特点3、生长素(auxin, IAA) 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4、IAA的合成与降解5、IAA的信号转导途径6、IAA的生理作应和应用7、赤霉素(gibberellin, GA) 的分布与运输8、GA的信号转导途径9、GA的生理作用和应用xx、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TK)的分布和运输xx、CTK的信号转导途径xx、CTK的生理作用和应用xx、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 的合成、代谢与运输xx、ABA的信号转导途径xx、ABA的生理作用和应用xx、乙烯(ethylene, ETH) 的生物合成和代谢xx、ETH的信号转导途径xx、ETH的生理作用与应用xx、其他天然的植物生长物质一、油菜素内酯(BR)二、多胺三、茉莉酸(JA)四、水杨酸(SA)20、植物生长抑制剂、植物生长延缓剂、植物生长促进剂第九章植物的生长生理1、种子萌发的条件及生理生化变化2、细胞周期(cell cycle&cell division cycle)的概念和组成3、细胞伸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变化以及与植物激素的关系4、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的概念,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和极性(polarity)的概念及特点5、影响细胞分化的条件6、营养器官的生长特性及影响条件7、植物生长的相关性8、植物光形态建成、光敏色素、隐花色素等基本概念9、光敏色素基本性质与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xx、植物的运动(movement)概念,分类xx、生理钟的概念和特性第十章植物的生殖生理1、春化作用的概念、机理和应用2、光周期现象及农业上应用3、光周期诱导的概念和机理4、花器官形成的影响条件5、花形态发生中的同源异形基因和ABC模型6、受精的生理条件及代谢变化7、受精后雌蕊的代谢变化以及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第十一章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1、种子成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2、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3、种子休眠原因和破除方法4、衰老的生理生化变化5、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分类,特征和机理6、脱落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与激素的关系第十二章植物的抗性生理1、胁迫的概念和分类2、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手段3、冷害的生理生化变化,机制4、冻害的机制以及植物的生理适应5、植物的抗热性6、植物的抗旱性7、植物的抗盐性8、植物的抗病性复习题:一、名词解释代谢库根压光周期现象渗透作用生理干旱生长生长调节剂束缚水双增益效应水势细胞信号转导压力势蒸腾作用植物生理学自由水三羧酸循环P/O比二、填空题CAM植物夜间通过羧化CO2生成大量运往液泡贮藏。
植物生理学提纲绪论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与内容(一)定义(二) 植物生理学的内容1.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2.物质代谢与能量转化3.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第一篇植物的物质生产和光能利用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水分代谢的三个过程: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水分的排除(散失).第一节一、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一) 束缚水,自由水。
(二)自由水与束缚水的生理意义自由水直接参与植物的生理过程和生化反应,而束缚水不参与这些过程.自由水/束缚水比值较高时,植物代谢活跃,生长较快,抗逆性差;反之,代谢活性低、生长缓慢,但抗逆性较强。
二、水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一)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1.水是原生质的主要组分2.水直接参与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3.水是许多生化反应和物质吸收、运输的良好介质4.水能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5.细胞的分裂和延伸生长都需要足够的水(二)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1.水是植物体温调节器2.水对可见光的通透性3.水对植物生存环境的调节植物对水分的需要,包括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两方面。
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水分吸收的方式:1 、扩散;2 、集流; 3 、渗透性吸水(主要). 一、扩散(diffusion)自发、顺着浓度梯度、适于短距离的(如细胞间)迁徙、速度很慢二、集流(mass flow)(一)特点:耗能、与浓度梯度无关、适于木质部中远距离(木质部)运输.(二)机理:1 、通过膜上的水孔蛋白(aquaporin)形成的水通道实施2 、水孔蛋白(1)种类:A 、质膜内在蛋白(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B 、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tonoplast intrinsic protein ).(2)机理“滴漏”模型,活性受磷酸化和水孔蛋白合成速度调节---依赖Ca离子的蛋白激酶可使特殊丝氨酸残基磷酸化,水孔蛋白的水通道加宽,水集流通过量剧增;水通道变窄,水集流通过量减少。
第一节植物对水分的需要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第二节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三节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四节无机养料的同化第五节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第六节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一节光合作用的重要性第二节叶绿体及叶绿体色素第三节光合作用的机理第四节光呼吸第五节光合作用的进化第六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第七节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第一节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第二节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第三节生物氧化第四节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贮存和利用第五节呼吸作用的调节和控制第六节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第七节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第五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植物体内的信息传递第二节高等植物的运输第三节有机物运输的机理第四节同化物的分配及影响因素第六章植物生长物质第一节生长素类第二节赤霉素类第三节细胞分裂素类第四节脱落酸第五节乙烯第六节油菜素内酯第七节生长抑制物质第八节多胺和钙调素第七章光形态建成第一节光敏色素的发现和分布第二节光敏色素的化学性质及光化学转换第三节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第四节光敏色素的作用机理第五节蓝光反应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二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略讲)第三节植物的生长第四节植物的运动第九章植物的生殖生理第一节幼年期第二节春化作用第三节光周期第四节花器官形成的生理第五节受精生理第十章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第一节种子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第二节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第三节种子和延存器官的休眠第四节植物的衰老第五节植物器官的脱落。
《植物生理学(811)》大纲第一部分理论教学一、内容提要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基本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种子的萌发、营养器官的生长、开花、受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等生长发育过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让学生系统掌握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控的方法和技术,学会用严谨的科学实验手段认识和分析生命现象和规律,创造性地调控植物生理功能,培养学生将植物生理学理论与相关基础课程理论相结合、并灵活应用于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农学研究和实践中的能力。
二、选用教材授课教材:潘王忠植物生理学(第二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参考教材:潘瑞炽主编. 植物生理学(第7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2三、教学内容(一) 绪论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 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3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重点: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和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
难点:植物生理学的定义。
思考题:1、为什么说“植物生理学是农业的基础学科”?2、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将如何?3、植物生理学的定义是什么?(二)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植物细胞概述1.1 高等植物细胞的特点1.2 原生质的性质2 细胞壁2.1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2.2 胞间连丝的结构与功能3 生物膜3.1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点3.2 生物膜的功能4 植物细胞亚微结构4.1植物细胞内的基本结构4.2 微膜系统4.3 微梁系统4.4 微球系统4.5 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重点: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点;植物细胞亚微结构难点:植物细胞亚微结构思考题:1、生物膜结构上的特点与其功能有什么联系?2、细胞的微膜系统、微梁系统和微球系统有何联系?(三) 第二章植物的水分代谢1 谁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1 水分子的结构1.2 水与植物生命活动有关的理化性质1.3 植物的含水量1.4 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1.5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2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2.1 水势的概念2.2 含水体系的水势组分2.3 水的移动2.4 植物细胞的吸水2.5 细胞间的水分移动3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3.1 根系吸水的部位3.2 根系吸水的途径3.3 根系吸水的机理3.4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4 蒸腾作用4.1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部位和指标4.2 气孔蒸腾4.3 影响蒸腾作用的条件5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5.1 水分运输的途径和速度5.2 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的机制6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6.1合理灌溉增产的原因6.2作物的需水规律6.3合理灌溉的指标6.4 灌溉方式重点:水势,细胞的水势,细胞吸水的方式,根系吸水的途径和动力,水分运输的途径和动力,气孔运动的机理,合理灌溉。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060255 课程编码:专业必修课课程性质:教学对象:园林本科 3学分54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学时学分:编写单位:人:写编人:审定月编写时间:2012 年7一、课程说明、课程简介 1揭示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学。
它以数理化、生物化学、植物学等课程为基础,又是园林和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
2、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植物体内主要代谢活动机理,掌握植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原理,植物形态建成的生理基础深刻了解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和植物对逆境的抗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了解一些主要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进行植物分析性以及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的基本技术和原理,用植物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各种细胞器、生物膜的超微结植物细胞生理 (1)构,掌握其生理功能特点以及植物细胞原生质的特性,植物细胞全能性和植物信号传导的意义。
的( 2)代谢生理 CAM和C掌握呼吸代谢的主要途径,光合作用的机理(包括C、43,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蒸腾的基本理论,掌握离子吸收、运转的基本代谢途径)规律和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理解同化物运输分配规律。
掌握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生长发育生理(3)植物生长、成花、开花、结实和衰老的主要生理机制。
了解正常环境条件与植物的相互关系以及逆境(干旱、水涝、极)环境生理4(端高低温和大气污染等)引起植物异常生理变化的规律,掌握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可能方 1法。
植物生理是在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人们在生产中采用各种栽培耕作措施,目的在于调节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满足植物高产、优质的要求,诸如:通过溶液培养,了解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矿质元素,为合理施肥打下理论基础;对植物一生中生态需水与生理需水的测定,为制定合理灌溉方案和适时、适量、高质、高效地灌溉提供理论依据;对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在防止器官脱落、插条生根、促进萌发、防止倒伏、控制休眠、调节生长、安全贮藏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对栽培引种和良种培育做出重大贡献;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和应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基础理论,为育种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掌握呼吸作用的基本规律,为种子萌发,防止烂秧,以及农产品贮藏提供了合理而有效措施;光合作用的研究,为合理密植,合理间种套作,合理利用光能和高光效培育良种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高温、低温、干旱、水涝、盐碱、有毒物资(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污染以及病、虫危害等逆境对植物伤害的研究,可在人们的干预下,提高作物对环境的抗性;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所运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以ppt理论讲授为主。
植物生理学第八版教学大纲植物生理学第八版教学大纲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内部生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营养吸收和适应环境等方面。
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大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教学目标植物生理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植物生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营养与代谢、植物的适应与调节等方面。
其中,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是植物生理学的基础,它包括植物的种子萌发、根系生长、茎叶发育、花果形成等过程。
植物的营养与代谢是植物生理学的重要内容,它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吸收和物质转运等过程。
植物的适应与调节是植物生理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植物内部生理过程的调节。
三、教学方法植物生理学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实验、讨论和实地考察等。
讲授是教学的基本方法,通过讲解教师可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是植物生理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讨论是植物生理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方式,通过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知识。
实地考察是植物生理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可以使学生亲自接触和观察植物,加深对植物生理学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植物生理学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和综合评价等。
考试是植物生理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通过考试可以检测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验报告是植物生理学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报告可以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写作能力。
植物生理学考试大纲植物生理学的概念与内容植物生理学考试大纲:植物生理学的概念与内容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植物细胞到整个植物个体的各个层面,旨在揭示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对于学习植物生理学的学生来说,了解其概念和内容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还能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植物生理学的概念植物生理学是一门探索植物生命现象和过程的科学,它关注植物如何从种子萌发到成熟植株的生长发育全过程,以及植物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
简单来说,植物生理学试图解答植物为什么会生长、如何生长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如何生存的问题。
植物作为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形式之一,其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令人惊叹。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植株,通过对这些不同层次的研究,我们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植物生命的奥秘。
例如,研究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让我们了解植物如何进行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研究植物的组织和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各个器官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对整个植株的研究,则有助于揭示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如何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生存和繁衍。
二、植物生理学的主要内容1、植物的水分生理水分是植物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物质。
植物的水分生理主要研究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的过程。
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然后经过茎的运输,最终到达叶片等部位。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的生理机制,如根系的吸水动力、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以及叶片的蒸腾作用等。
了解植物的水分生理对于合理灌溉、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及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植物的矿质营养矿质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植物的矿质营养研究植物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转运和利用。
不同的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例如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成分,磷元素参与能量代谢和遗传物质的合成,钾元素对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调节植物的生理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过程和功能的学科,探讨了植物如何生长、发育、适应环境以及与环境互动的过程。
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个系统的植物生理学教学框架,以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基本知识和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3. 掌握植物分子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基本原理;4. 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光合作用、水分平衡和营养吸收等方面的知识;5.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植物生理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5学时)-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植物生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2.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10学时)- 植物的种子萌发和胚胎发育;- 植物的幼苗生长和器官发育;- 植物的开花、结果和种子散布。
3.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15学时)- 植物对光的反应和光合作用;- 植物对水分和温度的调节机制;- 植物对盐分和营养的吸收机制。
4. 植物分子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10学时) - 植物的基因表达和调控;- 植物代谢和能量转化;-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5.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0学时)- 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 植物与其他生物的互动关系;- 植物的生态适应和生态位。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植物生理学的整体认识。
2. 实验教学: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讨论和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解决植物生理学实际问题,并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
4. 翻转课堂:鼓励学生在课堂前预习相关材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互动,增加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植物生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植物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土壤学等硕士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指定参考书《植物生理学》编制而成。
适用于报考中国林业科学院相关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绪论第一部分植物细胞、水分与矿质营养第一章植物细胞主要包括细胞的膜系统、细胞核、细胞骨架、细胞壁、胞间连丝和细胞间联络、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等。
第二章水与植物细胞主要包括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植物细胞的水分关系等。
第三章植物整体水分平衡主要包括水分吸收、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蒸腾作用等。
第四章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机制主要包括生物膜的物理化学特性、细胞膜结构中的离子跨膜运输蛋白、植物细胞的离子跨膜运输机制、植物细胞氮、磷、钾、钙的跨膜运输系统和机制等。
第五章植物的矿质营养和植物对氮、硫、磷的同化主要包括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植物对氮、硫、磷的同化、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植物无土栽培等。
第二部分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及能量转换第六章光合作用I:植物对光能的吸收与转换主要包括光合作用概述、光能的吸收和传递、叶绿体中ATP的合成、光能的分配调节和光保护等。
第七章光合作用II:光合碳同化主要包括光合碳同化的C3途径-卡尔文循环、光合碳同化的C4代谢途径、景天酸代谢途径、蔗糖和淀粉的合成、光合作用生态生理等。
第八章植物的呼吸代谢及能量转换主要包括呼吸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植物呼吸代谢的途径、植物呼吸代谢的调控、呼吸作用的指标及影响植物呼吸的因素等。
第九章植物次生代谢物主要包括植物次生代谢物、植物次生代谢的生态意义、植物次生代谢的基因工程等。
第十章韧皮部运输与同化物分配主要包括韧皮部中的同化物运输、韧皮部运输的机制、碳水化合物的装载和卸出、同化物的配置和分配等。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植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 为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植物细胞生理
(一)植物细胞概述
(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三)植物细胞信号转导
第三章植物水分生理
(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二)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三)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四)植物蒸腾作用*
(五)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六)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第四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
(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运输* (三)植物对氮*、磷、硫的同化
(四)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第五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叶绿体及光合色素*
(三)光合作用光反应的机制*
(四)光合暗反应(碳同化)*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六)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第六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二)植物呼吸代谢途径*
(三)植物体内呼吸电子传递途径的多样性* (四)植物呼吸作用的调节*
(五)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六)呼吸作用的实践应用
第七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与分配(一)同化物运输*
(二)韧皮部运输机制
(三)同化物的装载与卸出*
(四)同化物的配置与分配
第八章、植物生长物质
(一)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种类*
(二)植物激素的发现、化学结构
(三)植物激素的代谢和运输*
(四)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五)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
(六)植物生长调节剂
(七)植物激素的常用测定方法
第九章、植物生长生理
(一)植物生长和形态发生的细胞基础
(二)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三)环境因子对生长的影响
(四)植物生长的调控(基因、植物激素、环境因子等,含几种光受体参与的形态建成*)(五)植物的运动
第十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一)幼年期与花熟状态
(二)光周期诱导*
(三)春化作用*
(四)植物激素及营养物质对植物成花的影响
(五)花器官的形成
(六)受精生理*
第十一章、植物的休眠、成熟和衰老生理
(一)种子的休眠和萌发*
(二)芽的休眠与萌发
(三)种子的发育和成熟生理*
(四)果实的生长和成熟生理*
(五)植物的衰老生理和器官脱落
第十二章、植物逆境生理
(一)逆境与植物抗逆性*
(二)水分逆境对植物的影响*
(三)温度逆境对植物的影响*
(四)盐害生理与植物的抗盐性*
(五)其它逆境
(六)植物抗逆性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