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地理复习导学案《中国的经济----农业、工业和交通》
- 格式:doc
- 大小:429.00 KB
- 文档页数:2
第2节中国的农业【学习目标】:1.我国农业结构的变化和特点;2.中国的农业类型及农业区域,地形、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4.中国的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在我国的分布。
【重点难点】1、掌握我国农业类型及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2、理解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自主导学]一、农业知识架构补充1.定义:依靠动植物生长繁殖所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特点:季节性、周期性、_________3.分类:(1)按照生产对象可分为_______业、____业、____业、____业、副业;按照投入多少分类可分为_______农业与_______农业;按照产品用途分类可分为_______农业与_______农业。
(2)按农业地域类型分:水稻种植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业生产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1)大部分在_____纬度,热量条件优越。
夏季全国普遍____,雨热同期。
(2)水资源总量丰富,地区分布不平衡,南方____,北方____,多旱涝灾害。
(3)山地多,____、林地面积小。
(4)历史悠久,耕地质量好,后备资源不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等地区)(5)生物资源品种丰富。
三、我国的种植业(一)种植业与自然条件影响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活、水源丰富、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分布: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秦岭——淮河以北:____,农作物有____、棉花、花生、甜菜、华北一年____熟或两年____熟、东北一年____熟秦岭——淮河以南:____,农作物有____、棉花、油菜、甘蔗,淮河以南一年____熟、海南岛一年____熟(二)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1.商品粮基地(小麦,水稻,玉米)(1)小麦:小麦耐____,耐____,适应性强,分布较广。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课导学案第一节交通运输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1、重要作用:人们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
2、交通运输:指使用把或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3、现代运输工具:、、、等。
4、现代运输方式:、、、、等。
5、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运输方式优点缺点公路运输方便、机动、速度。
运费较、运量较。
铁路运输速度、运费、运量、连续性好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航空运输速度、舒适、安全。
运量、运费。
水路运输运费、运量。
速度受天气影响较大管道运输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灵活性差6、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①贵重、急需、最小的货物,运距远,适宜选择运输。
②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运输,运量大,运距远,则采用运输。
③大宗笨重货物,运距离运输,一般选择运输或运输(起止点都临海,选择运输,起止点都临江河,选择运输,起点或终点既不临海也不临河,则选择运输。
)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1、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2、我国铁路运输网分布格局:东部铁路网,西部铁路网。
3、从铁路基本延伸方向看,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为干线和干线两大组,在铁路干线交会处,多形成重要的。
4、我国主要铁路线:“三横五纵” (P88中的图4.5)走向干线名称起止点南北干线(五纵)线北京——线北京————线——北京——————线————————线————东西干线(三横)————线——北京——————线———————线——南昌———项目所在省(区)交汇的铁路北京北京、、、、成都四川、徐州江苏、株洲湖南、、兰州甘肃、、、杭州浙江、郑州河南、第二节农业一、农业及其重要性1、农业部门:主要包括、、、。
2、重要地位: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产业。
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西部和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1、东西差异:大致以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西部地区农业分布:①天然广布,以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牧区、牧区、牧区、牧区。
一师一优课《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课)六、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智慧教室系统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读图分析、提示点拨、综合归纳。
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朋友圈看到“小明的一天”图片,讲解图片与交通农业,工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从而引入今天复习课的题目中国经济的发展。
看图片,了解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让学生积极快速的融入到课堂中。
难点突破一、学生自己选出难点1.教师通过智慧教室系统选出第四章中掌握最不好的的知识,教师直接切中难点。
2.教师讲解八大铁路线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与生活联系密切的话题,比如说一带一路。
3.安排小组合作,组长检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熟记三横五纵三横八大铁路线。
学生选择难点学生智慧教室系统遥控器选择。
,学生抢答巩固本知识点智慧教室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从题中总结知识点二.总结常考知识点1. 教师首先出一道题考察学生的掌握能力。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是否讲解,最重要讲出该道训练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题与课本参与度,哪部分内容相联系。
巩固知识。
2. 教师安排女生组和男积极参与生组PK(两小组拿牌子大胆展示从运速,运价,运量上自己。
从而对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排在做题过序)程中找到3. 教师结合例题讲解中答题方法。
国铁路线主要铁路枢纽。
最终通过做题掌握和巩固了基础知识。
绘制重点三.农业的地区差异1.教师通过智慧教室系统中的发送键给学生发照片,让学生自己完成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
2 教师选取作业让学生代表讲解,在讲解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并讲解3.教师总结:(1).我国农业分布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部分?它们的界线在哪里?(2).在降水稀少的西部适合发展的生产部门在东部适合发展的生产部门?以及各个部门所需要什么样的地形?学生观看男生女生两个小组比赛,找出错误。
进一步明确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课程名称: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与我们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分析农业现代化对农村地区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图表。
班级白板或幻灯片,用于演示课程内容。
图表和数据,用于说明农业的地位和发展情况。
学习材料和案例研究。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入话题:“你认为农业在中国的发展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农业的地位和作用(15分钟):介绍中国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粮食生产、农村就业、农产品出口等。
使用图片和图表说明中国农业的规模和重要性。
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5分钟):分析农业现代化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国家经济的影响。
展示相关的数据和案例,强调农业发展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
农业现代化的意义(15分钟):强调农业现代化对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和减少农村贫困的意义。
分析农业现代化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和效果。
案例研究(10分钟):展示一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案例,如高科技农业、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等。
分析这些案例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交流和讨论(10分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分享他们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看法。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支持和促进农业现代化,以改善农村地区和农民的生活。
总结(5分钟):总结课程要点,强调中国农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和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农村地区,了解该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并撰写一份短论文,讨论其对当地农民和经济的影响。
评估:评估可以基于学生对课程要点的理解、案例研究的质量以及课后论文的内容来进行。
中国的经济发展(交通、农业、工业)一、中国的交通运输【学习目标】1.中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
2.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条件与意义。
知识点一:我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一)铁路运输1.特点:速度快,运价低,适于长距离运送客货。
2.主要交通干线.训练一:1.在图上填出铁路干线的序号:六纵: ①京哈线-- ②京沪线;③京九线;④京广线 ;⑤焦柳线(焦枝—枝柳线);⑥宝成线--⑦成昆线;⑧青藏—⑨兰青线。
三横:⑩京包线--⑪包兰线;⑫陇海线--⑬兰新线;⑭沪杭线--⑮浙赣线-⑯湘黔线--⑰贵昆线2.画出晋煤外运的三大东西通道:大秦线;神朔—朔黄线;焦—兖—日线。
3.在图上填出下列铁路枢纽名称位置在下面填出与之交汇的铁路郑州 商丘 兰州 哈尔滨成都 重庆 贵阳 昆明 北京 (二)公路运输1.特点: ,速度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
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 地区,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三)水运1.特点:运量大,运费低,速度慢2.分类:海洋运输与内河运输3.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四)管道运输1.特点: , ,持续性强 灵活性差2.运输对象:液体和气体,在我国主要运送 , 。
(五)航空运输1.特点: ,运价高,运量小 知识点二:交通运输线路的发展条件及意义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是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与技术条件进行评价分析。
巩固练习:宁西铁路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径五个省,总长1075.6千米。
编号:9-12主备:范文洪审阅:
______________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______________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______________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______________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呈现出向___________地区分布的特点。
________, a________, b ________,
(河流)为界。
)填表比较我国农业的南北方差异:从耕地类型来看:北方以为_______主,南为主。
从粮食作物来看:北方以为_______主,南以_______为主。
)造成我国农业分布巨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最适合他本身发展、生长有利的地
.我国位于长江入海处,且包括上海工业基地的是( )
B.沪宁杭工业基地C.辽中南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
第3节中国的工业【学习目标】:1、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2、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及主要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重点难点】掌握我国工业基地的位置范围、发展条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自主导学]一.工业的概况1.定义:工业是采取自然物质资源制造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对农产品及半成品进行加工的生产部门。
2.工业分类(1)根据产品的性质:重工业和轻工业①: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
如: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化学等。
②:主要生产生活资料(或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
如:纺织、食品、造纸、家电等。
3.主要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_______、__ _____和_____ __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区位因素。
4.工业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原料指向型工业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市场指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动力指向型工业钢铁、冶金、化学等重工业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二、工业的分布1、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1) 沿铁路干线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2) 沿河流分布:长江沿线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_________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上游:_______________;中游:________________;下游________________(3) 沿海分布:沿海地区集中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工业基地,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第四单元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和城市。
2、了解我国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3、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和发展,掌握几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征。
【教学重点】几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征【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1、交通运输的发展和方式和选择。
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种方式。
我国最重要的是铁路。
主要铁路线的分布:南北: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青藏铁路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
(强调)认真掌握这些铁路干线经常的城市和省份,还要把穿过的河流结合起来。
2、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农业的定义和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最重要的是种植业。
列表比较各个部门的分布和特征。
(补充)注意种植业中秦岭南北农业的差异和典型的农作物。
畜牧业中四大牧区的典型牲畜。
这些都是考察的重点内容。
3、工业的分布和发展。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重工业和轻工业。
我国工业的分布: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
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关村,大分散,小集中。
(强调)辽中南和沪宁杭工业基地是考察的重点,要注意它的城市分布和特点及发展条件。
总结:本章主要讲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方,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农业、工业,重点是工业的发展和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的分布,需要在复习的时候加以注意认真掌握。
【作业设计】描画我国铁路干线图。
复习《中国的经济----农业、工业和交通》导学案
班级姓名
【考纲要求】中国的经济------农业、工业和交通
1.认识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了解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等主要生产部门。
2.知道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并能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发展原则,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3.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4.了解我国工业分布特点;掌握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名称、位置分布、工业类型特点以及主要工业城市;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5.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了解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中国的农业
1.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_______。
2.阅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回
答问题:
(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体现之一
是东西部差异,东部地区主要是_______业
区,西部地区主要是_______业区,它们之间
大致以年降水量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为
界。
(2)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体现之一
是南北方差异,它们之间大致以_______(山
脉)-_______(河流)为界。
(3)填表比较我国农业的南北方差异:
从耕地类型来看:北方以为_______主,南以_______为主。
从粮食作物来看:北方以为_______主,南以_______为主。
(4)造成我国农业分布巨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5)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最适合他本身发展、生长有利的地区,这就是______________。
3.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其他(沙漠、戈壁、石山等),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部,林地主要分布在部,草地分布在部、部,西北部未利用土地最多。
(阅读教材P51《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活动二.中国的工业
1.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_______。
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其空间分布特点
读右面的《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注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②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③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④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2)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
重工业基地是、是
我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填数字加名称)
(3)阅读教材P76《中国主要工业从中心和工业基地分
布图》,找出长江干流上的主要工业城市:攀枝花、重庆、
武汉、南京、上海(在图上熟记位置)
(4)由上面信息可知,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呈现出
沿、沿、沿及沿线分布的特点。
3.高新技术产业
(1)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___________的重要标志。
(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___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__附近,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活动三.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1.交通运输业是发展经济的___________,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2
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读“中国铁路运输略图”
(1)用后面的字母在上图标出铁路线:
五纵(A京哈京广线B京沪线C京九线D焦柳线E宝成成昆线)
三横(F陇海兰新线G京包包兰线H沪昆线)
(2)为广州的东仔同学外出旅游出谋划策。
a.如果想去香港旅游,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是。
b.如果想去上海旅游,最节省的交通工具是,但是必须有充足的时间。
C.在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情况下,又想节省时间,如果想去乌鲁木齐,应选择的交通方式是。
d.如果选择乘火车去乌鲁木齐,走便捷的路线,则沿途经过的铁路线是线、线和线。
【中考链接巩固练习】
1.(泸州2010中考).我国位于长江入海处,且包括上海工业基地的是( )
A.京津唐工业基地B.沪宁杭工业基地C.辽中南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泸州2009中考).成都某陆军急需从北京运一批贵重药品和血桨救治汶川的重危老人和小孩,最合适的方式是( )
A.海上运输B.铁路运输C.公路运输D.航空运输
3.(泸州2011中考)读京津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北京市的地势南高北低B.交通发达
C.矿产资源缺乏D.位于我国东南沿海
4.图中L所在海域是我国的( )
A.东海B.黄海C.渤海D.南海
5.(2011山东聊城)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符合因地
制宜原则的是()
A.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B.在珠江三角洲发展耕作业和渔业
C.在新疆地区大力发展水稻生产D.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6.(2011泸州中考)读我国部分地区水系图(图6),回答下列问题。
(5分
)
(1)图中①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该城市六大支柱性产业中,优先发展
的是产业。
(2)有一批重型机器要从城市①运往城市②,最经济和便利的运输方式是。
(3)②城市的气候属于气候,图中③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
7.(泸州2013年中考)(6分)图10和图11分别是我国某两大工业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0工业基地的名称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位于沿海与沿的“T”字型交叉结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潜力。
(2分)
(2)图11中A城市的名称是市,该区域具有特色的传统生态农业景观统称为“”农业,随着城市化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了多种模式的现代化城郊农业基地。
(2分)
(3)图11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
......,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大力发展以密集型为主加工制造业,造成了人口的剧增,如果现在需要从图10地区调运500吨大米到图11地区,解决粮食的不足,最合理的传统运输方式是。
(2分)
120°E
30°
图10 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