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7第二章 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二节 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
- 格式:docx
- 大小:684.99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三讲 地图学习目标:1.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难点)2.等高线等基础知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在地图上识别基本地形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度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重点)学习过程: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形式⎩⎨⎧文字式:如图上1 cm 代表实地距离5 km数字式:1∶500 000线段式:(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特点比较:2.方向3.图例和注记▲珠穆朗玛峰8 844.43 m 中“▲”属于 ,“珠穆朗玛峰”和“8 844.43 m”为 。
典型例题1练习1.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1:4000000B 、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千米C 、 50 0 50千米D 、1:20000002.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
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 .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 B .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 C .甲图中的S 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 D .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2)基本概念 (1)海拔与相对高度①海拔:某地高出 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 距离。
例:如下图中甲点海拔为 米,乙点海拔为 米。
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 米。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如下图所示)①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小结】典型例题2.判读下列图显示的是山地地形的哪一部分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任意两地相对高度计算:十字相减法◆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n﹣1)d≤△H<(n﹢1)d,( 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
高中地理选修7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人教版复习巩固
➢第1题【单选题】
具有形象逼真、立体感强、地面信息丰富、内容准确等优点的地图是( )。
A、电子地图
B、专题地图
C、影像地图
D、普通地图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表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
据此回答:
“嫦娥一号”卫星将直接执行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月壤厚度探测等项科学任务。
该探测技术属于(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下列有关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是因为其自转周期长
B、月相的变化说明月球的形状也在变化
C、月岩中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3He
D、21世纪人类将首次登上月球取样观测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
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
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
甲、乙两类植物生长期内反射率曲线图
A、①——第30天
B、②——第75天
C、③——第100天
D、④——第130天
【答案】:
【解析】:。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7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一节地图和地图投影习题精选四十三第1题【单选题】下图分别是“不同地物的反射光谱图”及太阳光谱,读图,地理信息技术中主要应用地物反射光谱差异的技术是( )A、GISB、GPSC、RSD、3S【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上海市是台风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为了减轻台风带来的危害,需要加强对台风的监测预报。
目前人类对台风的监测主要依靠( )A、气象卫星B、探空气球C、航空遥感D、近地遥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监测华北平原农作物病虫害影响范围,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人工实地调查【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左图为右图中“R河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示意图”(R河河谷的形成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读图,R河应位于( )。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技术D、计算机技术【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据悉,如果“嫦娥二号”卫星工作顺利,我国将可获取7米分辨率的图像,这将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月球图像。
下图为3轨CCD立体相机在“嫦娥二号”卫星上拍摄的月球极区图像。
用3轨CCD立体相机获得该图像的技术属于( )A、GPS技术B、GIS技术C、RS技术D、3S技术【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面左图为“嫦娥一号”卫星从月球上传回的首幅月球极区图像,右图为局部放大图,由装在卫星上的立体相机拍摄而成。
读图,:假设月球上的经纬网类同于地球上的经纬网,则下列四图中的阴影最能准确表示左图图像位置的是______。
A、B、C、D、【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北京时间2013年11月20日11时31分,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九号。
地图读图能力专题专项训练——等值线图的判读考纲: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高考地理考查的四大能力之一。
考生通过从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
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也是高考命题常见的方式和重要内容。
通过近五年课标卷分析发现等值线图的考查是重点,学生要能读懂等值线,从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作答是关键。
学情:通过学生几次考试分析学生在等值线图的判读这块存在着易混淆、易错、甚至不会读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地理图表进行专题训练。
教学目标:通过对高考题为例,学生掌握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规律,并能在各种等值线图中进行准确运用。
教学重难点:把各种等值线图的判读规律进行概括和运用教学过程: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呈现,指出高考考查的试题和呈现方式。
然后概括等值线图的一般特点:等线等值;线上有确切的数字,线与线之间是范围;同图同距,任何相连两条线之间的数字差要么是零,要么是等值差;线条的疏密代表变化的大小;生完成学案第1页全国卷综合题。
师:评讲试题,总结等值线的读图规律:先读图名,确定等值线代表的含义;再看数值的大小变化规律;结合数值大小的变化看线条的疏密、形状、走向;结合题意判读。
生:堂上练习学案2-4页习题,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等值线图的一般规律等线等值;线上有确切的数字,线与线之间是范围;同图同距,任何相连两条线之间的数字差要么是零,要么是等值差;线条的疏密代表变化的大小;等值线判读方法:先读图名,确定等值线代表的含义;再看数值的大小变化规律;结合数值大小的变化看线条的疏密、形状、走向;结合题意判读。
教学反思:1、选题切合学生实际,是学生在答题中的弱项,选题量多以高考题和各地模拟题为主可以保持学生的题干,增强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信心;2、学案图不清晰,新课标1卷少考的要避开;3、课堂渗透易错,解题方法归纳,很好。
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7地理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一节地图和地图投影人教版知识点练习三十一第1题【单选题】监测华北平原农作物病虫害影响范围,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人工实地调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九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
A、受地面限制条件少B、测量范围小、距离远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电视屏幕上,我们经常看到沙尘、台风、风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这些信息的获得主要得益于( )。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不属于遥感应用领域的是( )。
A、资源调查B、人口增长预测C、环境监测D、自然灾害调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因长时间、大范围的强降水,造成多个省份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为能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为政府救灾决策提供依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0年1月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了严重暴雪灾害,大量牧民和牲畜被大雪围困,我国政府动用飞机参与救援,飞机能将救援物资准确投放到灾民手中,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关于遥感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遥感是人们利用肉眼在遥远的宇宙空间对地面事物进行感知B、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对遥远的宇宙事物进行感知C、遥感的关键装置是航空器或卫星D、遥感技术能监测洪涝灾害的发展变化,便于人们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对植物来说,同类植物由于生长状况、健康程度不同,其反射率也有较大差异。
2019-2020学年度地理选修7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一节地图和地图投影人教版课后练习九十八第1题【单选题】阴雨天气中,对地物的分辨率较高的是( )。
A、飞机可见光遥感B、卫星可见光遥感C、飞机微波遥感D、卫星微波遥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黑白遥感图片中,湖、河等水域的颜色是( )A、白色B、黑色C、浅灰色D、灰白色【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为我国两两城市间的距离与通航概率统计分析示意图。
关于国内某两城市彼此末通航的原因,下列解析不可信的是( )A、往返两地的客流量太小B、彼此相距太近C、邻近有其它城市替代D、彼此相距太远【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
A、航空器B、传感器C、胶片质量D、磁带质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活动中,最有可能应用遥感技术的是( )A、人口统计B、工业产品数量统计C、因特网信息传输D、洪水淹没范围监控【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分别是“不同地物的反射光谱图”及太阳光谱,读图,在遥感图像上,反射率越高的地物越容易分辨。
采用可见光最易分辨的地物是( )。
A、雪B、小麦C、沙漠D、湿地【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1遥感技术2地理信息技术3全球定位技术A、12B、13C、23D、123【答案】:第8题【单选题】在地图发展历程中下列地图出现最晚的是( )A、羊皮地图B、刻在陶片上的地图C、电子地图D、绘在丝织品上的地图【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是“嫦娥一号”在绕月轨道上拍摄的首张月球局部三维景观图,“嫦娥一号”在绕月轨道上对月球探测采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 )。
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解析】:第10题【单选题】有关遥感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B、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是目标物→传感器→成果C、飞机遥感图像分辨率比卫星对地物的分辨率高D、遥感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以便及时安全安排防灾、救灾工作【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遥感”就象传说中的“千里眼”所具有的神奇功能。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7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二节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复习巩固三十二第1题【单选题】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不属于遥感应用领域的是( )。
A、资源调查B、人口增长预测C、环境监测D、自然灾害调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3s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而且也越来越走近普通人的生活。
据此完成(1)~(2)题。
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位置的地理坐标,需要随身携带( )。
A、GPS信号接收机B、全球定位技术C、地理信息技术D、遥感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不属于遥感应用领域的是( )。
A、资源调查B、人口增长预测C、环境监测D、自然灾害调查【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左图为右图中“R河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示意图”(R河河谷的形成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读图,R河流的流向大体上为( )。
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C、自东向西D、自西向东【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15年2月11日,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枚人造天体。
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
下图为该人造天体的空间位置示意图。
完成以下问题。
对该人造天体运行特征及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绕地球运行,能观测地球上的极光现象B、绕太阳运行,可提前获知太阳风的强度C、绕地球运行,可以监测到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周期D、绕太阳运行,能拍到金星和火星从日面经过的照片该人造天体获取宇宙信息并传回地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虚拟现实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为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四种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是( )。
A、红外线B、X 光C、可见光D、紫外线利用上图能直接完成的遥感工作是( )。
A、判断水域状况B、制定绿化方案C、估算地物面积D、判断土地类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为我国两两城市间的距离与通航概率统计分析示意图。
最新精选高中选修7地理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二节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人教版拔高训练第五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监测华北平原农作物病虫害影响范围,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是( )。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人工实地调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两幅聚落分布图是地理老师上课时通过百度地图展示给同学们的卫星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两幅聚落分布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为山区聚落分布图B、乙图中的聚落分布特点为棋盘式C、乙图中的各聚落之间交通便利联系方便D、甲图聚落分布呈团聚型,规模相对较大老师为同学们展示百度地图中的卫星图主要来自哪种地理信息技术手段( )A、RSB、GPSC、GISD、4G【答案】:无【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
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②监测植物病害情况③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④监测草场退化情况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中阴影表示非洲北部萨赫勒地区(撒哈拉沙漠南部向热带草原过渡的干旱、半干旱地带),当地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于11月南迁,6月北移,近年来该地区植被退化严重。
据此回答:能够实时反映这种植被破坏状况的技术手段是( )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C、专题地图D、地理信息系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由于遥感技术的发展,地理学者可以利用高空的地球资源科技卫星来探索地上多种地理现象。
下列哪种地理现象不可以利用卫星影像来进行分析( )。
A、崇明岛近十年内面积扩大情况B、大亚湾核电站热水排放范围C、汶川震后堰塞湖的发展变化D、甲型H7N9流感疫情严重区域【答案】:第6题【单选题】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7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二节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知识点练习第八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湖水、长江水、黄河水三种含沙量水体反射光谱曲线图,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析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B、①②曲线对应的是湖水、黄河水C、0.7波长λ/μm的反射率区分度最大D、含沙量与反射率呈正相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
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B、菜园C、鱼塘D、果园【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左图为右图中“R河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示意图”(R河河谷的形成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读图,R河应位于( )。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要准确快捷地统计测出各地灾害信息材料,完成专业图像、统计数字等成果,主要依靠( )A、传感器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地面遥感技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九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A、受地面限制条件少B、测量范围小、距离远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为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四种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是( )。
A、红外线B、X 光C、可见光D、紫外线利用上图能直接完成的遥感工作是( )。
A、判断水域状况B、制定绿化方案C、估算地物面积D、判断土地类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用同一城市不同时间的多幅遥感影像,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城市降水的变化C、为城市规划提供资料D、预测洪涝灾害的变化【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早在1908年就提出了中国南北分界(即秦岭—淮河)的观点,而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则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将“线”还原成“带”(如下图)。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地理选修7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一节地图和地图投影复习特训十三第1题【单选题】在卫星图像上可以判读水系的形态特征。
水系的形态与地质构造、岩性和地貌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树枝状水系表现为支流与主流以锐角相交,主要分布在岩性均一、基岩较软的地区(如砂岩、页岩、黄土及海岸平原沉积岩发育的地区)。
格状水系表现为支流与主流以直角相交,主要分布在垂直交叉的断裂、裂隙发育的沉积岩地区。
读图及材料,回答:放射状水系的分布地区一般不会出现在( )A、海岛B、火山C、孤山D、平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遥感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取得所需的信息。
除地表外,遥感能探测一定深度的海底和冰层。
微波遥感还具有全天候工作的能力。
据此完成下题。
以上材料说明遥感技术( )。
A、探测范围小B、用途广C、受地面条件限制少D、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为获取所需的不同信息,完成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遥感可用( )。
A、不同的传感器B、不同的运载工具C、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D、不同的电磁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有一队“驴友”在图示区域内“探险”,在图中四个地点中搭帐篷休息,其中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要准确快捷地统计测出各地灾害信息材料,完成专业图像、统计数字等成果,主要依靠( )A、传感器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地面遥感技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因长时间、大范围的强降水,造成多个省份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为能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为政府救灾决策提供依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遥感探测的范围越大,则( )。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7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二节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复习巩固第七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
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
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GIS
B、乙是GIS
C、丙是RS
D、甲是GPS
有关3S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GPS可以获取人口增长的动态信息
B、RS可以获取旱灾分布范围的动态信息
C、R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D、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答案】:
第2题【单选题】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因长时间、大范围的强降水,造成多个省份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为能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为政府救灾决策提供依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谱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与防灾减灾。
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②检测植物病害情况
③区分落叶树与长绿树④检测草场退化情况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由于长期以来,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锐,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要对云贵高原石漠化土地蔓延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科学考察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生长状况。
读该图回答问题。
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A、红外线
B、X光
C、可见光
D、紫外线
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来进行( )。
A、划分植物类型
B、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C、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D、了解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九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A、受地面限制条件少
B、测量范围小、距离远
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
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遥感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有( )
①识别各种农作物②计算种植面积③根据作物生长情况估计产量④农作物灾情预报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网格模式是储存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主要方式之一。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地不同地理图层的网格图,每格约100km2 。
读图,EV区域最可能是( )
A、丘陵
B、耕地
C、海域
D、沙漠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图中a、b两条虚线有一条代表在西向东流的河流。
读图,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太阳辐射量最丰富的是( )。
A、a线两侧
B、30°N线北侧
C、b线南侧
D、30°N南侧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表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
据此回答:
“嫦娥一号”卫星将直接执行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月壤厚度探测等项科学任务。
该探测技术属于(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下列有关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是因为其自转周期长
B、月相的变化说明月球的形状也在变化
C、月岩中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3He
D、21世纪人类将首次登上月球取样观测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3s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而且也越来越走近普通人的生活。
据此完成(1)~(2)题。
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位置的地理坐标,需要随身携带( )。
A、GPS信号接收机
B、全球定位技术
C、地理信息技术
D、遥感技术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不属于遥感应用领域的是( )。
A、资源调查
B、人口增长预测
C、环境监测
D、自然灾害调查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读“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关于我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由南向北逐渐延迟——热量
B、塔里木盆地由内向外依次延迟——降水
C、四川盆地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早——光照
D、江浙沿海地区开花期较早——距海远近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遥感技术也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
在油菜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 )。
①预估油菜籽产量②监测油菜长势
③监测油菜开花日期④估算油菜籽产值⑤预测油菜籽的市场需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⑤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在地图发展历程中下列地图出现最晚的是( )
A、羊皮地图
B、刻在陶片上的地图
C、电子地图
D、绘在丝织品上的地图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遥感(RS)是人们在______(如飞机、高空气球)或______(如卫星、飞船)上利用光学仪器或电子仪器等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遥远的感知,并传送到地面进行分析。
【答案】:
【解析】:
第15题【填空题】
遥感信息的形成是是由于物体能够______或______不同能量和性质的电磁波。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