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低收入农户产业扶持资金计划表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4
富民强村:直奔小康路佚名【期刊名称】《宁波经济(财经观点)》【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2页(P21-22)【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宁波市多管齐下,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农家乐、民宿等新产业蓬勃发展,农民在家门口创业,经营收入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农民工资性收入逐渐走高;越来越多的老屋、田园成为“资产”,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惊喜不断。
《行动计划》提出,要全面实施富民强村行动,目的就是让农村生活富裕。
这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要让农村美起来、农业强起来,更要让农民富起来。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入实施农民持股计划,引导农民采取农村产权入股、租赁、托管等方式,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施家门口就业创业工程。
全面落实粮食综合直补、耕地保护资金、农业机具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优化农民收入结构,保持工资性、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着力提高财产性收入增长水平。
开辟小农户生产经营致富门路,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生态经济、电商经济、文创经济、养生经济等美丽经济业态,积极培育农户家庭工场、手工作坊、民居民宿、经营网点、乡村车间。
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力争三年增加8000元。
实施低收入农户全面小康计划加大对低收入农户发展产业、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引导中老年、残疾人等低收入农户非正规就业。
全面落实低保政策,加强产业帮扶、福利就业、社会服务,探索政府、金融、保险、公益和社会等联合统保精准帮扶模式,不断提升低收入农户增收和保障水平,确保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三年内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提高8个百分点。
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救助覆盖面,实现多种救助方式有机衔接。
完善农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助推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
2018年上半年为民办实事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今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为民办实事工作,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
201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下达以后,我县及时安排布置,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民生问题,成效较好。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情况2018年涉及我县自治区层面为民办实事项目共十大项26小项,年度计划投入资金约亿元,1-6月份累计完成投资约亿元,占总投资的%。
涉及我县市级层面为民办实事项目共五大项6小项,计划投入资金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557万元,占总投资的%。
自治区层面为民办实事项目进展情况:社保惠民实现动态规范化管理。
我县社保惠民工程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确保资金有效使用。
为保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规范运行,坚持以银行代扣代缴养老保险费为核心,确保养老保险参保工作有序开展。
2018年上半年我县参保15108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其中缴费77735人,累计基金征缴万元;共为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48870人发放养老金万元,为681人发放丧葬费万元,社会化发放率100%。
为937名村干部发放待遇补助万元,为197名村医代发村医补助万元。
全年各级财政计划拨入补助万元,至6月底已落实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各级财政补助共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落实补助资金4199万元、自治区财政落实补助资金万元,县级财政落实补助资金259万元。
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情况:全县参加认证人数共计47653人,其中通过手机认证人数为40037人,手机认证率达到%,顺利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
对低保对象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一是按时发放城乡低保救助资金。
半年来,我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888户、6090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万元,月人均补助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75户、265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万元,月人均补助元,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均达到自治区要求。
2018年村委会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新鲁沙村委会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中共新鲁沙村党总支委员会新鲁沙村民委员会(2018年10月24日)尊敬的沐主任、各位领导:按照调度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新鲁沙村委会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新鲁沙村距离小新街乡政府5公里。
全村国土面积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2亩,其中水田1077亩、旱地1725亩。
海拔1200—1800米,年平均气温18℃,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
属温湿气候,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土壤多为偏酸性,适宜种植水稻、玉米、板兰根、重楼、蚕桑,养殖生猪、鸡、鸭、鱼等。
新鲁沙村委会辖纸厂、董家坪、罗家寨、新鲁沙下寨、新鲁沙上寨、瑶人老寨(一组、二组)、瑶人坪、瑶人小寨8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539户2608人,世居汉族、哈尼族、瑶族等3个民族。
2017年末,全村经济总收入966万元,年人均总收入4930元,除去政策性惠农收入和高物价成本后,农村人均纯收入4430元;粮食主要以水稻、玉米等为主,全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00亩,粮食产量1543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60公斤;大牲畜存栏1264头,出栏302头;生猪存栏5740头。
2016年末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1户1055人,并于2016年整村脱贫出列。
通过几轮贫困对象动态管理调整后,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9户1241人,其中未脱贫户77户351人,贫困发生率14.7%,2018年预脱贫2户13人。
二、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一)贫困户退出6项指标推进情况1.收入方面。
目前全村未脱贫户77户,标注2018年预脱贫户2户13人(下寨1户6人、老寨1户7人),2户人均纯收入兼已达标。
2.农村危房改造。
一是4类重点对象改造。
全村尚有4类重点对象农危房存量99户,其中C级0户、D级99户、无房户0户。
目前已竣工38户,正在建设61户(其中,董家坪地质灾害避让安置户29户、纸厂地质灾害避让安置户27户、上寨1户、下寨1户、老寨1户、小寨2户)。
县2018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县2018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现在,我就**县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扶贫开发工作现状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紧扣“主基调”、实施“主战略”,坚守“两条底线”,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2018年至2018年,全县4个贫困乡全部“减贫摘帽”,9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市同步率先在全省消除绝对贫困。
但是,从全县贫困现状来看,目前,高寨、宅吉、禾丰、南江4个贫困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931元、9253元、9724元、9849元,分别比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8元相差2377元、2055元、1584元、1458元;31个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7000元以下;通过精准识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300元至4300元之间的低收入农户有20850户、66054人,全县扶贫工作依然艰巨。
二、2018年大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一)精准识别推进情况。
紧紧围绕农村低收入农户,按照“两公示、一公告”,全面完成20850户、66054人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的精准识别工作,扎实抓好责任链、任务链为主要内容的扶贫攻坚指挥调度平台,切实将全县所有的低收入农户全部录入扶贫云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各项惠农政策在信息平台中精准化、具体化。
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随时进行动态分析,查找原因,研究扶持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检验帮扶效果,真正实现扶真贫、真扶贫。
(二)“十大行动”推进情况。
今年,我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1+10”配套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统筹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全年计划总投资6.06亿元实施“六个小康”建设,目前,完成投资1.704亿元,占计划的28.1%。
取消word文档编辑限制的方法第一步:将word加密文档另存为RTF格式文档,如aa.rtf第二步:将aa.rtf另存为word97-2003文档格式,如aa.doc将弹出对话框点击“继续”。
关闭aa.doc。
第三步:再次打开aa.doc,进入审阅菜单,点击“保护文档”,选择“限制格式和编辑”。
点击右下方“停止保护”开始享受复制、编辑的乐趣吧!!!!!!!!!附加公文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意)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扶贫工作文件精神,根据《关于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经乡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工作目标总体目标:“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从今年起决战三年,实现全乡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脱贫、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总体要求: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和贫困代际传递;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年度任务:2015-2017年全乡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4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
二、精准识别(一)核准对象。
对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收入为依据再一次进行核实,逐村逐户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核实后的名单要进行张榜公示,对不符合政策条件的坚决予以排除,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精准度。
建立精准识别责任承诺制,上报立卡的贫困户登记表必须经村小组长、挂组村干部、挂点乡干部、乡领导签字确认,并作出承诺,如扶贫对象不符合政策条件愿承担行政和法律责任,确保贫困户识别精准。
(二)分类扶持。
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分为黄卡户、红卡户和蓝卡户三类,第一类为黄卡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收入在贫困线边缘的贫困户;第二类为红卡户,是指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家庭贫困程度比较深的贫困户;第三类为蓝卡户,是指年老体弱或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五保户。
x镇精准脱贫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办法
各村委会、镇属各单位:
为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拓宽贫困户收入渠道,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确保我镇“十三五”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依据《x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并立足我镇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制定《x镇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奖补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为鼓舞广大贫困户发展产业热情,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经济能力,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加快我镇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经党委、政府研究,对贫困户发展以下产业予以资金扶持,现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产业帮扶为重点,以全面增强造血功能,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目标,扶持各贫困户发展1到2种脱贫支柱产业。
二、奖补对象
2017年全镇在册建档立卡未脱贫贫困户,以及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增收的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
三、奖补标准
1、贫困户每养一箱土蜂补助200元,每户最高不超过1000元。
杭州市联结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杭州市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财政局,杭州市百团联百乡千企结千村活动领导小组•【公布日期】2009.05.13•【字号】杭联结办[2009]8号、杭财农[2009]449号•【施行日期】2009.05.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杭州市联结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杭州市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杭联结办[2009]8号、杭财农[2009]449号)各有关区、县(市)联结办(扶贫办)、财政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若干意见》(市委[2008]19号)精神,加强对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项目的规范管理,切实用好管好帮扶资金,特制定了《杭州市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杭州市联结办杭州市财政局2009年5月13日杭州市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扶持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若干意见》(市委[2008]1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是指市财政安排用于扶持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脱贫的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五县(市)低收入农户增收。
第三条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坚持市县联动、效益优先、目标明确、突出重点的原则。
第四条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项目在市联结办统一指导下,由区、县(市)联结办(扶贫办)负责,乡镇及有关单位组织实施。
第二章扶持对象和内容第五条扶持对象1、2007年家庭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并持有低收入农户帮扶联系卡(证)的农户。
2、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来料加工经纪组织等。
2018年庆元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庆元县统计局2019年3月20日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县上下牢牢把握“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的发展主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进一步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路径,始终牢记“庆元嘱托”,深刻领悟“丽水之赞”,奋力建设美丽“大花园”、勇争最美“花骨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有进,并呈现结构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初步测算,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72.26亿元,可比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5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28.45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37.26亿元,增长9.8%。
产业结构优化为9.1:39.4:51.5。
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人均GDP为51910元(折算为7845美元),增长7.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1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56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86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8%,有效控制在3.5%以内。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33亿元,增长1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5亿元(见图1),增长20.1%。
全年财政支出32.98亿元,增长3.8%,其中民生支出25.77亿元,增长6.9%。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333公顷,比上年增长2.7%。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7352公顷,同比增长2.7%;全年粮食作物产量达到39354吨,同比增长2.8%。
(见表1)全年食用菌产量5968吨,下降0.9%,其中香菇产量4203吨,下降1.1%;黑木耳产量1330吨,下降1%。
蔬菜产量39804吨,增长2%。
茶叶产量531吨,下降0.9%。
水果产量12709吨,增长2.6%。
全年木材采伐86299立方米,同比增长6.4%;毛竹采伐1187万根,同比下降30.7%。
新农村2018.10浙江省长兴县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以“社户对接、产业扶贫”为抓手,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着力缓解“相对贫困”,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乡村振兴路上一户不掉队,一人不落下,增进民众福祉,共享发展“红利”。
1.概况开展“十百千万”工程,即围绕十大特色产业,发动百家农合联会员单位,结对帮扶千户以上低收入农户,经过3年努力,实现人均年收入增加万元以上。
“十百千万”工程,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扶持谁”“谁来扶”“怎样扶”“长效扶”的问题,突出精准扶持对象、明确扶持主体、出台扶持政策、创新扶持模式、健全长效机制,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产业支撑、农合联成员单位参与、农户实现增收的产业扶贫大格局,截至目前,全县有313家农合联会员单位、经营主体共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1384户、3659人。
涉及芦笋、葡萄、花卉、蔬菜、养蜂、湖羊、精品水果等十大特色农业产业。
2.具体做法(1)精准扶持对象,解决“扶持谁”的问题长兴县围绕“对象怎么定”,以乡镇(街道)农合联、产业农合联为主体,深入村、户走访,全面调查摸底,充分了解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及帮扶需求。
根据低收入农户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劳动能力、有脱贫意愿、有勤劳习惯”的“三有”要求,分类梳理,落实自主发展、带动发展、安排就业等“一户一策”帮扶措施,经公示和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建档立册,目前全县共确定1384户低收入农户为产业帮扶对象。
(2)明确帮扶主体,解决“谁扶持”的问题以农合联会员为主体,发挥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自优势,多元化帮扶。
一是专业合作社帮扶。
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低收入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低收入农户”等帮扶模式,依托特色产业,整合村内土地、资金等生产资料,帮助低收入农户就近创业、就业。
如小浦镇八都岕5个村联合成立养蜂联合社,新建养蜂扶贫基地,第一批蜂箱经过不到一个月的精心管理,生产蜂蜜500多千克,收益约14万元,低收入农户户均收入1600多元。
1.2021年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度政府补贴多少钱(1)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教育补助对于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来说,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可能就是教育方面的补助。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来看,只要是农村建档立卡户的子女,西部地区可以领取每年不低于3000元的e68a847a6431333366303734扶贫资金。
而东南部地区每年不低于1000元的扶贫资金。
同时初中生还能够领取每年1000元的生活补助。
高等教育的学生每年可以领取2000元学费补助,2000元的生活补助。
如果是四年下来那就是16000多元。
(2)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为了鼓励农村发展农村产业,国家退出了建档立卡贫苦户的产业扶持资金,根据最新的情况,建档立卡户每户为4000元。
当然各地金额不同,有的地区还会给与50000元的3年无息贷款,只要产业验收合格,这些补贴都是立即下发的。
贷款一般需要农民在3年之后偿还。
(3)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易地搬迁扶贫补贴在2018年,国家在农村地区全面推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对于农村处于偏远山区的农民,国家会将他们搬迁到当地修建的集中式小区中。
而建档立卡的农户一般可以优先搬迁,农民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可以获得高额的补贴。
在笔者当地,易地搬迁可以每人给与2.5万元的补贴,大多数家庭都可以拿到10万元左右的补助。
不过搬迁的房屋农民依然要自己装修,可能依然要花十几万左右。
如果你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在2018年一定要领取这三项补贴,这三项补贴可以一起领取,如果全部都能领取,那加起来可能就有15万元以上了。
2.贫困户有哪些待遇,一年补贴多少钱呢贫困户的补助是一年150元至1200元,国家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
享受该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类: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3、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