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轿厢、门及导向系统
- 格式:pptx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34
电梯结构和组成1 曳引式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是用于高层建筑物中的固定式升降运输设备,它由一个装载乘客的轿箱,沿着垂直或倾斜角小于15。
的轨道在各楼层间运行。
基本结构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1 曳引系统曳引系统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及反绳轮等组成。
1.2 导向系统导向系统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等组成。
1.3 门系统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联动机构、门锁等组成。
1.4 轿厢轿厢用以运送乘客或货物的电梯组件。
它是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1.5 重量平衡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
1.6 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调速装置等组成.1.7 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平层装置、选层器等组成.1.8 安全保护系统安全保护系统包括机械和电气的各类保护系统,可保护电梯安全使用。
机械方面的有:限速器和安全钳起超速保护作用;缓冲器起冲顶和撞底保护作用;还有切断总电源的极限保护等。
电气方面的安全保护在电梯的各个运行环节都有。
电梯的基本结构剖视图1-减速箱;2-曳引轮;3-曳引机底座;4-导向轮;5-限速器;6-机座;7-导轨支架;8-曳引钢丝绳;9-开关碰铁;10-紧急终端开关;11-导靴;12-轿架;13-轿门;14-安全钳;15-导轨;16-绳头组合;17-对重,18-补偿链;19-补偿链导轮;20-张紧装置;21-缓冲器;22-底坑;23-层门;24-呼梯盒;25-层楼指示灯;26-随行电缆;27-轿壁;28-轿内操纵箱;29-开门机;30-井道传感器;31-电源开关;32-控制柜;33-曳引电机;34-制动器2 使用控制继电器的原因和意义:电梯的安全性,除了要在结构的合理性、可靠性,电气控制和拖动的可靠性方面充分考虑外,还应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设置专门的安全装置, Zelio Control控制与测量继电器有以下两类产品可以有效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2.1三相电源控制继电器根据国标GB7588-2003中规定对应于供电电源的错相及电压降低都应有防护措施,在曳引和强制驱动式电梯型式试验细则3.1中也注明电梯应设置断相和缺相保护装置,使电源供电出现断相或错相时应自动保护使电梯不能启动,当电梯运行与相序无关时,不要求有错相保护.可见相序继电器在所有电梯控制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当电梯供电系统出现相序错相及缺相时电梯不能运行,在直流电梯中,驱动直流发电机的原边相序错,导致发电机输出电压,极性反向,由于返激励磁场的存在,导致电梯飞车造成事故,在交流电梯中电梯的向上与向下运行时通过改变电动机供电电压的相序实现的,当相序发生错误时,会使上与下运行反向,在控制系统中必须采用相序保护,否则造成人身和设备的事故2.2电梯温度控制继电器我国幅源辽阔,东南西北冬夏温差较大,而电梯机房大都是建筑物楼顶上的凸出物,又由于电梯是频繁起制动的机电设备,其本身在运行时就产生一定的热量。
电梯基本常识噪音机房平均≤80 db;运行中轿厢内≤55 db;开关门过程≤65db。
三、平衡系数:各类电梯均应在 0.4~0.5 范围内。
四、电梯总结构: 1、曳引系统;2、导向系统;3、轿厢;4、门系统;5、重量平衡系统;6、电力拖动系统;7、电气控制系统;8、安全保护系统。
五、电梯的基本要求安全可靠方便舒适。
舒适度与电梯的速度变化和振动有关。
六、电梯整机性能指标 1、电梯速度:额频额电压下半载,中程﹣8~﹢5%。
2、起制动加速度: 3、开关门时间: 4、噪音: 5、平衡系数: 6、平层: 7、应具有正常工作的安全设施和保护装置。
3一、填空题机房与井道1、机房工作地点的净高度应不小于 1.8m,主机旋转部分上方应有不小于 0.3m 的垂直净空距离。
2、控制柜前应有深度不小于 0.7m,宽不小于 0.5m 的操作位置;对活动部件进行检查和人工紧急操作的地方应有不小于 0.5m~0.6m 的水平净空面积。
3、当机房地面高度差大于 0.5m 时,应在高处边缘设栏杆,并设梯子。
4、机房地面的照度应小于 200LX。
5、井道的顶部间距是指当对重已静止压在缓冲器上,曳引绳在曳引轮上打滑时,从轿厢顶上测量的间距。
二、判断题 1、电梯机房允许安装其他设备。
(×) 2、机房可以用木板做围壁。
(×)3、机房地面若有活板门,是不允许向下开的。
(√)4、多台电梯共用的机房,其面积应是各台电梯规定机房面积的总和。
(√)5、轿厢在最低层站平层时,轿底最低部分与地面的距离不小于 0.5m 导靴,护脚板离地面不小于 0.1m。
(×)6、机房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 0℃~45℃,否则应采取降温保暖措施。
(×)三、选择题 1、当坑底下有能进人的空间时,底坑地板的强度应能承受不小于 5000N/m?的负荷。
2、在轿厢完全静止在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在上导靴以上应有不小于0.1+0.035V?的制导长度。
电梯结构与原理一、引言电梯是现代化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
电梯的结构和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从电梯的结构、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以及安全保护系统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电梯的原理。
二、电梯结构1. 电梯门电梯门包括外门和内门两部分。
内门是由轨道、滑动门扇和导向装置组成,而外门则是由框架、玻璃和铰链等部件组成。
在开关门时,内门先打开,然后外门才会打开。
2. 电梯轿厢轿厢是乘客乘坐的空间,它由钢板焊接而成。
轿厢底部设有导向装置和支撑装置,使得轿厢能够沿着导轨运行。
同时,在轿厢顶部还设置有配重块,以平衡乘客和货物的重量。
3. 导轨导轨分为上导轨和下导轨两种。
上导轨用于支撑和引导轿厢运行时所需的摩擦力,并且还能够承受轿厢的垂直重量。
下导轨则用于支撑和引导配重块。
4. 驱动系统驱动系统主要由电机、减速器和传动装置组成。
电机提供动力,减速器将电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轿厢和配重块所需的低速旋转,传动装置则将电机的输出转矩传递到牵引绳上。
5. 牵引绳牵引绳是连接轿厢和配重块的钢丝绳,它们通过滑轮组来实现运行。
在运行过程中,牵引绳会不断地卷绕在滑轮上并产生摩擦力,从而使得轿厢和配重块能够平稳地运行。
三、控制系统1. 电梯控制柜电梯控制柜是整个电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包括主控板、调度板、门机板等多个子板。
主控板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和信号调度,调度板则负责调度各个楼层之间的乘客和货物运输。
2. 限位开关限位开关是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它可以检测轿厢和配重块在运行过程中的位置,并且能够在达到极限位置时自动停止电梯的运行。
3. 电气安全装置电气安全装置主要包括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等部件。
它们能够保证电梯在运行时不会出现电路故障,从而保证了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四、驱动系统1. 交流电机交流电机是驱动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电机,它能够提供高效率和高性能的动力输出。
同时,由于交流电机具有较高的转矩和转速范围,因此它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载荷和工作条件。
电梯的四大空间、八大系统
四大空间
机房部分、井道及底坑部分、轿厢部分、层站部分。
八大系统
曳引系统: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
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
导向系统: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
轿厢: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
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门系统: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
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组成。
重量平衡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
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
系统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
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
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组成。
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柜),平层装置,选层器等组成。
安全保护系统: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由电梯限速器、安全钳、夹绳器、缓冲器、安全触板、层门门锁、电梯安全窗、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组成。
电梯各个部件介绍
一、电梯的主要部件有主机,抱闸,限速器,钢丝绳,轿厢,轿厢导轨,对重导轨,缓冲区,安全钳,控制柜内。
变频器。
主板,上下换速,上下限位,上下极限,随揽。
二、结构电梯的结构包括:四大空间,八大系统。
三、四大空间是机房部分、井道及地坑部分、轿厢部分、层站部分。
四、八大系统是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
应用技术:
1、全数字识别乘客技术(所有乘客进入电梯前进行识别,其中包括眼球识别、指纹识别)
2、数字智能型安全控制技术(通过乘客识别系统或者IC卡以及数码监控设备,拒绝外来人员进入)
3、第四代无机房电梯技术(主机必须与导轨和轿厢分离,完全没有共振共鸣,速度可以达到2.0M/S以上,最高可以使用在30层以上。
)
4、双向安全保护技术(双向安全钳、双向限速器,在欧洲必须使用,中国正在被普遍使用)
5、快速安装技术(改变过去的电梯安装方法,能够快速组装)
6、节能技术(采用节能技术,使电梯更节约能源)
7、数字监控技术(完全采用计算机进行电梯监控与控制)。
电梯的结构按照传统划分方法:八大系统:一.曳引系统二.导向系统三.门系统四.轿厢五.垂直平衡系统六.安全保护系统七.电力拖动系统八.电气控制系统四大空间:机房部分、井道及地坑部分、轿厢部分、层站部分。
行业的系统结构划分法:一.曳引机装配二.控制柜三.轿厢&轿架四.人机交换&线系统五.轿厢位置参考系统六.对重系统七.井道材料八.厅门系统九.轿门及门机十.限速器及涨紧装置十一.曳引绳及绳头&补偿装置十二.缓冲装置电梯的结构:由机械和电气两大部分组成。
(一)机械装置部分机械部分主要有曳引系统、轿厢、门系统、导向系统、对重系统及机械安全装置等。
1.曳引系统提供电梯运行动力,把曳引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电梯的垂直运动。
由曳引电动机、联轴器、制动器、减速箱、机座、曳引轮等组成。
2.轿厢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它在曳引钢丝绳的牵引下沿电梯井道内的导轨作快速平稳的运行。
轿厢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内部装设有完备的电气控制装置,如操作开关、信号灯、紧急开关、警铃、电话等,用于运行操作和救援联络。
轿厢内一般还应设空调通风、照明、防火及减震等设施。
3.门系统由厅门(层门)、轿厢门、自动开门机、门锁、层门联动机构及安全装置等组成。
电梯门(轿厢门和厅门)有中分式、旁开式及闸门式等,其作用就是打开或关闭轿厢与层站厅门的出入口。
4.导向系统主要有导轨、导轨架及导靴等组成。
导轨架将导轨支撑固定在井道壁上,导靴安装在轿厢、对重架的两侧。
它的作用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5.对重系统由对重及重量补偿装置组成,也称质量平衡系统。
对重:由对重架和对重块组成。
对重的作用:平衡轿厢自重和部分额定载重重量补偿装置:补偿高层电梯中轿厢与对重侧曳引钢丝绳长度变化对电梯平衡的影响。
6.机械安全装置电梯的机械安全保护装置有机械限速装置、缓冲器和端站保护装置。
机械限速装置由限速器和安全钳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