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卖油翁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20
初中文言文卖油翁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初中文言文卖油翁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卖油翁原文和翻译注释第1篇:卖油翁原文和翻译注释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卖油翁原文及翻译注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乎?吾*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为便于学生理解,此句在大多数教材中都没有出现,但在原文中的确提到,在此特补)*在部分语文课本中,“陈康肃公尧咨善*”被变为“陈康肃公善*”。
注释善*:擅长*箭善:擅长,善于。
以:凭借,用。
自矜(jīn):自夸。
尝:曾经。
家圃:家里(*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放下。
立:站立。
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离开。
其:代词,指代陈尧咨。
发:把箭*出去。
矢(shǐ):箭。
但:只。
微:微微。
颔(hàn):点头之:凑足音节。
不亦……乎:(难道)不也……吗?熟:熟练。
忿然:气愤的样子。
知:懂得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卖油翁原文翻译注释《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
以下小编为你收集了卖油翁原文翻译注释,希望给你带来一些借鉴的作用。
一、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乎?吾*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卖油翁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卖油翁》意思《卖油翁》讲述了一个擅长射箭的陈尧咨,他自认为箭术高超而颇为自得。
一次在自家圃场射箭时,一位卖油翁路过,只是微微点头表示对其箭术的认可。
陈尧咨质问卖油翁,卖油翁以自己倒油的技艺为例,展示了从钱孔倒油而钱不湿的高超技艺,并说出“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意思是自己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以此来告诫陈尧咨,任何技艺都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只要熟练就能达到较高的水准,强调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也批判了那些因一技之长而自矜自傲的人。
# 一、衍生注释“陈康肃公善射”:“陈康肃公”是对陈尧咨的尊称,“善射”表示擅长射箭。
就如同在某个领域有特殊才能的人,比如在音乐界有卓越琴艺的人,会被称为“善琴者”。
“当世无双”:在当时没有人能比得上,这是一种极高的赞誉,像在体育界中打破世界纪录且长时间无人超越的运动员,可称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自矜”即自夸、自负。
陈尧咨因箭术而自我骄傲,就像有些学生因为某次考试成绩优异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了不起。
“尝射于家圃”:“尝”是曾经,“家圃”自家的园子,就像现在有些人会在自家院子里练习书法、绘画等技艺。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担”放下担子,卖油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观看,仿佛是一个偶然路过舞台的观众,看到了正在表演的演员。
“睨之”:斜着眼看,表示不在意或者轻视的样子,好似一些资深的老工匠看到新手的作品时那种略带轻视的眼神。
“但微颔之”:只是微微点头,这是一种含蓄的认可,如同老画家看到年轻画家有一点进步时,不言语但用点头表示肯定。
“无他,但手熟尔”:没有别的奥秘,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就像一个熟练的裁缝,能快速且精准地裁剪布料,不是因为有什么神奇的能力,只是日复一日的练习。
# 二、赏析《卖油翁》篇幅虽短小,却蕴含深刻的哲理与艺术魅力。
通过陈尧咨射箭与卖油翁倒油这两个场景的对比描写,生动地展现出两人的形象与心态。
陈尧咨的自矜与卖油翁的淡定形成鲜明反差,使故事充满张力。
《卖油翁》是我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也是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
这篇文章以描写卖油翁和他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了卖油翁的善良、智慧和开朗的个性,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品读这篇经典的文章,深入解析其中的内涵和魅力。
一、原文分析1. 《卖油翁》原文卖油翁,青年油坊肥水乡人也。
开油坊为业。
家中几毁几丧,惟以油坊得存。
性最感人。
嫁与级婚,甚是恩爱;偏丈十四岁矣,而两口如痴如醉。
包彼住者,颜之异者,率皆神女,故油坊极盛。
时虽亲疏每相攀渎,而皆以躬藉,因其家弊不遐不及也。
见人物凡用心竭力者,必为家人外人所弃绝者也。
以是,乡人义以陆橘,翁作言语,反吐其真。
虽异企同;城市之人闻而观者,皆称忠厚翁。
2. 《卖油翁》原文注释(1)油坊:专卖菜油的作坊。
(2)几毁几丧:几乎是毁灭,也就是说家里失去了财产,又失去了家人。
(3)级婚:等待多年的婚姻。
(4)偏丈:难得的丈夫。
(5)率皆神女:指卖油翁的儿子和儿媳都很美貌。
(6)躬藉:指自己花费自己的力气或力量。
二、内容分析1. 《卖油翁》的主题《卖油翁》以卖油翁为主要描写对象,以卖油翁的善良、智慧和乐观为主题。
作者通过对卖油翁家庭、生意和周围人的描述,表现了卖油翁对家庭的爱护和重视,对生活的热爱和努力。
无论是对待生意上的竞争,还是对待他人的冷漠,卖油翁都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来感染和影响他人,最终赢得了乡人和城市人的尊敬和赞美。
2. 《卖油翁》的精彩之处《卖油翁》的精彩之处在于逼真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
作者以卖油翁为主线,通过对卖油翁的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善良、智慧、乐观的形象,展现了他的努力和坚守。
文章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关系,揭示了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
这些都使得文章充满了人文关怀,既能感染读者,又能启迪读者的心灵。
三、文章鉴赏1. 对于卖油翁的评价卖油翁是一个典型的好人形象,他勤劳善良,对待家人和业务都表现出极大的责任感和爱心。
卖油翁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9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篇一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3.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二)一词多义1.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名词2.尔:尔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但手熟尔罢了,语气词(三)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2.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技3.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四)文言句式1.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2.省略句自钱孔入。
三、翻译课文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技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奥秘),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听后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原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老翁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入葫芦,可是铜钱一点儿也没有被沾湿。
卖油翁全文解析卖油翁原文及翻译注释注音《卖油翁》北宋.欧阳修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
《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知毫州时作的。
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
”是一部笔记小说。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知毫州时作的。
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
”《卖油翁》是一篇富含哲理与情趣的小品文章,通俗易懂,意味深长,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因此多年来为中学课本必选篇目。
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将熟能生巧这个大道理.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了发人深省、心领神会的目的。
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通过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酌油这两件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的。
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之一,于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中状元,历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等职。
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
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但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
《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翻译及易错知识点《卖油翁》欧阳修 〔宋代〕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
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卖油翁)只是微微点点头赞扬他。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卖油翁)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卖油翁)接着说:“我也没有别的,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注释善:擅长,善于。
尝:曾经矜(jīn):夸,夸耀。
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发:射,射箭。
中:射中,动词。
但:只,只是。
颔:点头。
名词作动词。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轻:轻视,形容词作动词。
徐:慢慢地。
杓(sháo):同“勺”因:接着通假字1)但手熟尔:尔:同“耳”,罢了。
2)杓:同勺古今异义1)但. 手熟尔但:古义:只,只是;今义:表示转折2)尔安. 敢轻吾射安:古义:怎么;今义:安全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颔:名词作动词,点头。
2)汝亦知射.乎射:动词作名词,射技3)尔安敢轻.吾射 .轻:形容词作动词 轻视射:动词作名词,箭法、射箭技术之:(1)但微颔之. (代词,指陈尧咨射箭技术)(2)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3)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4)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宾语前置)其:(1)见其. 发矢十中八九(代陈尧咨)(2)以钱覆其. 口(代葫芦)以 :1)以.我酌油知之(凭借)2)公亦以.此自矜(凭借)3)以.钱覆其口(用)4)徐以.勺酌油沥之(用)射:1)尝射.于家圃(射箭)2)吾射.不亦精乎(射箭技术)尔:1)但手熟尔.(同“耳” ,罢了)2)尔. 安敢轻吾射(你)而 :1)释担而. 立(表顺承)2)自钱孔入,而. 钱不湿(表转折)3)睨之久而不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
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3。
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二)一词多义1。
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名词2。
尔:尔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但手熟尔罢了,语气词(三)词类活用1。
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2。
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技3。
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四)文言句式1。
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2。
省略句自钱孔入。
三、翻译课文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技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奥秘),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卖油翁》全文解释
《卖油翁》是宋朝欧阳修的作品。
全文如下:
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康肃忿然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解释:
我射箭的办法不是很高明吗?你还敢轻视我的射箭办法吗?陈尧咨(自问自答,意思是愤愤地说)
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本文以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这件小事,说明了“熟能生巧”这个普通
的道理。
这篇文章并没有高谈阔论,只是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对答和卖油翁酌油的经过,来说明道理,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了发人深省、心领神会的目的。
古之有卖油翁者,年六十余,鬓发斑白,目如童子。
其人勤勉,日以卖油为业。
居一市井之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人皆奇之,曰:“此翁何异于常人?”翁笑而不答,日日自若,卖油如故。
有客过其肆,见翁卖油,乃试问翁曰:“翁,汝卖油何其久也?”翁曰:“吾自幼习此,故能久耳。
然吾之技艺,非一日之功也。
昔有长者,教吾以油滴石上,观其形迹,知其厚薄。
吾乃勤学苦练,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矣。
”客曰:“吾闻之,油滴石上,形迹难辨,翁何能知其厚薄?”翁曰:“油滴石上,虽形迹难辨,然吾观其下落,听其声响,便能知其厚薄。
此乃吾之经验也。
”客闻之,肃然起敬,遂拜翁为师。
翁曰:“汝虽愿学,然非一日之功,须勤学苦练,方能有成。
”客受教,遂日日跟从翁学艺。
翁教之曰:“卖油之道,在于耐心与细心。
油滴虽小,却需精准把握。
吾之秘诀,在于一‘准’字。
”翁于是以油壶倾油,注于竹筒之中,其准如矢。
客见之,心悦诚服,曰:“翁之技艺,真乃神乎其技!”翁笑曰:“吾之技艺,非神也,乃勤也。
吾自幼习之,日日不断,故能至此。
”一日,翁与客至一高堂,堂上有一大石,翁命客以油滴石上。
客遵命,然油滴之处,形迹甚微,难以辨识。
客心忧,不知如何是好。
翁见之,从容取油壶,倾油于石上,其准如旧。
客惊异,问翁曰:“翁,此石久经风雨,油滴难辨,翁何以能如此精准?”翁曰:“吾之技艺,已入化境,油滴之处,犹如我目所视。
吾之经验,已无需言传,自能心领神会。
”客叹服,曰:“翁之技艺,真乃天人合一也!”翁曰:“吾之技艺,非天人合一,乃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也。
汝若欲学,须有此心。
”自是,客日日勤学苦练,终成一代油翁。
翁虽已老,然仍乐在其中,人皆称其为“油翁之师”。
【翻译】古时候有一个卖油的老翁,年纪六十多岁,头发花白,眼睛却像小孩子一样明亮。
他勤劳努力,每天以卖油为生。
他住在一个市井之中,却不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
人们都对他感到惊奇,说:“这个老翁与常人有什么不同?”老翁笑着不回答,每天都像往常一样,继续卖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