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项目评审表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申报评审(卫生版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项目考核评价表推广应用项目名称:推广应用起止时间:推广应用人员:推广应用人员所在单位:考核评价日期:组织考核评价单位:精心整理电子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及推广X XXX年X月—X XXX年X月X X XX X市人民医院X XXX年X月X X市卫计局广东省卫生厅人事处精心整理推广应用项目的简要技术说明本研究主要了解电子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方法:将X XXX年1月-X XXX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中的90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电子胸腔镜检查,其中男54例,女36例,对所有通过胸水常规、生化、微生物学及细胞学等实验室检查或通过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仍不能明确其积液原因的患者进行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
2.评价方法:电子胸腔镜是一项可由呼吸内科医师操作完成的侵入性操作技术,主要用于无创方法不能明确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治,通过直视胸膜病变,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对癌性胸积液诊断率可达95%以上。
本研究主要了解电子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项目推广应用情况介绍本人主持开展的推广应用项目“电子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积液诊断中的应用及推广”。
选取自X XXX年1月-X XXX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90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电子胸腔镜检查,其中男54例,女36例,对所有通过胸水常规、生化、微生物学及细胞学等实验室检查或通过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仍不能明确其积液原因的患者进行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
结果:90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经过检查,恶性肿瘤48例精心整理(53.33%),结核24例(26.67%),阴性结果或慢性炎症7例(7.78%),肺炎合并胸膜炎6例(6.67%,粘连严重未能看到胸壁者5例(5.56%),其中恶性肿瘤中腺癌最常见,术后并发症伤口疼痛最常见,对症治疗可缓解,无肺水肿、感染、拔管延迟等并发症。
经过临床观察,电子胸腔镜检查是一项简单、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在临床上,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学诊断,特别是对于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的诊断。
12推广应用新技术、新项目考核评价表(申报评审卫生版表十二)1. 前言为了落实国家医疗改革的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广应用新技术、新项目已成为近年来卫生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应用过程,同时确保应用的安全可靠以及经济效益,我们制定了本考核评价表,供各单位参考。
2. 审核标准本考核评价表主要针对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应用过程进行审核,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申请单位基本信息申请单位名称、执业许可证号、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
2.2 新技术、新项目的基本情况新技术、新项目的名称、型号、生产商、适应症、应用范围、患者受益情况等。
2.3 应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安全可靠性主要包括新技术、新项目的使用者培训、操作规范、应用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等。
2.4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主要包括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应用对医院、患者、社会的经济效益贡献,例如能否提高疗效、降低治疗费用等。
2.5 相关文件材料的完备性相关文件材料主要包括技术叙述、使用方案、质量检测报告等。
3. 评价流程根据评价的内容,评价流程如下:3.1 申请单位填写申请表申请单位按照本考核评价表的要求,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文件材料。
3.2 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由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提交的申请进行全面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是否通过审核。
3.3 审核结果反馈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结果,向申请单位反馈审核结果,并将审核结果公示。
4. 注意事项4.1 申请单位需填写真实信息申请单位需按照实际情况填写申请表,并提供真实有效的文件材料。
4.2 技术应用需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应用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不得违反医疗伦理和患者权益。
4.3 关注新技术、新项目的安全性申请单位应注重推广应用的安全可靠性,在使用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新技术、新项目的安全性。
5.本考核评价表主要是为了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应用过程,保障患者安全和经济效益,对于推进卫生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职工医疗保险申请书怎么写●申请成为本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本市持有有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申请成为定点医疗机构:(一)具有与本医疗机构等级相应的医疗技术设备和医护人员;(二)遵守国家、省、市有关医疗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三)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非营利性医疗收费和药品零售价格的各项规定,收费标准实行公示制度;(四)承诺严格遵守执行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建立与医疗保险管理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具有健全的医疗保险管理组织,有领导分管医疗保险工作,配备必要的兼职或专职管理人员,配备满足社会医疗保险需要的计算机等设备。
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医疗机构符合前款所列条件,且所在单位的职工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也可以申请成为定点医疗机构。
二、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足以承担社会医疗保险服务的区域,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一款所列条件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以申请成为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三、申请成为定点医疗机构应向市社会保险机构提交以下书面申请材料及电子文档:(一)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核对原件);(三)医疗机构的等级证明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材料;(四)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年检合格的证明材料;(五)按药理分类的药品总目录和社会保险药品目录。
五、市社会保险机构受理医疗机构的申请材料后,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提出申请的医疗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综合考评。
市社会保险机构根据本市定点医疗机构总体规划和专家评审情况决定是否将提出申请的医疗机构作为定点医疗机构。
前款决定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并书面通知提出申请的医疗机构。
六、提出申请的医疗机构经确定为定点医疗机构之后,由市社会保险机构与其签订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并由市社会保险机构颁发“本市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标牌,并向社会公布。
XXXXXXXXXXXXXXXX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二、新技术、新项目应用、监督与评估制度三、新技术、新项目中止和重开制度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保障患者安全措施与风险处置预案附件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流程附件2.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开发和应用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 是医院增强综合实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增强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我院临床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鼓励技术创新,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一、新技术、新项目的概念凡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 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 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项目。
二、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级对开展的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按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一)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二)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在本市及本院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新医疗技术分为以下三类:(一)探索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二)限制使用技术( 高难、高新技术) ,指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医疗技术。
(三)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具体是指在国内已开展且基本成熟或完全成熟的医疗技术。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是指各医疗、医技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前须通过调研、论证及审批的制度。
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审批制度。
松滋市人民医院新技术新工程评审表科室新技术名称工程负责人本技术状况完成情况新生儿病房日期肺泡外表活性物质救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观察张莉参加人员镇祥繁、王林经气管导管给予肺泡外表活性物质〔PS〕技术,当今已成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关键救治技术。
当RDS发生时使用该技术的时机、PS剂量、给药次数、给药方法均有严格标准。
本市以前没有开展过这项技术,导致很多早产儿要转上级医院,延误救治时机,加重病情,危及患儿生命,增加家属的经济负担。
1、成立了应用新技术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工程的实施。
2、成立了应用新技术专家组,负责工程实施的技术攻关和评价。
3、进行了PS救治RDS的根底理论、根本技能、根本知识的培训。
4、制定了本科室实施该技术的指南。
5、制定了实施该技术的质量考核方法及评价标准。
6、成功实施了1例,为今后更广泛应用积累了经验。
本科经气管导管给予PS救治RDS的成功在松滋市属首例,这项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我院救治危重新生儿的水平,锻炼了新生儿科这支年轻的队伍,积累了大胆引进使用新技术的经验,为新生儿科又好又快健康社会效益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随着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必将有力地支持及经济效我院产科的开展,同时为我院赢得更多的患者美誉度收到良好的效果。
益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以吸引更多的RDS患儿来我院救治,也可以留住以往需要转诊的患儿,按照每例患儿1万元的治疗费用,每年救治20例,可以获得20万元的经济效益。
技术要点先进性分析治疗时机:早期给药。
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呻吟,立即给药,不要等到X线出现典型的RDS改变。
剂量:200毫克/公斤。
必要时重复应用。
给药次数:按需给药。
多数病例需给2-3次,间隔时间10-12小时。
给药方法:将患儿置于辐射台上,仰卧位,颈部轻微伸展,吸痰,清理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
术者立于患儿头侧,以左手拇、示、中指持喉镜,余2指固定于患儿下颌部,喉镜从口腔右边插入并将舌推向左侧,进到会厌软骨谷处使镜片尖略向上翘,以暴露声门。